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

自一九零一年以來,孫w以及後來的同盟會便屢屢在黑龍會的協助下,在日本購買軍火私運回國以資反清起義。

在清廷交涉下,美英法等國家和清廷達成諒解,約束本國商人不得私售軍械給中國非官方人士和組織。但是日本軍方(參本二部)卻一直暗中支持黑龍會幫助同盟會購買武器,爲此清廷一直盯着日本商社的行動。所以,“二辰丸”號被查獲,並不意外。

而對於清廷的軟弱無能,陳文強也有着心理準備。畏洋如虎,且無才略膽識。如果仔細對案件進行調查,利用國際法的相關有利條文,進行反駁,即便因弱國地位而不能成功,亦可以在國際上樹立新形象,令其他國家有不一樣的觀感和印象。

相反,清廷在外國的威嚇下,一再退讓,不但自招其辱,還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

而“二辰丸”號案件,可不僅僅是查獲走私船那麼簡單。對日本的無理要挾全部照辦,除了涉及到國家顏面、民族自尊外,還留下了更大的隱患,那就是澳門的劃界問題。如果“二辰丸”案件的處理結果讓日本人如意,那便是變相地承認了所處海域、地區是屬於澳門,所領沿海權是屬於葡萄牙。

影響是不利且長遠的,陳文強和智囊分析研究,得出的判斷應該是準確的。但他一直沒有出手,只是關注,只是四下聯絡、暗中佈置。

等到清政府竟然全部接受日本方面的五項無理要求,九洲洋海面的清軍水師軍艦按日本提出的條款,在九洲洋釋放日商船“二辰丸”號,並鳴炮二十一響,向“二辰丸”號致歉。消息傳出,舉國上下引爲大恥的時候。陳文強出手了。

粵商自治會率先發難,舉行數萬人大會,定當日爲“國恥日”。當場燒燬日貨。並決定推行維護主權,抵制日貨運動。三日內。上海總商會、漢口商會、香港華商會、南洋華商總會等紛紛響應,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抵制日貨運動。

抵制運動的發起是如此迅猛,如此廣泛,甚至在上海和漢口,力度更要超過初發地廣州。

首先是上海的旅滬華人公會發出號召,碼頭工人拒絕搬運、裝載日籍船隻的貨物;然後是漢口、寧波,廣東南海縣搬運工數百人,拒絕裝卸日船運來之煤。則開粵省全面抵制之先河。

由口岸至內地,抵制運動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在蔓延,其中尤以滬、湘、鄂、粵最爲積極而熱情。

而香港華人的表現則更爲激進,報紙在報道“二辰丸事件”消息後,還發表了反日言論。於是,香港華人紛紛而起,參與到抵制日貨運動中,搗毀出售貨的商店,包圍西環貯藏日貨的倉庫。這是香港人民掀起的首次反日愛國運動。

南洋華商總會則聯絡爪哇、吉隆波、河內、坤甸等分會,積極參加抵制運動。並通過報紙號召南洋華人,拒買日貨,拒銷日貨。拒爲日人服務……

“……抵制運動正在成爲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工商實業者的老練、成熟的武器。先是美國,然後是英國,現在輪到日本了。對抵制運動樂此不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愛國情緒的高漲,一方面也是經濟利益的驅使。我們不難看出,每一次抵制運動都擠佔了被抵制國家商品在中國的市場,取而代之的不是中國工廠生產製造的,便是其他國家的……”

“非暴力地抵制運動,顯然不易爲被抵制國家提供訴諸武力的藉口;而這種民間自發的運動。官方的制止又作用不大。至於其他列強,會很明智地置身事外。甚至會故意在中國製造反日情緒,排擠日本勢力。以收漁人之利……”

“中國的工商實業羣體正在壯大,更可怕的是他們的團結。而抵制運動似乎正迅速贏得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的廣泛支持。能夠造成這樣的聲勢,沒有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沒有周密籌劃、宣傳鼓動,是不可能的……”

“抵制日貨運動本來應該是廣東一地,但上海和漢口卻後來居上,並在湘鄂內地迅速掀起,這樣的結果是耐人尋味的……”

或許是爲了迴應外界的猜測,漢陽鐵廠、大冶鐵廠、萍鄉煤礦、合成製藥廠、鳳翔紡織製衣廠等陳文強所控制的產業,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從即日起斷絕與日本的一切商業往來,產品和原料既不賣給日本,也不購買日本的任何商品。

在抵制之初,日本也不甘示弱,日本公使林助權強迫外務部會同粵督袁樹勳嚴禁粵商抵制日貨。但抵制日貨運繼續擴大,日本駐京代理公使阿部守太郎又向清廷外務部“抗議”,還要求清廷索償“二辰丸”案賠款二十一萬元。

