第274章 先下手爲強

烈日高懸,玻璃幕牆上映出一抹金光。

柏油路熱浪蒸騰,裹挾着汽車尾氣撲向人行道。

蟬鳴在密匝匝的葉浪裡起伏,四個男人站在樹蔭下,依依不捨。

吳暉言辭懇切:“王教授,小林,要不多留幾天?”

王齊志搖搖頭:“來了已經一週,西京那邊還有一大堆事情。再者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要帶林思成各處轉轉。”

吳暉默然。

好不容易撿了個寶貝疙瘩,以王齊志的性格,肯定要顯擺顯擺。光是他家裡那一羣親戚,拜訪下來都得一週。

咦,照這麼一想,林思成並不是立馬就要走。有什麼問題,隨時都能請他過來……

轉着念頭,吳暉半開玩笑:“小林,電話存好,千萬別不接!”

林思成笑了笑:“吳司長,怎麼可能!”

兩人道別,又握了一下手。

馬所長站在一邊,神情落寞。

林思成只是在屏幕上列了個標題,然後講座就結束了,壓根沒有給專家們提問的時間。

所以,馬所長主動跟了下來。

但下樓時還一肚子的話,臨了,卻不知道從何問起?

默然好久,他悵然一嘆,正打算做罷,林思成主動伸出手: “馬所長,我如果說對你有多仰慕,你肯定不信。但不管從哪裡論,你都是前輩。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你儘管指正……”

指正?

人家的研究進展甩自己八條街,怎麼指正?

轉着念頭,馬青林伸手握住:“林老師……”

“別!”林思成忙笑了笑,“你叫我小林就好!”

“好,小林,我確實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一下!”

“你言重,請教談不上,咱們相互探討!”

“謝謝!”馬所長點了一下頭,“我想問,BTA基礎溶劑,真就沒搞頭?”

林思成頓了一下,覺得還是直接點的好。

“馬所長,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先說一點:如果只說緩蝕率,BTA水溶劑比例達到100 mg/L,就能使緩蝕率達到99.28%,但爲什麼都不用?因爲這東西有毒。”

“會通過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長期慢性暴露或高劑量攝入,會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傷。最關鍵的是,這玩意會揮發,又因其化學穩定性強,難以降解,對環境的影響極大……”

“不說對研究、保管人員的危害,就說展覽:你總不能讓遊客一進展廳,就先戴面罩吧?所以各機構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先降低毒性,再說如何提高緩蝕效率。如果繼續研究基礎溶劑,只能以環保復配體系爲重心……”

馬青林點點頭。

方向肯定是對的,包括文研院金屬研究所、國博,乃至北大,之前都是以此爲目標,無非就是側重點和研究單體不同。

但那是之前,現在,這個賽道基本已被林思成給堵死了:

BTA+無機鹽,BTA+有機樹脂,BTA+植物源/動物源,乃至有機樹脂+石墨分子封護體系。

現在想來,張院長的那句話真沒有說錯:咱們和人家差的不是多遠的問題,而是整整一個維度。

所以,老院長根本沒猶豫,就此停了項目。

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國家科技支撐重點專項,不能說停就停,你得有個說法。

可馬青林着實不知道,應該怎麼交待?

看他一臉躊躇,茫然無措,吳暉心裡急的冒火。

老馬啊老馬,你搞研究的時候,爲什麼腦子就能轉那麼快。但一說到人情世故,你這腦子怎麼就不轉彎了? 林思成的研究成果出來那麼久,他爲什麼沒發表論文?

還有今天的講座,瓷器工藝探源講的好好的,他爲什麼最後突然放了個“鐵質文物保護”的課件標題,甚至還留了資料?

這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正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下,林思成笑了笑:“馬所長,我有點另外的發現,不知你們遇到過沒有:大型鑑定機構鑑定文物時,經常會用到紫外線熒光或紫外線成像儀檢測,以確定文物的真僞,有無修復痕跡等……”

“但金屬文物,特別是青銅器和鐵器,經過紫外線檢測後,會變色?”

馬青林點點頭:“因爲紫外線會促使金屬鏽層氧化……嗯?”

