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氣運

林家明末時期來到呂宋,到現在已經過了二百多年,從這一點上說,清國統治者不理會他們的求助也是正常的,畢竟他們到現在,從法理上說,和清國已經沒有了任何責任義務,就清國統治者那德性,有責任義務的尚且推諉,更不用提這種絲毫沒有香火情的。

其實所有的華人都是驕傲的,林家雖然來到呂宋二百多年,但一直沒有和當地土著通婚,通婚範圍僅限呂宋當地的華人,這也使得林家還保留着純正的漢家血脈,這一點在住宅格局上體現的格外明顯,雖然現在呂宋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林家的宅子還保留着傳統得中式風格,中軸對稱,方正嚴整。

整個林家大院,佔地面積足足超過二十公頃,這裡生活着林氏家族所有400多人,如果加上奴僕,總數大概超過1000人。

此刻,大院裡再也不見了往日的安靜溫馨,幾乎各個院子裡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歡離合,有人要提前被送往琉球,也有人要留下來和西班牙人拼死一搏,說不定,這一別就是永遠。

安排好奧斯汀等人的住宿,林向海終於回到後宅,這裡此時也是一片兵荒馬亂,夫人們正哭哭啼啼的收拾細軟,僕人們則忙着把大箱小櫃搬到馬車上,看這架勢,和逃難大概是不沾邊的,倒是和搬家差不多。

看到林向海回來,林向海的正妻和四個侍妾全都哭哭啼啼的圍上來,兩個小妾還抱着未出襁褓的孩子,她們只有一個目的,希望林向海能和她們一起去琉球。

“老爺,我們寧願舍了這萬貫家財,只求能一家平安,明明到了琉球就算逃出生天,老爺何必留着這裡打生打死,不管他們誰輸誰贏,將來都和咱們沒了關係,老爺即便存了和老宅共存之心,也要考慮下我們幾個孤兒寡母——”林向海的正妻張氏苦苦哀求,她孃家三年前在土人暴亂中幾乎全滅,張氏不想再體會一遍那種錐心的痛。

其實在西班牙人殖民呂宋之前,呂宋華人和土人的關係就不怎麼好,在華人抵達呂宋之前,得益於呂宋這邊豐富的自然資源,土著們不需要辛苦勞作,依靠大自然的饋贈就可以繁衍生息,沒有了自然威脅,土著們自然也就沒有了勞作的動力,這種情況不知道持續了多少年,一直到華人來到呂宋,徹底改變了呂宋的社會結構。

華人不管到什麼時候,對於財富的積累幾乎有着天生的本能,哪怕華人來到呂宋時身無分文,不需要多少年,也總是多少能攢下一份家業,這一份家業雖然是華人依靠着勤勞苦幹掙來的,但在呂宋土著們看來卻頗爲不平,大家明明都是一樣什麼都沒有,憑什麼你們又是建新房,又是開墾種植園,這些原本都應該是屬於我們的——

所以當西班牙人把華人視爲對手時,根本不需要西班牙人費太多力氣,貪婪的土著就把屠刀對準了原本應該和他們屬於同一陣線的華人。

“莫哭,我林向海今年五十有四,這輩子該吃的都吃過,該見的都見過,前前後後七個老婆,十二個兒子,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人常說咱們華人懦弱,我倒要看看,誰能輕輕鬆鬆就佔了咱們這十幾輩人攢下的這份家業。”林向海態度堅決,哪怕西班牙國王親自來,林向海也要崩掉國王兩顆牙。

這個過程有點曲折,就在四年前,西班牙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阿瑪迪奧一世被迫退位,西班牙成立了第一共和國,古巴也趁機獨立,成立古巴合衆國,隨後,波旁王朝復辟,阿方索十二世爲西班牙國王,並於前年回國繼位,需要強調的是,年輕的阿方索十二世今年剛滿二十歲,西班牙國內政權控制在首相安東尼奧·卡諾瓦斯·德爾·卡斯蒂略手中。

