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

“查理兄,革命臨時政府已經成立,上海軍政府業已掛出牌子,同盟會諸人另打旗幟、自行其事,實在令人不解,也令上海軍政府不能容忍。

查理宋暗自嘆了口氣,但出於對同盟會的感情,還是勉強辯解道:“他們也是革命,或許有些方式不妥,但還是本着一片赤心。”

“革命不是打家劫舍,不是勒索恐嚇,不是割據稱王。”陳文強面色很嚴肅,沒有了平日笑呵呵的模樣,“如果都自稱革命,難道就可以肆意妄爲?請查理兄轉告同盟會同志,若是有志革命,那便聚攏到軍政府之下,聽從軍政府所頒佈的法令和章程,共同推翻清廷,建設國家。”

“這——”查理宋雖然是老同盟會會員,但卻不是核心圈子,陳文強要他去做這件事,他有些不解。

“我不想見他們,因爲他們的所作所爲已經失去了與我平和談判的可能。”陳文強淡淡地說道:“見面吵鬧沒什麼必要,我只是要查理兄先知會他們一聲,莫要說我不教而誅,戕害革命同志。報紙馬上要登出軍政府公告,對破壞社會秩序、損害百姓權益的犯罪行爲,軍政府將予以嚴厲打擊,絕不姑息。”

查理宋沒有說話,將頭轉向窗外,爲同盟會的不智而有種淡淡的憂慮。他一直沒忘記與北辰的情誼。如今,北辰還在國外,如果回國,是演出一場革命者精誠合作的好戲,還是演一場你爭我奪的龍虎鬥?

上海軍政府成立已是事實,再立軍政府,分裂之罪在己。革命初始,公開分裂,確實不智。對於陳文強,他自認還是很瞭解的,絕不肯吃虧的一個人,而且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勢如雷霆,計算周密,很難給人再翻身的機會。

“我儘量去做工作。”查理兄舔了下發乾的嘴脣,又委婉地勸道:“文強。也請你手下留情。如果同盟會高層要與你會談,也請你不要拒人於千里之外。北辰先生已經發來電報,正從美國啓程,不日便可抵達國內。有什麼分歧,留待以後解決也是個辦法。革命伊始。同爲革命黨,卻要爆發黨派權力之爭,着實讓人難過。”

幼稚,挖到筐裡就是菜,換個稱呼就成了革命同志了?這幾年,看來同盟會是真沒長進啊!

至於北辰,雖然同盟會對外宣稱其帶着幾千萬美元的鉅款,還有兵艦,正趕赴國內。但陳文強卻知道這根本就是扯淡,他拉攏荷馬裡這個熱衷革命的傢伙。也就是要告訴外人,美國政府或財團並不會介入。

在陳文強看來,北辰固執偏激,多的是激情,少的是智略,且目光更缺乏一個革命領袖應有的穿透力。北辰的人品勿庸置疑,但這種人品優越感和其自認爲主義的正確有轉化成救世主意識的極大可能。

是的,北辰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一個真心想把中國民衆從苦難中拯救出來的人。但他將革命隨隨便便地交付給了尚且還空d抽象的主義,而且爲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感到理直氣壯。躊躇滿志……

革命先行者,毛zd的定義是準確的,陳文強可以尊敬他,卻絕不能服從他。因爲他知道,那條被描繪得一片光明的救國救民之路是走不通的。

現在,各方的博弈纔剛剛開始,紛繁複雜的局面馬上就要展現在面前。陳文強的目光轉到了桌上的一張外文報紙上,上面刊登着“孫逸仙博士從美啓程歸國”的消息。

由於復興會的強勢,北辰領導的同盟會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都於歷史上相差甚遠。從而導致北辰的影響力也比歷史上遜色許多。而且,到目前爲止,同盟會還沒在哪個省起事,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持,他回來能起什麼作用?

