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羊羣的獵犬,或許能憑藉自己的勇敢驅趕走兇狠的若入侵者是更加強大的狼羣或者獅子,結果將是缺乏懸念的——海諾.馮芬肯施泰因。
“雷達室報告80公里外發現不明身份的飛機,將軍,他需要按照保密規程拆下艦上的雷達天線?”
在向艦長洛恩彙報的同時,張海諾自己心裡也在想着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現在“德意志”號和自己的兩艘姊妹艦正編隊航行在大西洋上,距離U-16報告的目標船隊還有大約一天.]:.演習的高潮將在20多個小時後到來,可偏偏在這時候碰上飛
“飛機?”洛恩依次和自己的副艦長卡萊格以及參謀官交換眼神,“演習中敵方擁有護航飛機嗎?”
這一問倒提醒了張海諾,爲了提高演習的真實度,海軍參謀部下發給水面艦隊的演習資料是仿照戰時的情報模式,因而只對目標規模和組成有大致的描述——即便如此,張海諾還是可以猜到用於護航的艦船將是德國海軍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中的某一艘再加上“埃姆登”號或者“萊比錫”號,至於護航飛機,施奈德造船廠旗下的遠洋船隊本來就有數艘貨輪安裝了飛機彈射器並搭載有利用寇蒂斯技術生產地水上飛機。這樣船長們就能在不靠港的情況下派出飛機運送少量郵件上岸。當然,它們完全可以在演習甚至戰時擔任偵察和護航任務。
想到這裡,張海諾隨即將自己所知的情況彙報給洛恩。並且補充了一點自己地意見:“目前南美和歐洲之間尚未開通商業航線,所以在這裡出現外國飛機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情況!”
洛恩思量了片刻,然後又看看舷窗外的海面,命令道:“向‘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發信號,這極有可能是演習對手派出的偵察機,請示馬歇爾將軍我們是否派出艦載偵察機進行干擾和攔截!”
緊接着,洛恩又未雨綢繆的下令艦上飛行員和相關人員做好彈射艦載機的準備。
亨克爾He60戰能力近乎爲零。卻並不完全等於零——機背那挺7.毫米機槍至少可以試着驅走敵人的偵察機。
威廉.馬歇爾,德國海軍主力艦隊司令官,張海諾眼裡的“猛將兄”。此時正坐鎮德意志級最新最大地“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指揮這支攻擊編隊。很快,這位老大就從他的旗艦上發來信號:“各艦派出一架偵察機升空。首先辨認對方身份,再伺機干擾對方偵察!”
“德意志”號搭載的He-60先升空,海況地影響更多在於艦載機的回收,出發時因爲有飛機彈射器而顯得安全便捷。5鍾之內,另外兩架偵察機也從各自地母艦上起飛,三架He60即朝着發現目標的方向飛去——它們安裝有無線電設備。但通訊距離非常有限。且受天氣影響較大。這也是海軍對新一代艦載偵察機在技術方面要求加強的項目之一。
80公里的距離,對於飛機來說並不遙遠。情況很快就被搞清楚了:那確是一架參加演習的飛機,它歸屬於護航陣營,機上雖沒有任何武器,但是速度比He-60,它靈巧的鑽過三架He-60成地並不嚴密地攔截,最後低空從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上空略過。望遠鏡裡,張海諾分明看到弗雷德從他地機艙裡朝自己這邊揮手,這真讓他又好氣又好笑,但不管怎樣,現在襲擊者的行蹤提前暴露在了羊羣面前,它們還有一天地時間作出防備——就此返航並不是好辦法,因爲它們的航速比德意志級慢了將近一半,但如果這是實戰,它們卻可以通過無線電喚來大批援軍,甚至是敵人的主力艦隊!
在這種情況下,張海諾的建議只有一個:放棄獵物!
