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

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 人老了,覺就少。

舊傷隱隱作痛,李春南翻起了身。

老伴迷迷糊糊的睜開眼:“又開始疼了?我給你拿藥……”

“睡覺前吃過了,你睡吧!”

替老伴掖好被子,李春南出了臥室。

客廳窗簾半敞,橘黃的路燈下,漫天大雪,飄飄灑灑,紛紛揚揚。

坐到沙發上,李春南打開了電烤燈。

隨着溫度上升,酸漲的痛覺好似緩和了一絲絲。但說實話,杯水車薪。

拿過手機,纔將將五點。

還得熬兩個小時。

嘆了口氣,李春南放下電話。無意識間瞄了一眼,他“咦”的一聲:陳朋什麼時候發的短信? 臨睡覺前,好像都還沒有? 順手翻開,他狐疑了一下:還是師父厲害,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又翻下翻:師父,中建保衛處把王啓文和陳濤押送到了市局,送人過來的總助還說,該審就審,該查就查……

李春南怔住。

昨晚上的那頓飯,就是因爲這個事情。

那位鄭副總看似很客氣,但綿裡藏針:李局長,王總工和陳總就收了點禮,包了點工程。確實不知情,更沒參與盜墓。

你看,地方能不能擡擡手,放一馬? 是不是真不知情,是不是真沒有參與,得審過才知道。

所以,最後不歡而散。

李春南也知道,中建和地方的關係錯綜複雜,要讓那兩個到案,估計很難。甚至於,他已經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但僅僅過了一夜,人突然就被扭送到了市局?

不,沒有一夜。

看時間,陳朋的短信是昨天晚上十一點半發過來的,那會兒,他到家時間不久,也就剛剛躺到牀上。

再算算,離和那位鄭總在酒店分開,還不到一個小時? 那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鄭總的態度,乃至中建,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且轉變的如此之快?

李春南捏着眉心,細細思索。

注意力過於集中,以致於肩上和腿上的痠痛都輕了許多。

頓然,他想到了臨分別時,走出包廂的那一幕。

王齊志,林思成……肯定是因爲王齊志。

不,起了主要作用的,還是林思成……

錄像回放,是自己陪着那位鄭總一起看的,自己能認出林思成,他認不出來?

再想想在酒店碰到時的那一幕:師生倆站一塊,形同父子。

wωw ★тt kan ★co

再想想王齊志的父親,以及祖父……

李春南怔了一下,“哈”的一聲: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前一直罵陳朋,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跟着沾了一次林思成的光?

如此一來,等於除了藏身海外遙控指揮的於大海和高振崗,其餘疑犯全部到案。

更關鍵的於,有這兩位頂鍋,市局有可能會被上面追責的那部分責任,至少少負一半。

當然,離結案還早,但剩下的,無非就是審訊和追邀。至少,已經可以拿着報告,去給領導彙報。

李春南精神一振,掀起毯子坐起身。

三兩下穿好衣服,正要換鞋,老伴聽到動靜追了出來。

他笑了笑:“睡不着,到局裡看看!”

老伴囁動着嘴脣,嘆了一聲,幫他拿起外套:“路上小心!”

“好!”

……

寒更漏斷,亂玉碎瓊。

雪粒子砸着玻璃,車輪碾過馬路,發出“咯吱”的脆響。

車速很慢,也就三十碼,慢慢的開進了市局的院子。

哈着霧氣進了大廳,抖了抖身上的雪沫子,李春南直上四樓,走向自己的辦公室。

從陳朋的辦公室門口經過,都走了過去,李春南又退了回來。

陳朋的辦公室,還亮着燈。

也沒敲,摁着門把手推開門,陳朋愕然的擡起頭:“師父?”

滿屋子的煙,跟着火了一樣,陳朋雙眼腥紅,頭髮亂的雞窩一般。

李春南瞪着他:“整夜整夜熬,你也不怕熬過去?”

