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

面上還時不時有零星的雪花飄落。於天空中仍佈滿陰雲,海面上的能見度依然不高,即便使用探照燈,肉眼也很難看45海里體。

在德國新式戰列艦、第1戰鬥集羣旗艦“沙恩霍斯特”號上,隨艦的維修技師們終於趕在這時搶修好了在風浪中出現故障的雷達。即便這種昂貴的設備在惡劣天氣尤其是暴風雪天氣下往往不那麼靈敏,但加上“格奈森瑙”號,兩艦雷達同時出現故障的機率便要小上許多。

“在東北方海域發現5艦船,它們也許想阻止任何船隻進出弗斯特峽灣,將軍!”

身形修長但相貌平平的航海官向張海諾報告這一情況時,第1戰鬥集羣已經到了一個海上十字路口——往東北方便是通往納爾維克的韋斯特峽灣,艦隊沿着這條峽灣前行差不多20海里就能看到納爾維塔,往北便可離開挪威沿海深入到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海,往西偏南方向大450裡則是英國本土艦隊最著名的駐泊地也是德國海軍揮之不去的傷心地——斯卡帕弗洛。

張海諾走到大幅海圖旁,此時代表艦船方位的紅色符號已經到了他們的戰略目標點納爾維克附近,而再有3小時又15鍾便是“T”時,“威悉演習”也將全面打響。此時此刻德國地另4戰鬥羣基本上也都駛近了各自的預定登陸點。

很顯然,本特麾下那10艘滿載步兵的驅逐艦想要在納爾須進入韋斯特峽灣,區區5艦船顯然無法封鎖整個峽灣入口,但它們的存在必然給德軍的預定登陸計劃帶來麻煩。這,也是威悉計劃制定者所考慮到的問題。

如今不論是挪威艦船還是英國軍艦皆已成爲德國艦隊打擊的對象,張海諾當機立斷:

“戰列艦分隊進入戰鬥狀態!發電報給本特將軍,一旦我們誘開敵艦,他立即率領登陸部隊進入峽灣,格拉夫.齊柏林號全速向北前行。注意利用雷達搜索海面並規避敵方艦船!”

伴隨着艦內戰鬥警報的發出,軍官、水兵住艙裡的和衣而睡輪休人員個個以最快的速度躍下牀鋪,拉開艙門便奔向各自地戰鬥位置,軍艦上那如同迷宮般繁多而曲折的通道里立即被腳步聲所充滿,只過了幾分鐘,便又空空蕩蕩的只剩下廣播裡仍在重複發佈的戰鬥警報。

甲板上。巨大的主炮塔緩緩移動起來,炮口一致指向發現艦船的方位,這一動作做了不下百遍,但每一次仍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在甲板下方深深地彈藥艙內,水兵們隨時候命將穿甲彈或者高爆彈裝入揚彈機。揚彈機的另一端。炮手們也時刻準備着完成這一接力比賽的後一棒。

兩艘德國戰列艦從離開威廉港時就以標準的戰鬥隊形航行。這時無需調整便可直接進入戰鬥。稍稍改變航向之後,它們徑直朝弗斯特峽灣口附近的那支英國艦隊駛去。

隨着和目標艦船距離地不斷拉近。艦上地雷達指揮官通過屏幕上回波大小和形狀作出判斷:那支艦隊由一艘大型艦船和四艘小型艦隻組成!

除了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齊柏林。德國在這一海域再無第四艘大型艦隻,挪威人地岸防裝甲艦一來夠不上大型軍艦這個級別。二來也不會遊弋到遠離挪威海岸線的地方。迅速根據形勢作出判斷之後,張海諾下達了裝填穿甲彈地命令,並讓信號兵通過燈光信號將這一命令傳達給位於後方地“格奈森瑙”號上。

“格奈森瑙”號如今正由德國海軍最資深的水面艦艇指揮官奧斯卡庫梅茨少將指揮,這是一位能力出衆且非常嚴厲地海軍將官。在他的領導下,“格奈森瑙”號不論訓練還是演習時,都在戰術機動和射擊上表現出色,但他最大的特點也是弱點,便是不善與人交際。作爲上司和下屬,他或許是合格的,但作爲同僚,他卻令人感到難以接近。

