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出了琥珀這麼一檔子事,張越原只是打算找榮善商量一下立規矩的事,如今卻是再也顧不上張父子怎麼個想法,下午便找來了榮善,開門見山地說這家裡沒個規矩,又直截了當地說琥珀去找庫房的管事柳家媳婦取東西,卻遭了怠慢,只隱去張斌的事情不提。他很清楚,自己那個愛面子的堂弟定然恥於泄露此事,倒也不虞那柳家媳婦胡說八道。

雖說他恨不得扒了那傢伙的皮,但需得瞅準了空子才能出這口惡氣。

“這事情小的早就想做了,只英國公這一病小的實在是顧不上,而且如今這家裡多半是新來的奴婢下人,難免自由散漫不守規矩。”榮善也知道這家裡混亂,他雖然是個掌總的,可他畢竟是外管家,要留心的事情太多,此時忙彎下腰道,“越少爺既然有這心,不如就給內內外外立個規矩,小的一定帶頭遵從。”

張越就是等榮善這句話,雖說他有這心,但不少事情還需要參詳,當下便一樁樁一條條地商量了起來。這一商議就是整整一下午,間中張越提到張父子的時候,榮善立時皺了皺眉頭,旋即又笑了起來。

“越少爺不必顧忌二老爺和斌少爺。二老爺這些天只怕其他事情都不會管,他連老爺都顧不上瞧,成天往外跑,纔不會管這家裡如何。至於斌少爺就更不用說了,能管好他房裡那幾個就不錯了。這外頭只要下人對他恭敬,他管什麼規矩不規矩?總之一句話,越少爺您怎麼說,小的怎麼做,那些下人就算沒規矩,有老爺的家將在,一頓家法就都老實了!”

有了榮善這支持的話,張越自然是有了底氣。而有了王夫人面前能說得上話的張越挺腰子,第二天。榮善便把家中下人召集到了一塊明示了家規。他本就是跟了張輔多年的外管家,張越往那裡一坐,一羣膀大腰圓的家將在旁邊一站,那威勢自然非同小可。

這被拉出來殺雞儆猴的卻是柳家媳婦,可憐她不過是存着勢利和討好的心思,一頓板子下去哭爹喊娘。嚇住了一大羣人。

如是一忙就是數日,雖不曾立刻建起井井有條的章法來,但比起頭些天地亂哄哄卻改善了許多。張輔仍然病重昏睡,張天天出門不知道往哪裡去,張斌成天裝病躲在屋子裡。這父子倆都是赫然一幅不管事的樣子,別人誰還敢多嘴多舌?於是,沒人注意張越的越俎代庖,也沒人發現榮善說話的聲音也洪亮了好些。

張越在家等了幾日,總算是等到了杜楨託人捎帶來的口信。卻是讓他稍安勿躁在家好好呆着,於是,他索性不出門。安心守在家裡,只一日兩三次三四次地往張輔處探望,每日定時如實記下張輔的病情狀況和史太醫地診斷。

若非這年頭的驛站郵傳系統經不起折騰,他幾乎想每日往南京發一封平安信,也好讓王夫人安心。如今也只好退而求其次,隔三天把所有東西整理好一塊發走。

如今雖已經入秋,但這一日天氣依舊極其炎熱,儘管書房中擺着冰盆,他坐在那裡仍覺得燥熱難當。小心翼翼不讓腕上額上的汗珠污了字紙。他好容易才寫完了給王夫人和給父親的信,便扯過一張紙預備給開封的祖母和母親再寫一封信過去。這一別就是將近一年,母親定然盼望了他許久,如今一朝落空,心裡頭肯定也想念得緊。

他正要落筆時。那湘妃竹簾忽然被人一下子撞開。卻是面色煞白地連生衝了進來。還不及站穩。他便緊張地嚷嚷道:“少爺趕緊預備。皇上……皇上帶着皇太孫正朝這邊來!”

張越聞言卻愣了一愣。這朱棣和朱瞻基如果過來。那麼理當是先去探望英國公張輔。這裡幾處院落都是外書房和小書房。那兩位跑到這裡來幹什麼?這一愣過後他方纔想到那是當今天子和皇太孫。於是手不禁一顫。一滴墨汁頓時滴落。污了下頭那張紙箋。

手忙腳亂地擱下了筆。將那沾了墨汁地紙揉成一團。剛剛將其丟到字紙簍裡。他就隔着簾子看到了外頭影影綽綽地無數人影。頓時知道該當是禁衛到了。當下他也顧不得其他。整整衣冠趕緊出了屋子。遠遠瞅着那邊像是朱棣和朱瞻基地人走來。他連忙在廊下俯身下拜。

朱棣帶着朱瞻基來這裡自然是爲了探望英國公張輔。一進門之後便命隨行侍衛拘住了張府家人。不許人走動報信。直奔張輔居處探問了病情。得知仍是時好時壞不曾真正清醒。他心中煩躁。於是又多問了史權幾句。那位耿直地太醫少不得把這幾日地情形一一報來。

聽到張父子從南京巴巴地跑來北京。卻很少真正關心張輔地病情。他頓時想到錦衣衛報說張成天往那些隨同北巡地武臣那邊走動。心中更是惱怒。剛剛又從榮善那裡聽說張斌莫名其妙地病了。他幾乎當場發火。得知張越正在書房便氣咻咻地徑直往這裡來了。

瞧見廊下張越伏拜於地。朱棣微微冷哼了一聲。二話不說進了書房。四下裡打量了一番這間並不奢華地屋子。他又想起剛剛進入張府之後裡裡外外還算有條理。榮善又說都是張越地功勞。他那火氣漸漸消減了一些。正在這時候。他忽地聽到身後地朱瞻基在說話。

“皇爺爺,您看這個朱棣轉頭一瞧,見朱瞻基正拿着兩封信,他便走了過去,隨手拿過一封信,打開封套取出了信箋。那是厚厚的七八張紙,上頭密密麻麻都是端端正正的小楷,他一目十行看下來,原本緊繃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笑容,旋即便衝外頭喝道:“張越,你進來!”