陳朋呲着牙笑:“太興奮,回去也睡不着!”

李春南頓了一下,點了點頭。

王啓文和陳濤到案,確實很振奮人心。

你當中建爲什麼不放人?甚至於專程從京城飛來一位副總,軟硬兼施,費盡心機,要求不能對那位總工和副總立案? 因爲那倆王八蛋收了錢。

拆個遷而已,不知道被分局轉包了多少手的小拆遷隊,就爲了那麼點活,給公司的總工和副總送禮。用屁股想也知道,這裡面有貓膩。

不知情?你不知情個腦袋你不知情。

這還是往小了說,往大了說:中建分局副總、副總工參與盜墓,這口鍋頂得瓷不瓷實?

老話說,天塌下來有高個頂着,這個夠不夠高? 所以,不是鄭總和那兩位關係有多好,而是一旦查實,中建的責任太大,影響太壞。

但話說回來,公安局的責任就不大?

陳朋起身泡了茶,一臉的想不通:“昨天看影像,感覺那位鄭總挺篤定,胸有成竹,波瀾不驚。我還想着,這次懸了……師父你怎麼搞定的?”

李春南接住茶杯,嘆了口氣:“不是我,是王齊志和林思成……也是巧,昨晚吃飯的時候,剛好就碰上了……”

陳朋的眼睛一點一點的睜大:這何止是巧?

但突然,他又皺住眉頭:“但那位王主任(王齊志的父親),都退休了!再說又是老領導(中建爲國資委下屬企業),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拐吧?”

“蠢貨!”李春南瞪了個一眼,“王主任是退休了沒錯,但王主任的父親(王齊志的祖父)還在世……”

陳朋驚了一下,抿着嘴不說話了。

老一輩的革命家,哪個不是嫉惡如仇?可惜,碩果僅存,已經不剩幾位了。

李春南咂了口煙:“應該是家宴,王教授的愛人也在。還有三個女孩,其中一位和王教授很像,應該是他二姐家的孩子……當時,他和林思成站的挺近……”

挺近?

多少年的老公安了,師父說挺近,那就肯定“挺近”。

但王齊志二姐家的孩子,豈不就姓葉?

不是,林思成怎麼沒講過? 陳朋猛的怔住,不知道說點什麼的好:老師姓王,師孃姓單,和他“挺近”的表姐姓葉……光是王齊志一家子,給林思成迭了多少層甲?

那位王總工家祖墳冒了多少氣,纔會腦子發昏,帶着人給林思成下黑手? 這下好了吧,保都沒人敢保……

反過頭來再想想:自己哄着林思成頂了多少雷,王齊志只是打電話罵了他兩頓,已經夠可以了。

但要說就此收手……那不可能。

林思成要不幫忙,於大海絕對弄不回來……

暗暗思忖,陳朋轉着眼珠:“師父,小林好用吧?”

李春南端着茶杯,差點一口茶噴他臉上。

哪還不知道徒弟在想什麼,李春南氣的咬牙:“瓜皮,你不要臉,老子還要臉!”

陳朋往後縮了一下,腆着臉笑:“師父,我也想要臉,但要了臉,案子他辦不下來啊?”

怕李春面不信,他忙推了推桌子上的紙:“不信你看……其它不說,就光這些盜墓的切口,我琢磨了兩天了,卻琢磨的腦袋發昏……”

“你看,就光一個‘對碼’:進貨說‘對碼’,出貨也說‘對碼‘,邀人談生意還說‘對碼’……以及同夥碰頭、集合,與對手談判,都說‘對碼’……但你不能光說對碼,還得配合其它切口……”

“還有這個:陵是墓,寑是墓,卷也是墓,坑、宮、樓、殿還是墓……但哪個指的是哪個墓,我純粹攪了一腦袋漿糊。

還有這個‘洞’,盜洞是它,墓道也是它,墓室、地宮還是它,偏偏沒有前綴,只靠聲調和語氣輕重,分辯哪種洞是哪種洞……師父,你說我怎麼分辯……”

李春南怔住,盯着那幾張紙:“趙修能也不行?”

