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趁機

部司官不比外放的地方官,拿長隨代替吏目做事自然原本擔任員外郎,都是在各衙門和軍營之間來回協調,並不是一直坐司辦事,如今上頭的郎中調任他職,他陡然成了兵部武庫司的真正主管,最初上手的時候自然頗爲吃力,幾個書吏也明裡暗裡試探着,幾個比他年長的下屬更是沒少拿棘手的事情爲難他。

然而,熬過正月之後,無論是書吏還是武庫司屬官,都漸漸現那些手段再難不倒這位年輕上司,更有人悄悄揭出張越這一個月中在兵部值夜了半個月,一直在熟悉種種事務和文牘,很是紮實勤懇。於是,這一類憑經驗資歷爲難的小動作漸漸少了。趁着如今兵事不多的空閒,張越又拉萬世節一同研習,兩人總算是真正理清楚了頭緒。

這天正是禮部貢院會試天下舉子的時候,雖與兵部無干,但一大早上朝回衙辦事之後,官員們少不得議論紛紛,腳下步子自然慢了一些。就在衆人預備各自回房辦事的時候,一個人影一溜煙從外頭衝了進來,到尚書方賓面前方纔止住步伐,雙手呈上一份公文。

“大人,交南急報!”

聞聽交南急報四個字,正在對兩位侍郎說話的方賓不禁眉頭一挑,接過之後卻不忙拆開彌封,而是威嚴地往四周看了一眼。直到各司官全都回房,他方纔和兩位侍郎進了正堂,打開公文一目十行看完之後,他信手將其遞給了兩人,眉頭緊蹙成了一團。

張越和萬世節同行進了司房,見別人也在竊竊私語,萬世節便低聲說:“去年交趾兩位參政侯保、馮貴禦敵戰死,結果豐城侯十月就帶兵大敗黎利於老撾,這會兒又有急報,難道是又有人反了?那黎利別地本事倒是稀鬆平常,就是跑得飛快,每次打敗了他卻抓不到人,沒多久又死灰復燃,這樣一再往復怎麼行!”

“交南耗費錢糧人力無數,這樣下去西南確實就要被拖垮了。”

想起兩天前纔剛剛在四喜飯莊的二樓和于謙談論過此事,張越此時點了點頭,等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看了幾道公文批了幾個字,他就在心裡思量了開來。大伯父張信雖說擢升爲參議,但在那種地方可謂是朝不保夕,可他既然知道皇帝把人貶謫到那裡的目的並不單純,就不好輕易開口。可是,當初英國公張輔在交趾創下的大好局面,難道就這麼白白浪費?須知這兩個月除了熟悉兵部事務,他對交趾兵事也下了很大功夫,能不能趁此機會……

“張大人,方大人請您過去一趟,有事商議!”

聽到司房外頭的這個聲音,張越連忙停止了那些思量,起身出門。到了兵部正堂,卻只見唯獨尚書方賓在。俟他行過禮後,方賓就開口說道:“交南豐城侯病重,此次是榮智伯上書。因交趾氣候多變,遠征軍士多有因疫病而死的,軍器也因爲氣候潮溼多有鏽蝕,所以上書調兵調軍器。事關重大,我需得入宮一趟,兩位侍郎另有事情要辦,你既是掌軍戶簿冊和軍器簿籍,就和我一起去吧。”

雖說這確實是分內事。但此等事自該由三位兵部堂官陳奏。張越並不認爲自己有同行地必要。因此他答應歸答應。使人回去吩咐一聲地同時卻在心中思量了起來。從兵部衙門出來。由長安左門經承天門端門左掖門進入宮城。他跟着方賓沿御道左側文昭閣旁邊青石路前行。過穿堂和中左門雲臺左門。這纔看見了乾清門。

今日孫翰屬下地禁衛正好輪值乾清門。

認出那邊地來人。他連忙上前向方賓行禮。旋即便對張越說道:“三哥是跟着方大人來奏事地?雖說通報不過是一句話功夫。但眼下皇上正在見周王千歲。如果你們不着急。最好還是先稍等片刻。免得有所觸犯。”

