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

長而曲折的韋斯特峽灣,是挪威北方港口納爾維克唯一水路。在德國入侵挪威的戰爭中,2000名德軍山地步兵所搭乘的驅逐艦隊,就是沿着這條峽灣進抵納爾維克,並由此拉開了爲期兩個多月的納爾維克之戰序幕。

那場發生在北方的戰役規模雖然不大,其進程與結果亦不足以對整個戰爭的形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人都是通過這場戰役頭一次注意到德軍山地部隊,進而爲這支部隊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的精神所折服。從那時候起,山地兵精神就成爲德意志國防軍的又一象徵。

時隔一年有餘,一批德軍山地步兵再次乘船出現在這條峽灣當中,不過和從前大爲不同的是,這些步兵已經在納爾維克度過了非常愜意的兩個星期——溫暖的壁爐、充足的熱水與食物供應,每天只需要呆在屋子裡,聊天、打牌或是悶頭睡覺,這簡直就像是一支從戰場上撤下來休整的部隊,但他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是無比艱險的戰場!

這是一支由領航汽艇、護航魚雷艇和運輸船組成的小型船隊,挪威籍的領航員與德軍派駐納爾維柯的官員共同操控着那艘不足百噸的小汽艇走在最前面,緊隨其後的,是一艘1935年級魚雷艇。

這種排水量800多噸的大型魚雷艇在德國海軍中屬於快速機動部隊,雖然艇上只裝備05毫米口徑艦炮一座,但2三聯裝地3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高達節的航速,使它成爲一柄鋒利的海上快劍,而挪威曲折的海岸線和複雜的峽灣更是爲其提供了理想的作戰場所——不過,自從歐海之戰結束以來,英國艦艇就極少光顧挪威附近海域了!

三艘懸掛德國旗幟的運輸船排成一字縱隊,在兩艘大型魚雷艇的保護下以8節的航速緩慢向峽灣口駛去。“哈爾特馬克”幾個黑體大字,醒目的刷在第一艘運輸船地船首一側,這與當年著名的“阿爾特馬克”號只差一個字母,可兩者之間其實並無聯繫。

被認爲間接引發了德軍入侵挪威之戰的“阿爾特馬克”號,是一艘排水量達到23萬噸的專業補給艦,於1937年下水,航速209節。在戰爭爆發之初,這艘補給艦被派往大西洋海域爲出擊的“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補充油料,並從那艘遠洋襲擊艦上接收俘獲的盟軍海員,後在返航經過挪威海域時,遭到英國驅逐艦分隊地襲擊,經過一場風帆時代式的甲板格鬥之後,英軍突擊隊救走了被扣押的船員,德國政府則將這一事件視爲莫大的恥辱,而且當時德國輸入鐵礦砂的最主要途徑便是通過貨船經由挪威水道運,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德國攻佔挪威的決心。

眼前這艘“哈爾特馬克”號,是20年代中期由漢堡造船廠建造的跨海郵船,其排水量爲1噸,設計時的最高航速達到25節,但隨着船齡的增長和機械的損耗,眼下加足馬力也就能跑出20節。戰前歸屬德意志船運公司旗下,每週定期往返於德國和西班牙之間,以運送貨物爲主,兼有若干客房——但通常是爲追求效率而非享受地公務乘客準備。

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和德國的絕大多數民船一樣,“哈爾特馬克”號也再未離開過歐洲海域,挪威戰役期間曾作爲運兵船在德國本土與挪威首都奧斯陸之間的有限海域活動,德國入侵蘇聯後,又再度作爲運兵船往返於德國與波羅的海沿海港口之間。此次前往北方的摩爾曼斯克,可以說是這艘郵船2年多來最遠的一次遠航,而它運載的,是1200~名隸屬於德國第5山地師的步兵以及大量武器裝備。

真正的深夜,整個峽灣靜悄悄的,狂嘯多日地大風消失了,徐徐的風只能吹動旗幟飄拂,海面上仍在飄雪,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樣一兩個小時就能在甲板上堆厚厚一層雪。幾名執勤的士兵揹着步槍在船舷走動,相比於那些奮戰在莫斯科與列寧格勒前線的同胞們,這些德軍官兵眼下至少不用挨冷受凍)離開波羅的海駐地時未帶足地衣裝,也已經在德國駐挪威部隊的協助下臨時補齊了。厚厚地大衣雖然款式並不統一,但只要能夠抵禦嚴寒,又有什麼關係呢?

