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心動不如行動

趙檉在採用和平手段無法取得大理國的銅礦開採權之後,不得不另覓它法。軍事手段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也是後遺症最大的方式。首先宗主國擅自出兵滅掉一個恭順的藩國,在大義上有虧,難以服衆也會使其他藩國心生警惕;再者大理國地處邊陲,民風彪悍,艱苦的生存環境養成好鬥的性格,而且那裡山高林密,瘴氣肆虐,若想征服他們將花費很大的力氣,弄不好就要陷入無休止的鎮壓、反叛的怪圈中,將大宋拖入戰爭的泥潭。

因此趙檉想到了現代的顏色革命,內部的動盪會給他們製造機會,大宋可以憑藉平時一文不值的宗主國身份參與其中,即便動用武力也是合情合理的。其後可以建立一個親宋政府,利用他們操縱大理國內政,左右他們的政治方向,實現間接的統治,即可以使大宋免於深陷其中,也可避開輿論的譴責,而且還能確立自己老大的地位。

趙檉也知道自己這事情辦的不地道,完全是爲了掠奪對方的資源而發起的一場有限度的戰爭,搞得大理國雞飛狗跳,四鄰不安。但是這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本質,沒有足夠的資源就無法維護自己的利益,保護大宋的安全,怪也只能怪高順貞太不識擡舉,爲了他自己的那點利益觸動了大宋的利益。可是做得是齷齪事,卻需要給其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以正義之名去幹!

而大理國的現行體制和內部矛盾也給趙檉提供了條件,因爲大理國建國之初便實行原始的封建分封制度。就是以族人心腹戍守各地以爲屏藩,就是將族人分封到並津要害。使其戍守富沃之區,聚斂錢財。希望藉助他們拱衛中央。高氏當政後,同樣採用這種方式,將族人分封各地。大理國逐漸形成一個個以血緣爲紐帶的地方勢力,往往爺爺是省長,兒子們是市長,更多的孫子們是縣長的局面。

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部落又分化成數個小部族分治,所以大理三十七洞部落也只是個虛數,實際數量恐怕他們自己也弄不太清了。到了這時社會危機逐步加深,階級衝突與民族衝突此起彼伏。邊夷各地紛紛擁兵自重,政府的有效控制漸被弱化,高氏弄權更加深了部族間的矛盾,整個國家體系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爲了實現控制大理國的目的,趙檉派出了明暗數路隊伍。明的便是大宋使團,他們以通商,建互市爲誘餌挑撥地方和中央之間的矛盾,爲動亂的發生埋下伏筆。再者就是以金赫**師爲首的僧團,他們以傳法論經爲名進入大理。利用辯經的機會將君重臣輕的理念灌輸給段譽,影響他的判斷力和心性,加深其對高氏掌權的不滿。

暗的一路也分爲兩組,一組是以盛字堂中的幾位掌櫃組成。他們巧舌如簧說動東川部的蠻長將那些蘊藏豐富的銅礦賣給了自己,花的那些錢看似不少,其實與這些銅礦產生的效益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而這些錢也成爲他們敢於和高氏對抗,脫離中央的動力。成爲動亂髮生的導火索;還有一組是由特戰大隊和情報司行動隊派出,他們的任務是先期進入大理國。進行戰術和戰略偵察,瞭解地理水文和民情,掌握大理兵力和裝備情況,爲後期大軍進入提供有力的情報。

與此同時,高寵得到皇帝的授意,調動部隊秘密向大理國靠近,同時針對大理國的地形和軍隊戰術特點進行戰前訓練,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而他也得到皇帝的授權,全權處理大理相關事宜,戰鬥的開始和結束及強度由他掌握。而文的方面則由馬擴和瀘州知府負責,協助高寵把握時機處理好相關事宜,總得原則就是‘恩威相濟,有限武力,多極並立,亂中得利。’…

如今大理國已經是內亂迭起,羣雄逐鹿,多極勢力已經呈現,大宋勢力也成功的介入其中,而段譽的態度也變的曖昧,在國家面臨分裂的情況下並沒有主動站出來表態平叛,只有高氏在苦苦支撐危局,顯然他已經對高氏擅權已經有了想法。這一切都朝着趙檉構想的方向在發展。

趙檉於是向大理國發出明旨,表示了對其國內形勢的關切,希望各方冷靜不要以武力解決問題,而是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朝廷和地方之間,各部之間的矛盾,保護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號召大理百姓和各部蠻長團結在國王的周圍,迅速結束動亂,恢復和平。

同時,趙檉傳諭命江南鎮撫使高寵爲大宋潼川路和廣西路、梓州路宣撫使,全權處理此事。大宋與大理接界各地方在邊境地區建立難民營,接納逃入宋境的大理難民,提供衣食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問題,保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沿邊各軍要加強戒備,防止戰火波及到大宋,而且要做好戰備工作,一旦大理國形勢惡化,接到求援後可以迅速出兵協助大理國政府平叛!

…………

“法師,您對大宋皇帝的聖諭如何看!”段譽手捧聖旨請金赫過目想聽聽他的意見,他早就聽說過金赫的大名,在其入滇後便將他請進宮,聽他講經,見其談吐不凡,無論是佛事還是政事都有獨到的見解,日漸倚重,將其奉爲國師,遇事多有請教。

“阿彌陀佛,此中意思十分明瞭,大宋皇帝十分關注大理國的動亂,願意協助大理平息叛亂,減少殺孽。”金赫是計劃的制定者之一,怎麼會不明白,只是看到段譽雖然心動卻沒行動,因此還想看看。

“唉,現在高氏弄權搞得國家不寧,百姓遭殃,都是本王的罪過啊,可本王令不出殿門,對皇帝的好意也是無能爲力啊!”段譽嘆了口氣說道。

“呵呵,國主難道看不出皇帝的意思嗎?他的旨意是發給您的,說明皇帝心中只有國主而沒有高氏!”金赫笑笑說道。

“哦?!”段譽好像很吃驚地出聲道,“依大師所見,皇帝是不是不知我大理之事呢?”

