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返粵佈置

真的要與澳葡開戰嗎?陳文強並沒有十分確定,但他必須做好準備。

在廣東,袁樹勳比張人駿要軟弱,唯朝廷之命是從,懼怕洋人,更懼怕由此影響他的前程;李準,也缺乏血性,更是在專制下不敢造次;吳祿貞在兩廣交界處領兵,也不太可能抽兵返粵。

這樣一來,能與澳葡一戰的只剩下了陳文強的武裝警察。這還只能應付陸上的戰鬥,如果需要水師配合,他不到場,李準也不會聽他調派。

如果澳葡真的想用武力實現擴張,那陳文強便只能以牙還牙。儘管他安撫了張之洞,保證不輕舉妄動,但實際上,陳文強已經發出電報,命令廣東的武裝警察秘密集結。

葡萄牙,一個歐洲的三流小國,遠隔萬里,能派出多少人馬遠征?就憑在澳門的那兩三艘稱不上船堅炮利的軍艦,就憑澳門那不到一千的駐軍,要真打起肯定不是大清國的對手。但歷史上的澳葡就是憑這麼點微薄的武力,卻製造了路環血案和浚海交涉兩大事件。

抵禦外侮,滿清是太軟弱無能了。陳文強經過長

的觀察,再加上“二辰丸”事件,已經對這個所謂的朝廷徹底喪失信心。

憑一己之力與澳葡開戰,陳文強當然不是莽撞冒失,而是有倚仗,有謀劃的。最大的有利條件便是他是革命黨,他與西南革命軍暗通款曲,這樣他便能調動吳祿貞手下的人馬,而不用擔心革命軍趁機來攻。

當然,沒有人

陳文強的通盤打算,也不明白與澳葡打一仗,對陳文強有着怎樣有利的作用。

一個強勢的人物。不僅僅是官職衆多,也不僅僅是經濟實力和名望才能,還有着敢於迎戰的勇氣和魄力。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美、德,或者更多列強的刮目相看,才能得到美、德更有力的支持。

而陳文強與另一位曾經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袁世凱還有着很大的不同:袁世凱的官位是比陳文強要高。勢力也要大,但他在專制制度下卻依然是清廷可以隨時廢棄、甚至處死的卑微臣子;陳文強呢,卻遠離朝廷中樞,在瓊州有

的退身之地,在廣東有舉足輕重的實力,清廷想處置他,談何容易?

換句話說,陳文強再加上吳祿貞,在西南革命軍的威脅下。是清廷不敢輕易觸動的地方實力派。袁世凱能明升暗降,調入中樞;張之洞也能用同樣的手段,拿下他的湖廣總督;陳文強呢,卻可以奉召而不至,領旨卻不遵,清廷也無可奈何。

事實上,陳文強還有一個要挾清廷的籌碼,應該是百試百靈的。只不過他現在還不想用。很簡單,他只要稍露出不滿。稍稍表示要轉投革命黨,清廷便只能安撫,以穩定西南戰事。

辭別了張之洞,陳文強便乘火車立即南下。在湖南長沙、湘潭、衡陽、郴州稍作停留,視察並安排產業和警備軍的諸項事宜,然後才由水路進入廣東。由韶關再乘車,風塵僕僕回到了廣州。

……

在日本的“抗議”下,清廷外務部會同粵督袁樹勳嚴禁粵商抵制日貨,日本駐廣州領事也照會兩廣總督,允撤銷“二辰丸”案的賠款要求。

但抵日運動並不因官方的反對而終止。甚至範圍還在擴大,民情依然激憤。

其時,抵日運動正越來越廣泛、深入,早已經不是侷限在廣東,但兩廣同鄉會最是熱情,不僅僅是國內,海外粵籍華僑也積極響應,從南洋到美洲,華商不訂日本貨,華人不用日本貨,以香港方面組織“振興國貨會”開始,國內各商埠、城市也紛紛成立類似團體,將抵日運動推向更加持久化、有序化。

陳文強回到廣州,拜見了總督袁樹勳,對其立場不表贊同,但也沒說過激言語,模棱兩可地應付了一番,便告辭而出。隨後的日子裡,他坐鎮黃埔,一邊繼續暗中支持抵日運動,一邊開始針對澳葡進行佈置。

雖然作了打的心理準備,但軍事並不是唯一的手段。陳文強與智囊所制定的是“軍事與商業並舉”的掣馭澳門的方案。

在軍事方面,陳文強以武裝警察接管了北山嶺的灣仔炮臺,並進行加強,使兩處互爲犄角,同時對各隘口亦加派軍隊駐紮;在商業方面,陳文強則以勸業道的官職名分,鼓勵和支持華商加強香洲埠建設,並在灣仔開闢商場,動員澳門商民移遷其它地方開業,以抵制澳門商務。

香洲位於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岸,東水連香港,南接壤澳門,背倚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而更吸引人的是陳文強公佈的優惠政策,比如免官稅三年;在香洲建廠所生產的商品在粵、桂、湘減免厘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蓋房、通電、通水、通路、通訊、通排污、通排洪、平整土地)達一定額度者可直入選“香洲”管理委員會,除維護治安、打擊犯罪外的香洲日常事務全部交由管理委員會管理,官府不予插手……

總之,香洲與後世的經濟特區比較相似,比當時上海的城廂自治更加寬鬆。而陳文強在此時推出諸項優惠政策,一是爲了抑制澳葡商業,其次則是爲了歡迎受邀而來的南洋、美洲兩大華商總會的諸位華商富豪。

外資和僑資,是陳文強招商引資的重點。外資中以德資爲主,因爲陳文強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僑資,對於陳文強來說,則是更感安全可靠。

從南洋到美洲,這兩大華僑最多的海外地區,能夠建立華商總會,能夠應陳文強的邀請回國考察、投資,並不只是陳文強一個人的影響,各地區的復興會支部也得到總部命令,號召僑商回國參與建設,併爲此做了很多工作。

從這一點來看,復興會本身的思想、理論建設,以及會員的眼光、見識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變得不那麼狹隘、偏激。(。)

第202章 無題第47章 利劍閃電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81章 無題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42章 家事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14章 交談,託付第24章 結死樑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90章 廣州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9章 外謙內毒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54章 攤牌第14章 衝突起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5章 海上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02章 一槍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51章 無題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86章 黑吃黑第14章 交談,託付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23章 退位第8章 遭罪,青樓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9章 接客,賣唱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58章 蒙亂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102章 一槍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8章 商機,愁怨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54章 攤牌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53章 一箭三雕第83章 伯蓀來訪
第202章 無題第47章 利劍閃電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81章 無題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42章 家事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14章 交談,託付第24章 結死樑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90章 廣州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9章 外謙內毒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54章 攤牌第14章 衝突起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5章 海上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02章 一槍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51章 無題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86章 黑吃黑第14章 交談,託付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23章 退位第8章 遭罪,青樓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9章 接客,賣唱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58章 蒙亂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102章 一槍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8章 商機,愁怨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54章 攤牌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53章 一箭三雕第83章 伯蓀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