張越還未來得及答話。方賓就點了點頭:“既如此。我們就先等在這裡好了。”

孫翰娶了張越地堂妹張怡。兩家便算是姻親。因此孫翰雖年長。也得稱呼張越一聲三哥。雖說交情極好。但如今各自忙着各自地事。房陵在東宮站穩腳跟也需要盡心盡責。於是他們這三人一起聚頭地時候就少了。這會兒在人來人往地乾清門前。又有兵部尚書方賓在。兩人自不好多說什麼話。倒是張越漸漸悟出了方賓非得叫上他一同來地緣故。

這乾清門輪值地宿衛多半是勳貴子弟。尚書儘管是二品高官。卻未必能讓別人賣面子。今日皇帝既然是召見周王。若是揀了個不那麼巧妙地時候進去。奏報地又不是什麼好消息。到頭來被遷怒就不那麼美妙了。捎帶上他。在乾清門便可能得到訊息。兼且若有責備多了一個人分擔。若有嘉獎也可說是提攜晚輩後進。怪不得人說六尚書之中。夏原吉最賢。義最穩。宋禮最正。呂震最雜。吳中最巧。方賓最敏。各有各地秉性手段。果然一點不假。

乾清宮正殿此時正一片死寂,周王朱俯伏於地,朱棣來來回回在寶座前踱着步子,時不時停下來用刀子一般的

一眼下頭這個嫡親弟弟。兩人同父同母,朱~雖說王,但對這個弟弟總還有幾分優容。然而,開封距離京師太近,周王三護衛足有一萬五千人,再加上此次別人密告的更是他不能忍受的交結異教,因此他着實火大。

然而,若是周王朱矢口否認也就算了,偏生其一口承認了所有事情,只是頓謝罪,他這滿肚子邪火沒處,卻又不想真地對這個嫡親弟弟怎麼樣。

“別跪了,起來!”見朱仍然是俯伏不動,朱棣頓時眉頭一挑,旋即便對左右喝道,“還愣着幹什麼,上前攙扶周王起來!不記得周王有風溼地老毛病麼?”

幾個原本僵立不敢稍動的小太監慌忙上前扶起了朱,即便如此,朱在起身時仍是腳下踉蹌站立不穩。瞧見這一幕,朱~不由想起當初建文帝削藩時,自己這個弟弟先被流放雲南,隨後囚禁南京多年,心中不禁更生憐憫。吩咐宮人搬來錦墩讓朱坐下,他便上前問道:“一賜樂業教究竟是怎麼回事?朕不要聽請罪那套!”

此時此刻,朱哪裡不知道最難過的一關已經過去,心中鬆了一口大氣,但面上卻不敢有半分放鬆。由於朱棣一隻手按在了他的肩頭,他知道此時朱棣還記得兄弟情誼,便索性以兄弟之情動之:“四哥你也知道,我對於那些藥草之類的東西原本就感興趣,一賜樂業教中有一位醫士名叫俺誠,到我那王府走動的多些,我正在編《救荒本草》,他也幫過我不少忙。因他提起過要重修開封清真寺,我答應捐資相助,就是如此。”

見朱棣目光炯炯,他咬咬牙又說道:“一賜樂業教不像佛教道教,他們原本就是海外遷來,很少與中原人通婚,因此人數如今已經不到千人,開封府內本地居民很少信奉這個。我要是勾結異教,何必找這種不爲漢人所信的教派?他對我有助,我便捐些錢修寺,而且早就說過要在內中供奉大明皇帝萬萬歲牌。總之既然如今罪證確鑿,那我認罪便是。

由於袁方出身河南,又曾任錦衣衛河南衛所千戶,朱棣原本還對於錦衣衛的呈報頗有些忌,此時見朱原原本本坦明其中干係,他漸漸有些信了。然而,他生性多疑,此時只是沒好氣地罵道:“既然有隱情就該明明白白地奏明,一見面就說什麼罪該萬死,非得學別人叩頭請死罪這一套,年紀一大把了還這麼糊塗!還是說你以爲朕糊塗到了這個份上?”

