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城破之時

“神兵已經攻進金軍大營!”

“金軍營門大旗已經易幟!”

“神兵奪得金軍戰馬數千匹!”

“神兵正在縱馬砍殺女真人,勝利在望!”…

勝利的消息風一樣的吹遍了汴京城內外,趙桓大喜,看來自己的禱告起作用了,老天終於聽到了自己的呼聲,可正當他興奮的不能自以使,一個更加有爆炸性的消息傳進宮中,女真人攻佔了外城!

兩個消息的反差太大了,剛剛的‘神兵戰女真直播’不過是郭京迷惑大家的手段,被突然降臨的勝利擊懵的百姓們早就一片混亂,根本來不及計較這些傳言的真實與否,他們只看到神兵們蜂擁出城,心中還滿是羨慕…

可高大的城牆的另一邊卻是有一番景色,六甲神兵剛剛衝過吊橋,越過護城河之後,腿腳飛快的神兵立功心切,正與鼓譟而來的女真鐵騎撞在一處,一直奮勇向前的神兵很快就發現郭神仙所說的隱形法似乎並不靈光,眼瞅着女真鐵騎之上的軍兵手中揮舞着寒光閃爍、吞吐不定的刀槍向他們砍殺過來,哪裡有看不到的跡象可循。

數千名神兵前軍被幾百女真鐵騎一個衝鋒就斬殺殆盡,而後軍纔剛出城就與前軍擁擠衝撞之下多數掉入城外護城河之中。郭神仙直接來了個臨陣脫逃,他明白這次牛皮吹得太大,吹得上天了,現在牛皮破了,城也要破了,再呆着估計得被人們生吞活剝嘍。便衝下城去要與親自施展神通,可卻腳底抹油溜了。除了少數緊緊團結在以神仙爲核心的統帥周圍逃出生天之外,數千人馬片刻間化爲鬼類…

城外攻城的女真軍略微怔了怔之後。又繼續向城上發起一輪衝鋒,因爲這些攻城的女真軍士也感覺到今日與往日的不同,隨着城門洞開之後,城頭之上剛纔還是矢石如雨,一時間竟偃旗息鼓,都悄無聲息,他們纔不管什麼神仙呢,只是知道捷足先登者有重賞,趁此機會迅捷向城頭搭設攻城器械。

眼見女真人蜂擁向城門殺來。城上早已把郭神仙的禁令拋在一邊。?張叔夜大驚,立即大聲呼喊軍士關閉城門,上城禦敵。城上兵士急忙往起扯吊橋,這才發現,放下來容易,扯起來難。吊橋之上死屍相枕籍,根本沒有辦法收起吊橋。軍兵急忙緊閉城門,這才把女真人拒之門外。

就在這片刻功夫,女真人已經是雲梯、編橋、鵝車等攻城器械輻輳。城頭上已經佇立着密密麻麻的左袵女真軍漢。負責城南城防的將領是主管侍衛馬軍司郭仲荀,眼見女真人要從城門中衝殺入城,他親自率領手下精兵強將,費盡千辛萬苦才把城門關閉。

喘息未定。見城上守兵轉眼工夫就逃的一個不剩,郭仲荀心中不由又氣又急,別人可以跑路。但是他卻因職責所在,不敢逃命。於是率手下隨從向城上衝殺,想要重新奪回城頭。女真兵見這支宋兵非但不跑反而要奪回城防。心中也很是不解,不等長官吩咐,紛紛引弓搭箭,亂箭如雨向攻上來的宋兵射去。

霎時間,攻防易勢,剛纔還是攻城者,這時已經變成了堅定的城防守禦者。宋人防禦尚且力不能支,這時讓他們仰攻,更是勉強,才衝上幾步就被一陣亂箭射的狼狽退了下來。他們邊跑邊喊:“百姓趕忙上城,我們要往皇宮裡去救駕。”張叔夜急忙阻攔士兵潰逃,但手臂被這幫亂兵砍了三刀,這邊一萬多守軍居然掉頭下城逃跑,連最精銳的班直也不敢上前抵敵,百姓們哪裡肯上城,一股腦的全走了!

