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戰爭劇場(4)

戰爭進行到1941年初夏,交戰各國中最有名的戰鬥機莫過於英國的噴火和德國的Bf-109,殘酷的不列顛空戰已經證明,前者在性能方面略微佔優。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雖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但隨着戰爭進程的持續,雙方航空部門都在想方設法提高己方主力戰鬥機的性能以及多用途性,另一方面,雙方都意識到替代機種的必要性,並着手於這方面的工作。

歷史證明,這一次,英國人在兩個方面都落在了老對手後頭。當德國人的Bf-109T型艦載機已經隨“格拉夫.齊柏林”號馳騁大洋的時候,英國海軍仍在向空軍爭取噴火戰鬥機的使用許可,在海軍型噴火形成戰鬥力之前,他們只能繼續依靠性能已經落後的“管鼻藿”;當德國人的FW190戰鬥機開始以試驗中隊的名義在法國海岸飛行的時候,英國人爲噴火準備的後續機種“泄火”仍停留在理論階段,付諸實踐更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在1938年,秀潑馬林公司就向英國海軍部提出了一項基於噴火戰機的海軍改型,以竟標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的下一代戰鬥機。由於人爲因素,海軍部最後還是選擇了費爾利公司的管鼻藿式戰鬥機作爲艦隊航空兵未來的主力戰鬥機。

爲此,英國人很快吃到了苦頭。

經過正規而長期訓練的英國海軍飛行員,除了戰鬥經驗之外,其他方面並不遜色於德國同行,可他們駕駛的“管鼻藿”式戰鬥機,從速度、防護、機動性這些決定一架飛機作戰性能的方面講,都與德國海軍裝備的Bf-109T存在一定的差距,僅火力勉強與之相當。

在這片中立之海,氣候、環境等各方面都不偏向於任何一方,德國戰鬥機的突然出現並沒有打亂英國戰鬥機羣的陣腳,可以說。接下來的戰鬥是在非常公平的情況下進行地!

一對一、二對二,難分敵我的混戰,各種複雜的戰況恰是檢驗雙方飛行員以及戰鬥機綜合作戰能力的最佳考場。然而,這場從數量上看起來勢均力敵的大戰並沒有持續上一百零八個回合,纔不到八個回合,雙方的差距就已顯現出來!在空戰方面。德國戰鬥機地20毫米機炮對一般材質的飛機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它們每一次精準的短射幾乎都能打下“獵物”,最大飛機時速上超過200公里的差距更不是戰術所能輕易彌補的----何況,德國海軍的雙機戰術完全不遜於他們的空軍,英國海軍航空兵在這方面壓根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論氣勢和心理,英國飛行員們很快就落於下風,在來去如風地德國戰鬥機面前,他們的“管鼻藿”成了笨拙的小丑,儘管他們和噴火配置相同地8挺7.7毫米機槍不至於對Bf-109T無可奈何。但在一架接着一架往海面墜的飛機中,卻很少是機翼上噴着黑白鐵十字的!

“管鼻藿”尚且如此,早已被證明不適合充當攔截戰鬥機的“賊鷗”在德國人的主力艦載機面前更是無可奈何----它們的最高時速僅有Bf-109T的一半!就這樣。才二十分鐘不到,試圖阻截德國戰鬥機的英國機羣已經被打得七零八亂,一部分Bf-109T仍在空中與英國戰鬥機纏鬥,另一部分則輕鬆抽出身來開始搜索和獵殺那些失去保護的英國轟炸機。

這時候,飛在最前面地“劍魚”已經發現了海面上那兩條非常容易辨認的德國戰列艦。當然,裝備大功率雷達的德國戰艦早已先它們一步發現了敵情,待到“劍魚”們降低高度準備發動進攻時,兩艘德國戰艦就已經以密集的防空炮火迎接了!

