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

並奧地利這樣一個純粹的內陸國家,海軍顯然幫不上於元首洞悉了英國佬的綏靖政策,他的最高統帥部甚至沒有給德國海軍下達戰備命令——儘管海軍高層還是謹慎的召回了休假軍官,但在總參謀部和各艦隊司令部裡,人們大都心態輕鬆的談論着陸軍近日來的行動:

“嘿,聽說古德里安將軍的坦克一路拋錨,到維也納時只剩下不到一個團了!沿路阻礙後勤車輛的不是奧地利人,而是這些拋錨的坦克!”

“據說這次陸軍倉促出征竟沒有帶足補給,他們進入奧地利後一邊前進一邊從奧地利人那裡付錢購買食品。還好,奧地利人非常歡迎德國軍隊,若真演變成一場戰鬥,噢,那就太糟糕了!”

……

兼任主力艦隊總參謀長一職的張海諾,負責協助司令官威廉.馬歇爾指揮由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和三艘柯尼斯堡級以及“萊比錫”號輕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在1938年春天時,德國海軍水面艦隊的家當還不/英國人的一支分艦隊,但兩艘沙恩霍斯特級、三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均臨近服役,加上即將於一年後下水的俾斯麥級,德國水面艦隊正一步步重回它的光輝時代。

依照統帥部下達的“避免刺激英國人”的行動指示,在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境內至德奧兩國通過全民公投宣佈合併地這將近一個月時間裡。德國主力艦隊的艦隻大都安靜的呆在基爾港內,只有兩艘柯尼斯堡級在3下旬編隊進入波羅地海南部海域進行例行巡視。

德奧合併事件中,陸軍尤其是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隊大出風頭。但最耀眼的明星當屬奧地利出身的阿道夫.希特勒。420這天,是他生日。遵照帝國內政部長和宣傳部長的指示,帝國總理府特意爲元首舉行了盛大的生日宴會,並向囊括德國軍政界要員和諸多外國大使發出邀請。作爲海軍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張海諾也和其他海軍將官一道前往柏林爲希特勒慶賀生日。

德國主力艦隊的司令部設在基爾,張海諾只好提前一天與艦隊司令官馬歇爾以及其他駐守在基爾地高級軍官們搭乘轉機飛往柏林。用於運載這些海軍高級軍官的,是一架隸屬於海軍部的Ju-52即大名鼎鼎地“容克大嬸”。這模樣醜陋的傢伙有着三臺發動機和波紋鋁蒙皮。機身輪廓棱角分明,採用容克公司獨特地兩段式襟翼,粗壯的起落架支柱從機身中伸出。

坐在這架專機相對舒適的機艙座位上。張海諾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假如這架飛機因故障而墜毀,海軍豈不是要因此損失掉一羣精英?歷史會不會重新回到從前的老路上?

他環顧四周。除了如今已經成爲他頂頭上司的“猛將兄”馬歇爾,還有基爾海軍基地地司令官羅爾夫.卡爾斯將軍——此人是雷德爾地好友,也是海軍中諸多正直將領中地一份子。他對政治行爲不屑一顧,但對能夠解決德國經濟問題並使之獲得相應國際地位的帝國元首尊敬有佳。

在張海諾地後排,坐着海軍潛艇部隊的兩位重量級人物:羅德里克馮.赫森和卡爾.馮.鄧尼茨。赫森在年前剛剛晉升海軍少將,現在依然是潛艇部隊的一把手。他在潛艇生產和人事安排上的表現大大超出張海諾的預期——也許在施奈德造船廠時期他這方面的能力已經得到很好的鍛鍊。只不過張海諾一直沒有特別注意罷了。