混亂中京城四壁謠言四起,有的說金兵已從城門突入城中;有的說郭京是奸細,已放金人入城;南城的守軍想逃命,就喊:“範統制獻了戴德門”;曹門的守軍想逃命,就喊:“盧太尉獻了封丘門”。喊得四處人心惶惶,軍士丟戈棄甲,百姓嚇得四處奔逃。

金兵首先攻破了陳州門,立即縱火燒燬城門,隨後東水門也被攻破,住在靠近城門的城內側的居民見金兵殺來了,慌忙扶老攜幼地往裡城逃命,動作慢一點的,都遭金兵殺戮。統制官何慶言、陳克禮戰死;東城監軍宦官黃經痛哭流涕地對着皇城拜了幾拜,縱身跳入了火中;統制官姚友仲率領親兵彈壓妄傳謠言者,卻被亂兵砍殺。

時任四壁守禦使的劉延慶見裡城已經進不去了,帶着兒子劉光國領兵從城西的萬勝門奪門出逃,所部大多是步兵,他剛跑出不遠,金國的騎兵迅捷地追了上來,展開了一場騎兵對步兵的屠殺,劉延慶被金兵趕入了金明池,淹溺踐踏而死。其子劉光國逃跑時還帶着前宰相王黼的愛妾。他雖然有馬,但逃到城外十幾裡處時,還是被金兵追上了。劉光國見逃不掉了,先殺了美妾,然後自盡。

與之相對照的是一位統領秦元,他帶着一些保甲,也就是連民兵都不算的治安隊員往外衝,迎頭遭遇城外金軍的鐵鷂子重甲騎兵部隊。看着對比懸殊死定了,可他奮勇力戰,居然斬關逃出。而此刻城中衆將能保持作戰,並且生存着的,只有張叔夜父子,他們在“神蹟”破滅後和金軍作戰,繼而與宋軍作戰,邊戰邊退,一直退守至內城城邊,成爲軍方的唯一希望…

攻進城中的翰離不想着打了這麼多天了,應該縱兵下城,先快活一下,可他的建議卻被宗翰制止了。宗翰卻以爲東京城裡有百萬居民,軍士也還有幾萬。如果縱兵洗城,一旦南朝皇帝率居民拼死巷戰,只怕他們這十萬人馬要有萬折在城裡。

翰離不想想也是,覺得宗翰說得有些道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真把宋人逼急了,肯定會跟自己拼命。於是兩人聯合下令。傳諭全軍‘嚴令所有軍士全部退回城上,有敢下城殺南朝百姓者。滅族!’金兵聞命立即退回了城上。

城頭上的金人也只是牢牢據守着城池,惟恐亂軍百姓奪門而出。饒是如此,無故自驚的宋軍民自相殘殺蹂踐而死的人仍是不計其數,雪地中處處是鮮紅一片,當官的這個時候紛紛易容,攜妻挈子的躲入陋室小民之宅,而走投無路的潰兵和城中的無賴潑皮趁機作亂。

金兵雖未下城,但東京城裡的混亂卻絲毫沒有減輕。外城的軍士百姓爭着往裡城逃,守衛裡城的兵將怕金兵乘勢攻打。也顧不得外城軍民的死活,強行把一個個城門關閉。城門外的軍士百姓拍打着城門聲嘶力竭地呼喊,慟哭之聲震天。

這個時候早已經無法控制城中秩序,城南放火的是金人,城中放火的是宋兵,城裡城外一片熱火朝天,可不能給城中的人一絲溫暖的感覺,城頭上的金軍俯視着這繁華的都市,雖然沒有貿然走下城頭。但閃亮的刀槍卻讓人膽寒。而本應在城池上與敵血戰的宋軍士兵們,此時卻已盜匪無異,敗兵亂軍四處遊蕩,搶劫富戶。殺人越貨,讓人心寒!

宋人的軍紀敗壞,賞罰不明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往往是冒死戰殺沙場的人並沒有受到厚賞,而那些並沒有親冒矢石的權貴親故門生卻得到厚賞與高官美職。戰場之上負重傷的往往得輕賞。而受皮肉之傷的卻得重賞。戰死疆場的不加撫卹,往往以逃亡論處。這樣弊端重重。想讓將士用命,本就難以做到,現在兵敗山倒,他們將往日的仇恨都發泄到了昔日的權貴身上,鬧得最歡就是那些在城上傷亡最大的部隊。

最近幾年汴京城禁軍缺額現象比較嚴重,只得從各地廂軍之中挑選精裝充任,這些兵一樣和上四軍分司守城四壁的重任。而那些將官卻多是從前東南應奉局的出身,這些人大多是權貴親故,根本沒有什麼能力和本領,只是濫竽充數,不過是混俸祿撈資本。

因此守城的官兵並不都是那麼上陣賣命的,平日這樣還可以,如今形勢危急,當兵的不打仗就是大事了,可是過去軍紀鬆散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往往是將管不了兵,兵不把將放在眼中,又是王宗濋這個蠢貨辦傻事。