如果這是戰時,作出這樣的決定是明智也是必須的——由於兩艘沙恩霍斯特級舾裝工程尚未完工,德國最寶貴的艦隻都集中在這裡,絕不能因爲一支運輸船隊而葬送了海軍的前途。
然而不論是洛恩還是坐鎮“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的威廉.馬歇爾將軍,隨後都決定繼續向目標前進。也許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在本土密切關注這次演習的帝國元首,是這次行動的演習性質。動用大批艦船卻換來一次無果而終的行動,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遵照演習當中保持無線電靜默的要求,馬歇爾將軍並未將這一情況向總參謀部作出直接彙報,就這一點而言在戰時是較爲有利的:如果不是受到“保艦爲先”之命令的約束,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在挪威戰役中
會更好;如果不是元首的親自幹涉,岡瑟.呂特晏斯兩艘沙恩霍斯特級策應的情況下率“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冒然出擊——在那次行動的計劃中,“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澤瑙”號原本將從比斯開灣出發分散英國海軍注意力,但臨行動前“沙恩霍斯特”仍因動力故障躺在船臺上,“格奈澤瑙”號則在英軍轟炸中受傷,希特勒卻不肯推遲“萊茵河演習”,結果德國海軍的驕傲一去不復返。
儘管沒有立即越級上報這一情況,張海諾卻懷着非常抑鬱的心情參加了接下來的演習。因爲早有準備,護航船隊在三艘德意志級抵達之前就作出了分散,兩艘強大的“護航巡洋艦”依照一戰時期英國護航艦隻地作戰模式在附近海域進行牽制。即便如此,三艘德意志級還是利用自己的雷達和艦載機找到並追上一個又一個獵物,它們的280米艦炮連連發威。經過兩天兩夜地追擊,演習裁判方最終判定目標船隊只4貨輪得以逃離,兩艘護航的巡洋艦則在戰鬥中沉沒,“德意志”號和“舍爾海軍上將”號被判定輕度受損。
這樣的結果,足以讓威廉.馬歇爾率領三艘德意志級昂首返航,但張海諾卻根據手裡的資料進行了獨立的演算——假若這次作戰的對手是英國人,那他們絕不會在從偵察機發現德國襲擊艦到襲擊結束40個小時內無動於衷,按照英國海軍正常情況下的戰時部署。至少會有一支戰列艦加巡洋艦地警戒分隊進入交戰海域,在德意志級歸航途中更會遭到大批英艦包括航空母艦的圍追堵截,此外還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英國潛艇。在沒有拿下挪威和法國地情況下。襲擊艦在這種情況下從大西洋返回德國本土的難度相當大,儘管歷史上依然有成功地戰例可循。但指揮官膽量、智慧和洞察力缺一不可!
自從加入德國海軍以來,張海諾頭一次感覺到水面襲擊戰的艱險程度是如此巨大,同時也愈發同情歷史上的岡瑟.呂特晏斯。客觀的說,這位德國海軍少有的優秀指揮官已經在自己能力範疇之內盡到了責任——如今他正在總參謀部負責人事工作,但隨着德國海軍艦隊規模的不斷擴大,他這樣經驗豐富且具備良好指揮能力地軍官出任水面艦艇指揮官只是時間問題。
216日。不久前通過“勃洛姆堡-弗裡奇案”親自兼任國防軍總司令地希特勒在威廉港爲“凱旋”地德國主力艦隊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這位集德國一切權力於手中地元首。對參加演習的海軍官兵大加讚賞。因爲他們“成功瞞過所有國家進行了一次意義重大的演習”。
當天晚上,在元首下榻處的書房。張海諾當面向希特勒陳述了這次演習的過程——對於護航一方的偵察機發現德意志級裝甲艦編隊一事,他只是簡單帶過,畢竟海軍戰術上的問題他覺得還是留在海軍內部解決的好,何況希特勒剛剛用令人不齒的手段解決掉了陸軍問題,沒有人希望這種情況會在海軍重演。