赫森的出色。並沒有掩蓋鄧尼茨在潛艇方面的才華,兩個先前的競爭者反而在漫長的工作中愈發的認可和尊敬對方。配合也越來越好。鄧尼茨如今的軍銜和張海諾相平,但在潛艇部隊的訓練和平時演練中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一旦戰事爆發,他的功勳和榮譽必將隨着精銳潛艇部隊的出色表現滾滾而來,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在赫森和鄧尼茨的共同打理下,現擁47艘大小U艇的德國潛艇部[已經成爲德國海軍戰鬥力最精悍的部隊之一——在大多數人眼裡幾乎是不遜於主力部隊的。其中最受海軍上下矚目的,莫過於剛剛完成環球遠航的U-36號,這艘潛艇是施奈德造船廠有史+艇——它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的U-139級潛艇爲藍本,結合目前先進技術所研發的2500噸級遠洋潛艇,除了型聲納以及Gema公司的試驗型潛艇雷達,更讓海軍感到驕傲的是U-航行過程中從未進入陸地港口進行補給:德國在海外部署的補給船在海上爲它補充了航行所需要的油料和食物補給!歸港之後,艇長瓦倫赫及全體艇員都獲得了嘉獎,但這一創記錄的航行卻因爲保密原因未對外公佈。

此外,新服役的U-43和U上荷蘭海軍於1938年在自己的兩艘潛艇~蘭後才意外獲得這一技術),這意味着德國海軍在潛艇技術方面時隔20年之後重新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這架“容克大嬸”機艙中後部,還坐着7位海軍上校和

他們或是戰術方面的專家,或是艦艇技術上的強人,港的海軍精華大都集中在了這裡。然而在從基爾到柏林的數小時航程中,這架三發客機飛行平穩,並以一次非常順利的降落徹底了結了張海諾的這段“妄想”。

20日當天的晚宴,果然是盛況空前。穹式圓頂下地大廳如宙斯神殿般華麗。大塊大理石鋪就的地面讓人無時不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雪白地牆壁上,巨大的豎狀條幅因爲鮮豔的紅底與白圈黑萬字而異常醒目,它們就像是宗教儀式上的特殊旗幟。讓人一進大廳便肅然起敬。

主人尚未現身,大廳裡卻已熱鬧非凡:上百名來自各界的貴賓三三兩兩的愉快交談着,穿純白禮服的侍者穿梭於人羣之間爲衣着端莊的女士和風度翩翩地紳士們送上酒水果點。放眼望去,貴婦們項上璀璨耀眼的珠寶、雪白豐滿的胸脯以及高貴典雅地長裙漸欲迷人眼,但高高的髮髻總讓人覺得過於呆板;男士們或着昂貴地晚禮服,或以筆挺軍服上意義不凡的飾件引人注目。

在這樣的宴會上,從來不乏部長和將軍級的人物,照理說張海諾是不起眼的。但這似乎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嘿,海諾,晚上好!”帝國內政部長魯道夫.赫斯。如今國社黨內部地二號人物,也是這場晚宴地主要發起者。老遠就熱情地朝張海諾打招呼,雖然他沒有冷落海軍將官羣中的老將們,但對兩者之間地語氣是截然不同的——客套與老友之間的問候,區別顯而易見。

“您好,尊敬的部長閣下!”

當着海軍部的諸多將領們,張海諾有意將這樣的問候公式化。可是赫斯卻主動從旁邊的侍者那裡替他端了一杯香檳。然後旁若無人的聊起各自的近況。和張海諾的惴惴不安相比。周圍的人們對此可不是一般的眼紅,要知道元首早在他的政治遺囑中欽定魯道夫.赫斯爲他的第一繼承人(歷史上是戈林第一、赫斯第二)。雖說帝國元首目前的年齡和健康狀況還不至於讓人操心遺囑一事,但至少反應出帝國政府內部目前的座位排次。

所幸的是,雷德爾對張海諾與這些國社黨人之間由來已久的私交早已是知根知底。張海諾將自己和他們的相識歸結於尋找安娜時的巧遇,這一點也是這位政治上持保守觀點的海軍總司令易於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和陸軍相比,如今海軍在國內政治鬥爭中保持着高度的純潔性,這樣的狀況讓雷德爾本人感到滿意,同時也有效的證明了張海諾對他的親口許諾——不攪入政治事件,不在海軍內部搞政治活動。