“差得遠了!”陳朋搖搖頭,“說他只配提鞋,可能有點誇張。但頂多也就幫林思成轉轉邊角……”

李春南頓了一下:那段時間找墓,趙修能不就只是在幫林思成轉邊角? 這倒是犯了難了?

說實話,李春南雖然經常罵陳朋,但師徒倆門清:只要能破案,臉算個屁。別說陳朋,必要的時候把他這張老臉扔地上,再踩兩腳,也不是不行。

關鍵的是一直讓人小孩義務幫忙,着實有點不地道。

再一個,安全措施再到位,那也是和窮兇極惡,殺人不眨眼的犯罪份子打交道。泥人尚有三分火氣,王齊志又不是阿貓阿狗?

李春南捏着下巴,想了好一陣:“這樣,你也彆着急,我待會整理整理材料,去趟省廳!”

“嘁”的一聲,陳朋剛要說什麼怪話,李春南瞪了他一眼。

陳朋訕訕一笑,又想了想:“師父,省廳大都是技術警種,就沒多少警力,頂多指導指導……具體偵辦,還不是要落到市裡?”

廢話,要的就是指導指導……

“我知道!”李春南點點頭,“別熬了,快去補覺……”

說着站起身,人都到了門口,他又想了起來:“那兩(內鬼)撂(交待)了沒有?”

陳朋神色一黯:“撂了,左一把鼻子右一把淚……”

“呵呵……”李春南冷笑一聲,“收黑錢的時候,怎麼沒想過後悔?”

也幸虧陳朋見機的早:就剛開始,市文物局,市局大部分的注意力,以及警力還集中在杜棱及周邊的時候,陳朋就做了防範: 將韋曲鎮,以及長安區的主要負責人,儘量排除在覈心知情範圍之外。

不然別說於克傑,這次連根雞毛都抓不住。

要問陳朋咋這麼靈醒:這狗東西不信科學信玄學,還振振有詞:林思成來市局一次,市局就走一次大運……他既然說墓在杜陵西,那搞不好就在杜陵西。

他給林思成派了人找墓不說,還早早就開始佈置……結果,歪打正着!

李春南想了想:“我前天說的那懸賞令,你搞好沒有?”

“搞好了,政委和常務都簽了字,我放你桌上了。”

李春南點點頭:“還有你上次說的,就文物局那個有償回購,溝通了沒有?”

“溝通了,何志剛局長說,隨時都能執行!”

“好。”

有點少,可能都沒林思成撿一次漏賺的多,但少不少是一回事,獎不獎又是另外一回事……

轉着念頭,李春南出了陳朋的辦公室。

陳朋追了出來:“師父,估計會捱罵,要不我陪你去?”

“都被罵成二皮臉了,你還去?你去個屁……”李春南吼了一聲,“滾回去睡覺!

……

兩個小時後,差不多八點半,李春南開車到了省廳。

天色已然大亮,辦公室門虛掩着,李春南輕輕的敲了敲。

喊了一聲“進”,李春南推開門。

廳長拿着筆,正在批什麼文件,擡起頭,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終於來了? “老局長?快請快請……”

招呼着秘書倒茶,廳長往他身後瞅了瞅。

“領導,這次來彙報,就我一個人!”李春南笑笑,“我接受批評!”

廳長哭笑不得。

確實。

不帶政委,你至少和常務一塊來嘛。實在不行,把陳朋帶上也行。

有個替你捱罵的,有些話纔好往下說,對不對?

但罵李春南,着實有些拉不下臉……兩人的歲數其實沒差幾歲,廳長敬的是功勳。

秘書沏了茶,廳長親手端給他,等李春南接住,他又半開玩笑:

“老局長,你知不知道,就市文物局,人家的報告四天前就送到省裡,然後連夜就送到了京城……我就想着,咱們再慢,也得有個哈數吧? 結果,一等就是四天……真的,你們今天再要不來人,我就給你打電話了……還好,可算是等到了!”