等到抵制運動在國內、海外迅速蔓延,國人反日的情緒日益高漲,在廣州民情憤激的情況下,日本駐廣州領事照會兩廣總督,允撤銷“二辰丸”案的賠款要求。

但日本的稍許退讓,並沒有影響抵制運動的廣泛和深入。不到一個月,僅廣州口岸日貨進口已減少近五百萬元。如果加上國內其他地方,以及香港、南洋,日本的商品輸出下降總額近兩千六百萬元。

而作爲抵制日貨運動的有力支持者、策劃者、鼓動推進者,陳文強終於要結束湘鄂之行,向張之洞辭別了。

“文強啊,凡事要適可而止,把日本人得罪死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張之洞不無擔心地提醒道:“上海、漢口,再有湘鄂粵,抵制運動最是激烈。你是不是還命令鐵路巡警,在鐵路沿線城鎮的商鋪,以及攜日貨乘車之旅客,加收抵日厘金?還有報紙上的公告,可就把你的主謀身份都暴露了。”

“多謝大人提醒。”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其實這抵日運動,下官早已想掀起,只是缺乏藉口。現在可是日本人自己送上門來,正好藉此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算日本人知道下官積極倡導並推行,那又能怎樣?他們不妥協讓步,抵日運動就沒有期限,哪怕只剩下我一家在抵制。何況,二辰丸案如此了結,還影響到澳門勘界,隱患極大,不可不慮啊!”

“這些你都給本部堂講過,本部堂也深以爲然。”張之洞苦笑了一下,說道:“可事情未必要做得如此絕決,特別是你,也未必要表現得如此積極,如此搶眼嘛!”

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大人也知道是下官聯絡的上海商會同仁,以及南洋華商總會,若只說不做,又如何號召衆人?”

張之洞輕輕嘆了口氣,說道:“算了,此事本部堂是管不了,你也不是少謀之人,本部堂相信你自有辦法。你急着啓程回粵,本部堂也不留你,反正諸項安排都已妥當,在湖南,怕是沒人能撼動你了。”

雖然陳文強的要求並沒有被張之洞全部答應,但產業搬遷調整,再加上張之洞也給予了儘可能的照顧,陳文強在湖南的勢力算是穩固了。不僅僅是拿到了巡警道一職,還有勸業道、湘省警備軍總辦、湘省鐵路督辦、湘省厘金局總辦,再加上湖廣新軍編練處幫辦,也算是位多權重了。

總而言之,陳文強的大部分目標得以實現,儘管張之洞在各個部門也摻雜了很多親信,但陳文強卻並不怎麼擔心他們的牽制和監視。

因爲張之洞的離任,固然使陳文強在湖廣兩省少了一個可靠的倚助,多了一個陌生的上司;但沒有了張之洞坐鎮,陳文強同樣可以逐漸地把手下的不可靠分子清除或調離。

而陳文強退縮湖南,既穩妥,又避免了與坐鎮武昌的新總督產生直接衝突。而且,張之洞還召集了不少門人故吏,包括第八鎮統制張彪,混成協協統黎元洪等,與陳文強一起宴飲聯歡,拉近了衆人的關係,以便日後多多照應。也就是說,在湖北,在新總督的左右,也有爲陳文強說話,並支持他的文官武將。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是排除了個人實力的說法。張之洞所說並不過分,把住了新軍大部分的糧餉籌措,控制着新軍的武器彈藥,手中又有巡警和名義上的警備軍,陳文強在湖南的地位確實是穩固的。

“大人苦心栽培,文強莫齒難忘。”陳文強頗有些動情地起身深深一揖,遲疑了一下,才沉聲說道:“大人可能還不知道文強急於返粵的原因,實在是澳葡似有異動,文強不得不趕回去坐鎮。西南暴亂,廣東軍隊幾被抽調一空,維護治安、抵禦外侮就只能指望下官所統領的警察了。”

張之洞不由一驚,盯着陳文強半晌,皺起眉頭,問道:“澳葡異動,可是要動兵開戰?西南暴亂尚未平息,又與洋人衝突,恐怕不是善策,你可要謹慎小心,不可孟浪行事啊!”

………(。)

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91章 赴日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7章 觸痛,招聘第81章 秘密會議第51章 商團,試槍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59章 無題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91章 赴日第31章 信任?第186章 無題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202章 無題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35章 酒宴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75章 雨夜閃電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59章 戰端開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51章 無題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74章 回滬第117章 義軍第4章 過苛,面具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0章 無題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43章 安頓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
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91章 赴日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7章 觸痛,招聘第81章 秘密會議第51章 商團,試槍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59章 無題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91章 赴日第31章 信任?第186章 無題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202章 無題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35章 酒宴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75章 雨夜閃電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59章 戰端開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51章 無題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74章 回滬第117章 義軍第4章 過苛,面具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0章 無題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43章 安頓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