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戰略(1)

真正的意大利海軍,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麼強大,但人想象的更好!”

當張海諾在自己的日記本上飛速寫下這行字的時候,歐洲歷史正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德國人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閃擊戰術在法蘭西的大地上創造着奇蹟,而他作爲德國海軍的重要組成份子,如今卻身處相對安靜的意大利南部,靜靜的思考自己一直以來所困惑的問題。

英國人已然成功導演一處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的戰敗也將毫無懸念,在這種背景下德國的步伐將走向何方,張海諾雖然不是決定者,但他早已決定不單純的置身事外——到1945時德國海軍只剩下一艘“不死”的“歐根親王”號的慘淡景象,他實在不願親眼見到。

本着此次來到意大利的最根本目的,張海諾在臺燈下翻開了草稿紙,這一個星期以來意大利海軍官員熱情的帶着他和他的下屬們走訪了意大利本土的各個海軍基地,地中海北岸的風光自是迷人,可惜張海諾無暇欣賞,他如今更加關心的是作爲德國盟友的意大利在地中海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爲。他之所以覺得意大利海軍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麼強大,是因爲僅就艦艇數量而言,意大利海軍實力顯然是在德國海軍之上的,但這也是多年積累的“成果”——許多巡洋艦和驅逐艦都存在艦齡偏老、性能陳舊的缺點。

在海軍航空兵方面,100左右地偵察機對於活動範圍主要在地中海部分海區的意大利海軍而言聽起來應該是夠用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意大利本土的海軍基地裡,那一架架老舊的單發動機水上飛機讓前來參觀的德國同行們感到失望,根據隨行的意海軍官員介紹,性能較好的坎特Z.501“海鷗”型單發水/.:“鷺巢”型水上飛機和其他相對先進地陸基飛機都控制在意大利空軍手裡,海軍需要使用時必須向空軍提出申請。這樣地情況和歷史上地德國海軍頗有相似之處,其效率必然因爲軍種之間的配合而受到不利影響。對於意大利同行的難處,張海諾也只有表示同情,而德國海軍在這方面的境況也由於先前敦刻爾克佈雷行動的失利而變得微妙起來。

意大利本土港口的防空組織情況同樣讓張海諾一行倍感失望。許多重要的基地防空設施嚴重缺乏。更糟糕地是一些港口甚至沒有一個整體的防空計劃。這意味着一旦英國人將更多的轟炸機投入到地中海區域,意大利人只能用自己性能相對落後且數量不佔優勢的空軍部隊進行攔截,其效果並不讓人看好。

在硬件設施呈現種種不同的情況下,張海諾卻從意大利海軍官兵的表現中看到了積極的一面。和陸軍在阿爾卑斯山邊境沿線緩慢的行動以及空軍地謹慎偵察相比,意大利海軍則在第一時間採取了一系列果決地措施。在6月10之前,他們半數的潛艇就已經在地中海展開,一矣宣戰。這些潛艇立即投入到偵察和進攻任務中去;與此同時,意大利人的驅逐艦和佈雷艦非常高效地開始在本土沿岸敷設防禦雷區,幾天之內就佈下了數以千計的水雷,他們還利用佈雷潛艇在敵人港口和航道上進攻性的佈設了水雷震,在亞歷山大港外佈設的水雷很快便取得了第一個戰果,並在英國港口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除了潛艇攻勢和佈雷行動,意大利海軍還在開戰後的第三天派出兩支巡洋艦分隊前往西西里海峽附近巡邏。海面的第一次戰鬥發生在6月12日,英國戰艦突襲了託布魯克港外的意大利巡邏艦。但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另一艘意大利潛艇就在克里特島附近擊沉了英國巡洋艦“卡利索普”號。更讓德國同行們目瞪口呆的是,意海軍的特種部隊竟趁夜割斷了直布羅陀到馬耳他的海底電纜——要知道這些電纜目標很小而且都沉在較深的海底,而且意大利方面表示這種“有預謀”的行動還將繼續下去。直到馬耳他島與外界全部的通訊電纜被切斷爲止。

在這之後的幾天時間裡,地中海區域尤其是南岸和北岸變得熱鬧起來,意大利和英國各自派出艦艇炮擊對方目標,法國人也很快捲入近來,他們出動巡洋艦對意大利西北部沿海工業城市熱那亞進行了有限的炮擊,意海軍則出動驅逐艦和魚雷艇進行還擊,雙方互有損傷。此外,英國飛機開始每日對意軍佔領下的北非託布魯克港進行轟炸。作爲迴應,意驅逐艦一個支隊對利比亞和埃及交界處的塞盧姆港進行一次炮擊行動。水下的戰鬥雙方也是你來我往,法國潛艇“莫爾瑟”號被意水雷炸沉,意大利則在另一次行動中損失了潛艇“普羅旺納”號。