陳文強思索着,眼瞼忽合忽開,最後定在查理宋有些期盼的臉上。暗自嘆了口氣,陳文強抱歉地一笑,說道:“查理兄,請你轉告同盟會,革命大勢初定,不要搞什麼爭權奪利的事情。我要針對的也不是同盟會,而是違法亂紀的破壞分子。不管是哪個團體、黨派,只要願意協助我們去推翻清廷,只要願意在革命大旗下奮鬥,我們都是歡迎的。”

協助,革命大旗!陳文強雖然說得有些委婉,但查理宋還是聽明白了。同盟會現在只能是從屬地位,只能是在復興會舉起的革命大旗下。這就是實力,同盟會想憑草莽會黨取得根據地,或者是另舉旗幟,那就要受到打擊和壓制。

無奈地嘆了口氣,查理宋向陳文強點了點頭,黯然離開。

……

“今廣州爲首義之區,南北兩京尚在滿清之手,各省自聽命於廣州。而廣州起義者,再有湘、鄂等省獨立均系復興會人建功。所以吾人爲同盟會計,爲報答孫先生多年奔走革命計,不得不繼廣州而立奇功於長江下游。苟能從光復上海入手,次第光復江、皖、南京以達北京,共和告成,同盟會則化爲永佔政治優勢之政黨,始可無恨。”胡漢民面對着同盟會諸人侃侃而言,一副忠肝義膽的革命者形象。

“展堂兄自英士兄去世百折不撓,艱苦卓越,終在光復上海後爲同盟會立一殊勳,實乃吾輩楷模。”同盟會會員姚勇忱先是恭維了一番,然後不無憂慮地說道:“然復興會樹大根深,在上海已成立軍政府,之過甚,恐生事端。”

“是啊,製造局爲其控制,有槍有款,若真衝突起來,恐爲兩敗俱傷之局。”王孟南很贊同地附和道。

“這些我不是沒有考慮。”胡漢民輕輕籲出一口長氣,有些無奈地說道:“上海華洋雜處,一旦局面糜爛,必招洋人干涉。可要維持上海,還要支撐東南局面,沒槍沒錢是不成的。我們都是革命黨人,對象大清銀行那樣的滿清官吏下達命令也算是名正言順,要是復興會硬頂,我們一方面發動輿論,另一方面也要準備硬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還有徽湖公所、廣肇公所,很是有錢,憑兄弟的面子,借個一百多萬也不算是一回事情。先這樣支撐住局面。等到孫先生回來,就好辦了。”

“是啊,聽說孫先生從美國帶來一大筆鉅款,再加上孫先生的影響力、號召力,與復興會分庭抗禮也就有希望了。”應桂馨連連搓着手。不知是爲革命興奮,還是爲鉅款興奮。

王孟南推了推眼鏡,思索着說道:“光復了,錢用起來就和流水一樣,不知能否從大清銀行身上打打主意?”

“大清銀行在租界裡面,恐怕不好動手。”姚勇忱輕輕搖着頭說道。

“租界又怎樣?我們又不是明火執仗去打劫,只要宋漢章和項藻馨同意了,也就沒問題了。”胡漢民不以爲然地說道:“到時自然不會虧了他們,要是不識時務,夔丞。你帶幾個兄弟,嚇唬嚇唬他們。”

“放心,這事就交給我了。”應桂馨掏出手槍,玩了個花樣,信心十足地轉身而去。

…………

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都要以對方國家的實際情況和所得利益爲基本依據。什麼私人感情,社會力量,都是指望不上的。

陳文強熱情地送走了美國公使的代表,還有一個自稱是英國商人的代表,轉身走回了會議室。會議室裡幾位復興會的高級人物如趙聲、秋競俠、李燮和、張繼等人都已圍桌而坐。等着他作事情的通報。

“呵呵,人來得這麼齊。”陳文強笑着和衆人打招呼,拉着陳文強坐了下來。

“怎麼樣,陳執委。美國人是否承認廣東軍政府?”趙聲性急地問道。

陳文強抿了抿嘴,取笑道:“怎地如此性急,只是初次接觸,就要談婚論嫁?”

