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齊柏林的攻擊

亮之後,脫離對敵接觸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及德國海軍唯一的重型航母“格拉夫.齊柏林”號編隊駛入了相對寬闊的挪威海。這時的風浪已經較前夜大爲減小,但漫天風雪使得海面上的能見度依然非常有限。不到1000海里的航程,因爲持續的高速行駛而增了耗油量,領頭的“沙恩霍斯特”號很快發出信號:編隊以15巡航速度向東北方行駛,尋找從摩爾曼斯克出發的油輪會合並接受海上補給。

隨着威悉演習的進行,德國海上編隊不斷接收到由進攻部隊或者海軍司令部發出的電波信號。經解密之後,一條條好消息被呈送到張海諾和軍官們面前。

攻佔納爾維克、搶佔特隆霍姆、襲取斯塔萬格以及克里斯蒂安桑,這四處戰鬥皆在戰役發起後數小時內宣告完成,唯有在卑爾根和奧斯陸,進攻的陸海軍部隊遭遇到了挪威人的抵抗,但從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德國軍隊佔領那兩處地域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一系列行動結束之後,德國陸軍的任務自然是鞏固陣地、向內陸挺進,德國海軍除了爲陸軍運送補給之外,第一要務便是從各個攻擊港口撤回自己的艦隻,以免英國人強大的海軍將它們堵在挪威的港口和峽灣之內並最終予以消滅。

“將軍,損管部門報告說因爲近失彈而產生地破口已經修復完畢。本艦可以繼續全速航行,但相同部位很容易在下一次戰鬥中受損,這點我們必須注意!”

參謀官報告時,距離“沙恩霍斯特”號及“格奈森瑙”號編隊在韋斯特峽灣附近和英國艦隊交火已經過去4小時。風雪中,戰鬥給這艘戰艦留下的“紀念”——B炮塔上的凹痕以及舷側近失彈造成的損傷依然清晰可見。那枚擊中的炮塔正面的英國穿甲彈雖未給這艘戰艦的戰鬥力帶來不利影響,但近失彈卻在艦首舷側170米厚的裝甲上開了個口子,在損管部門搶修好這一破損之前,至少有50噸冰冷的海\艙,眼下艦員們仍在利用水泵將那幾個灌滿海水的船艙抽乾。

“告訴損管地小夥子們,他們幹得非常漂亮!至於下一次戰鬥。我也會盡量讓這艘戰艦像格奈森瑙號那樣毫髮無傷的!”

張海諾這話多少帶有些羨慕之意,戰鬥中自己的僚艦不但頻頻通過其三聯裝280米炮的精準射擊威脅對方,持續半個多小時的戰鬥更是未被哪怕一發120米炮彈擊中。全艦官兵除了不慎在甲板滑倒並摔傷臀部的那位老兄之外,亦無一傷亡。

相比之下,那支英國艦隊地情況恐怕就不那麼妙了,齊裡格和艦上參謀們根據戰場情形判斷己方戰果是擊沉英國大型驅逐艦或輕巡洋艦一艘、擊傷英國大型戰艦一艘。另外三艘小型戰艦傷亡情況不明。隨後,德國海軍無線電監聽部門截收到了那支英國艦隊發回本土的無線電訊號,並破譯了其中部分內容,得知那艘受損的大型戰艦爲英國本土艦隊的戰列巡洋艦“聲望”號,其僚艦亦多有損傷。這一消息隨即經密電發送到遠在挪威海域的“沙恩霍斯特”號上。

上午10點。風雪稍減。張海諾站在“沙恩霍斯特”號地外部艦橋上。看着位於海上編隊最末尾地“格拉夫.齊柏林”號,此時那艘航母地飛行甲板已不再是先前那副光溜溜的場景。機勤人員正在忙碌地清理上面地積雪。機翼摺疊起來的艦載機也一架一架通過升降機送上來,再由機勤人員將它們推至甲板一端。展開機翼,做好起飛前地各項準備。

“將軍,如果那支英國艦隊以20節的航速向西南方撤退++應該位於本艦隊西南方220裡處!”航海官謹慎的報出這一系列數據,似乎對於這時候令艦載機出擊能否順利找到對方並發動攻擊沒有把握。

張海諾平靜的命令道:“喔,將我們計算出的這些數據告知馮.舒伯特上校作爲參考,同時,讓他第一批只派出速度最快的戰鬥機執行搜索目標的任務!”