陸軍出身的希特勒,在張海諾敘述演習經過的整個過程中表現出和往常大不相同的平靜,他只是以不時的點頭來表示自己的認可,或許他此時已經從“瞭望者”演習中看到了德國海軍在戰爭中的前景,他有時也會喃喃的說諸如“島國就是有這樣的致命弱點”之類的話。隨後,他又問張海諾覺得“德國海軍是該繼續建造更多的大型戰艦”(俾斯麥和提爾皮茨均於1936年開工建造,此時Z計劃正處於討論階段)。
“尊敬的元首!”張海諾依然沿用他自1921年起就使用的稱呼,他通過比喻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陸軍的坦克、大炮和步兵缺一不可,在戰場上唯有密切配合方能發揮最大作用,海軍的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以及其他小型艦艇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敵人必不會等到我們完成全部準備才和我們交戰,以我個人的看法,德國海軍應根據不同情況制定若干計劃,以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因爲出任國防部總司令的關係,如今希特勒放棄了他多年的便裝改穿軍服,這與張海諾從前在歷史照片上所看到的情形相一致,不過在書房裡,他還是摘去軍帽露出整齊的三七分——頭髮中花白的成份已經較數年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面部肌膚也顯現出更多的老齡化成份。
希特勒一如他時常對雷德爾所說的那樣:“我始終覺得大型和超大型戰艦具備從心理上震懾對手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完全可以讓我們的對手慎重考慮是否和強大的德國開戰!至於驅逐艦和潛艇,只是輔助工具,就像是軍隊中的勤務兵一樣,它
須的,但用不着太多!”
“尊敬的元首,一位君王通常需要很多的勤務兵!”張海諾巧妙的提出不同看法:“在日德蘭大海戰中。我們地驅逐艦隊就利用魚雷很好的干擾了英國艦隊的部署,潛艇在那場戰爭中地表現同樣出色!戰列艦這樣的海上君王,坐鎮軍港就足以讓對方膽寒。小規模戰鬥通常只需要僕從們去打,它們的任務,就是利用每一次出擊的機會攪得對方陣腳大亂!”
這一次,希特勒考慮良久,他在海軍具體事務上的能力顯然不如陸軍那麼專業——即便是在陸軍,其專業只是以戰略角度而言,在戰術層面,他的能力或許還不如一個前線的陸軍少校!
“海諾。你現在是海軍中校,可我已經想任命你爲海軍總司令了!”希特勒一臉笑意的說道,也不知玩笑地成份究竟佔了多大比例。
“十年之後。也許吧!”張海諾以同樣半半玩笑的口氣回答到,也許只有在這時候。兩人之間纔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可是,做希特勒地老友並不牢靠,漢夫施坦格爾,他曾經的摯友,最近也因爲在政治問題上與希特勒地分歧而被迫逃離德國,這個消息被嚴格保密起來。但張海諾還是從埃德文那裡得知了。但他在希特勒面前還是要裝作什麼也不知道;勃洛姆堡。希特勒上臺初期的鐵桿支持者,自1933年來在國防司令一職上兢兢業業。只因爲戰略保守且在收復魯爾工業區等問題上提出反對意見,就被極不光彩的解了職。
這時候,希特勒伸出右手——戴着萬字符臂章的另一隻手,輕拍張海諾的左臂,“海諾,好好幹!有鑑於你在地中海巡航期間的傑出表現以及在改進德意志級裝甲艦還有這次海軍演習上地貢獻,我已經向海軍總司令提議越級晉升你爲海軍准將!”
張海諾非常意外,但看希特勒這話說得並不像是玩笑,他稍作思量之後便順水推舟地說道:“感謝元首信任,我將不遺餘力地爲德國和海軍貢獻我的一切!”
希特勒點點頭,笑中帶着讓人難以琢磨地深意。
第二天,當張海諾找到雷德爾並向其報告有關演習中所出現的種種情況時,雷德爾向他證實了昨晚希特勒所說的話。雖然這位帝國元首兼國防部總司令並未直接下達命令,但海軍高層將領們卻表現出積極的迎合態度——儘管他們在私下裡對“勃洛姆堡-弗裡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