335,射擊控制室報告說對方艦隊已經進入本艦射程,張海諾旋即令信號兵向僚艦發出做好齊射準備的命令。

348,射擊控制室再一次發來報告,雙方距離已經拉近到以內;雷達室則報告說對方艦隊中一艘小型軍艦正快速向本艦隊駛來。

張海諾端起望遠鏡,此時海面上依然黑沉沉的一片,視線中連半個船影也看不到,但他不能就此想當然的認爲對方也沒有發現自己,艦船大小、方位、噪音不同都有可能令雙方發現彼此的時間出現先後。

351分,張海諾下令開火,目標直指雷達上最靠近己方的小型艦船。

氣勢磅礴的雷鳴中,炮口的火光一瞬間點亮了大片海面。即便在十數海里之外,人們依然可以清楚的聽到這一打破沉寂的轟響。兩艘德國戰列艦的第一次重炮齊鳴略有間隔,緊接着,海面上幾乎歸於沉寂,恩懣耳邊只剩下重磅炮彈劃過空氣所產生的特殊鳴響。

十數秒後,遠處海面上傳來一震更加強烈的雷鳴,那是炮彈墜入海中併發生爆炸的聲音。張海諾可以想象到那艘小型戰艦上的水兵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口徑炮彈會有怎樣的反應,但此時他更加關係的是更遠處的那艘大型戰艦,他腦袋裡不斷揣測着它的身份,聲望?反擊?厭戰?亦或是另一艘大名鼎鼎的英國戰艦?

對方很快以炮聲作爲回答,儘管從1.8萬米之外射來的第一些欠缺準頭。但張海諾和艦上地軍官

能夠從炮彈爆時的聲勢作出判斷:那至少是14英寸艦炮彈。

在第二次主炮齊射之後,張海諾下令兩艘戰列艦以主炮攻擊對方的大型戰艦,而以副炮對付那些小型軍艦。就在命令傳達下去後不久,從雷達室傳來一個好消息:他們最先攻擊的那個目標正在急劇失速,如無意外,它已經被近失彈或者彈片擊傷。

擊傷一艘英國小型戰艦並沒有什麼好慶祝的,雖然失速,但他們的修理人員完全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經過搶修令它恢復一定的作戰能力,因而張海諾命令本艦左舷全部副炮集中火力攻擊那艘近乎癱瘓的敵艦。

沙恩霍斯特級副炮採4雙聯裝和4座單聯裝的55徑150毫米炮,射速上基本和德意志級地副炮持平。在火力密度上卻更甚一籌。漸漸的,張海諾已經可以通過對方軍艦上騰起的火團看到它大致的輪廓。那是一艘典型的雙煙驅逐艦,儘管面對的敵手強大無比,上面地單裝12毫米炮仍在堅持不懈的開火,但每被擊中一次,它便有一門或者兩門火炮短暫的停止發射——非封閉式炮塔內的戰鬥人員在這樣的戰鬥中損失恐怕遠遠高於封閉式炮塔。但不用多久,那看似啞火地艦炮便又重新開火,只是它們地炮彈從未真正威脅到兩艘裝甲厚實地戰艦。

402,就在交火開始後11分鐘,那艘英國驅逐艦徹底沉默了。藉着它上面正在燃燒的大火。張海諾隱約看到一個模糊地艦號:H.

成功消滅第一個目標。兩艘德國戰列艦上地軍官和艦員們卻根本沒有時間稍作休整。在張海諾的指揮下,兩艘戰艦邊打邊走。始終和對方保持1.5萬米地距離。這一是可以發揮艦上雷達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將那幾艘戰艦從峽灣入口處吸引走。通過雷達室傳來的報告。張海諾高興的看到對方正被自己牽着鼻子走。