“非也,小僧曾與皇帝少年之時有過數面之緣,其見識絕非我輩可比,對世事洞若觀火,怎會不明,他是想幫國主啊!”金赫雙手合十道,態度十分恭謹,彷彿當年之事依然歷歷在目。

“是嗎?本王也曾聽過皇帝少年英雄的威名,徵西夏、敗殘遼、北伐女真,終於在國家瀕亡之時登上皇位扭轉了乾坤,只是無緣見上一面,大師真是幸運啊!”段譽半是羨慕半是嚮往地說道。

“小僧與其相遇時,皇帝他還是弱冠之年,被朝中奸佞排擠,不得不遠走西北,初到之時手中兵不過三千,卻要面對十萬夏軍的進攻,但是他終力挽狂瀾不但大敗了西夏名將察哥,還收復了靈夏數州之地,其所歷艱難如非親見無人相信!”金赫言道。

“本王也曾聽聞皇帝收復靈州之時,修繕寺廟,捐獻佛經,頗有佛緣,此事可真!”段譽點點頭說道,心中更覺慚愧,自己也是少年繼位一直被高氏所擎肘,卻自甘放棄只求自保,與之相比差之千里了。

“阿彌陀佛,小僧那時添爲隆興寺主持,有緣親見奇相,當年皇帝親手鑄像,成功之日天降金光,城外數十里可見;佛像安放之日,小僧主持的開光之儀,佛光再現,皇帝沐浴其中,有萬千信徒得見佛祖親撫皇帝爲其受法。自此大家才知皇帝乃是佛子下凡,懲治邪惡,拯救衆生,乃世間活佛啊!”金赫高宣佛號眼冒‘金光’,虔誠之極地言道。

“大師有此機緣,小王真是羨慕啊!”段譽言道,可心中又有些忐忑,這金赫法師爲何對皇帝如此推崇,倒像是他的說客,但轉念一想,其所言又是不虛,那些關於佛子下世的傳聞自己也曾聽說,作爲一個親歷者有如此表現也不假,且其被西夏封爲國師,甚受禮遇,大宋卻未對他有加什麼封號,只是聞名於佛界與政府並無任何交集,想來是出自於心的崇敬。

“大師以爲本王當如何應對此事?”段譽琢磨了一陣,想不出金赫所言有何不妥,也看不出他有什麼惡意,便相詢道。

“國主,佛祖曾言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大理內亂頻發,百姓貧苦,皆因高氏弄權。如今亂象又生,危及社稷,國主當應皇帝之命邀宋使入滇主持正義,不能只顧及自身安危,而大宋即以國主爲正統,想必也不會讓您處於高氏的刀兵之下,再者也是國主重新主持軍國之事的良機啊!”金赫觀其眼色閃爍,知段譽已然心動,便加了把火說道。

“嗯,法師之言甚是,我即刻傳諭各部蠻長暫息兵戈,迎接大宋使臣入滇調停各方,平定叛亂!”段譽終於下定了決心……(未完待續……)

第16章 得失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341章 漫漫西征路(六)第19章 麻雀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07章 目的第64章 護商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128章 難題第169章 截殺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79章 履新第24章 決心第39章 詭異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18章 謠傳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79章 騷擾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111章 真僞第194章 退敵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89章 應變之計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2章 欺負官去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80章 逢雲化龍第20章 蔫壞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5章 規劃未來第56章 若無其事第384章 碰撞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447章 忙亂第364章 警惕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21章 貴公子第194章 退敵第198章 破城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05章 紛亂第95章 自作自受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93章 翼騎兵第216章 遺憾第105章 巡邊(三)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70章 迫近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71章 營造繁榮第72章 以錢爲天第61章 財路第70章 奢望和平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320章 密謀第262章 情殤第11章 和議使第156章 添亂第302章 不妙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73章 玻璃第143章 驚喜第87章 城破之時第131章 做‘大事’第8章 反間第51章 不能不走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84章 給予希望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40章 能力第66章 好壞參半第135章 難題第3章 誰比誰傻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13章 破局第85章 免費廣告第66章 好壞參半第18章 冷竈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0章 蔫壞第5章 虛驚一場第451章 改變第109章 變故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5章 自作孽
第16章 得失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341章 漫漫西征路(六)第19章 麻雀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07章 目的第64章 護商第503章 出其不意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128章 難題第169章 截殺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79章 履新第24章 決心第39章 詭異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18章 謠傳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79章 騷擾第405章 如何應對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111章 真僞第194章 退敵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89章 應變之計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60章 根本問題第22章 欺負官去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80章 逢雲化龍第20章 蔫壞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5章 規劃未來第56章 若無其事第384章 碰撞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447章 忙亂第364章 警惕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21章 貴公子第194章 退敵第198章 破城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105章 紛亂第95章 自作自受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93章 翼騎兵第216章 遺憾第105章 巡邊(三)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470章 迫近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71章 營造繁榮第72章 以錢爲天第61章 財路第70章 奢望和平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320章 密謀第262章 情殤第11章 和議使第156章 添亂第302章 不妙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149章 不亂不治第73章 玻璃第143章 驚喜第87章 城破之時第131章 做‘大事’第8章 反間第51章 不能不走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84章 給予希望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40章 能力第66章 好壞參半第135章 難題第3章 誰比誰傻第13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13章 破局第85章 免費廣告第66章 好壞參半第18章 冷竈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0章 蔫壞第5章 虛驚一場第451章 改變第109章 變故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15章 自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