“是,將軍!”

航海官離開之後不到5鍾,那艘航母甲板上便因爲艦載機發動機的紛紛啓動而熱鬧起來,整個艦隊爲配合艦載機起飛而轉朝逆風方向。1點22分,第一架梅塞施密特109T飛離甲板,在它的機腹~的圓柱狀物體,那是一個能夠容納66加侖燃油的副油箱——張海諾沒有任何關係,而是這種艦載戰鬥機自設計之初就有配備的。

“格拉夫.齊柏林”號三臺升降機的配置,令它可以用比普通英國航母更快的速度起飛艦載機,於是在10點35之前,第一批12艦載戰鬥機便已全部起飛。根據旗艦“沙恩霍斯特”號發出的命令,或者更確切說是張海諾的命令,緊接着從那艘航母上又起飛4負責在艦隊附近海域執行警戒任務的艦載戰鬥機。與此同時,6架可攜帶500公斤殺傷彈和甲彈的JuC和6架配備航空魚雷的在飛行甲板下等候出擊命令,另外14架BF9T和6架JuC也是在機庫內隨時待命。

搜索機羣出發之後的等待是令人忐忑而又難熬的,所幸的是,不久之後從納爾維克傳來了好消息,預定給驅逐艦分隊運送油料補給的3油輪已有2抵達,本特將軍的驅逐艦在加滿燃料後即駛離了那一港口,其中5+936年級驅逐艦在本特地親自率領下北上前來和艦隊主力會合。另外5艘則沿着來+i在同一時間,負責運送登陸部隊前往特隆霍姆、斯塔萬格、克里斯蒂安桑的海軍艦船也開始返航。

在納爾維克以西大約

.跚而行。由於桅杆已被打斷,它只能在艦橋和艦首旗杆上懸掛曾經令艦上全體人員無比驕傲的聖喬治十字戰旗。圓柱狀的高大艦橋,最上面一層已經在巨大的爆炸中消失,但令艦員們感到慶幸地是,炸中艦橋的炮彈並不是那種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可怕380米巨炮,而是一枚威力相對較小的280米穿甲彈。

相比之下,艦體前部的那兩座炮塔就沒那麼幸運了。德國人的重重一擊,令800噸地A炮塔直接從艦體剝離。受到這一劇烈爆炸的波及。B炮塔雖不至於報廢~u|只能通過手動讓它在右舷範圍內緩慢轉動,一旦敵艦從左舷發起進攻,它便只能利用艦尾最後一座雙聯裝炮塔進行獨立還擊,同時。全艦最精確的測距儀早已隨着艦橋上部的離去而不復存在,統一指揮艦上火炮的槍炮指揮人員非死即傷,而光靠炮塔測距儀進行瞄準,射擊精度大受影響是不爭地事實。

受損地不僅是艦橋和前主炮,在這艘戰艦地部甲板上。場面更是一片狼藉。先前熊熊燃燒的大火已在艦員地努力下被撲滅。這裡散佈地各種物體以及艦壁、甲板無不被濃煙燻黑。德國人的11英寸炮彈多次對這裡構成威脅。其中一發更是直接穿透甲板在蒸汽室上部爆炸,艦上兩座煙中更大地那一座當場因此而損毀。蒸汽室也一度爲高熱高壓的蒸汽所充斥着。全艦航速爲此而下降到了不足15節,經搶修後才勉強恢復到目前的21節。唯一隻得慶幸的是。艦上83缸海軍鍋爐僅有一臺損壞。

1號煙損毀,位於煙右側那座三聯裝102米副炮也未能倖免,該炮位當場陣亡7人、傷9人,炮塔猶在但基座和主要控制設數發280米和380米近失彈的“照料”下,右舷艦體中度受損,未受裝甲保護的高炮戰位更是屢遭彈片侵襲,3能夠對中近程敵機構成巨大威脅的八聯裝乒乓炮有2受損,4座四聯裝的12.7毫米高射機槍也只剩下2座能夠正常使用。

