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結局)天朝威武

“皇上...”沒有他人了,魯肅不由小心的輕聲而道。

“朕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但朕要告訴你,有時候退讓並非是最好解決事情的方法,而且你認爲我們退讓了,他們就真的會罷休嗎?換來的只是變本加厲的欺侮而己。索性他們要打就打好了,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軍隊,相信自己的百姓。”張超不等魯肅去說什麼,就先用話將對方之言給堵上了。

張超都這樣說了,魯肅還能去講什麼呢。只得諾了一聲跟在了一旁。

而此刻的張超心中也是有些激動,剛纔他的態度的確太過強硬了一些,但他並不後悔。因爲他知道印度的本性,那個阿三就是喜歡欺軟怕硬,不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怕是他們還真就以爲天老大,他們老二了。

眼看着西域的戰事就要結束了,原本張超是想讓軍隊好好休整一下的,畢竟常年征戰下來,他都有些累了。只是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那隻能在戰了。他也相信,天朝的軍隊經歷了這麼多,都是精銳之師,遠非是那種看起來和平的印度與伊斯蘭軍隊可比的,那些養尊處優的軍隊就像是溫室裡的小花,是不經摧殘的。

當然,要如何將對他們開戰的事情公佈於衆,還要讓大家去理解並支持,這纔是他做爲一個皇帝需要去考慮的事情。

有些事情他可以一言而斷,但有些事情必須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倘若是帶着包袱和不怨去打仗的話,怕是這仗也很難會打贏吧。

“皇上,我們的火炮真的不拿出來參加受閱嗎?”在張超還考慮着如何將開戰之事說出去時,一旁的郭嘉輕聲請示着。

“不拿,這可是我們的秘密武器,還不能讓敵人過早的知道,不然有防備在戰場上就起不到奇效了。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們去用早膳。”張超擺了擺手,船到橋頭自然直,相信只要有心,機會總是會有的。

洛陽巨大的新城門前,此刻早己經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當天朝閱兵式要舉行的消息傳出之後,全國上下很多人都變得激動了起來。甚至有些有條件的,乾脆就向着洛陽城趕來,他們爲的就是一睹天朝軍隊的見姿,還有天朝天始皇帝的霸絕天下的樣子。

等着到了時辰,張超與太子張天,還有郭嘉、魯肅、趙雲等文臣武將走上了城樓之上。

而此刻,在城樓之上的一角里,袁紹、劉備、曹昂等人早早就位,他們是應了張超之命前來觀禮的。天朝的強大,不僅他要做一個見證,便是這些曾經的敵人也一樣要看到。張超就是要借這件事情告訴他們,天朝在他的領導之下是多麼的強大,華夏又是多麼的強大,這些遠非是他們可以做到的。

而將華夏大地交到他的手中,也是再明智不過的事情了。至少要遠比交到他們手中強。

其中還有一層寓意是,這麼多的敵人都被自己打敗了,那你們敗在我張超的手中也算是合理的事情了。

“人真不少了呀。”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頭身影,郭嘉等人不禁感概着。

“皇上,吉時到了,可以開始了嗎?”內政大臣魯肅做爲閱兵的組織者之一,請示皇命。

“開始吧!”張超點了點頭,目光中充滿着期望之色。而此刻,在洛陽城城上。閱兵的軍隊早己做好了準備,只是等着皇命而來了。

城前列陣,黃沙百戰穿金甲。

天朝點兵,大風起兮雲飛揚。

洛陽城城門前,虎賁雲集,三軍亮劍,靜候沙場點兵。

“皇上有旨,閱兵開始!”魯肅站於城樓之上,高聲大喊着...