得到火控雷達指引的雙聯裝105毫米高炮,火力之猛是英國人早在一年前爆發於蘇格蘭西北部海域的那場海空大戰中就已經領教過的。在那場戰鬥中。駐紮在蘇格蘭北部的“劍魚”機隊披掛上陣,然而它們勇敢的魚雷攻擊並不成功,以近三分之一地損失作爲代價,這些魚雷機得到的僅僅是讓德國艦隊來了一場高速機動表演!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劍魚”和“大青花魚”地飛行員們看來已經別無選擇了。但事情總有兩面性:這裡地海況雖然陌生而複雜。可從空中看去。兩艘德國戰艦地航速明顯偏慢。這也意味着它們最大地先天優勢之一---速度。已經因爲某些緣故暫時喪失了!

英國飛行員們不會不明白這點。他們知道。一個前所未有地好機會正擺在眼前!

於是。15只發現野兔地老鷹義無反顧地撲了下去。而且這些老鷹還是講究策略地:它們一羣冒險從敵人反擊最猛烈地區域飛過。用它們略顯滑稽地動作吸引着對手地注意力。一羣迅速降低高度準備低空偷襲。還有一羣。悄然繞到了敵人防禦相對空虛地另一側。

在自然界中。野兔對老鷹地威脅近乎於零。但這裡地情況則是截然不同地。海面上地兩個插滿尖刺地大傢伙一看就絕非善類。只一會兒功夫。兇猛地防空炮火就將一架劍魚打得凌空爆炸。又過了不到一分鐘。另一架劍魚也拖着長長地煙嗚曳着墜入大海。佯攻者往往要付出極大地代價。這便是戰爭中某些不成文地定律之一。

兩架友機地損失乃至漫天地彈幕都沒能喝阻英國飛行員們繼續進攻。冒着隨時被流彈擊中地危險。四架“大青花魚”最先覓到了合適地攻擊位置。這種魚雷機原本是計劃用來接替老舊地“劍魚”。但不成功地設計讓它們一服役便已經成爲落後地機型。在飛行時速上。它們僅僅比以慢著稱地“劍魚”高出約5公里。在載彈量方面。它們也沒有明顯地提升。雙翼結構地傳統機體在敵人地炮火面前依然顯得十分脆弱。

在距離海面僅有十多米地空中。四架“大青花魚”接二連三地投下魚雷。它們地動作之默契仍令人歎爲觀止。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其中一枚魚雷剛剛碰觸海面就發生了爆炸。連帶將投擲它地那架“大青花魚”也炸了下來。這種全重1610磅地航空魚雷裝有近200磅地烈性炸藥。威力雖不及水面艦艇以及潛艇所發射地魚雷。卻依然可以對一般地艦艇構成極大地破壞。試驗表明。四枚這樣地魚雷就能擊沉一艘德皇時代地德國主力艦。而一枚魚雷雖然未必起到致命地效果。能夠削弱對方地航行能力在海戰中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有利地事情了。嚴重挫傷對方士氣則屬於額外地“副產品”。

現在,良性的副產品沒有出現,魚雷誤傷己方飛機的事實卻讓英國飛行員尤其是那些準備投擲魚雷的飛行員們大爲恐慌,而且由於平時的實彈操練絕大多數都選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進行,這種情況壓根就沒有出現過,飛行員們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了。按照技術專家們的研究成果,這些經過嚴格檢測的魚雷提前引爆的機率基本上和買彩票中大獎差不多,可在着生死攸關的時刻,誰還會把身家性命壓在一羣戴着厚底眼鏡的專家身上呢?

德國戰艦的炮火卻絲毫沒有因爲這突然的變故減弱,在意識到英國機羣正以往常的戰術實施攻擊時,德國水兵在軍官們的指揮下重新配置了火力,高射速的雙聯裝37毫米炮繼續負責那些佯攻者,射程、威力俱佳的雙聯裝105毫米重型高炮轉而對付試圖繞行的劍魚式魚雷機,至於火力相當密集的20毫米機關炮,則用來彌補防禦體系中可能出現的任何一個破綻----尤其是對付海面上來襲的魚雷。