“人家問的是正經事,你怎麼扯到這上面去了?”李燮和苦笑着,不解其意地問道。

“呵呵。這有何不同?”陳文強笑道:“雙方接觸談判,就象男女談戀愛,彼此都有那麼點意思,但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時會有懷疑、有爭執、有矛盾,可雙方都想讓這個愛情能夠開花結果。談崩了,那就是性格不合,一拍兩散好了。”

“奇談怪論。”張繼笑着說道:“可想駁倒你,卻也不易,陳文強,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那你就得多讀書了。”陳文強笑着轉入了正題,說道:“雖然我們所採取的外交政策和努力,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贏得列強各國政府的支持,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增進了美國政府的瞭解,對消除美國對革命的恐懼和擔憂是有利的,也使得美國介入中國內部政權更迭的依據和必要性大幅降低。”

在如何對待中國革命的問題上,儘管當時美國駐華外交官有各種不同意見,但美國政府卻一直採取了中立政策。這固然與軍政府採取的策略有關,但更多的還是基於美國外交的不干涉原則和孤立主義傳統,以及門戶開放政策的影響。

革命伊始,由於軍政府下嚴令,保護外人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這得到了美國駐中國的外交官員的肯定。駐華代辦衛理和駐漢口總領事顧臨在向報告中國國內形勢時稱“叛亂顯得很有組織和領導”,“外國人迄今受到悉心尊重”;“那裡的外國人被認爲是安全的,因爲革命黨人有意避免攻擊外國人”。

隨後,國務卿諾克斯向塔夫脫總統彙報中國政局的變動時也對革命黨人保護外人予以肯定,並認爲這將它與以前的革命區別開來,避免招致外國人的干涉,指出:“中國發生自太平天國革命以來最嚴重的叛亂。迄今外國人的利益一直受到悉心尊重,這就將這次革命與以前的革命區別開來,並表明了領導層的智慧,努力避免外國干涉的危險。”

美國外交官和國務卿都將廣州、長沙、武昌的起義光復定性爲一場“太平天國”性質的叛亂。這一定性固然表明他們對革命的性質尚缺乏正確的判斷,但他們沒有將起義定性爲排外性質的義和團運動,實際上就承認了這場政治變動只是一場純粹的反滿革命,屬於中國內部事務,排除了進行干涉的必要性。

再者,美國爲維護中國的門戶開放,一方面與其他列強一道“合夥”侵略中國,但同時又與俄國、日本等列強有所不同,他希望一個相對繁榮和強大的中國,幫助美國抵制其他列強獨佔中國,維護門戶開放局面,便於促進美國的對華投資和出口。

1904年,美國對華門戶開放政策的實際制定者柔克義在美國海軍學院所做的演講中闡述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時即指出:“在美國宣佈門戶開放政策之前,美國的對華政策與歐洲國家一樣,一道維護在中國的條約權利,特別是片面最惠國待遇,以保證我們的人民享有同樣的條約權利。”

“但在門戶開放政策之後,我們的對華政策又增添了新的義務,既要防止任何外國列強政治上完全控制中國,同時也要避免列強在中國的利益衝突,通過一切合法的途徑保持列強力量的均勢;美國作爲一個尋求商業利益和政治機會均等的國家,更加希望通過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負責任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府實現自己的目標,以便獲得必要的合作和支持。”

塔夫脫總統上臺後,在對華推行金元外交中也一再表達希望促進中國進步與發展的願望,指出:“我們不是那些認爲阻止其他國家的發展是有利可圖的國家。最有利可圖的商業必須是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我們最有利可圖的商業,就在與那些最繁榮的國家的關係。因此,美國十分關注中國的發展和繁榮。毫無疑問,有其他政府也這樣認爲,但有些國家的政府只顧眼前利益,毫不懷疑他們的自私動機。我們可以自誇地說,我們與中國的友誼是無私的。我們對中國領土沒有任何企圖,不將它當作一件禮物,美國已有她在世界上想要的領土。”

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85章 熟人再遇第61章 任務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49章 茶樓比試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86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41章 親熱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41章 親熱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6章 安頓託付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9章 暗殺團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7章 革命黨?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9章 心死,追人第67章 革命黨?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35章 無題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82章 各有感慨第54章 攤牌第8章 會做人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34章 猶太人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
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85章 熟人再遇第61章 任務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49章 茶樓比試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86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41章 親熱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41章 親熱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6章 安頓託付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9章 暗殺團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7章 革命黨?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9章 心死,追人第67章 革命黨?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35章 無題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82章 各有感慨第54章 攤牌第8章 會做人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34章 猶太人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