軸心國和盟國在地中海區域的爭奪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此時戰爭的主戰場——法國,戰事發展之快遠遠超過人們此前的猜測,6月德軍先頭部隊一槍未發的進入巴黎,這座在1914和1918德軍士兵曾兩度逼近卻未能佔領的城市,現在終於落在了德國人手中——首都未經抵抗便遭放棄,這對於法軍官兵心理上是個極其沉重的打擊,而且城內和城郊的大軍火工廠極未破壞也未搬遷,它們很快將爲德國的戰爭機器製造槍炮彈藥。在巴黎陷落之後,各路德軍繼續開足馬力向前推進,北路以第5甲師和第7裝甲師爲箭頭橫掃法國北部沿海,英國人瑟堡撤走了他們在法國的最後一批軍隊;在中路,德軍將8裝甲師一字排開,對於連遭重創又沒有預備隊支援的法第2第4集團軍裝甲部隊地攻勢簡直就是無法阻擋的洪水猛獸,古德里安所部每天的行進部隊達到70公里以上;在南線,一直沉寂的馬奇諾防線也:來,德國第1集團軍從北、第7集團軍由南向這條被

爲是堅不可摧的防線發起了猛烈進攻,僅僅幾個小時的空軍轟炸和炮火轟擊而取得了突破。

617日,新任法國戰時內閣總理貝當元帥第一次對他的同胞發表廣播講話,事實證明這一悲觀至極的講話對於法軍地士氣產生了災難性地後果,到這時爲止。法國戰役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就在貝當發表那番“著名”講話地第二天。張海諾帶着他新完成的報告書返回德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獲取德國海軍高層的支持,以他在海軍的地位和人脈,這看起來是輕而易舉的,但這份報告書絕非一般的諫言,由於它關係到整個德國在未來地戰略,當張海諾在海軍高層會議上向將領們闡述的時候,滿場驚訝!

“諸位不用懷疑自己的耳朵。我認爲德國未來的戰略重心應該而且必須放在地中海!”張海諾環視一圈會議室,整齊劃一的深藍色軍服讓他心情良好,他緊接着解釋道:“在我們有實力跨國英吉利海峽之前,地中海纔是我們和英軍作戰的最前線!”

如果說這話的是某個無名小卒,會議桌旁一定會有人在第一時間蹦起來說他“瞎扯”,但如今發表這番言論的卻是德國主力艦隊地指揮官、統帥部地海軍主管以及德國元首最青睞的海軍將領。論資歷,他參加了上一場戰爭並且是海軍的王牌艇長,在這次戰爭中也已取得一系列輝煌地海上戰績;論靠山。海軍總司令雷德爾長期以來都是他的支持者。他和德國元首非凡的私交更是令人既羨慕又嫉妒,如果一定要挑個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也許就是在不久之前結束的敦刻爾克之役中由他主導的佈雷行動未獲成功。但在元首和海軍司令部均未就此事作出追究的情況下,其他人又怎敢胡亂造次?

“看來此次意大利之行給將軍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只是據我所知,我們的意大利盟友還很難和英法艦隊抗衡,而只要直布羅陀這個關卡在,我們的水面艦艇就不可能進入地中海!”

最終率先發言的,是前德國海軍主力艦隊司令、張海諾的老上司威廉.馬歇爾將軍,如今這位老將是海軍總司令部的特別顧問,雖然退出了一線指揮官的行列,但依然是海軍內部頗有聲望的人物。

張海諾不卑不亢的回答說:“將軍,直布羅陀要塞的確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關卡,相比之下,蘇伊士運河的航道則要平坦許多!不過以我個人的看法,只要陸上戰事進展順利併成功奪取幾個重要島嶼,我們的主力艦隊無需進入地中海!”

威廉.馬歇爾想了想,語調平和的問:“我一直認爲頂多直接進攻英國就能結束這場戰爭,遠征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區是不是把戰略問題複雜化了?”

張海諾依然恭謙的答道:“將軍,英倫三島看似很近,卻是我們短期內難以奪取的;地中海看似較遠,卻沒有英吉利海峽那樣的天然防線!諸位,試想一下,一旦失去了地中海的航線、中東的石油以及非洲的殖民地,大英帝國憑什麼和我們繼續打這場仗?”

“我有個問題,將軍!”看威廉.馬歇爾將軍不說話了,參謀長海耶禮貌的向張海諾提問到:“在您的設想中,未來的地中海之戰以什麼爲主?海戰、陸戰還是空戰?”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十分到位,張海諾隨即以早已想好的答案回答說:“唯三者相互密切配合、不分主次!”