如今國社黨內部的三號人物究竟是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還是黨衛軍領袖漢斯.洛梅斯特,衆人素有爭執,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兩人在黨內地位極高且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戈培爾素來是納粹的宣傳機器,元首親自出席的講演之外,他和赫斯幾乎包辦了其他羣衆講演,並且頻頻在電臺上對着全國民衆發言;自清洗羅姆衝鋒隊之後,黨衛軍取代衝鋒隊成爲黨內第一武裝,並且控制着最駭人聽聞的德國秘密警察和黨內情報部門。作爲這一武裝組織的頭目,漢斯.洛梅斯特並不像戈培爾那樣聒噪,但他的這種沉穩和腳踏實地恰恰是希特勒所看重的,以致於另一個以權謀著稱者希萊姆,如今只能轉入衝鋒隊發展——且因爲羅姆的前車之鑑而受到諸多限制,這羣人儼然已經成爲維護治安的普通打手。在即將到來的“水晶之夜”中,他們所扮演的也是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不管戈培爾和洛梅斯特之間是否存在權力上的明爭暗鬥,這兩個人對海軍將領們的態度高度一致,這也和希特勒近來頗爲關注海軍建設有關。同樣的,作爲早已相識的老友,他們均單獨和張海諾打了招呼,這在無形之中進一步提高了其在海軍將領中間的地位——儘管也有人以此爲由背後抨擊他是國社黨派來海軍的間諜,但這種流言蜚語的攻擊在強權面前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

“海諾,你還記得1919年時離開隊談中,漢斯.洛梅斯特,也即是埃德文,表情平淡的插了一句。

張海諾怎會不記得那12名離隊而去戰友,他回國之後曾|~這些人取得聯絡,但由於當初他們約定好回國之後就隱姓埋名遠遁他鄉,因而一直沒有他們的音訊。

“記得。你是說……”

“我們地幾個老朋友遇到麻煩了,有人試圖籍此來揭開我們的秘密,我們得找機會好好談談這個問題。但不是在這裡!”埃德文面帶笑容的說道,而這種笑容用來掩蓋他們談話內容可以起到很好地作用。

張海諾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好的,祝您今晚過得愉快!”

兩人隨即碰杯,若無其事的各自應酬去了。

晚上7時30,今天的大壽星,這個華麗大廳的主人,同時也是萬衆矚目的焦點。帝國元首、三軍最高統帥阿道夫.希特勒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出場了。他照例當着衆人進行了一番講演。前面半個小時,他回顧了自己49年來地奮鬥歷程——

,許多細節都被美化和誇大了。但多數人還是聽得這之後,他話鋒一轉。以極盡美好之詞展望了德國的未來。當着諸多外國友人之面,他大談和平,聲稱德奧合併只是日爾曼民族的內部事務,且能夠起到保證歐洲和平地作用,他再次重申德國將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福利水平,這一點在國際上也是有目共睹的——到了30代末期。德國嬰兒死亡率甚至低於英國。當英、法、美等國此時還在爲大量地失業人口和頻繁的罷工而犯愁時。德國的失業率卻已降低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三以下,並且自希特勒當政以來數年未發生嚴重的罷工事件了!

這段講演以掌聲開始。又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看得出來,就連許多外國人士也將希特勒看作是歐洲地傳奇人物:一如歷史那樣,大戰爆發之前許多人都覺得此人是個政治界地天才,卻沒有看透他虛僞假面下地可怕戰爭企圖和在反猶方面的邪惡用心。

恭維地聲音實在太多,希特勒在接下來最多隻能和每個人說上那麼一兩句。一個小時之後,他便藉口參加衝鋒隊和民衆的火把遊行而離開。這一次,張海諾總算是緩了一口氣,要是元首再過來當衆和他親切交談,那些海軍將官們非得用妒忌的目光殺死自己不可!