護航船隊行駛了足足兩個小時。終於走出了深邃地峽灣。領航地汽艇就此折返回去。留下兩艇三船繼續向浩瀚且難以捉摸地大海駛去。

德國人並不知道。他們地船剛一離開峽灣。就被十數公里外地英國巡洋艦發現了——經歷了前期慘重地失利之後。英軍利用自

業技術優勢以及美國政府地大力支持不斷增強自身裝到19411年末。他們已經將性能較爲成熟地實用型雷達裝上海軍地大部分艦艇甚至是一些巡邏飛機。而下一步。就是在所有地護航驅逐艦上也裝備小型化地探測雷達。

黑暗中。兩艘英國輕巡洋艦悄然向茫然不知地德國船隊逼近。而在它們後方。還有一艘火力強大地艦艇作爲策應。在英國本土艦隊各戰鬥分隊地作戰任務中。阻截德國地運兵船是最靠末位地一項。但久違品嚐勝利滋味地英國海軍官兵們。迫切需要一些能夠鼓舞時期地“刺激品”。

7海里……6海里……

距離在迅速拉近。但雷達屏幕上地德國船隊仍沒有任何變化。5個光點依然在靠近挪威海岸地水域航行。速度似乎已經增加到了12節——但。這樣地航速根本無法逃脫三艘現代化巡洋艦地追擊。

在6500,也就是不足4海里的地方,英國皇家海軍輕巡洋艦“庫拉科”號突然打出兩發照明彈,數秒之後,照明彈在德國船隊上空突然綻放,瞬間便將五艘以縱隊航行的德國艦船從黑暗中揪了出來。

仍隱藏在黑暗中的“庫拉科”號緊接着用燈光向德國船隊打出這樣一串信息:“我們是英國皇家海軍,你們已經沒有逃跑的機會,投降或是被擊沉!”

這時候,更加先進和強大的英國輕巡洋艦“毛里求斯”號已經高速繞到了德國船隊前方,並以同樣的方式發出了警告信號。

雖然看不到德國水兵和船員們的臉,但英國人相信,這時候他們的表情一定非常有趣。

爲了增強警示的效果,同時也稍稍展示一下己方的實力,“庫拉科”號艦首兩座雙聯裝的寸艦炮開火了,炮彈落在距離德國船隊還有大約兩百米的海面上,雖然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卻給了對面船上的德國人敲響了警鐘。

“一分鐘內停船,否則予以擊沉!”“庫拉科”號再次發出信號。

國際通用的聯絡方式,德國艇長和船長們不會不懂,但他們並沒有任何的燈光答覆,只見三艘普通民船,包括那艘體積最大的雙煙e;大船,爭先恐後的朝海岸方向駛去,兩艘大型魚雷艇也在轉向,但艇艏明顯轉向了相反的方向,在又一輪照明彈的光輪中,它們尾部的白色水痕正在明顯變大!

“庫拉科”號毫不猶豫的再度開火,改裝成爲防空巡洋艦之後,高平兩用的寸主炮雖然在口徑上有所減小,但對付一般的小型艦艇還是綽綽有餘,而且雙聯裝的配置在效率和空間方面也比改裝前單裝艦炮更爲理想。此外,艦上12(76毫米)高平炮的數量也增加了一倍,對空和對海攻擊時的火力密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雷達的指引下,炮彈不斷在兩艘德國魚雷艇近處爆炸,激起的白色水柱讓人想起雨水澆灌後竹林中出現的春筍。雖然時刻都有被擊中的危險,但兩艘魚雷艇卻依然在瘋狂的加速——如果它們一開始就處於高速航行狀態,那麼裡只是片刻即到的距離,然而現在,它們不得花費多出將近一倍的時間來嘗試跨越。