“開始的時候(剛報案),你們沒有彙報我能理解,畢竟轄區內出了這麼大的案子,同志們壓力都很大,也很焦慮。所謂報喜不報憂,既便彙報,也要查出點眉目再彙報。

中間沒彙報,我也能理解:案件偵辦難度很大,又沒有什麼頭緒,即便來了,也說不上個所以然……那會廳裡雖然有所耳聞,但想着市局的同志們能力都很強,所以就沒有過問……”

“但老局長,這人都抓了好幾天,這總是喜訊吧,怎麼還是拖了好幾天?”

稍一頓,廳長又嘆口氣,“當然,主要頭目(於大海)外逃海外,確實不太好抓。雖然盜掘的不嚴重,但部分文物外流、主要人物(張安世夫婦)的墓葬被破壞(開棺毀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再者,也肯定少不了咱們內部的蛀蟲裡應外合……所以上面(部)肯定會過問,肯定要倒查,責任肯定要負,相關負責人肯定要檢討……但市局和廳裡一體兩面,哪有爺爺打孫子,老子乾瞪眼不護着的道理?”

廳長又笑了笑:“老局長,咱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榮,市局捱了批評,廳裡還能跑得掉是怎麼地?”

“對!廳長,我檢討……”

說着,李春南站了起來,廳長又他按了下去。

“老局長,我沒有批評你的意思,就是想着咱們儘早通個氣,商量商量怎麼一起扛。如果等板了落下來再商量,都不知道怎麼圓……所以我才着急……老局長,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李春南笑着點了一下頭:“領導說的對!”

廳長笑笑,又接過文件:“聽說還是陳朋負責,案子辦的怎麼樣?”

“挺快:除主犯之外,其餘犯案人員已基本到案,特別是最核心的開井下坑的技術主幹人員,以及護坑的暴力份子幾乎稱得上一網打盡!”

廳長的眼睛一亮:“抓了多少?”

“下墓盜掘人員二十二人,持搶、攜帶炸藥拒捕的暴力份子擊斃九人,抓捕五人。另有銷贓、放風的外圍人員抓捕十六人……邀獲涉案資金兩千餘萬,八一槓、五四式、自制土槍在內的槍支三十餘支,子彈千餘發,硝銨炸藥三百餘公斤……”

廳長眼皮跳了一下:批評早了?

團伙成員五十餘,三十多把槍,上千發子彈,以及三百多公斤炸藥……這哪是盜掘份子,這是武裝暴徒。

就這團伙規模,往部裡一報,部長的眼皮都得跳一下……

轉念着,廳長的心又懸了起來:“咱們的傷亡呢!”

“零傷亡!”

“啥?”

看廳長不信,李春南強調了一下, “領導,真是零傷亡……原因有多方面:一是行動之前,已確定犯罪團伙的藏身地點,且極爲集中……二是圍捕地點正好是農田,又是拆遷區,沒有人煙,不需要大規模疏散……

三是提前調動,隱密部署:除了刑偵、通信、治安等支隊,光是武警支隊,幾乎出動了一半,並配備了防暴車和狙擊步槍……從抓捕到結束,不到四十分鐘……”

廳長的眼睛越來越亮:五十多人,三十多把槍,就用了半小時過一點……陳朋可以啊?

但這不對……

“這麼大的行動,怎麼避開的內鬼?反正了(策反)!”

“沒有,不過陳朋提前做了預防,把內鬼排除到了知情和決策層之外,算是歪打正着!”

咦……感覺陳朋,突然就漲能耐了?

