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羅馬假日

最後一架He5拖着彈痕累累的身軀降落在阿姆斯特張海諾明白,自己的一時之計已經過了“有效期”——只要英國海軍加強空中和海上戒備,這些水上飛機和小型艦船便很難再進入多弗爾海峽佈雷。

這一天距英國人開始發電機行動剛好過去了整整一週,已經有近20萬英法軍隊成功從海路逃離了德軍包圍圈,並且每個小時都有更多的聯軍士兵撤離敦科爾克,對此張海諾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候他也會問自己,當初選擇留在德國海軍究竟是對還是錯,如果加入陸軍或者國社黨發展,他也許就有徹底改變敦科爾克大撤退的機會。然而這樣的設想沒有人可以解答,何況戰爭已然開始,任何後悔或者懊惱的想法都是多餘的。

清醒的審視戰場之後,張海諾旋即向海軍司令部發去電報,向雷德爾報告了新一輪佈雷行動的進展,並主動要求提前結束這一次的佈雷行動。海軍司令部很快回電錶示同意,於是張海諾將那些從海軍抽調而來的魚雷艇和水上飛機派回各自基地,徵用的荷蘭民船也移交給了馮.羅德將軍。在這之後,他帶着彷徨的心情乘飛機返回德軍的大本營。

儘管大批英法軍隊從眼皮底下溜走,但德軍統帥部的氣氛卻還不算太糟,各個部門都在緊鑼密鼓的部署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如今法國人手裡只有六十幾個師可以用來保衛剩餘地土地,其中滿員的還不足一半。他們匆匆構築的防線在德軍將領們看來難堪大用,從敦刻爾克逃走的英法軍隊由於喪失了裝備和士氣,短期內也難以重回戰場。以目前德法雙方的戰場形勢而言,勝利對於德軍來說並不會比突破馬斯河防線更難。

和將軍們一樣,阿道夫.希特勒也一掃西線戰役伊始的擔憂而表現出了積極樂觀的一面,他在言語中一而再的向手下表達了自己地策略,那就是給法國人狠狠一擊,再請他們好好品嚐德國在1918所遭受地那種屈辱地滋味。

“我的海諾。聽說你的佈雷行動最終還是沒能成功!別灰心。那些失去戰鬥力的人到英國只會將失敗的氣氛傳染給每一個英國人。讓他們看看清楚,和德國作對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一見面,德國元首非但沒有責難或者嘲笑張海諾,反而自信滿滿地安慰起他來。乍一聽這些話很有道理,可張海諾又怎麼會不清楚敦刻爾克大撤退對於盟軍一方的意義和作用呢?然而種種嘗試皆已失敗,他也沒有什麼好反駁的。

“尊敬的元首,願您的英明能夠帶領德國一直走在勝利的道路上!”

這話中的含義恐怕只有張海諾自己才清楚。希特勒欣然接受了這個“恭維”,然後說道:“接下來的作戰行動將由我們地陸軍和空軍掌控,海諾,我準備交給你另外一個任務!”

張海諾一時間猜不透對方地用意,“噢?是什麼樣的任務?”

希特勒揹着手在他的大臺子旁走了幾步,“我想你也許還不知道,我們地意大利盟友已經拋棄了之前的保守態度,他們現在強烈的渴望戰鬥!”

這倒沒有什麼可讓人意外的。張海諾淡定的說道:“尊敬的元首。這麼看來意大利已經做好參戰準備咯?”

希特勒沒有說“是”或者“不是”,而是以一種輕蔑的口吻說道:“在我們進攻波蘭之前,意大利元首寫信告訴我他的國家在1943以前還達不到參戰的要求;在我們進攻法國之前。我們的這位朋友依然認爲敵人過於強大而自己的準備還很不充分;現在情況突然變了,他們好像突然得到了羅馬帝國的精神力量,意大利軍隊變得極其強大!”

德國元首是以一種認真的表情說出這番話的,而幾步之外的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的冷笑纔是德國高層對於意大利參戰這個問題的真實看法。

希特勒默許了將領們對意大利人的嘲笑,事實上他自己也曾在一些非正式場合表達過相似的見解,他接着對張海諾說道:

“我昨天收到了意大利元首一封措辭熱情的親筆信,他要求我派出一個專業的軍事交流團前往他的國家。我想他的陸軍和空軍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但他們的海軍在地中海還是非常有實力的!海諾,西歐的敵人將很快屈服,不管英國人會不會妥協,只要我們繼續擴大德意志的生存空間,地中海的資源遲早會爲我們所用!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到意大利去看看,回來後告訴我你對我們盟友的海軍的真實想法!”

這樣的任務並不難,考慮到德國海軍主力艦隊在法國陷落之前不會有大的行動,張海諾便應允道:“樂意效勞!”