就在“庫拉科”號開火之後幾秒,從北面迂迴攔截的“毛里求斯”號也開火了,這是一艘戰前剛剛完工的新式輕巡洋艦,雖然設計風格上依然有着條約時代的深深印跡,但它不論體形還是裝備都要比上一場戰爭前後建造的“應急巡洋艦”強上許多,在略超過8000~的艦體上,裝備有12門6英寸50倍徑BLMarkkXXIII艦炮——以四座三聯裝炮塔前二後二佈置,8門寸副炮提供的火力竟和“庫拉科”號的主炮相當!

轟的一聲,領頭的德國魚雷艇上突然騰起了一團碩大的火球,在它即將進入魚雷最佳發射範圍的時候,一枚高爆炮彈擊中了它並不堅固的艇身,甲板上唯一的一門05毫米炮纔剛剛開了兩炮,現在卻永遠的喪失了發言的資格——炮手無一例外的被掀翻,正面的炮盾也被打出了一個偌大的口子,火勢正從甲板破口用處,兇猛的朝指揮室以及魚雷發射管撲去!

僅過了不到半分鐘,另一艘魚雷艇也中彈了,巨大的爆炸幾乎將它的艇~給炸飛了,但在最後關頭,兩艘德國魚雷艇還是奮力發射了魚雷,艇員們的這一舉動,挽救了這支船隊原本鐵定覆滅的命運……

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23章 誘餌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7章 魔術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7章 海軍公敵之死第4章 時過境遷第12章 領悟時局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4章 驚世之聞第19章 何去何從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0章 世界風暴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1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45章 非正式的狼羣試驗第12章 堅實步伐第46章 喜與悲第12章 敦刻爾克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20章 亦幻亦真第14章 柴油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18章 巧緣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26章 鳥槍換炮第6章 會合點第20章 “殺威棒”第24章 赫式戰術第16章 迷霧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爭鋒相對第19章 何去何從第4章 英法船團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20章 世界風暴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4章 突變之舉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24章 赫式戰術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5章 偷天陷阱(4)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4章 鷹日(1)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9章 我的潛艇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24章 魚躍龍門第25章 伊斯坦布爾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58章 戰魂(6)第57章 佈雷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31章 調兵遣將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2章 陸軍將帥第36章 以變應變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21章 棋子第34章 驚世之聞第9章 歡迎參觀第6章 審判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5章 前行之路第16章 鷹日(3)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章 偷天陷阱(2)第6章 窒息的間歇第29章 是去是留第33章 黑色流冰(2)
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23章 誘餌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7章 魔術第40章 前程幾何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7章 海軍公敵之死第4章 時過境遷第12章 領悟時局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4章 驚世之聞第19章 何去何從第14章 與羊同壕第20章 世界風暴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1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45章 非正式的狼羣試驗第12章 堅實步伐第46章 喜與悲第12章 敦刻爾克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18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20章 亦幻亦真第14章 柴油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2章 絕望中的閃光第18章 巧緣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26章 鳥槍換炮第6章 會合點第20章 “殺威棒”第24章 赫式戰術第16章 迷霧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爭鋒相對第19章 何去何從第4章 英法船團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20章 世界風暴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4章 突變之舉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24章 赫式戰術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5章 偷天陷阱(4)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7章 戰前部署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4章 鷹日(1)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9章 我的潛艇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24章 魚躍龍門第25章 伊斯坦布爾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58章 戰魂(6)第57章 佈雷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31章 調兵遣將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2章 陸軍將帥第36章 以變應變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21章 棋子第34章 驚世之聞第9章 歡迎參觀第6章 審判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5章 前行之路第16章 鷹日(3)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章 偷天陷阱(2)第6章 窒息的間歇第29章 是去是留第33章 黑色流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