說實話,每有大型偵查或抓捕行動,最難的就是內鬼:難的是範圍太廣不好確定,更難的是確定了之後,怎麼應對。

不提前控制吧,他鐵定通風報信。

但控制吧,像這種內部人員,牙關比鐵鑄的還緊。一時半會拿不下來,再長時間不聯繫,主犯肯定會警覺。

很頭疼,也很難辦……所以,管他歪打還是斜打,能打準,就是陳朋的本事。

而就憑這份極顯眼戰績,就算上面來問責,廳長也有五六成的把握給圓過去。至多給省裡下個文件,書面批評一下。搞不好,也就口頭說兩句……

“不錯……老局長,真的不錯……你先喝茶,我看看具體經過……”

廳長連着誇了好幾聲,翻開了文件夾。

第一張是報案回執……遺策,玉溫明……好像有點印象? 但這不是重點,而是接到報案後,陳朋就做了佈署:在市內古玩市場,文物商店摸查,重點搜尋相同特怔,以及相同時期的文物。

同步通知文物局:疑似張安世墓被盜。

不錯,嗅覺很靈敏,安排的也很全面,而且很果斷。

第二次,又是一張報案回執:清白鏡,七星板? 陳朋再次加大排查力度,甚至將排查範圍擴大到鄰市、鄰省。

直到這次,文物部門才重視起來,組織文物稽查隊,同時堪查杜陵周邊。

等於市局的偵查時間,比文物局早了半個月都不止。

但這依舊不是重點……

廳長狐疑了一下,又翻了回去:“咦……老局長,兩次報案,是同一個人?”

“對,林思成!”李春南點點頭,“後面還有!”

還有什麼,這個林思成,又報案了? 廳長繼續往後翻,然後,眼睛一瞪: 陳朋,竟然給這個林思成配了一個小組,去找墓了?

不是……警察找墓,陳朋你也能想的出來? 但他就是這樣安排了……

也是根據這個林思成的推測,陳朋懷疑:盜掘團伙的主動活動區域,應該在韋曲鎮一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陳朋有意識的防範內部人員……

但是,僅僅只是一點點猜測,關鍵的是這個林思成,好像就沒聽說過。陳朋是怎麼做到這個林思成敢說,他就敢信的?

不誇張,這要不是案後報告,而是一份偵察計劃,廳長已經開始罵人了……

他愈發好奇,繼續往下看,眼睛越睜越大,越睜越大。

就是這個林思成,帶着陳朋給他配的幾個門外漢,硬是把墓的範圍縮小到了韋曲鎮一帶。

同時,他給公安部門,準確的是給陳朋,提供了完整的調查方向和偵察思路。包括盜掘團伙的組織模式、主要構成、資金來源、銷贓鏈條……等等等等

一如之前,陳朋深信不疑,就地調整,連夜修改偵查計劃。

更怪的是,李春南竟然批了? 廳長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麼的好,擡起頭,瞅了瞅李春南。

李春南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讓他往下看。

廳長吐了口氣,繼續往下翻。

因爲內鬼的原因,調查雖然有進展,但極其緩慢,又是林思成建議,微調偵察思路:先不找人,也不找墓,找文物。

然後,最精彩的部分來了:林思成帶着兩個便衣,三入虎穴。

目的很明確,就他給陳朋提的方向:找文物。

第一次找了一塊銅境,把墓葬位置從十幾平方公里的韋曲鎮,縮小到了數平方公里的兩個村之間。

第二次,還是爲了找文物……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次。

買了一頂銀冠,又買了一方長史印……就是憑這兩件文物,林思成確定,這就是盜掘張安世的那一夥。

你可以說是運氣,也可以說他誤打誤撞,但他就是撞進了賊巢。

甚至於墓的影子都還沒摸到,他卻先一步抓住了盜掘團伙的尾巴。

就像是突然間,一道無形的手從天而降,拔開了數千米厚的鉛雲,從天上降下了一道光。

讓愁的頭髮大把大把掉的陳朋和李春南,突然就看到了希望。

但如果讓李春南和陳朋捫心自問:

如果沒有第一次的籍冊和玉溫明,沒有第二次的唐代鳳紋鏡,怎麼可能讓範強深信不疑:這位開着紹興牌照的車,自稱來自浙省,又姓浙的浙老闆,就是來自外地,且極有錢的文物犯子? 之後,才帶他去了農家園。

所以,哪有什麼運氣,不過是必然。

也因此,纔有了“假浙老闆略施手段,真盜墓賊奉若神明”的經典橋段。

然後自然而然,卻又神妙無比的,把於大海都給吊了出來……

報告中只是一筆帶過,但廳長能夠想像:這個林思成得專業到什麼程度,得多像文物販子和盜墓賊,才能讓於大海這種油滑似鬼,奸詐狠毒的老江湖露出頭?

甚至於,團伙都被繳了個乾淨,於大海還發短信給林思成解釋:農家園的手下之所以被一鍋端,只是一點小意外。他手下還有人,和“浙老闆”的合作肯定能繼續……

然後再往下翻:還是這個林思成,爲了讓中建停工,連找四座大墓。一座元代官員家族式墓葬,三座明代郡王墓……

但什麼時候,西京的王墓開始一座挨着一座的出現了? 廳長已經無力震驚。

翻到了最後一頁,瞄了幾眼,廳長的眼睛又往外一突:中建分局總工、總經理涉案,且已到案。

末尾,用鉛筆寫了一行:昨天晚上與中建鄭總到西安飯莊商談,偶遇林思成與王齊志。隨後,王啓文,陳濤投案自首……

這個到最後肯定是要擦掉的,也寫的不明不白,但廳長能想像出前後經過:中建的鄭總半步不退,直到吃完飯,突然遇到林思成和王齊志……

等於這口天大的黑鍋,被李春南給甩出去了一半……不,一大半。

打個比方,如果上面如果來問責,廳長完全可以拿着報告:領導你看,中管單位,不是我們不想查,而是阻力太大。

啥,中建不承認? 你的人收了盜墓賊的錢,還收了文物,總歸是真的吧?

暗暗思忖,廳長又翻到第一頁,重新看了一遍。看完後,沉默了好久。

沒見這份報告之前,誰能想到案子是這樣破的,甚至於,破到了這個程度?

好久,他點了點桌子:“林思成,是王齊志的學生?”

李春南點着:“對,學生,才大四……明年夏天畢業!”

“學生啊……學生?”

廳長盯着報告,眼神中流露着震驚,以及不敢置信: “老局長,他纔是個學生,但怎麼感覺,案子全是他推進的,更是他引導偵辦的?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與之相比,陳朋反倒像是打醬的?”

李春南默然。

這麼說有點誇張,陳朋也更不至於打醬油。但林思成在整個案件偵辦過程中的作用,確實無可替待。

主要文物全是他發現的,出自於“張安世墓葬”也是他推測,並證實的。

第一次,第二次的偵察方向都是他拱的,犯罪團伙的組織及作案摸式,也是他分析的。

墓葬範圍是他確定的,墓也是他找到的,甚至是逼迫中建停工,讓重要案犯投案自首,也是他乾的。

要說陳朋,那作用肯定也很大,林思成提供了思路,至少得有人執行不是?

再說了,最後的圍捕,陳朋辦的是不是也很漂亮,也很精彩? “對,你不說我還想不起來……數來數去,林思成也就除了沒參與最後的圍捕……但這個都要是讓他幹了,還要咱們幹嘛?”

廳長眼底泛光,“天才神探,破案精英……老局長,你有沒有覺得,跟看電影一樣?”

李春南沒說話。

確實挺神奇,就這報告報上去,廳裡其它領導,以及部裡,信了纔怪。

但肯定要這樣報,少寫一筆,李春南都覺得對不起良心……

“對,就這麼報:林思成不是警員沒關係,約等於領導他的陳朋總歸是警員吧,這案子也是市局破的,這總沒錯吧?這就夠了!”