破損的艦橋上,約五旬、身材略有些發福的英國海軍上校滄桑的臉龐此時寫滿頹喪和迷惘,就在幾個月之前,他本滿心希望的準備率艦截擊德國袖珍戰列艦,卻因爲德國海軍有所部署而不得不取消行程,在賽馬場上,他最鍾愛的賽馬連連失手,令他在經濟上亦損失不小。這一次,在挪威海域爲佈雷艦隊護航的差事看起來既輕鬆又不需要消耗太長的時間,卻偏偏碰上了德國最強大的兩艘戰列艦,更誇張的是那兩艘明明是沙恩霍斯特級,卻飛過來俾斯麥級的重磅炮彈——要知道那級超強的德國戰列艦一艘還沒有最終完工,另一艘還躺在船臺上,根本沒有可能在這一時間出現在這一海域。

這一系列不幸的遭遇,令上校不由得揣測起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更加悲慘的事情。

“右舷52度發現飛機!”

艦上的瞭望哨並未驚慌失措的發出警報,且用了“飛機”而不是“敵機”一詞,因而甲板上的艦員們紛紛跑到戰艦右舷,他們想當然的以爲這距離德國本土上千公里的海域不會有德國飛機出現,這艘戰艦的艦長及主要軍官們雖然在前一天便從本土艦隊司令部收到了本方偵察機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遭到德國戰鬥機截擊的消息,卻並沒有把這一情況和德國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聯繫起來,而且在今天凌晨的戰鬥中,他們除了被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打得暈頭轉向之外,根本沒有發現有一艘德國航母從不遠處的海面上溜過。

直到那架飛機飛到距離足夠近的地方,艦上的瞭望員才通過望遠鏡看清那架飛機的身形。這時候它機翼下地鐵十字徽標也已經隱約可見了。

“敵機!敵機!”瞭望哨發出撕心裂肺的叫喊聲,艦上這才響起了久違的空襲警報聲。在軍官們的口令聲中,艦員們紛紛跑回到各自的戰位上,操縱起艦上所剩的防空武器準備對抗敵機的襲擊,然而那架梅塞施密特戰鬥機並沒有俯衝下來發動攻擊的意思,它在高空盤旋一圈,頭也不回的向北飛去。

猶如驚弓之鳥的艦員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留着兩撇漂亮小鬍子地艦長卻愁容滿面,德國戰鬥機自北而來又自北而去,除非德國陸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挪威建立了臨時機場。否則那架戰機便只有一個來源——航空母艦。

審視過艦上殘缺不全的防空武器之後,上校不由得將目光投向如今陪護在本艦兩側的兩艘驅逐艦。它們一艘屬於1930年下水的B級,另一艘則是1934年下水的E級,兩艘均爲本級驅逐艦中的普通型(英國驅逐艦中每級都設有領艦若干,排水量和武備皆強於普通型),其中位於左側行駛地那艘舷號爲級艦“回聲”號。兩個小時前剛剛利用魚雷擊沉了友艦“金剛石”號——那艘不幸的驅逐艦在戰鬥中爲德國戰列艦的15毫米副炮所擊傷,由於艦體漏水情況無法得到控制導致航速逐漸降低,艦長遂作出棄艦決定。在接過所有艦員和傷兵之後,爲免它落入德國人之首,“回聲”號忍痛將其擊沉。

不論是30年代初期建造的B級驅逐艦。還是30代中期建造地E級。既不是爲防空而設計。在戰爭爆發之初也沒來得及進行防空強化。B級全艦隻配有2單管40.5毫米口徑地乒乓炮:=四聯裝12.7毫米機槍。而它們所裝備地CPK型120米單管艦炮最大仰角僅40度,對空能力有限。強大的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在面對敵機襲擊時更不能發揮任何

那架德國戰鬥機離開之後還不40分鐘,“聲望”號上:s便再一次淒厲地響起,這次出現在右舷的共有12個黑點。望遠鏡裡,英國艦員們看到地是他們如今還不太熟悉的德國海軍斯圖卡和戰爭爆發時剛剛入役的雙翼艦載偵察/魚雷機能更是不甚瞭解。這時候,艦上的指揮官們只得利用防空能力不佳的102米副炮試圖擾亂敵機陣型——在敵機靠近之前,艦上的8裝乒乓炮空有強悍的火力密度卻無法威脅到對方,結果英國人只能眼睜睜看着德國機羣在射程之外重新編好作戰隊形、佔據攻擊陣位。

