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

天啓七年,明熹宗朱由校突然連下數道旨意。

除任命盧象升爲兵部左侍郎,薊州巡撫且提督京營外,另有剛剛起復爲sx巡撫的孫傳庭被調爲大同巡撫。

遊擊曹文詔爲大.同總兵,參將黃得功爲薊州總兵,周遇吉爲太原總兵,趙率教爲延綏總兵,姜瓖爲固原總兵,滿桂爲遼東總兵官加左都督,毛文龍加右都督。

朝中文武不知道朱由校爲何如此大規模的調動九大邊鎮中的七大邊鎮總兵官,甚至啓用大多數是剛剛聲名鵲起或者資歷還不深的少壯派將領爲總兵官。

素來只知道吵嘴皮子的東林黨和完全搞不清狀況的晉商體系官員也搞不清狀況了,連帶後金皇太極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也是滿臉不解。

甚至皇太極還以爲朱由校任火線提拔這些少壯將官是想對後金起主動攻擊,畢竟這些少壯武將對軍功的渴望更大。

其實,只有朱由校自己才知道,他這樣做只是想對八大晉商的老巢形成包圍而已。

通過東廠提供的情報,朱由校已經知道這八大晉商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九大邊鎮,如果自己再不採取行動,到時候有可能不但動不了八大晉商反而造成內亂。

索性趁現在八大晉商還未覺自己的意圖,而自己這個皇帝還有些權力,就立即讓自己信賴的軍隊去控制九邊軍權,並進而對八大晉商形成包圍。

這些八大晉商支持的九鎮邊將們雖有怨言,但也不敢不從,他們不是晚唐時期的節度使,在天啓年間還不能做到“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更何況,許多還只是以爲走私貿易不算什麼大事的晉商也沒想到朝廷要對他們動手,他們依舊在很安心的賣着國,而無絲毫的愧疚與警惕之心。

悲劇源於貪婪與無知。

八大晉商很快就會嚐到這一苦果。

……

禮部右侍郎王繼謨這幾天很忙碌,眼看就要到冬至日了,作爲負責此項儀式的禮部堂官,他不得不沒白天黑夜的幹。

在外人看來,他這麼拼是因爲作爲禮部右侍郎若做成了這一件大事,他肯定能進入內閣。

但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這王繼謨同張雍一樣是東林黨裡的激進分子,他們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爲了除掉他們所認爲的昏君,朱由校!

見跟着自己的東廠番子走後,已被貶值的徐必謙從一青.樓女子的身體上爬了起來,並連夜來到了王繼謨府上:”恩師,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十八個韃子我已通過御馬監的高公公安插進了內營,只待明日面聖,拿到旨意後就立即調他們所在的一衛護送朱由校,出承天門後,可隨時行動!“

王繼謨說後就道:“此次若能除掉此昏君,即使是五馬分屍也足矣。”

徐必謙也跟着點頭,兩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等到次日一早,王繼謨就換上朝服進宮,一路上看見不少東宮番子扮成販夫走卒,他心裡也有些忐忑,但一想到自己即將做的大事,也能壓制住自己的情緒。

一進了宮,他才長呼了一口氣,待小黃門出來喊他時,他才揩了揩額頭上的冷汗進了乾清宮。

看了看朱由校一眼,禮部右侍郎王繼謨竟有些不明所以的害怕起來,忙不迭地要下跪給朱由校磕頭。

朱由校對王繼謨這突如其來的誇張舉動感到有些驚訝,沒待王繼謨多磕幾個頭就忙將他扶了起來:“快快請起,這又不是萬聖節,王愛卿何必行如此大禮。”

王繼謨尷尬的笑了笑,就解釋說自己身爲禮部堂官應爲天下臣民表率,以赤膽忠心侍奉君上,更何況當今聖上乃堪比堯舜之明君,身爲臣子更應該感恩戴德。

王繼謨這一通馬屁拍的朱由校是半點沒脾氣,當然,吝嗇的朱由校也沒賞他半點銀子。

倒是王繼謨因爲磕了頭,拍了馬屁,人也就淡定了不少,忙稟報說爲了明天祭天的儀式,需要從京營調動人馬。

朱由校倒也沒意見,並準備給予他令旨去找京營現任提督盧象升,但這時候王承恩卻在朱由校答應之前,搶先一步站出來:“陛下,微臣有話想說。”

在朱由校眼裡,這王承恩一向是沉默寡言,低調謙遜,沒有半點大太監的威嚴,如今卻奇怪的打斷了自己的話。

這讓朱由校很是不解,心想自己今個兒是怎麼了,遇到的幾個朝中大臣都變了性似的。

“說吧,朕恕你無罪”,朱由校也沒計較,見王承恩這樣,也就給了他說話的機會。

“謝陛下”,王承恩朝朱由校行了一禮,然後才轉身問禮部右侍郎王繼謨:“王侍郎,鄙人乃受陛下隆恩忝居東廠廠公一職,有權護佑陛下安全,如今既然王侍郎提及需調撥京營衛戍兵馬,王某倒想說一下,到時候所調京營兵馬,只需護衛外圍即可,陛下安危自有我們東廠護佑。“

“不可!”

王繼謨幾乎是脫口而出,見朱由校和王承恩都盯着自己,便壯着膽子問道:“陛下,微臣是禮部右侍郎,又是您親自下旨由微臣全權負責此次祭天儀式,王公公有僭越之嫌,請陛下明察!”

朱由校見王繼謨這行爲,不由得暗笑了笑,旋即就訓斥起王承恩來:“王公公,過餘了!”

“陛下!”王承恩心裡想說近些日子東廠番子在京城現了不少可疑跡象,但他現在又偏偏拿不出實證。

“退下去!”

王承恩見此,也只好無可奈何的低頭退了下去。

直到傍晚時分,王承恩才被朱由校突然傳喚到乾清宮,等到了朱由校跟前時,才見盧象升也在,心裡也就猜到只怕自己陛下今日白天是刻意在王繼謨面前做了一場戲,也因此不由得對自己陛下又添了三分敬意。

朱由校見王承恩也來了,便問道:”王承恩,王繼謨這個人,你瞭解多少?“

“回稟陛下,他是萬曆三十九年的進士,南直隸人,平素做官不張揚亦不刻意逢迎,因他比較受規矩,所以李公公主政時也沒有動他。”

王承恩回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就問盧象升:“王繼謨與你選好了明天出巡祭天的兵馬了嗎?”

“選好了,另外這是王侍郎給微臣的三千兩銀票,說是同年之誼”,盧象升把銀票交了出來,朱由校只是笑了笑:“沒想到你們還是同年,既然如此,愛卿就收下吧,王侍郎選定的兵馬不動,但明日護在朕左右的必須是東廠的人,另外秘密調集重兵於各個城門,若王繼謨等東林黨再有什麼歪心思,也好立即捉拿,你今晚和王承恩連夜去安排一下。”

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封推感言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
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封推感言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