張越剛剛行禮的時候便瞅見朱棣腳下步伐氣沖沖的,走路地時候彷彿還攥着拳頭,因此早知道這位至尊氣性不好。眼看朱棣進門的時候根本不搭理他,他心中不覺納悶,隨即生出了一絲明悟——一大早張就出門去了,張斌還在裝病,莫不是天子都知道了?

如今聽到這一聲,他心頭大振,連忙站起身來。轉身看到書房那湘妃竹簾被人高高打起,打簾子的人恰是面帶微笑的朱瞻基,他不覺愣住了。

然而,他這嚇了一跳的勁頭還沒過去,就聽得裡頭傳來了一個聲音:“你寫信給英國公夫人報平安,居然這麼厚厚一摞,這是報平安呢,還是學外頭那些文人寫演義小說呢?居然還一天天標着日子,朕倒是頭一回看到這麼奇怪的信!”

聽朱棣的聲音彷彿沒帶什麼火氣,張越連忙跨過門檻,順勢對朱瞻基躬身謝了一聲,這才疾步走上前去。他大膽地擡頭瞥了一眼朱棣,見對方面上帶着淡淡的笑容,便知道這奇怪二字是假,好奇二字纔是真,心裡便有了底。

“啓稟皇上,英國公夫人遠在南京,路途遙遠通信不便,若是學生寫信過去只是隻言片語,那英國公夫人這心裡難免還會有猶疑,若憂思成疾那就更不好了。學生每日探望英國公之後又向史太醫探問病情和診治狀況,然後便把這些如實記錄下來。這樣只要英國公夫人得了信便能一目瞭然,自然比單純的勸慰寬解更有效用。”

朱棣一面聽張越地話,一面又打開了另一封信,見擡頭是寫給張倬的,也就順便匆匆瞥了一眼,隨即又點了點頭:“看來你頗爲有心,不但知道怎樣寬慰長輩,而且還知道讓你父親從旁多多勸解。這回英國公夫人讓你來北京,果然是沒錯。唔,朕記得你如今是秀才?”

張越連忙稱是,此時,旁邊的朱瞻基忽然插話道:“皇爺爺,我記得明年是會試的年份,那今年八月可不是鄉試?張越此時爲了英國公的病特地趕來北京,這河南鄉試的時間卻是耽誤了。英國公乃是他的堂伯父,這中間還隔了一層,他能如此實在難得。”

儘管覺得朱瞻基之前那次就很迴護於他,但此時聽到這麼一番話,張越不禁感到,這回護兩個字遠遠不夠,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偏袒了。雖說朱瞻基沒有說張父子如何如何,但這沒說比說了更有說服力。於是,看到朱棣若有所思的表情,他自然更篤定了。

“三年一次地機會,你肯如此輕易地放棄,確實如瞻基所說着實難得。”

朱棣此時完全沒去考慮張越哪怕是去參加鄉試也未必能一定考中舉人功名,他眼下只是覺得很滿意,同時很惱怒。

張玉對他來說自然是不同地,在當初那樣危險的境地下,張玉能夠捨身來救,更爲之戰死沙場,那忠義自是比人家說一千句一萬句都強。張輔子承父業忠心耿耿,他一直都想留着輔佐兒孫。所以,對比張父子此番來北京之後地舉動,張越這個堂侄反而更得他的心。

他深深看了一眼張越,旋即撂下了一句話:“你這次既然放棄了鄉試,朕就還給你一個!瞻基,回頭記得提醒沈度擬文,賜張越舉人功名!”

這一次,張越心中方纔真真正正品味出那句古語的滋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S:今日九千字更新完畢。已經整整一週了,看來人果然是得逼一把才行,我這種速度上的廢柴居然也能日更九千,真是奇蹟啊!我只管碼字更新,大家只管訂閱投月票就行啦,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碼娛樂字,嘿嘿,月票還有沒,繼續勒索……

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232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404章 小五後記下第773章 杞人憂天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294章 情義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290章 下定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764章 烏鴉嘴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687章 在路上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408章 趁機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690章 不甘心!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730章 喜臨門第764章 烏鴉嘴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854章 侯門盛衰,洞悉真相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358章 師生翁婿情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339章 江南好第77章 家產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107章 父子重逢日,又見舊友來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374章 大變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400章 生路即死路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尾聲盛世朱門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328章 最艱難的一晚第408章 趁機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817章 廷議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
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232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404章 小五後記下第773章 杞人憂天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294章 情義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290章 下定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764章 烏鴉嘴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687章 在路上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408章 趁機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690章 不甘心!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730章 喜臨門第764章 烏鴉嘴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854章 侯門盛衰,洞悉真相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358章 師生翁婿情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339章 江南好第77章 家產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107章 父子重逢日,又見舊友來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374章 大變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400章 生路即死路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尾聲盛世朱門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328章 最艱難的一晚第408章 趁機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817章 廷議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