與此同時,德國指揮官也開始改變整體戰術了:居前的那艘戰艦加速前行並朝南轉向,殿後那艘航速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航向則朝北調整了。從上往下看,這兩艘戰艦像是出了故障的鐘表,一根指針瞬時針轉動,另一個則截然相反。如此調整看起來像是分散了整個艦隊的防空火力,但它們之間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離,而且在專向過程中通過火力交叉配置,巧妙的消除了原本一前一後兩個防空薄弱角度。輕描淡寫之間,它們還順勢避開了英國魚雷機之前投下的那三枚魚雷,令剛剛失去戰友的英國飛行員們扼腕不已。

時間實在容不得英國飛行員們多想,勇氣很快戰勝了恐懼,使命也逼退了顧慮,又一隊英國魚雷機從不到3000碼的距離上投下了魚雷,這一次,沒有一枚魚雷提前爆炸,更叫人驚訝的是竟沒有一架飛機在拉起轉向這個過程中被德艦炮火擊落。由於攻擊距離是如此之近,不止一名飛行員在拉起機頭時看到了攻擊目標艦首位置的徽標:航速偏慢的那艘正是大名鼎鼎的“格奈森瑙”號!

四枚魚雷在海面上劈波斬浪的前進着,風雨掀起的海浪似乎也在掩護它們的痕跡,德國人的小口徑火炮拼命向它們射擊,炮彈在海面激起雜亂無章的水柱,但這一切似乎都擋不住不了英國人突然爆發的人品。

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3章 海上蛟龍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25章 海空大戰第4章 患難“真情”第55章 與海搏鬥第34章 蘇臺德第17章 多管齊下第18章 關鍵棋子第18章 新編隊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23章 人造危機第1章 開場秀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章 生命之重第22章 順手牽牛第26章 多事之秋第34章 鯊羣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7章 德國船工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3章 遙遙相望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9章 安娜之吻第4章 英法船團第8章 偷天陷阱(7)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27章 寒夜驚雷第42章 夢迴日德蘭(5)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3章 “新手”上路第28章 海軍紅人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6章 解謎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9章 猶太聯盟(3)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6章 另類王牌第23章 噩號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4章 頑強阻擊第15章 寶刀未老第32章 險象環生第27章 日耳曼的孤傲第2章 偷天陷阱(1)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51章 聖誕節第23章 遙遙相望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21章 脫險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25章 變幻莫測的時局第8章 特隆赫姆第37章 幸運日第2章 德式陰謀第6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54章 戰魂(2)第3章 危險旅程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16章 回家之路第8章 猶太聯盟(2)第5章 領海第47章 不如放假第6章 大開殺戒第46章 喜與悲第13章 夜戰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28章 等待天明第33章 勝利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章 暴戾第46章 喜與悲第3章 融合計劃第38章 致命一擊第7章 秘密基地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22章 關鍵位置第6章 東線戰事第15章 寶刀未老第13章 海軍之父
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3章 海上蛟龍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4章 重傷的塞德利茨第25章 海空大戰第4章 患難“真情”第55章 與海搏鬥第34章 蘇臺德第17章 多管齊下第18章 關鍵棋子第18章 新編隊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23章 人造危機第1章 開場秀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章 生命之重第22章 順手牽牛第26章 多事之秋第34章 鯊羣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7章 德國船工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3章 遙遙相望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9章 安娜之吻第4章 英法船團第8章 偷天陷阱(7)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27章 寒夜驚雷第42章 夢迴日德蘭(5)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3章 “新手”上路第28章 海軍紅人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6章 解謎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9章 猶太聯盟(3)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6章 另類王牌第23章 噩號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4章 頑強阻擊第15章 寶刀未老第32章 險象環生第27章 日耳曼的孤傲第2章 偷天陷阱(1)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51章 聖誕節第23章 遙遙相望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21章 脫險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25章 變幻莫測的時局第8章 特隆赫姆第37章 幸運日第2章 德式陰謀第6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54章 戰魂(2)第3章 危險旅程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16章 回家之路第8章 猶太聯盟(2)第5章 領海第47章 不如放假第6章 大開殺戒第46章 喜與悲第13章 夜戰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28章 等待天明第33章 勝利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章 暴戾第46章 喜與悲第3章 融合計劃第38章 致命一擊第7章 秘密基地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22章 關鍵位置第6章 東線戰事第15章 寶刀未老第13章 海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