“當然!”李春南點頭,又笑了笑,“也離不開省廳的指導!”

廳長笑了笑:“老局長真的是……太會了!”

案子出了多久了,壓到今天才來彙報,市局壓根就沒給省廳指導的機會。

而除了主要案犯沒到案之外,剩下的的活,也基本讓市局全乾完了。甚至於,鍋都甩出去了一大半。

等於,省廳躺着領功勞……

他又嘆了口氣:“老局長,我剛纔說的話有點重……”

李春南剛要站起來,又被他摁住:“我要知道案子辦到了這個程度,我都不讓你來,我自己就去局裡了……”

“廳長言重了!”李春南笑了笑,“其實除了彙報,確實還有點困難,想請領導幫忙解決一下!”

還能有什麼困難? 廳長狐疑了一下,恍然大悟:“於大海?”

“對!”李春南點點頭,“這是條成了精的泥鰍,難抓不說,還極爲謹慎。不是對文物、盜墓極爲精通的人才,根本吊不住他。

更何況,這次集資金渠道、銷贓鏈條,以及骨幹成員幾乎被一網打盡,於大海更是成了驚弓之鳥……所以我覺得,最好還是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拿下的好……”

李春南的意思很明確:不是局裡沒人才,而是時間不允許。其它都不論,於大海還能等着警察學會了切口和暗語再聯繫? 而且,切口頂多算是皮毛,尋墓下坑,起貨銷髒,以及掌眼鑑定,纔是重中之重。

先不說有沒有,就算有,但一時半會到哪裡去找這麼專業,還這麼全面的人才? 數來數去,還是得靠一下林思成……

廳長琢磨了一下:“他本人呢?”

“正義感十足:爲了尋找線索,爲了取得犯罪分子的信任,玉溫明、唐銅鏡、長史印,都是他先行墊付。之後收繳髒款,我特事特辦,纔打給他……”

“意思是不缺錢?”

“當然不缺……他一撿漏,都是十幾、幾十萬的賺!”

李春南嘆了一口氣,“名譽,身份也不缺……領導,你記不記得倒流壺!”

廳長驚了一下:“就說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

但這就難辦了呀?

因爲不止是缺不缺點什麼的問題,而是光林思成同意沒用,還得讓他老師,得讓王齊志同意才行。

“這樣……”

廳長搓了搓下巴,“我先從上往下試試,先聯繫一下學校……同時,你再做做王齊志的思想工作……大院子弟,且老人還健在,從小肯定沒少接受紅色教育,想來對於老局長這樣的戰鬥英雄,應該還是很敬重的……”

“也不要求小林親自出面和犯罪份子交涉,只要能幫忙把於大海釣回國就行……當然,安全措施一定要有保證!”

李春南點點頭:“領導放心……”

說幹就幹,廳長拿起座機話筒:“我現在就聯繫!”

(本章完)

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80章 白勸了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49章 玉豬龍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72章 聽不懂?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63章 買不起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章 佛像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調整一下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4章 孫承祖業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9章 玉豬龍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32章 我這就滾!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81章 試試手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71章 又撒謊?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7章 佛像第144章 提個醒第29章 八萬!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99章 仿作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3章 買不起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65章 保密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7章 佛像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9章 賣撣子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41章 洞坑窯第66章 孽徒第65章 搬家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49章 玉豬龍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52章 要糟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65章 搬家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3章 免死鐵券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
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80章 白勸了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49章 玉豬龍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72章 聽不懂?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63章 買不起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章 佛像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調整一下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4章 孫承祖業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9章 玉豬龍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32章 我這就滾!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81章 試試手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71章 又撒謊?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7章 佛像第144章 提個醒第29章 八萬!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99章 仿作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3章 買不起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65章 保密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7章 佛像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9章 賣撣子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41章 洞坑窯第66章 孽徒第65章 搬家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49章 玉豬龍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52章 要糟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65章 搬家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3章 免死鐵券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