“正正之旗,堂堂之陣”,護隊鐵衛和錦衣衛肅立在受閱部隊最前端,第一個接受天朝和人民檢閱,接受張超這位天始皇帝的檢閱。

鐵衛是保護張超的最近一道防線,有他們的存在,使得幾次危險都安然度過。

錦衣衛是保護張超外圍的防線,在他們的存在,任何有其它心思者都休想安然靠攏。

這兩支有着特殊使命的軍隊一一從城牆前走過,挺胸擡頭,將最好的一面展現在皇上和文武百官以及百姓的面前。

繼他們之後,走來的是一支又一支威武雄壯之師。依次而來的是...張家重騎兵。

統領張銳。副統領張攻,張守。

這是一支出現即讓敵人聞內喪膽的軍隊。

這是一支百戰而百勝的軍隊,至今並無敗績。

這是一支精銳中的精銳之師,但凡他們所在,沒有攻不破的保壘,沒有守不住的城池。

張家重騎兵己經成爲了一種符號,讓世人所景仰,所尊重。

張家輕騎兵。

統領者爲許褚侍衛長。副統領張刀、張劍,張槍。

這是一支以快速移動爲主的騎兵隊伍。

他們可以日行五百里之上,可以突然間由一個地方冒出,爾後消失後在於另一個地方出現。

他們的存在,往往讓敵人頭疼不己,防不勝防。

以弓箭攻擊爲主的他們,參加過的戰役之多,勝率之高,殺敵之衆顯有人能敵。

張家輕騎兵被張超視爲嫡系中的嫡系,能成爲其中一員者,皆是忠心之士,忠勇之人。

龍營。

營長黃敘,副營長張林,張軍。

有着張家特種軍稱號的龍營,執行的都是最爲艱鉅,也是看起來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打探情報,刺殺,製造混亂,與大軍團作戰時的裡應外合。這都是他們這支軍隊的特點,在這些方面無人可及。

可以說,龍營就像是發把尖刀,隨時可以插入敵人的心臟,讓敵人畏之如虎。

陷陣營。

營長高順。

只有五千士兵的他們,確有着進可攻退可守的強悍戰力。

有着人肉收割機稱號的他們,但凡出手,必是血濺三尺,無人可敵。

曾經的他們創下了以一敵百的輝煌戰線,以至於當敵人聞聽他們的稱號時,都會雙腿發軟,四肢無力。

這是一支真正的陸地精銳,單以防守戰而論,即便是張家重騎也要差上一些。

這是一支驕傲的軍隊,也是一支可以引以爲豪的軍隊。

一軍團。

軍團長步騭,副軍團長張興、蔣義渠。

被譽爲第一嫡系軍團。但凡是御駕親征的時候,都有他們跟隨在側。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是受天朝天始皇帝張超親自直管的。在戰袁紹,敵曹操,北抗羅斯強國,征戰西域的過程中多次立功,戰功赫赫。

在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成爲了訓練總營,其它各軍團之中都有由他們輸送的合格新兵,被稱爲血庫亦不爲過。

如今,依然還在西域的戰場上馳騁,無人可敵。

二軍團。

軍團長文丑。副軍團長樂進、裴元紹,孟獲。

最早成立的時候是以防守北方匈奴與鮮卑等好戰的少數民族。

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才使得天朝統治更加的穩定,免除了北方之患,有了全力發展的時間和機會。而在北戰羅斯國的時候,尤其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

三軍團。

軍團長太史慈,軍師賈詡,副軍團長管亥、文聘、候選。

主守冀州、幽州之地。平三韓的戰事中,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

是天朝東面的守護者。在戰曹魏的過程中勇猛向前,無人可敵,立下了汗馬功勞。

四軍團。

原軍團長張合,現任軍團長關羽,軍師沮授,逼國團長魏延、李典、徐盛。

主守司隸、雍州之地。做爲西接涼州與中原的紐帶,哪裡有需要去哪裡,從無怨言。

參與過對袁紹、曹操、劉備之戰,功績卓著。

如今有了萬人敵關羽的加入和主導,想必在未來的戰場上,定然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軍團。

軍團長徐晃,軍師徐庶。人稱雙徐。副軍團長紀靈,程銀,牛金。

天朝初立,守在虎牢關前,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意。曾讓多少想趁機尋找天朝麻煩的敵人鎩羽而歸,被天始皇帝稱爲移動的堡壘。

同樣參加過對袁紹、曹操、劉備之戰。同時對於和平解放東吳孫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如今正在北方羅斯國境內鞏固勝利果實,擔任運輸大隊長一職。

六軍團。

原軍團長徐榮。現任軍團長典韋,軍紀李儒,副軍團長顏良,馬玩,朱靈。

這同樣是一支南征北戰的軍團。尤其在典韋勝任軍團長之後,更是發揮了他們敢打敢拼的精神,對於天朝的強大與輝煌起到了較強的協助作用。

如今,正在西域戰場上發揮他們的實力,讓多少敵冠聞之色變,聽之心寒。

七軍團。

軍團長張遼,軍師鄧艾,副軍團長龐德,苞密,曹休。

曾有過平異軍團之稱。

爲掃蕩和解決北方的異族勢力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尤其是在解決西蜀問題時,與諸葛亮對峙許久,雖不曾有大功,但亦無大過,被稱爲即可攻又可守全能之師。

如今,同樣在西域戰場上發揮着他們的作用,殺敵於陣前,功蓋於千秋。

八軍團。

軍團長黃忠,軍師逢紀。副軍團長張任,周倉,葉塞寧。

做爲新成立不久的軍團,他們的主要功績在解決羅斯國的事件上。

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才使得羅斯國的問題得到如此快速的解決,如今他們依然還在羅斯國內,做着收尾的工作。以後,他們也將會繼續在那裡,將羅斯國打造成天朝的北方糧食基地,爲天朝以後的開疆拓土做着保障和守護的工作。