希特勒擺出一副老好人的姿態扶着張海諾的手,“啊……也用不着太緊張,海諾,作爲德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出色的指揮官,你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證明了你的能力,長時間的執行作戰任務,暫時休息也是應該的!相信地中海的陽光能夠讓你的心情得到放鬆,相信現在的意大利元首對我們的將領將充滿比陽光更爲熾烈的熱情!”

說罷,他帶頭笑起來,凱特爾也毫不吝嗇自己的笑聲,唯獨張海諾還有些不明所以,但如果他知道當年某人作爲希特勒的特使前往意大利時所受到的冷遇,就不難理解他們在談到意大利時的態度了。不過嘲笑歸嘲笑,由於意大利法西斯的“先進性”以及意大利的戰略位置,他們仍需不斷籠絡這個盟友——在西線戰役之前,德國可沒少經過西班牙和意大利運入寶貴的戰略物資。而看似強大地意大利海軍在地中海遏制住英法艦隊的情景也是德國非常樂意看到的。

在海軍司令部的支持下,張海諾很快挑選出一批由職業軍官和

術專家組成的海軍團隊,就在德軍最終佔領敦刻爾克4,~[.員中,除了前陸軍參謀長、德國步兵上將馮.埃德沃克算是聲名顯赫之外,其他多是些不太出名地人物——退役將領、技術軍官以及一小撮政客。由於西線戰事正酣,這支特殊代表團地出行在德國幾乎沒有引起什麼注意。一路上人們談論地也多是西線的戰局。對於敦刻爾克的最終結局。軍官們大都表示遺憾。因爲在完全控制了戰場的情況下仍有將近30萬英法聯軍通過海路撤離,德國海軍在這其中幾乎沒有但人們處於慣性思維還是將之歸咎於德國海軍的無能,爲此張海諾和他的海軍同僚們一路上沒少“收穫”各種非常規的眼神。

正如人們對歷史地瞭解那樣,敦刻爾克的巨大成功依然沒能挽救法國的命運,就在敦刻爾克之役結束的第二天,6月5日。德軍開始了西線戰役第二階段的行動,百萬德軍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如猛虎下山一般撲向法軍防線,儘管法軍官兵依照上級訓令死守陣地、憑藉“刺蝟”據點抵擋德軍進攻,但實力上的巨大差異讓他們在德國人再次揮動的“鐮刀”面前脆弱無力。以摩托化軍爲先鋒,德軍在兩天之內便讓消極防守地法軍漏洞百出,這一次隆美爾指揮地第7裝甲師又衝在了前頭,當德國軍事代表團抵達羅馬時,這個裝甲師已經逼近了賽納河畔……

在意大利首都。張海諾一行人果然受到了超乎想象的歡迎。但明眼人不難看出意大利人的熱情和德軍在法國戰場上地節節勝利有着莫大的關係。在德國人抵達羅馬的當天,意大利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親自接見了這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然後便是一場接着一場的歡迎宴會。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樂此不彼的在這些場合發表看起來激情軒昂的講演,一部分意大利人對於參戰的狂熱也確實讓德國代表們感到吃驚,但在更多的意大利軍人和官員們臉上,他們看到的則是對參戰的顧忌和憂慮——反對名單中甚至包括意大利軍隊總參謀長佩特羅.巴多格里奧元帥和空軍元帥伊塔洛.巴爾博的大名。

張海諾等人雖然希望自己的意大利之行儘快轉入正題,但墨索里尼的熱情挽留使得他們在6月10意大利正式參戰時仍滯留在羅馬,所謂的軍事觀察和交流活動自然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當天下午6點,德國代表團在羅馬威尼斯宮的貴賓席上旁聽了這位意大利獨裁者的宣戰講話,然而他充滿激情和狂熱的講話以及羅馬市民暫時的支持並不能掩蓋這個國家在軍事準備上嚴重不足的事實。第二天,意大利軍隊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總算認認真真坐下來向德國同僚們介紹了意大利的戰爭準備情況,但這種介紹同之前相比卻多了不少抱怨成份:

意大利陸軍雖然號稱有200武裝部隊,但其中一半屬於邊境衛隊、殖民地警衛隊之類的民兵組織,其裝備和素質均無法和正規軍相提並論,且缺乏足夠的訓練,戰場上難堪大用,而即便是剩下的編爲近百萬正規軍,目前也存在着嚴重缺乏坦克、大炮和卡車的情況;意大利空軍擁有近1800架作戰飛機,規模看過時,受到埃塞俄比亞和西班牙戰事的拖累,空軍的更新換代計劃至今仍停留在紙面上;海軍貌似強大,實際情況也非常不樂觀,計劃中到1942年擁4新式戰列艦4現代化改裝戰列艦的主力艦隊,現在卻只有2一+;.2杜伊里奧級的改造工程尚未結束,新戰艦“維內託”號與“利托里奧”號正進行最後的舾裝,“羅馬”號和“帝國”號還剛剛下水,而英法海軍在地中海區域的力量則包括11艘戰列艦、3航空母艦和23艘巡洋艦,是意大利艦隊的3還多。

對於意大利的參戰形勢,德國統帥部事先雖有估計,但當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時,稍有見識的人都會爲這些數字感到失望乃至悲觀。馮.埃德沃克將軍毫不客氣的責問意大利總參謀長:“你們就這樣參戰?你們就這樣讓你們的士兵上前線?”