這幾日,王宗濋見攻城緊,女真人蜂擁而來,命部隊上城防禦,可這些軍兵消極對抗,也是情急生智,他居然誑騙這些軍兵:如果助戰有功,每人賞金碗五隻,無官的升官,有官的連升三級。這些軍兵聽了大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衆人英勇殺敵,竟斬殺攻城女真軍兵數千人。

戰罷下城休息,哪知道剛纔和女真人死磕之際心中所盼得的賞賜竟全數落空,升官的委任狀沒有看到,金碗也不見蹤影,軍兵們無不大罵王宗濋,心中又有怒氣和怨言,正在這種時候,王宗濋又來派人催促他們上城策應。

即使是老實人,也只不過是對事物的反應速度上慢半拍而已。剛剛上了一當的他們如何會再去賣命,一個個推辭道先吃乾糧。皇帝也不能差餓兵去賣命啊!何況你小小的殿帥。金軍上了城,他們就先溜了,而且在城中趁亂大肆劫掠,當官的不給,他們自己取了…

………

金軍上城的消息傳進九重之後的的皇城裡,也是一片大亂,皇帝趙桓聽說外城已被攻破,失聲痛哭,追悔莫及的大喊:“悔不聽种師道之言……”可惜,良將已逝,良臣遠竄,只能空嘆奈何,追悔莫及,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了。

一陣發泄之後,趙桓頭腦清醒了數分,派手下侍衛把居住在龍德宮的太上皇夫婦請入大內,讓他們移居入九重,而這並非是完全爲了他們人身安全起見,卻是提防別有用心的朝臣和金人擄掠搶走這個“太上皇”。

雖然其早已失勢,但是在趙桓心中仍然是塊病,此時他更是奇貨可居啊,讓他逃了另立朝廷,自己的努力豈不白費,而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既好控制,而且方便盡孝。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趙桓的行爲再次證實了皇家天子門庭沒有什麼脈脈溫情與親情可言。一切皆以利益爲主,就是這種國破家亡的當口。也不忘把太上皇安置妥當

其後,趙桓緊急宣詔大臣入宮議事,商討如何面對當前的滅國之危,但絕大多數官員大臣都沒有來,到了薄暮時分,連宮裡的太監都逃走了大半。他環視了一下身邊,只有景王趙杞、戶部尚書梅執禮、御史中丞秦檜,吏部侍郎謝克家四個人。萬幸滅國時候沒有明崇禎那樣悽惶,還真有幾人冒死入宮侍從扈駕的臣子。

隨後。宰相何慄、知樞密院事孫傅、兵部尚書呂好問也勿勿趕來,籤書樞密院事張叔夜裹着傷也進了皇宮。朝廷的文武百官,平時食朝廷俸祿,今日在國家存亡關頭,一個個不見了蹤影,身邊此時就只有這些個人肯與他這個皇帝共患難了。“板蕩識忠臣”,這種時候君臣相顧無語,惟有千行淚啊!

夜已經深了,但殿上誰也不可能有一絲睡意。每個人都想問:“怎麼辦?”

“陛下,此時若無朝臣重臣身先士卒,激勵軍民與金賊血戰,宗廟社稷必將成爲灰燼瓦礫。臣身爲宰相。義不容辭,即刻出宮率軍民巷戰…”何慄“撲通”一聲跪在了趙桓面前道。

趙桓看了看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狀元宰相。他知道何慄生性膽小,此時。這個文弱書生也要爲國家大義所激,去與金國的虎狼之師刀兵相見。趙桓心中別是一番滋味。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何慄從地上爬起來,正要召集護衛皇宮的四軍班直。忽然有人來報:“陛下,皇宮衛士用斧頭劈開了左掖門,說要求見天子。”

“皇宮豈可破門而入?!”何慄大驚道,他與孫傅二人趕忙跑到大殿門口,見外面黑壓壓一片站了數百人,個個手執利刃,爲首的是殿班指揮使蔣宣、李福。

“國家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是宰相信任奸臣,不納直言所致。”說罷抽出利劍,衝上前一把推開何慄,和李福帶着幾個人直接闖進了殿中,趙桓嚇得面如土色。

蔣宣和李福此刻可能也是想立個絕世大功,不顧殿上的幾位宰執的呵斥,揮刀砍翻了幾個前來阻擋的內侍,拉着趙桓的袖子執意要官家上馬,由他們護衛殺出城去。問題是趙桓跟他們不熟,更不知道他哥倆兒是啥心思,要是將自己脅持出去送給了女真人豈不壞事,當然不肯跟他們走,兩下僵持起來。