先鋒軍團。

軍團長呂布,軍師龐統,副軍團長候成,孫禮。

大部分爲騎兵,有着救火隊員之稱的先鋒軍團,由天下第一猛將呂布帶領,一向做的都是最艱難的工作,所創下的佳績數不勝數。

戰袁紹,曹操,劉備,董卓,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激斗羅斯,平復西域,同樣也少不了他們。這是一支如名字般的先鋒軍隊,但凡所過之處,一切敵人望風而逃。如今正在西域戰場上蕩殺一切敢於反對之人,滅聲一切敢於反對的聲音。

龍虎軍團。

軍團長趙雲,軍師法正,副軍團長韓莒子,蔡陽。

這是一支成立較早的軍團,主要功績於東北之地,其中收高麗便是最著名的傑作。

軍團長趙雲更是成爲了天朝駐高麗的第一任王,如今在那裡的呼聲極高。但趙子龍爲人確是極爲的低調,用天始皇帝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將軍,也是一個值得託付和依靠的統帥。

如今,他們己經從羅斯戰場撤回到了高麗之中。在他們存在,便等於給了佔領羅斯的八軍團以強大的後盾;有他們存在,任何人也休想由東北進入到天朝之境。

龍騎軍團。

軍團長馬超,軍師司馬懿,副軍團長馬岱,楊秋,成公英。

這是一支由涼州兵組成的軍團。

雖然並非是天朝的嫡系,但因爲表現突出,尤其是在西域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己經被天始皇帝所認可,並劃歸到了自家軍隊的序列之中。可以想見,以後他們將會與其它軍團一樣,成爲真正的天朝精銳軍團。

如今,正在西域之地解決着所有敢於敵對天朝的勢力和國家。他們還有個稱號叫黑騎兵,那是同樣響徹大地的存在。

東吳軍團。

軍團長孫策。軍師周瑜,副軍團長孫權、呂蒙、蔣欽。

這是一支完全由東吳人組成的軍團。

相比而言,是一支戰鬥場次最少的軍團。但當東吳一二軍團合併之後,戰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曾參加過對西蜀的最後攻堅戰,也參加過對北方羅斯國的戰爭。

如今己經回到了東吳之地,守衛着中原大江兩岸的安全。

水路軍團。

軍團長甘寧,軍師賈詡。副軍團長加泥,閆行,陸遜和楊定。

做爲曾經錦帆賊的前身,水路軍團自成立之後,戰功赫赫。因爲他們的機動能力強,哪裡有水域,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使得他們的戰力可以得到無限的發揮。

收三韓,平小倭國,便是在對當初還是敵對勢力的東吳時,都曾立下了無可替代的功勞。被天始皇帝稱爲水中王者。

如今,己經平了小倭國的水路軍團正在整休,隨時等候皇帝的一聲令下,爾後就可以將戰火燃燒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裡......

當一支支軍隊的代表從洛陽城城牆前的大道上走過時,引來是一陣又一陣的歡呼之聲,此起彼伏,從開始就一直持續着...

一支支整齊的隊伍走過城牆之前,讓所有看到這一幕的天朝百姓都是感概萬千。有這麼強大的軍隊保護着他們,沒有理由過不好日子,沒有理由不去創造輝煌的盛世。

從其它地方聞訊趕來的百姓們,在看到一支支由他們面前而過的天朝強軍時,很多人都落下了眼淚。尤其是其中一些老人,畢竟中原的戰亂才止戈數年而己,那四處燃燒着戰火的一幕似乎就在昨天一般,讓人無法忘記...

喝彩聲,掌聲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天始皇帝張超身穿黃色龍袍站在城牆上,壓手的那一刻,這種喊聲才慢慢的被壓制了下去。

看着城下數不清的幾十上百萬百姓,這一刻的張超也是感慨萬千。

他的願望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建立一個富強的國家,建立一個和平社會,同時也讓華夏的文化四處傳播,讓華夏變得越發強大,無論這裡的子民走到哪裡都可以挺胸擡頭,爲自己是華夏人,爲自己是天朝人而驕傲自豪。

而今天看來,這一切似乎己經做到了。

“好,很好!”感概之下,張超忍不住大聲呼喊着。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隨着這喊聲,下面的百姓也好,軍隊也罷,都是禁不住用着敬仰之心看向着城樓上的天始皇帝。

僅僅只說了個好字,就引來了如此的山崩海嘯之師,讓張超的臉色也是無比的激動。這一刻,他用着極爲高亢的嗓音說道:“國家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要有一支強有力的軍隊,而有幸的是,我們天朝就擁有這樣的軍隊。”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一次,是所有受閱的將士們齊聲喊出。