3德國海軍的斯圖卡最先呼嘯着從高空發起進攻,在波蘭戰場上令敵方軍民恐懼不已的機首發聲裝置在這種海軍型上得以保留,在俯衝過程中,它那極爲淒厲的怪叫聲即便不至於讓對手驚慌失措,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對方炮手心理上的緊張程度。經過超過20個月的嚴格訓練,這些德國海軍飛行員在技能上絲毫不遜色於空軍,在對水面目標進行俯衝轟炸時更是經驗豐富。同時,他們又是德國海軍中最勇敢的一羣人,即便面對敵人的密集火力,也依然義無反顧的進行大角度的俯衝攻擊,並將機腹下那枚250斤穿甲彈和機翼下的450斤殺傷彈傾斜在敵方軍艦上。

在理論上,這些炸彈並不足以給一艘裝甲厚實的大型戰艦構成致命威脅,但殺傷敵艦露天戰位人員、削弱敵方防空火力的任務卻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當3海軍斯圖卡拉起時,多顆黑乎乎的炸彈已經準確無誤的砸向英國戰艦的甲板。在隆隆的爆炸聲中,那艘戰艦從艦首到艦尾幾乎都爲彈片、火焰以及近失彈濺起水花所行程的“薄霧”所籠罩。當8裝乒乓炮和4裝12.7毫米機槍戰位上血流成河時達到。

趁着第二批3海軍斯圖卡俯衝時給對方造成的連續壓力,6Fi7分成三組從那艘戰艦左右和艦首方向投下魚雷,這種航空魚雷在威力上較德國水面艦艇和大多數潛艇所使用的稍小,但對任何一艘英國戰艦都能形成有力的威脅,尤其是像“聲望”號這種只具備重巡洋艦水平裝甲的,吃上一顆都可能產生致命的後果。

發現魚雷來襲,英國艦員們趕忙用艦上的大小槍炮向水中射擊,兩艘驅逐艦也在這一刻展現出大無畏精神——它們以自己的軀體橫擋在“聲望”號兩側,試圖以自我犧牲來換取主力艦的平安,同時以艦上火力拼命向來襲的魚雷射擊。

一聲巨響中,數百米外的海面上騰起一根高大的水柱,“聲望”號所面臨的威脅有六分之一被消除了,但這已是英艦上炮手們能力的極限。僅僅二十秒後,位於“聲望”號右側的“黃銅”號最先中彈。剎那間,一根白色的水柱從艦舷外部升起,它部猛的向上一擡,艦底幾乎離開水面,而且艦體上的斷裂痕跡清晰可見。片刻之後,大團濃煙便從裂口出噴涌而出,艦上的大火如同小規模的井噴一發不可收拾,而部迅速落下後徑直下海面以下沉去,艦首和艦尾旋即高高翹起。這時候,艦上的水兵們開始拼命往冰冷的海水中跳,撲騰撲騰像是一鍋落水的餃子。他們身後的驅逐艦繼續下沉,並接二連三的發生着爆炸,在驅逐艦主體全部沉入水中之前,成功逃離的人不40,只佔到員的五分之一,剩下的不是在爆炸中陣亡便隨艦一同沒入冰冷的海底。

另一側的“回聲”號還來不及爲自己的夥伴而悲哀,第二批俯衝的德國轟炸機便用一顆250米穿甲彈擊中了它的艦首炮塔,具備一定動能的穿甲彈對於這種防禦薄弱的驅逐艦而言是就不是什麼不痛不癢的打擊了。它徑直貫穿上部甲板掉進艦底彈藥庫,在給這艘軍艦帶來致命一擊前,底艙負責運送彈藥的英國水兵們還得及看這黑色死神的化身最後一眼。

巨大的轟響中,“聲望”號的艦員們目瞪口呆的看着驅逐艦上單管艦炮塔在猛烈的爆炸中升入數十米高的空中,再重重的砸落到附近的海面上。因爲彈藥殉爆,那艘驅逐艦用比被魚雷擊中的友艦快得多的速度消失在海面上。