從對方的攻擊頻率和一次落下的大口徑炮彈上,對英國大型戰艦十分熟悉的德國軍官們判斷那是一艘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在英國皇家海軍中,也只有“聲望”號和“反擊”號裝備6門15寸主炮,其他主力艦的主炮數量不是8便是9門。當然,另一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那便是英國戰艦上面有1座主炮塔無法使用,但德國軍官們並不認爲英國人會派出這樣的戰艦前來執行作戰任務。如果在失去兩門主炮後繼續作戰,對方艦長如果不是過於自信的話,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蛋。

在主炮射速方面,一艘英國主力艦通常是1.5發每分或者2每分,在“俾斯麥”號服役之前,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級三聯裝280米主炮以2.5發每分的射速傲視歐洲各國主力艦,但採用半自動裝填的“俾斯麥”號儘管主炮口徑比沙恩霍斯特級高出幾個等級,卻擁有3每分的超高射速,這一特色也隨着“沙恩霍斯特”號提前裝備“提爾皮茨”號主炮系統而得到傳承。即便算上炮手熟練度的因素,如今的“沙恩霍斯特”號依然能夠達到每分鐘22.5的射速,與“格奈森瑙”號協同作戰時,兩艦編隊能夠以每分鐘兩次的齊射速度壓制對手6門15寸炮的火力。

不過,這一理論射速並不意味着交戰10分鐘兩艘沙恩霍~就進行了20次齊射,事實上,在戰鬥中指揮官們通常會在一後通過觀察重新修正射擊數據——雙方都在不斷規避對方的炮火,因而這樣的調整也是必須的。

409分,久違的火球終於打破了黑暗對海面的統治,那騰起的火團照亮了一大片海域,也令使用司令塔內固定式高倍望遠鏡進行觀察的張海諾第一次看清了與自己交火對手的真面目:高高的三腳桅和類似於圓筒的高大艦橋,前二後一的碩大主炮塔以及兩座又粗又高的煙,即便艦體部中彈,那艘以右舷朝向這邊的戰艦依然在奮力的發射炮彈。

“擊中了,好,就這樣保持!”齊裡格迫不及待的通過艦內電話褒揚射擊指揮官。

此時此刻。在“沙恩霍斯特”號地雙聯裝15英寸炮塔內,正汗流浹背的裝填炮彈的炮手們也從負責指揮和通過炮塔測距儀進行觀察的炮長那裡得到了命中敵艦的消息,雖不見得就是自己炮塔發射的炮彈所謂,但炮手們還是振奮的歡呼起來。

“下一發,穿甲彈!”

在又一發炮彈被揚彈機送入炮塔之後,負責運送的年輕炮手提醒夥伴這是一發穿甲彈之餘,還向那枚光彈體就長達1.672的炮彈送上一個飛吻。不一會兒,這枚幾乎有一人高的炮彈便被填入炮膛之內,隨着發射藥包也被填入,炮手合上炮門。高聲喊道:“2裝填完畢!”

數秒之後,炮長通過艦內電話向射擊指揮官報告:“安東(A)炮塔準備好!”

又隔了大約三四秒,從話筒中傳來一個略顯沙啞地聲音:“開火!”

在震耳欲聾的轟響中,新一輪齊射氣勢磅礴的進行着。炮彈發射之後,炮手們照例打開炮門,隨着炮膛中發射藥殘留的氣體涌入。狹窄的炮塔內溫度迅速上升,炮塔內的排風扇一刻不定地轉動着將炮膛預留的廢氣排出,再將外面新鮮的空氣灌入,即便如此,炮手們工作的環境依然是艦上最爲艱苦的幾處戰位之一。

然而就在這時。艦上猛地一震。炮塔內地炮手們幾乎失去平衡跌坐在地板上。不到兩秒,一陣更加強烈地震動傳來。炮手們個個目瞪口呆。經驗豐

長喊道:“我們被擊中了。但用不着擔心,英國人們!”