也正是因爲西班牙這幾年動盪不安,所以美國才把“立威”的對象確定爲西班牙。

“爹,讓我也留下吧。”林向海的大兒子林建意主動請纓。

“你去琉球,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林家的主事人,照顧好你母親、姨娘和弟妹們。”林向海只把二兒子林建安留在身邊,雖說呂宋這邊有奧斯汀他們未必有多少危險,但琉球那邊肯定更安全。

“那些大件就不要帶了,只收拾些細軟,咱們這是逃難,又不是搬家,船上空間有限,能把人全都送過去就謝天謝地了。”林向海繼續吩咐,現在林家大院裡的財產嚴格說起來都是白起的,能讓帶些細軟就已經很不錯了,白起雖然也是華人,但林向海很清楚,白起肯定不是聖人。

吩咐過後,林向海帶着林建意和林建安來到後宅書房,這裡是林家的大腦中樞。

“讓你買的武器都買來了嗎?”林向海問林建意。

前往琉球之前,林向海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如果白起願意施以援手固然好,但林向海也沒把希望全都寄託在白起身上,如果白起也和清政府一樣對林家的困境置之不理,說不得林向海也要放手一搏,反正左右都是一個死,林向海不想和張家、黃家那樣消失的無聲無息。

林家的直系親屬雖然只有一百多口,但旁系親屬還有足足400多人,林家的僕人也有好幾百,即使不算那些林家的僱工,這些人收攏收攏,湊出百十口人也不難,只要有武器,林家未必就沒有反抗之力。

要說林家所面臨的威脅,土著的襲擊並不是主要問題,西班牙人那邊纔是正主,土著對付那些零星的華人還算勉強,要對付林家這樣的大家族,就憑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那些暴徒比登天還難,怕只怕林家能應付土著的襲擊,但卻應付不了西班牙人的堅船利炮,張家和黃家都是這樣煙消雲散的,林向海不想重蹈覆轍。

“買了些,但數量不多,而且買不到連發槍,大多都是些火繩槍,就連燧發槍都很少。”林建意愁眉苦臉,顯然情況並沒有林向海預計的那麼樂觀。

“該死的荷蘭人——”林向海咒罵一聲,看來要對付西班牙人,還是要指望琉球那邊的援助。

呂宋旁邊就是荷屬東印度,在獲得琉球的支持之前,林向海希望能從荷蘭人哪裡獲得一些武器,哪怕爲此出高價也在所不惜。

問題是,荷蘭人也不是傻子,華人在琉球和日本鹹魚翻身,呂宋的西班牙人固然心有慼慼,荷屬東印度的荷蘭人同樣小心謹慎,雖然林家買武器是要對付西班牙人,但天知道這股風波會不會波及到荷屬東印度,在荷屬東印度,荷蘭人對荷屬東印度華人的擔憂程度猶在呂宋的西班牙人之上,所以林向海就算是開出天價,荷蘭人也斷斷不會把更好的武器賣給林家。

話說荷蘭人也沒有連發槍可賣,別看駿馬武器公司已經在數年前搞出了彈倉式步槍,但截止到目前爲止,全世界流行的主流武器仍然還是單發步槍,荷蘭人不想土耳其人、俄羅斯人那樣面對着巨大的國防壓力,在荷屬東印度的統治還算穩固,所以在這方面,荷蘭人根本就沒有需求,就連荷蘭本土軍隊都沒有裝備連發式步槍,就不用說荷屬東印度了,就和林向海知道的一樣,荷屬東印度這邊,殖民地軍隊主要裝備的還是燧發槍,只有一部分軍隊裝備了單發步槍,至於更先進的輕重機槍,整個遠東,也只有清國纔有少量裝備。

要說在武器更新這方面,清國從來是不落人後,或許是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漢人趕出關外,清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從不吝嗇,當初加特林機槍剛剛出現,清政府就讓國內的兵工廠進行仿製,後來因爲火藥殘渣問題無法解決,所以纔沒有大規模裝備加特林,現在有了無煙火藥,清政府終於又想起加特林機槍,目前在清國,已經開始少量裝備。