不僅是柏林,當晚德國的許多城市都舉行了民衆自發參加的火把遊行,這也是國社黨的傳統慶祝方式。

第二天,從基爾趕來的海軍將領們大都留在柏林,一方面是借這個機會回海軍司令部述職,也順便參加海軍未來十年造艦計劃的方案研討會——目前德國海軍已4大型戰艦處於建造過程中,接下來應該再造大型軍艦還是多造一些小型、機動性強的軍艦和潛艇,這個問題在進入1938年後變得日益突出,而海軍將領們|司令京特.古澤爲首的多數將領認爲,德國應該建造更多能夠使海軍實力迅速提升的大型戰艦;海軍總參謀長、前海外項目部主管赫爾姆斯.海耶上校則提出一份截然不同的方案,他認爲德國海軍應該設法在靈活性方面超過對手,如果只是一味的建造大型戰艦,那麼很有可能出現上一場戰爭之前的海軍競賽,而論造船業實力,德國造艦速度不可能超過英國!

究竟採用何種方案,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海軍究竟將哪些國家設爲潛在對手。在此之前,帝國元首提出的第一目標是野心不斷膨脹的近鄰波蘭,但即4大型戰艦尚未服役,德國海軍目前的實力也已經超過波蘭,現代化程度更非波蘭海軍那支老舊艦隊可比。

爲此,雷德爾特意向元首作出請示,而鑑於英國在德奧合併中表現出來的並不友善的態度,希特勒要求海軍在未來做好和強敵交手的準備。

在歐洲,德國海軍的傳統強敵只有一個。

元首含糊其辭的政治語言,並未給海軍規劃案帶來決定性影響,海軍內部的爭論依然在繼續。在規劃方案委員會討論出一個現實可行的方案之前,張海諾決定先解決自己的問題。爲此,他在雷德爾當初秘密會見希特勒的那處位於柏林郊區的莊園裡與埃德文碰了面。在那裡,他見到了兩個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戰友:凱斯.施密特,前U-148軍醫官;普羅爾弗裡恩,前U-21槍炮指揮官。

在這種情況下地碰面。或許是當初分別時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一別十九年,再次重逢讓人感覺恍若隔世。當年的艇長,如今成了德國海軍准將。魚雷長投身政界併成了德國地重量級人物,而另外兩個,身材發福、目光精明,儼然一副商賈姿態。

“你是說,希萊姆的手下正在調查這件事情,並希望籍此來扳倒你這個老對手?”

聽過埃德文的簡單介紹後,張海諾心裡的預感得到驗證。

埃德文坐在大沙發上,翹着腿。坦然說道:“是的,施密特和弗裡恩遵照我們當初的約定遠走他鄉,他們選擇了奧地利。但現在看來這個選擇並不明智!近年來我們對奧地利不斷進行滲透,大量情報人員和衝鋒隊員都在那裡活動。他們被希萊姆的手下找了出來並不奇怪。其實希萊姆從很早開始就對你我的經歷很有興趣,雖然還沒有確鑿地證據,但我想他已經掌握了不少對我們不利的資料!

“希萊姆……” шшш◆тtκan◆℃ O

張海諾打一開始對那個“養雞場主”沒有好感,但當時他已經是黨衛隊的副領袖,且受到希特勒地關注,因而不便下手。如今。事態的發展應了他當初地揣測——此人終究不是個安於現狀的角色。雖然衝鋒隊一度面臨被解散的窘境。可龐大的規模卻是可以利用的。

“有沒有可能找機會把他幹掉?”

“這很難!”埃德文搖搖頭,“經羅姆一事之後。大家現在行事都變得非常謹慎,何況希萊姆如今在元首面前事事賣力,在赫斯、戈培爾也畢恭畢敬。除了生活有所不檢點之外,他現在並無別的把柄落在秘密警察手裡!若要執行暗殺行動地話,衝鋒隊地保安措施如今相當嚴密,搞不好還會被對方反咬一口!”