炮手們顯然是信任炮長地。只持續了片刻地驚慌被先前的樂觀所取代,當又一枚炮彈通過揚彈機從底部彈藥艙提上來時,炮手們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當中去了。

司令塔內,不論是編隊指揮官張海諾,還是艦長齊裡格以及大副、參謀官等人,無不爲停留在剛纔一幕的震撼中——電光火石之間,一枚大口徑的英國炮彈擊中了布魯諾(B)炮塔,但被這座炮塔360米厚的正面裝甲彈開,炮彈緊接着落入海中爆炸,它的威力是如此之大,令轟起的白色水柱升入數十米的高空,水柱頂端甚至超過了艦上的最高點。這種近失彈雖不至於給“沙恩霍斯特”號厚實的水線主裝甲帶來太大的麻煩,但在剛纔那一瞬間,確實有許多人都認爲自己要完蛋了,若是那枚380米的英國穿甲彈擊穿360米的炮塔裝甲,輕則令這座炮塔啞火,重則非要讓這艘3.5萬噸的戰艦報銷不可。

最先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張海諾,親自跑到話筒那邊,“布魯諾炮塔報告情況,損管報告損失!”

B炮塔炮長的聲.=:座主炮塔帶來一點麻煩,但主要人員和設備均安然無恙。艦上的損管還沒傳來報到,十數秒之後,反倒是射擊指揮室打來電話:“再次命中敵艦!”

張海諾迅速轉過身,在遍佈暗紅色“流星”的黑暗空間裡,一團比剛纔還要大的火球正在升起。很明顯,這一次命中它的是由“沙恩霍斯特”號所發射的威力更大的380米炮彈,1916年下水的英國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儘管在20和30年代分別進行了大甲卻始終停留在巡洋艦級別上——228米,其炮座裝甲更是隻有不足18毫米,主裝甲帶亦不超過這個水平,這意味着一發380米德國穿甲彈足以擊穿它的任何部位,當它被擊中之後,英國人所能做的無非是祈求出現啞彈或者德國穿甲彈強到足以貫穿整個艦體在艦外爆炸。

然而,啞彈可能出現在每一場戰鬥中,卻不至於發生在關鍵時刻,而爆炸確確實實發生在艦內,英國戰艦的兩座前主炮頓時啞火了。見此情景,三艘英國驅逐艦脫離隊列勇敢的衝了上來,任由德國炮彈在它們附近猛烈爆炸,它們依然頑強向兩艘德國戰列艦逼近,它們的作戰方式永遠是德國大型戰艦指揮官所厭惡和敬佩的。

爲了避免在這視線非常差的海域被魚雷擊中,張海諾只得下令艦隊一邊用主副炮射擊一邊全速轉向,在海面上轉了一個大圈之後,那艘英國大型戰艦便已在三艘驅逐艦的護送下向西撤離。雖未能擊沉敵艦,但張海諾見誘敵計劃的第一步已經達成,但率兩艘戰列艦重新踏上了北上的行程,伺機而動的本特將軍指揮他的10艘驅逐艦4輔助艦船高速駛入韋斯特峽灣,“格拉夫.齊柏林”號則在不久之後於挪威海東南部與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會合。

515,天剛矇矇亮之時,德國陸海空軍按照“威悉演習”的預定計劃從向挪威發動全面進攻。

在納爾維克,當德國驅逐艦分隊駛近港口時,21900年下水的挪威裝甲艦試圖抵抗,但本特將軍的驅逐艦很快用魚雷擊沉了它們。納爾維克港的駐軍司令則是個同情和支持納粹主義者,在迪特爾將軍的勸說下,他同意放棄抵抗,飽受暈船困擾的山地兵們迅速從驅逐艦登陸,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港口。到天亮時,納爾維克已經被德軍佔領。

在特隆霍姆,以“施佩爾海軍上將”號爲旗艦的登陸艦隊在港口亮起了英國海軍的莫爾斯燈光信號,矇蔽了挪威人一把。趁挪威守軍尚未反應過來,德國軍隊閃電般的奪取了這座港口,只有挪威的海岸炮兵連對德國人進行了輕微的抵抗。

在卑爾根,進攻港口的德國巡洋艦和驅逐艦與挪威岸防和魚雷艇部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炮戰,在德國空軍轟炸機的支援下,登陸部隊付出犧牲兩百多人的代價後佔領這一港口,而海軍的“柯尼斯堡”號輕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也輕微受損。