海耶帶着淡淡的無奈說道:“但我們最多也只能決定海軍!”

這樣的問題張海諾早就考慮到了,這也許是計劃付諸實施的最大障礙,但他還是較爲自信的說道:“只要大家都意識到地中海的戰略位置,三軍之間的配合將會像挪威之戰那樣獲得成功!我希望首先得到海軍內部的支持,然後再將這份報告書呈交給元首審閱!”

海耶本想再說些什麼,但看看張海諾那堅定的表情,也就沒有再說下去。緊接着另外幾位將領又先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不同見解,最終都一一被張海諾“化解”,這時還沒有表態的就海軍的兩位司令——總司令雷德爾和副司令古澤了。

見冷場的時間有些長,雷德爾小聲同古澤交談了幾句,像是在作最後的溝通似的,不一會兒,這位海軍元帥站起來說道:“諸位,我應該是這裡面最高看到馮.芬肯施泰因將軍這份報告書的,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新穎、大膽和強烈的針對性,這幾天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們的敵人最害怕什麼。是的,他們怕我們進攻英國本土,怕我們征服歐洲,但他們擁有英吉利海峽這條天然防線!各位也許並不知道,元首先前向英國人發出的和平試探已經遭到拒絕,元首本人對此非常憤怒,在徹底解決了法國問題之後,他準備集中精力解決這個棘手的敵人!”

當大家之前的揣測得到證實之時,在場的大多數人都表現得非常振奮,挪威和法國的勝利讓他們對接下來的戰鬥充滿信心,但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在歐洲大陸上所向披靡的德國空軍會在比自己弱小的英國皇家空軍身上栽跟頭——雖然德國現在也有先進的雷達,但張海諾相信梅塞施密特109的航程缺陷、德國各型號轟炸機自衛能力和載彈量的不足、雙方戰略態勢以及英國人的決心都註定德國空軍難以通過單純的轟炸戰術壓倒英國人。

雷德爾接下來的沉穩和謹慎表態一如往常:“考慮到元首的戰略安排以及我們的意大利盟友對地中海戰事的態度,我認爲這份報告書完全有價值作爲備用參考計劃,如果馮.芬肯施泰因將軍堅持,可以個人名義呈交最高統帥部評估,我個人對此表示支持!”

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31章 定局第12章 敦刻爾克第4章 回波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3章 融合計劃第42章 夢迴日德蘭(5)第1章 兩軍相向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5章 彩虹第8章 偷天陷阱(7)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32章 幸福時光第58章 戰魂(6)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7章 超遠炮擊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8章 偷天陷阱(7)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0章 歸隊第6章 東線戰事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15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1章 珠寶商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2章 關鍵位置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章 危險旅程第26章 危機來臨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7章 以卵擊石第35章 爲海而戰(3)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2章 新對手第18章 關鍵棋子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24章 海戮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11章 珠寶商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4章 患難“真情”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4章 秘密援軍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18章 巧緣第39章 戰俘第7章 極光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31章 調兵遣將第21章 刀鋒所向第15章 出港之機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5章 海空大戰第9章 澳海追逐第27章 德國船工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1章 猶太聯盟(5)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48章 混世魔王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章 新對手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54章 心有所屬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6章 回家之路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1章 孰高孰低第13章 酒鬼船長第1章 大洋之局第32章 各懷鬼胎第20章 獵人行動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49章 潛艇專家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
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31章 定局第12章 敦刻爾克第4章 回波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3章 融合計劃第42章 夢迴日德蘭(5)第1章 兩軍相向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5章 彩虹第8章 偷天陷阱(7)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32章 幸福時光第58章 戰魂(6)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7章 超遠炮擊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8章 偷天陷阱(7)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0章 歸隊第6章 東線戰事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15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1章 珠寶商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39章 暗色晨曦第22章 關鍵位置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章 危險旅程第26章 危機來臨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7章 以卵擊石第35章 爲海而戰(3)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2章 新對手第18章 關鍵棋子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24章 海戮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11章 珠寶商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4章 患難“真情”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4章 秘密援軍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18章 巧緣第39章 戰俘第7章 極光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31章 調兵遣將第21章 刀鋒所向第15章 出港之機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5章 海空大戰第9章 澳海追逐第27章 德國船工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1章 猶太聯盟(5)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48章 混世魔王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章 新對手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54章 心有所屬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6章 回家之路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1章 孰高孰低第13章 酒鬼船長第1章 大洋之局第32章 各懷鬼胎第20章 獵人行動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49章 潛艇專家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