說到一半,他猛的一頓。

能負責西北大學的重點實驗室,這麼簡單的原理,林思成怎麼可能不懂?

馬青林狐疑了一下:“然後呢?”

“然後,我們研究了一下,發現紫外線照射鐵器,會使鏽層中氧化活性最強的β-FeOOH(羥基氧化鐵)轉化爲較爲穩定的Fe3O4。如果照射銅器,則會激發錫元素形成SnO(二氧化錫)保護膜……”

馬所長精神一振。

引起鐵質文物腐蝕最大的元兇,就是β-FeOOH:鐵質文物出土出水接觸空氣之後,FeCl2或鹼式氯化亞鐵就會發生一系列的氧化反應,最終生成的產物都是β-FeOOH。

這玩意本身不含Cl-,但會在表面吸附Cl-,晶體結構中更可以容納Cl-,從而引起一連串的電化學腐蝕。如果把β-FeOOH轉爲Fe3O4,它還怎麼容納Cl-,還怎麼腐蝕?

等於從根源上阻斷了腐蝕鏈。

銅器更絕:所謂的SnO鈍化膜,即博物館裡經常看到青銅器表面裹着的那一層銀膜或黑膜。

俗稱水銀古,又稱黑漆古,能使青銅器千年不朽……

馬副院長越想越是振奮:“小林,緩蝕率最高能達到多少?”

“鐵質91%,銅質93%!”

看他雙眼發光,林思成連忙提醒,“但有一點:照一次不行,需要定期補充。更關鍵的是:紫外線會使文物材質發生化學變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化。如果深入研究,必須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乍一聽,好簡單:時不時的拿紫外燈照一下,就能解決銅、鐵文物出土腐蝕的問題。而且效果還好:零外來物質引入,最小干預,無損且高效。

但首先,你要解決紫外線對金屬的穿透影響。

轉念間,林思成嘆了一口氣:“馬所長,我感覺,很難!”

當然很難。

但話說回來:如果不難,還要研究機構做什麼? 馬院長在意的也並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接下來有沒有方向……

他再次伸出手:“謝謝……小林,太感謝了……”

“您客氣!”

感謝了好一陣,雙方道別。王齊志招了招手,趙大開着大奔,停到了路口。

上了車,王齊志看了看後視鏡,目露狐疑:“我怎麼感覺,你剛纔提的這個紫外線防鏽的課題,應該不小?”

何止是不小? 前世,這個項目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物保護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2023YFF0906400)項目的子項目,全稱:鐵質文物β-FeOOH抑制領域光致鈍化技術。

由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牽頭承擔,與中科院聯合研究。

但不是一般的難,直到他穿回來的時候,都還沒研究出個眉目。

看他不說話,王齊志頓然明白,自己猜對了。

頓然,他皺起眉頭:“不是……林思成,這麼大的課題,你就這麼白送給別人?”

搞研究最難的什麼?不是過程,也不是技術,而是方向、思路。

所以,絕大多數的科研機構,愁的不是有沒有成果,而是有沒有項目。說難聽點,只要能競標,只要能立項,就代表着巨量的研究經費和研究崗位。

至於能不能研究得下去,會不會有結果,那是最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林思成倒好,白送? 林思成卻笑了笑:“老師你放心,不會的。”

光是一個BTA復配體系,耗費了馬所長多少心血?卻堂而皇之的被自己拿來就用,搞不好就此就能讓馬所長的研究生涯判死刑。

所以即便真的白送,林思成也不後悔。

更何況,馬所長只是不擅於表達,而非真的不通人情世故,就算白給,他也不可能白要。

再者,別說修復中心,哪怕放眼整個西大,以現如今的體量和研究能力,都不足以支撐這個課題。

如果非要研着頭皮上,只能是源源不斷的往無底洞裡扔錢……

不知道林思成是從哪來的自信,但王齊志從來只會建議,卻不會置喙。

他岔開話題:“哪天回西京?”

“下週吧,葉表姐說,西冷春拍後天開始,讓我陪他去看一看。”

“盡是她的事!”

王齊志嘟囔了一句,突覺不對,“等等,你說什麼拍賣?”

西冷春拍一般都會放在八月份,這個他知道。但之前一直在杭州,這次怎麼到了京城?