兩艘僚艦的沉沒,令“聲望”號的官兵們感到絕望,然而在他們艦長的指揮下,這艘失去近三分之一航速的戰列巡洋艦竟在海面上左扭右閃的避過了一枚又一枚德國魚雷,在德國飛行員們遺憾的目光中,它鏘鏘閃過最後一枚魚雷,由於艦長的高超技術而免於步僚艦後塵,這時候全艦因爲德國轟炸機的炸彈創傷而幾乎籠罩在烈焰與濃煙之中,但不管怎樣,這些“皮外傷”暫時還不至於令它沉沒或者失去動力坐以待斃。

得到第二批攻擊機羣的報告之後,“格拉夫.齊柏林”號隨即派出艦上最後6架俯衝轟炸機以及同樣數量且搭載了200斤穿甲彈的BF-遭到重創的“聲望”號進行又一輪攻擊,但這一次它們在靠近目標之前便遭到了英國海軍艦載機的攔截。匆匆拋下穿甲彈之後,梅塞施密特|的優勢非常明顯,但無奈對方數量居多,在擊落兩架賊鷗式後它們只得掩護6轟炸機無奈返航。

本土艦隊主力的及時趕到令“聲望”號免於被對方艦載機所擊沉,然而它的運氣並沒能支撐它返回本土基地。當天晚些時候,它在斯卡帕弗洛東北方160裡處遭德國潛艇襲擊而沉沒,全艦官兵僅有67人生還。

第32章 發現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8章 馳援柏林第54章 遠航美洲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0章 “殺威棒”第3章 旁觀者清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0章 激戰第20章 世界風暴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34章 頑強阻擊第33章 奢侈的工程第35章 開張大吉第18章 巧緣第6章 偷天陷阱(5)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34章 自由之海第32章 各懷鬼胎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3章 暴戾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55章 戰魂(3)第2章 生命之重第3章 暴戾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19章 封鎖.封鎖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23章 潛在威脅第34章 鐵道炮第20章 世界風暴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8章 夜戰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21章 大戰略(3)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44章 聖.施奈德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7章 德國船工第1章 愛琴海的財富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41章 合夥人第34章 自由之海第25章 冷箭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3章 融合計劃第18章 禮物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8章 巧緣第26章 擴大戰果第12章 領悟時局第6章 東線戰事第6章 找回“記憶”第12章 塞翁失馬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12章 敦刻爾克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15章 趕赴現場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47章 不如放假第6章 大開殺戒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59章 關鍵人物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2章 領悟時局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48章 混世魔王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2章 各懷鬼胎第24章 赫式戰術第4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60章 末日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9章 厄運纏身第3章 融合計劃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22章 懸崖勒馬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1章 未雨綢繆第9章 偷天陷阱(8)第24章 突變之舉第27章 寒夜驚雷
第32章 發現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8章 馳援柏林第54章 遠航美洲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0章 “殺威棒”第3章 旁觀者清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0章 激戰第20章 世界風暴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34章 頑強阻擊第33章 奢侈的工程第35章 開張大吉第18章 巧緣第6章 偷天陷阱(5)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34章 自由之海第32章 各懷鬼胎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43章 騎士精神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3章 暴戾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55章 戰魂(3)第2章 生命之重第3章 暴戾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19章 封鎖.封鎖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23章 潛在威脅第34章 鐵道炮第20章 世界風暴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8章 夜戰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21章 大戰略(3)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44章 聖.施奈德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27章 德國船工第1章 愛琴海的財富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41章 合夥人第34章 自由之海第25章 冷箭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3章 融合計劃第18章 禮物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8章 巧緣第26章 擴大戰果第12章 領悟時局第6章 東線戰事第6章 找回“記憶”第12章 塞翁失馬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12章 敦刻爾克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15章 趕赴現場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47章 不如放假第6章 大開殺戒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59章 關鍵人物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42章 大戰將近第12章 領悟時局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48章 混世魔王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2章 各懷鬼胎第24章 赫式戰術第4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60章 末日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9章 厄運纏身第3章 融合計劃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22章 懸崖勒馬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1章 未雨綢繆第9章 偷天陷阱(8)第24章 突變之舉第27章 寒夜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