在斯塔萬格和克里斯蒂安桑,德軍登陸艦隊遭遇的抵抗較爲微弱,兩處均在戰役發起的幾個小時內爲德軍所佔領。

只有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德國軍隊才遭遇到了真正的頑強抵抗。在狹長的奧斯陸峽灣中,進攻的德國艦隊遭到挪威軍隊的炮擊和魚雷攻擊,重巡洋艦布呂歇爾中雷沉沒,更名爲“呂佐夫”的“德意志”號裝甲艦受損。這一重創令德國人如夢初醒,他們不得已將艦隊退出峽灣,陸軍部隊從峽灣入口處登岸,並在空軍的掩護下攻佔了兩岸的挪威炮臺,與此同時,德國空降部隊也按計劃佔領了奧斯陸機場。然而,挪威軍隊的抵抗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令挪威政府將皇室成員、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等通過火車轉移走,挪威銀行的黃金和外交部的秘件,共裝滿2卡車,一併運出奧斯陸。

在丹麥,由於丹麥國王和政府官員的妥協,德軍幾乎未遇抵抗便順利佔領丹麥全境。在這整個過程中,丹麥海軍一炮未發便全部繳械投降,丹麥陸軍全部的戰果便是在一場小規模戰鬥中擊傷不足30德國士兵。

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24章 直面強虎第7章 秘密基地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14章 柴油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9章 歡迎參觀第17章 鷹日(4)第43章 騎士精神第1章 先機第44章 名揚內外第12章 攻心爲上(5)第40章 英式機密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章 路在何方第53章 戰魂(1)第34章 蘇臺德第24章 海戮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41章 合夥人第15章 重炮聲威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20章 天災人禍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18章 巧緣第37章 初到巴西第4章 英法船團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12章 塞翁失馬第15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40章 英式機密第7章 超遠炮擊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57章 戰魂(5)第11章 逆風飛揚第7章 偷天陷阱(6)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40章 聲音第39章 戰俘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35章 彩虹第3章 危險旅程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4章 炸了?炸了!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0章 激戰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8章 禮物第10章 不死之身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章 再度出擊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21章 刀鋒所向第4章 偷天陷阱(3)第30章 撞擊!第58章 戰魂(6)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57章 戰魂(5)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9章 偷天陷阱(8)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4章 偷天陷阱(3)第5章 領海第48章 混世魔王第35章 命運之線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8章 第一次約會第53章 戰魂(1)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23章 噩號第33章 鋼鐵聯盟第29章 是去是留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24章 魚躍龍門第34章 自由之海第11章 冰海初戰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13章 海軍之父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章 先機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24章 角鬥場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25章 海空大戰
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24章 直面強虎第7章 秘密基地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14章 柴油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9章 歡迎參觀第17章 鷹日(4)第43章 騎士精神第1章 先機第44章 名揚內外第12章 攻心爲上(5)第40章 英式機密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章 路在何方第53章 戰魂(1)第34章 蘇臺德第24章 海戮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41章 合夥人第15章 重炮聲威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20章 天災人禍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18章 巧緣第37章 初到巴西第4章 英法船團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12章 塞翁失馬第15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40章 英式機密第7章 超遠炮擊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57章 戰魂(5)第11章 逆風飛揚第7章 偷天陷阱(6)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40章 聲音第39章 戰俘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35章 彩虹第3章 危險旅程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4章 炸了?炸了!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0章 激戰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8章 禮物第10章 不死之身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章 再度出擊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21章 刀鋒所向第4章 偷天陷阱(3)第30章 撞擊!第58章 戰魂(6)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57章 戰魂(5)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8章 猶太聯盟(2)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9章 偷天陷阱(8)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4章 偷天陷阱(3)第5章 領海第48章 混世魔王第35章 命運之線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8章 第一次約會第53章 戰魂(1)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23章 噩號第33章 鋼鐵聯盟第29章 是去是留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24章 魚躍龍門第34章 自由之海第11章 冰海初戰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13章 海軍之父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章 先機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24章 角鬥場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25章 海空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