“琉球那邊,會不會給咱們一些援助?”林建安今年剛滿30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他也已經有了四個兒子,不用擔心子嗣問題。

“琉球的白起將軍雖然同意給咱們一定援助,但這終究要被人拿捏,長遠來看,我們還是要有兩全之策。”林向海不想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樹上,琉球的幫助只在乎白起的喜好,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說走就走,這種被人拿捏得感覺,林向海很不喜歡。

這也算是所有成功者的通病,成功者總是有強烈的控制慾,不喜歡看到不穩定因素,恨不得把所有潛在的危險都泯滅在萌芽狀態,林向海就是這樣。

“爹,現在這個情況,還能有什麼兩全之策,咱們只能盡力配合,只盼白起將軍言而有信。”林建意有點悲觀,求人就要有求人的覺悟,林傢俬下里搞點小動作很正常,但如果被琉球那邊的人發現就危險了,這要是白起一怒拋棄林家,那林家可就沒了任何希望。

“是,卻是我想多了,唯今之計,只能衆志成城,我看那白起將軍還留有後手,咱們未必就沒有翻盤的機會。”林向海及時醒悟,合作這種事最忌首鼠兩端,要是不小心玩砸了,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在白起手上的。

林向海恐怕不知道,白起的後手就是即將抵達琉球的遠東公司,如果知道美國政府已經決定向西班牙人宣戰,沒準林向海還不會主動求到白起門口。

“家裡準備的怎麼樣?”林向海回回神,總算想起來盤算下自己的家底。

“除我之外,二叔家的建民、建信、建遠都會留下,咱們林家會留下二十多口人,加上家裡的三百多僕人,湊足四百人應該是可以的。”林建安負責統計留守人員,結果還算不錯,有華人的鄉土情結加成,自願留下的人不算少。

這還是要求大部分人都遷往琉球的前提下,如果全憑自願,留下的人還會更多,畢竟對於目前的林家人來說,呂宋纔是他們的家鄉,他們生在呂宋長在呂宋,前往琉球纔是真正的背井離鄉,特別是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如果不強制要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願意留在呂宋,哪怕接下來就要面對土著的襲擊和西班牙人的偏袒。

“四百人足夠了,在海上時,我和老陳還打了埋伏,有了這四百人,再配合琉球支援給咱們的武器,不說打到馬尼拉去,至少守住咱們這片家業不成問題。”林向海總算恢復了點信心,接下來就看琉球那邊是不是給力了。

四百人聽上去不多,但實際上在裝備拉開代差的情況下,四百人已經很不錯了,放在百年前,在後勤充足的情況下,四百人能從美洲大陸這一端打到另一端,這一時期西班牙人在呂宋的軍隊也少得可憐,連僕從軍都算上也就只有幾千人,那些僕從軍和荷屬東印度的情況差不多,有人甚至還裝備着百年前的火繩槍,要是給奧斯汀他們幾個月時間,都不需要遠東公司動手,就憑林家大院的這幾百人,輕輕鬆鬆就能擊敗馬尼拉的西班牙人。

原本的歷史上,美國人和西班牙人的戰鬥也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因爲西班牙人國內衰弱,西班牙的遠東艦隊已經至少十五年沒有更換軍艦,在喬治·杜威指揮的新式軍艦面前,西班牙海軍幾乎沒有得到開出馬尼拉港堂堂正正放手一搏的機會,就被喬治·杜威全殲,至於呂宋的僕從軍,失去了海軍的威懾力,僕從軍的戰鬥力無限接近於零,美軍部隊還沒有登陸,僕從軍就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也就是美國人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趁你病要你命給了西班牙人致命一擊,就算美國人不出手,換成此時的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行將就木的清國,也能擊敗呂宋的西班牙人。