“聽說是想沾邊奧運會的光,今年改在京城辦專場!”

“哦哦……”

王齊志猛點了兩下頭。

過完年就到山西,不是忙着跑關係,就是跟着林思成找窯,竟然把奧運會給忘了?

“好,下週就下週!”

王齊志一臉惋惜,“可惜老爺子和我爸去了廣州,大哥、二姐和老三都不在,不然還能趁機聚一下!”

林思成也挺可惜的:去年中心掛牌,老爺子專程寫了幅字,他還想着這次來道個謝。

轉着念頭,他突然想了起來:“記得葉表姐說,他爸爸好像也在出差?”

不然呢? 而且是在陝西出差。

林思成甚至還不知道,姐夫去過學校,還和他見過面。

王齊志模棱兩可:“對,在出差。”

……

空調開的很足,涼風一股一股的吹了過來。

到了電梯口,兩座電梯都在往上走。馬青林看了看錶:“現在一點五十……吳司,下午的會是兩點半對不對?”

吳暉點了一下頭,又瞅了兩眼。

馬青林雙眼盯着指示燈,恨不得電梯馬上掉下來。

眉頭微皺,表情略顯焦燥,眼神中卻又透着幾絲興奮。

吳暉嘆了口氣:“老馬,再着急,工作一天也幹不完,先靜靜心!”

略嫌說教,但馬青林聽進去了:確實有點着急。

但國家級課題說停就停,身爲負責人,擱誰都得急。

他呼了口氣:“小林剛說的這個課題,應該不好研究。”

肯定很難,不然的話林思成自個就幹了。

就像BTA,夠難吧?從前到後,林思成也不過用了一年。

但話說回來:就憑緩蝕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只憑無害、無損、無干預這三點,即便難的像上天,這也是一個可行性極高,具有完整研究方向,且價值並不比文研院金屬所之前研究項目低的大課題。

給次一級的研究機構,從上到下至少夠吃兩三年。哪怕最後研究不出任何結果,負責人拿兩個省級獎項,骨幹研究員提一級職稱,輕輕鬆鬆。

給文研院金屬所,給老馬,這就是救命稻草:同爲鐵質文物保護項目,同爲緩蝕率研究,都不需要向上打報告。直接在原項目下就能重新開一個子課題。

說直白點:老馬原先負責的“鐵質文物綜合項目”壓根就不用停,至不用更換設備,不用重新組織人員,就地就能展開研究。

不亞於挽救了老馬下半輩子的職業生涯,這是多大的人情? 暗暗轉念,吳暉欲言又止,剛想說什麼,馬青林重重的點了一下頭:“吳司,我懂!”

吳暉怔了一下,再沒說話。

即便老馬不懂,老張頭也懂……

“吱”的一聲,電梯門打開,兩人一起進了轎廂。

到了十六樓,兩人一個往左,一個往右。

秘書等在樓梯間,看到吳暉,遞上了公文包。

吳暉拿出一隻盒子,把包還了回去:“老孫呢,還沒來?”

“來了,但差不多五分鐘前,被司長叫進去了!”

看來司長也很好奇?

但話說回來:四個月的時間勘察出五處窯址,證實六個朝代、十幾種名瓷的工藝關聯性,擱誰都好奇。

轉着念頭,他託着盒子走向司長辦公室……

……

辦公室裡很靜,傳來“嘩嘩”的輕響。

老院長翻着文件,時而一頓,時而皺眉,時而雙眼一亮。

“噹噹”的兩聲,門被推開。

馬副所長步履輕盈,興奮和喜意快要從臉上溢出來了……

老院長放下文件,捏了捏眉心:“撿錢了?”

“沒撿錢!”

馬青林拿起茶杯給他續滿,坐到他對面,“撿了個項目!”

啥東西? 老院長坐直了腰。

搞完講座稍事休息,就去食堂吃的飯。大概一點稍過點,王齊志和他學生告辭。

自己和劉司長把他們送到電梯口,老吳和老馬又把他們送下了樓。

前後半個小時的功夫,老馬能從哪裡撿項目? 即便是撿,也只可能是從王齊志和他學生手裡。

下意識的,老院長看了看桌上的文件夾:肯定不是這個,不然老馬說的就不是“撿了個項目”,而是“撿了一堆項目!”