“你們是要護駕還是要劫駕?”何慄再次大聲問道,這個時候他不能再不出頭了。

“大膽!”有人帶頭,孫傅也上前喝問,示意幾個內侍趕緊把官家帶開,將他們推出去。

“孫傅,官家若不用你們這等無能之輩守城,東京城還不至於被攻破。”蔣宣卻不怕,現在天子自己也拉了人也殺了,他也豁出去了,大聲罵道。

這一句話說中了孫傅和何慄的心病,一下被噎得答不出話來。他們兩個都是從小讀“子曰斯雲”的書生,談起經學理義頭頭是道,可對治國用兵卻是一竅不通。在強寇兵臨城下時委他二人以重任,他們的確是措置乖張,謀劃屢屢失策。尤其是信任郭京,讓金兵趁勢攻破了外城。東京軍民上下對他們由怨生恨,已將視他們爲誤國的罪人!

關鍵時刻,還是秦檜挺身而出,攔住了怒氣衝衝的二人,以天子出巡還需準備爲由緩和了氣氛,內侍們也趁機扶着腿軟的官家逃出了蔣宣二人的攻擊範圍。這時呂好問又上前講了番道理,纔將二人暫時唬住,把二位大神請出了大殿。隨後秦檜又奏請趙桓給二人升官,都這個時候了,趙桓哪有不準的道理,於是命景王趙杞傳旨擢升蔣宣爲防禦使。

這邊剛剛搞定,宮中的軍士劈開了會通門,搶劫內庫器皿,還是秦檜有招兒,馬上讓剛剛升了官的蔣宣前去彈壓,而這個蔣宣可能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屁顛屁顛的前去平叛,將搶劫的軍士們也安撫住,宮中才算平靜下來…

其實女真人這時候只是實際佔領了汴梁城東南一隅的城池,並沒有完全控制汴梁城,膽寒落魄的宋人紛紛向城北逃遁,西北地方成了他們暫避一時的安全港,這個時候城中也變的極不安全,惟有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越遠越好。

到了晚上,在衆人鼓譟之下,一隊集中起來的潰兵斬關而出,至於前行的路又在何方,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又有誰衝出了城逃得性命也沒有知曉,尤其是這種國破人亂時分,誰又能辨扯清楚呢?但這也說明了一個真理,不會逃的永遠逃不掉,廢物永遠是廢物…(未完待續。。)

第201章 出逃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139章 仙難求第141章 混戰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42章 籌備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79章 以命搏命第44章 這下壞了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223章 解圍第132章 折點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81章 登陸第70章 逼婚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67章 ‘斂財’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318章 捧殺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94章 怎麼會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130章 忙碌第77章 接受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76章 責任第7章 關撲(一)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40章 討人嫌(一)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16章 得失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01章 圍捕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297章 腦袋屁股第39章 詭異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8章 縛虎第67章 ‘斂財’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142章 籌備第35章 規劃未來第44章 截殺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5章 蹊蹺第42章 過年(三)第34章 猜忌第229章 嫉恨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9章 意料之外第293章 遏制第275章 反擊第64章 護秋之戰第41章 討人嫌(二)第6章 青山不改第20章 插曲第59章 手術第18章 謠傳第180章 間離第35章 規劃未來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201章 取關第23章 共商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42章 揭秘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31章 做‘大事’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75章 煙霧彈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30章 談判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52章 使壞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152章 煩憂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145章 教唆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55章 挑逗第61章 財路第267章 脫離第255章 暗流涌動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4章 不爭第178章 出海第351章 逼降第131章 又一年
第201章 出逃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139章 仙難求第141章 混戰第448章 故佈疑陣第142章 籌備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79章 以命搏命第44章 這下壞了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223章 解圍第132章 折點第90章 溫水煮青蛙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181章 登陸第70章 逼婚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67章 ‘斂財’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318章 捧殺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94章 怎麼會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130章 忙碌第77章 接受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76章 責任第7章 關撲(一)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40章 討人嫌(一)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16章 得失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01章 圍捕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297章 腦袋屁股第39章 詭異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8章 縛虎第67章 ‘斂財’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142章 籌備第35章 規劃未來第44章 截殺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5章 蹊蹺第42章 過年(三)第34章 猜忌第229章 嫉恨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9章 意料之外第293章 遏制第275章 反擊第64章 護秋之戰第41章 討人嫌(二)第6章 青山不改第20章 插曲第59章 手術第18章 謠傳第180章 間離第35章 規劃未來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201章 取關第23章 共商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42章 揭秘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31章 做‘大事’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75章 煙霧彈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30章 談判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52章 使壞第88章 屈辱的開端第152章 煩憂第79章 誰算計了誰第145章 教唆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55章 挑逗第61章 財路第267章 脫離第255章 暗流涌動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4章 不爭第178章 出海第351章 逼降第131章 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