第131章 一黑到底第081章 鳴槍警告第713章 無所謂第862章 刷聲望第379章 傳統第138章 不服不行第510章 擁抱第450章 寂寞如雪第109章 收穫第398章 聽證會第258章 不道德第103章 熱情第758章 造神第432章 投降第609章 勇氣第076章 觸手可及第315章 又死一個第342章 以暴制暴第033章 死亡威脅第078章 技術入股第324章 李公知第627章 火光第900章 不服不行第835章 打雞血第826章 重量級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514章 臨行第553章 本職工作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27章 滑翔傘第362章 熊第526章 聖誕節第464章 價值第358章 頭疼第693章 壟斷經營權第380章 胃口第572章 釜底抽薪第907章 代價第425章 心腹第027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811章 謊言第752章 乾爹第762章 氣質第438章 汽車時代第841章 打賭第007章 威脅第114章 冷漠第439章 威士忌第738章 誰怕誰第629章 安保業務第215章 人質第811章 謊言第609章 勇氣第524章 關係網第835章 打雞血第669章 警告射擊第795章 決定權第380章 胃口第060章 法律顧問第068章 麻省理工第796章 着落第757章 衝突第782章 慈善第472章 布魯克林大橋第304章 暴力第110章 工期第156章 想進步是好事第195章 爲了美利堅第364章 文化入侵第133章 平安夜第764章 感受第413章 螞蟻第733章 溫和方式第185章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第363章 安撫第880章 務實第740章 曼哈頓房東第603章 大使第902章 衝突第031章 太平洋鐵路第720章 氣運第412章 巨頭第655章 難以琢磨第051章 怪蜀黍第393章 潮汐湖第308章 嫌犯第652章 自由女神第557章 遺囑第187章 血本無歸第853章 八輩祖宗第297章 天怒人怨第600章 委員會第761章 上位第684章 如坐鍼氈第803章 廣播第222章 使命召喚第895章 勤王第808章 不好玩第357章 回家第600章 委員會
第131章 一黑到底第081章 鳴槍警告第713章 無所謂第862章 刷聲望第379章 傳統第138章 不服不行第510章 擁抱第450章 寂寞如雪第109章 收穫第398章 聽證會第258章 不道德第103章 熱情第758章 造神第432章 投降第609章 勇氣第076章 觸手可及第315章 又死一個第342章 以暴制暴第033章 死亡威脅第078章 技術入股第324章 李公知第627章 火光第900章 不服不行第835章 打雞血第826章 重量級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514章 臨行第553章 本職工作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27章 滑翔傘第362章 熊第526章 聖誕節第464章 價值第358章 頭疼第693章 壟斷經營權第380章 胃口第572章 釜底抽薪第907章 代價第425章 心腹第027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811章 謊言第752章 乾爹第762章 氣質第438章 汽車時代第841章 打賭第007章 威脅第114章 冷漠第439章 威士忌第738章 誰怕誰第629章 安保業務第215章 人質第811章 謊言第609章 勇氣第524章 關係網第835章 打雞血第669章 警告射擊第795章 決定權第380章 胃口第060章 法律顧問第068章 麻省理工第796章 着落第757章 衝突第782章 慈善第472章 布魯克林大橋第304章 暴力第110章 工期第156章 想進步是好事第195章 爲了美利堅第364章 文化入侵第133章 平安夜第764章 感受第413章 螞蟻第733章 溫和方式第185章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第363章 安撫第880章 務實第740章 曼哈頓房東第603章 大使第902章 衝突第031章 太平洋鐵路第720章 氣運第412章 巨頭第655章 難以琢磨第051章 怪蜀黍第393章 潮汐湖第308章 嫌犯第652章 自由女神第557章 遺囑第187章 血本無歸第853章 八輩祖宗第297章 天怒人怨第600章 委員會第761章 上位第684章 如坐鍼氈第803章 廣播第222章 使命召喚第895章 勤王第808章 不好玩第357章 回家第600章 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