政治

遠是張海諾這種人不適合參與地,同時他也對自己當林落魄時下手感到慶幸。戈林這個名字在如今的國社黨已經極少被提起,至於從前地那位神秘的中校,也早已被埃德文控制下的情報部門和秘密警察連根拔除,可以說這世界上除了他和埃德文,再也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這件事情背後的秘密了。

“這點你也不用太擔心,雖然暫時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但我的人嚴密監視着衝鋒隊的活動,只要他們一有行動,我們就能及時作出反應。今天找你來,是商量於此有關的另一件事情。施密特在奧地利北部經營着一家化工廠,在瑞士還有投資;弗裡恩在南部經營商業,如今也有可觀的實力。關於那些當年離隊者,我這裡有一份並不完整的資料,你看看!”

說罷,埃德文遞過來一個檔案袋。張海諾打開一看,這上面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霍然在列:

吉爾貝特.揚克,1919年歸國,當年舉經營一家大型機械工廠和一家巧克力加工廠;

塞茨.克洛斯,1919年歸國,當年舉家~|的造船商之一,名下擁有兩家大型造船廠;

伯特洛姆.凡恩,1919年舉家遷居瑞典其妻系當地名門之後;

赫勒爾.斯特勞恩,1919年舉家遷居葡界有密切聯繫;

杜特奇.施奈德,1919年舉家遷居丹麥.

第28章 冒險者的遊戲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章 危險旅程第14章 與羊同壕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6章 我們終將重新崛起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15章 趕赴現場第6章 大開殺戒第12章 領悟時局第22章 懸崖勒馬第19章 何去何從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34章 鐵道炮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0章 臨陣磨槍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8章 動員第20章 “殺威棒”第34章 自由之海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21章 刀鋒所向第2章 偷天陷阱(1)第5章 不沉之艦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31章 彼岸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2章 領悟時局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9章 澳海追逐第41章 紅鷹勳章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6章 快速號歷險記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8章 特隆赫姆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46章 喜與悲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49章 交鋒第19章 大戰略(1)第5章 不沉之艦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19章 鎮山之石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25章 冷箭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52章 前進,水兵!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4章 秘密援軍第2章 德式陰謀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12章 堅實步伐第20章 天災人禍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22章 識破?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7章 多管齊下第8章 口舌之爭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9章 厄運纏身第12章 以變應變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12章 敦刻爾克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20章 天災人禍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0章 北海怒濤第19章 厄運纏身第23章 潛在威脅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10章 預謀飛行第6章 大開殺戒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4章 蘇臺德第28章 等待天明第25章 冷箭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4章 鷹日(1)
第28章 冒險者的遊戲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章 危險旅程第14章 與羊同壕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6章 我們終將重新崛起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15章 趕赴現場第6章 大開殺戒第12章 領悟時局第22章 懸崖勒馬第19章 何去何從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34章 鐵道炮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0章 臨陣磨槍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8章 動員第20章 “殺威棒”第34章 自由之海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21章 刀鋒所向第2章 偷天陷阱(1)第5章 不沉之艦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31章 彼岸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2章 領悟時局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9章 澳海追逐第41章 紅鷹勳章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6章 快速號歷險記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8章 特隆赫姆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46章 喜與悲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49章 交鋒第19章 大戰略(1)第5章 不沉之艦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19章 鎮山之石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25章 冷箭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52章 前進,水兵!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4章 秘密援軍第2章 德式陰謀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12章 堅實步伐第20章 天災人禍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22章 識破?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7章 多管齊下第8章 口舌之爭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9章 厄運纏身第12章 以變應變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12章 敦刻爾克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20章 天災人禍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0章 北海怒濤第19章 厄運纏身第23章 潛在威脅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10章 預謀飛行第6章 大開殺戒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4章 蘇臺德第28章 等待天明第25章 冷箭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4章 鷹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