巴多格里奧搖搖頭,“我們也沒有辦法,但他堅持要這麼做!”

墨索里尼的孤注一擲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個人的野心和狂妄無知,而在這個軍事會議上,德國人所得得知的唯一聽起來不那麼糟糕的消息,就是意大利潛艇部隊已經被派遣到地中海域並隨時準備對英法艦船發動攻擊。就歷史而言,意大利潛艇部隊也許是整個意大利軍隊中表現相對較好的一支,但張海諾知道德國統帥部顯然不能把掌控地中海局勢的希望寄託在這支規模有限的部隊身上。

雙方高級別的軍事會議結束後,失望的馮.埃德沃克將軍便提出帶着代表團中的陸軍人員前往阿爾卑斯山觀察前線意軍的行動情況,空軍人員留在羅馬準備考察意大利的飛機工廠。在徵得意大利海軍最高指揮官、海軍參謀長卡夫尼亞里上將同意之後,張海諾則帶着他的同僚們前往意大利主力艦隊駐泊之地塔蘭託軍港進行所謂的軍事觀察。在那裡,他們由意大利艦隊司令康皮翁提上將陪同着參觀了戰爭狀態下卻遠未達到戰爭狀態的意大利艦隊:艦員訓練不足,缺乏諸如雷達之類的先進技術裝備,更加糟糕的是海軍的燃油儲備嚴重不足。憑藉這支艦隊去遏制英法在地中海的力量,在許多人眼裡純粹是一種奢望。

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15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21章 自作孽第25章 塞翁失馬第52章 前進,水兵!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5章 前行之路第60章 末日第24章 魚躍龍門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55章 與海搏鬥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33章 鋼鐵聯盟第34章 驚世之聞第54章 戰魂(2)第5章 戰場先鋒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5章 不沉之艦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4章 蘇臺德第5章 戰場先鋒第40章 艱難回航第6章 偷天陷阱(5)第18章 新編隊第21章 脫險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23章 進入戰場第10章 漸變第10章 不死之身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2章 新對手第36章 以變應變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5章 老友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35章 開張大吉第23章 轉機?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31章 調兵遣將第17章 多管齊下第25章 塞翁失馬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7章 猶太聯盟(1)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1章 虛虛實實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5章 在獄中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7章 魔術第22章 懸崖勒馬第52章 約定第11章 航向第41章 合夥人第32章 各懷鬼胎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2章 啓航,德意志第2章 敵手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6章 多事之秋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5章 在獄中第19章 “好人”赫森第26章 另類王牌第17章 冬季演習第21章 自作孽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58章 戰魂(6)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9章 大戰略(1)第6章 大開殺戒第24章 魚躍龍門第7章 秘密基地第18章 新編隊第17章 長劍出鞘(1)第32章 窮寇第15章 芬克莊園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8章 禮物第4章 患難“真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27章 寒夜驚雷
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15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21章 自作孽第25章 塞翁失馬第52章 前進,水兵!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5章 前行之路第60章 末日第24章 魚躍龍門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55章 與海搏鬥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33章 鋼鐵聯盟第34章 驚世之聞第54章 戰魂(2)第5章 戰場先鋒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5章 不沉之艦第20章 北海怒濤第34章 蘇臺德第5章 戰場先鋒第40章 艱難回航第6章 偷天陷阱(5)第18章 新編隊第21章 脫險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23章 進入戰場第10章 漸變第10章 不死之身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2章 新對手第36章 以變應變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5章 老友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35章 開張大吉第23章 轉機?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31章 調兵遣將第17章 多管齊下第25章 塞翁失馬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7章 猶太聯盟(1)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1章 虛虛實實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5章 在獄中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7章 魔術第22章 懸崖勒馬第52章 約定第11章 航向第41章 合夥人第32章 各懷鬼胎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2章 啓航,德意志第2章 敵手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6章 多事之秋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5章 在獄中第19章 “好人”赫森第26章 另類王牌第17章 冬季演習第21章 自作孽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58章 戰魂(6)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9章 大戰略(1)第6章 大開殺戒第24章 魚躍龍門第7章 秘密基地第18章 新編隊第17章 長劍出鞘(1)第32章 窮寇第15章 芬克莊園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8章 禮物第4章 患難“真情”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27章 寒夜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