“軍隊,是國家的武裝力量,是保家衛國的基石所在,這樣的軍隊就是我們的保護神,他們的存在就是爲了我們可以過上更爲幸福和平的生活,那這樣的軍隊又豈能沒有節日呢?朕宣佈,從即日起,每年的八月一日爲建軍節,這就是我們軍人獨一無二的節日。”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又一次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這是所有將士們的心聲。

儘管在天朝成立之初,張超就曾提議過建立一個軍人特有的節日,但那個時候,畢竟天朝影響力還太小了一些,他的這些話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在接下來四處征戰的過程中,這個節日也沒有好好的過過。

但是今天,當張超站在了權力的頂端,他在說出這樣的話來時,那所產生的影響力己完全不同,這就等於是聖旨,是真理。是天子之言,更是天之言。

華夏的軍隊,也從這一刻起,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這一刻身爲其中的一員,又怎麼能夠不激動呢?

看着激動的將士們,張超同樣也是十分的激動,眼看着大家的情緒上來了,張超深吸一口氣的同時,也將剛剛做出的決定當場宣佈。“將士們,天朝的百姓們,如今我們天朝正在強大之中,我們的好日子也剛剛到來。可就是在早上,有人竟然威脅於朕,讓我們從西域退兵,並把從那裡獲得的一切都全數的歸還,若不然的話,他們就要與我們開戰,那大家說,我們要怎麼辦?”

隨着這個聲音,城下突然變得安靜了起來。但也就是數息之後,很快下面的將士與百姓們就沸騰了。

他們當然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正是因爲這樣,當有人想要破壞的時候,那便等於是在要他們的性命,哪裡又會答應呢。當下,城門之下,一陣陣齊齊的喊聲傳出,“戰,戰,戰!”

這一刻,或是說藉着這一次的機會,張超將要繼續向外擴張的計劃講了出來,而此刻得到的是百姓與軍隊的擁護之聲。

“好。百姓和將軍們的心聲朕知道了。朕想的也和你們一樣,即然有人敢小看我們,敢來破壞我們的幸福生活,那戰就是了。我相信,有大家的全力支持,我們天朝一定會更加的強大,終有一天,我們會站在這個世界的頂峰;終有一天,我們大家會因爲自己的是天朝人而自豪;終有一天,我們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會高人一等;終有一天,我們的子子孫孫會因爲我們今天的付出與努力而自豪驕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爭戰吧!”張超最後一聲高呼,爾後目光就看向了遠方了,此刻他似乎看到了天朝的水軍己經橫渡了太平洋,來到了印度的後方行突襲之事。

張超似乎看到,天朝的鐵騎正英勇無畏的前衝,衝進了印度與伊斯蘭的領地上...

似乎看到,敵人臣服在自己腳下的那一刻...

似乎看到,天朝之名響徹世界那一刻的到來...

“天朝威武!”禁不住的,張超忽然就是大聲喊出。

而這一刻,隨着天始皇帝張超帶頭喊出,下面的百姓與將軍們皆是齊聲大喊着:“天朝!天朝威武!”

——全書完——

夜深了,看了下表,凌辱兩點三十二分。

寫到這裡的時候,天朝威武算是結稿了。這也是浪子的第七本書。

雖然可以沿着這個情節繼續的寫下去,但浪子認爲沒有太大的意義。脫離了三國的一些事情之後,在接下來寫得越多似是偏離主題越多一般。

做爲一個三國迷的出衷,寫了這本書。雖然成績一直不太好,但浪子堅持下來了,這算是有始有終吧。在這裡要感謝神話少帥、書友18672397、書友56531549等一直以爲的大力支持,再道一聲謝謝。

書寫到這裡,不知爲何,浪子心中現在有種空落落的感覺,就像是失去了什麼一般...

心態浪子會慢慢的調整,會將身心投入到新書《非凡神主》當中去。

不知來歷的嬰兒,十五年修煉如一,沒有絲毫的進步,被人視爲廢物。一朝頓悟,腦海中出現的神秘巨門,幫助他迅速的強大起來。那一刻,他將成爲天才,最耀眼的天才。

天讓你跪,天崩好了;

地讓你跪,地裂去吧;

人讓你跪,人死來吧;

神讓你跪,屠神就是;

佛讓你跪,那索性連佛一起滅了便是。

同時也感謝大家一直以爲對浪子的支持,若是沒有你們的支持,便沒有動力,想三國威武也不會堅持到現在了。

浪子想說,新書同樣需要大家支持,有推薦票的投一下,浪子感激不盡。如果感覺還能看得進去,收藏,閱讀當然是浪子最爲希望的事情。

最後,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晚安。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四章 做善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丑受傷(加更章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
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捉袁術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衝動的忙牙長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九百二十章 舌戰羣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四章 做善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四百三十六章 崔琰刺史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攻阿提拉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丑受傷(加更章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