他往後一靠:“詳細說說!”

“是小林提出來的:光致鈍化處理,即鐵質文物β-FeOOH抑制技術……”

馬所長滿面紅光,嘴像是打開了閘門的河壩,滔滔不絕。

老院長越聽越是古怪:無毒、無害、無損、零外來物質引入、零干預?

關鍵的是,銅、鐵文物均適用,且緩蝕率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怎麼想,這都是不輸BTA項目的大課題?

不由自主的,腦海中浮現出林思成那張年輕的臉,老院長既驚且奇:這慫娃腦子咋長的? 正感慨間,馬青林振奮的揮了一下手:“院長,有了這個項目,金屬所的項目就不用終止。甚至之前的框架,乃至物料耗材直接就能用,連人都不用換……”

“終止,誰告你要終止了?不論是我,還是局長,都說的是暫停……”

老院長“嗤”的一聲,把文件夾往前一推,“自己看!”

馬所長不明所以,接了過來。

起初,他還沒怎麼在意,心想這不就是林思成研究的“BTA復配體系”的資料和數據? 開完講座,他第一時間就從吳暉那領了一本,也是那會兒,他才徹底死心。

但不想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敗也林思成,成也林思成……

正暗暗轉念,馬院長猛的一愣:不對……這不是之前那一本? 厚了好多,內容和數據也多了好多……

馬院長的瞳孔一縮,眼睛裡射出了兩道光:“院長,這……這本里的數據,是全的?”

“廢話,要是不全,我還給你看什麼?”

老院長點了點桌子,“無機鹽、有機樹脂、石墨烯分子封護,這三項技術的所有數據和資料都在這裡。你回去就可以驗證,並同步發佈報告……”

話還沒說完,馬院長突地一激靈。

在樓底下的時候,他不是沒想過:能不能把林思成的研究成果買過來,但話說到嘴邊,終究是沒說出口。

因爲他覺得自己太無恥:賣給了自己,林思成怎麼辦? 但一轉身,完整版的資料就送到了手上? 就感覺,跟做夢一樣……

等他消化了一下,老院長才緩緩開口:“但有一點:牽頭和承擔單位可以是文研院,但研究主體和核心,必須是西大文物研究中心……”

馬青林鄭重點頭:“院長,我明白!”

鐵質文物保護技術是公開項目,竟標立項的就兩家:文研院、國博。

但委託立項的卻有好幾家,其中就包括北大、北工大。

等林思成的論文一發表,這幾家的項目全都得終止。追責還是其次,做爲國字頭研究機構、國內頂尖高校,能不能丟得起這個人? 兩相權衡,肯定會有人動腦筋。既然如此,索手先下手爲強……

事情都是商量出來的,無非就是怎麼談。更何況,老院長不但和林思成是老鄉、校友,更和他爺爺林長青同班八年,同舍了八年。

之後,兩人都留在西京工作,等於從二十歲到六十歲,這是多少年交情? 然後順理成章,這本資料就到了張院長的手裡……

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72章 聽不懂?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66章 開始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19章 貴姓?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66章 孽徒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66章 孽徒第28章 窯變瓷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9章 請客第24章 鳴遠壺第7章 佛像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15章 帝王像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72章 用數據說話第28章 窯變瓷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72章 我要了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61章 你要不要?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41章 洞坑窯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49章 玉豬龍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82章 鬼面具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解釋一下第78章 洗貨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80章 白勸了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9章 報警第153章 更親近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64章 陽謀第172章 聽不懂?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
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72章 聽不懂?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66章 開始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19章 貴姓?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66章 孽徒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66章 孽徒第28章 窯變瓷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9章 請客第24章 鳴遠壺第7章 佛像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15章 帝王像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72章 用數據說話第28章 窯變瓷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72章 我要了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61章 你要不要?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41章 洞坑窯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49章 玉豬龍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82章 鬼面具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解釋一下第78章 洗貨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80章 白勸了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9章 報警第153章 更親近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64章 陽謀第172章 聽不懂?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