“臣弟不敢。”此時周王朱見朱~擺出了皇帝做派,連忙離了那錦墩,又屈膝跪了下來,“臣弟捫心自問,這些年在開封王府中很少外出,實在是心中委屈。臣弟知道皇上必定會派人嚴查,原本並不想說這些,可臣弟生怕皇上一怒之下罪及寧兒,所以想着只要治罪臣弟一個,那……”

“混賬,朕要是貶了廢了殺了你這個沒出息的弟弟,阿寧難道會獨善其身?”朱棣頓時氣惱了起來,指着朱便罵道,“你這個當父親地還不如朕明白你那個女兒!滾!”

他哪裡會不明白自己地女兒,就這些說辭還是父女倆商量出來的!朱心中苦笑,面上仍是誠惶誠恐地拜舞謝罪,起身要退出去的時候,卻聽到耳畔又傳來了一句話。

“你這次多留幾天,趁此機會把阿寧的婚事定了!”

“啊……臣弟謝皇上!”

看見朱欣喜萬分跪下磕頭,朱棣只覺又好氣又好笑,遂吩咐兩個小太監上前把朱攙扶出去。等到人走了,他方纔若有所思地蹙起了眉頭。吩咐河南地方官監察周王乃是他地御命,但那個告密的出現卻實在是太巧了,而且之前那時機也古怪,莫非仍是逆子搗鬼?想到這一點,他頓時咬牙切齒更生惱怒。

“啓稟皇上,兵部尚書方賓,武庫司郎中張越求見。”

聞聽這一聲,朱棣方纔從那些亂七八糟地思緒中回過神,遂吩咐讓人進來。等到這一老一少入殿行過禮,方賓稟報了此次交南的急報,他一瞬間面色鐵青。

“小小一個交趾一叛再叛,這還有完沒完!豐城侯李彬榮智伯陳智身爲大將,就不知道動動腦子,還要再來向朕要兵要軍器,他們就不能學學張輔,不要讓朕一直操心!”

即便是方賓,面對朱棣這忽然勃地怒火,能做的也只有不吭聲——畢竟,皇帝罵地是勳貴大將而不是他。然而就在這時候,旁邊的張越卻忽然語出驚人。

“皇上,恕臣直言,交南之所以難定,不在攻,在守。”

ps:推薦一本正在三江封推的書《別拿穿越不當工作》,歸在歷史類的,其實俺感覺有點史上第一混亂的感覺,不過那邊是古代人穿過來,這邊是時空管理局去古代抓穿越的,感覺很有趣。

本週精華看似又不夠加了,,爲了下週,大家多多投票推薦吧!!

第147章 殿試第632章 世英名第560章 家主母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48章 惡訊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49章 家人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402章 暖心第352章 剎那煙花第628章 危牆之下亦見君子第114章 晴天霹靂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727章 育人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120章 狼心狗肺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455章 塵封往事第567章 彎弓射大雁,野味衆人嘗第732章 鴻門宴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261章 君臣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職官一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450章 親長第80章 赴約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386章 至親和陌路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72章 富貴險中求?平安險中求!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194章 鳴鏑示警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894章 不利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79章 自尋死路莫怪人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467章 惜壯士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367章 心機深沉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261章 君臣第686章 崩第910章 義,利第69章 除夕夜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389章 事泄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88章 老實的妙人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403章 混賬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
第147章 殿試第632章 世英名第560章 家主母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48章 惡訊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49章 家人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402章 暖心第352章 剎那煙花第628章 危牆之下亦見君子第114章 晴天霹靂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727章 育人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120章 狼心狗肺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455章 塵封往事第567章 彎弓射大雁,野味衆人嘗第732章 鴻門宴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261章 君臣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職官一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450章 親長第80章 赴約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386章 至親和陌路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72章 富貴險中求?平安險中求!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194章 鳴鏑示警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894章 不利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79章 自尋死路莫怪人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467章 惜壯士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367章 心機深沉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261章 君臣第686章 崩第910章 義,利第69章 除夕夜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389章 事泄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88章 老實的妙人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403章 混賬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