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君臣

少長習兵的是朱棣,知人善任的是朱棣,雄武駿烈的是朱棣,善待功臣的是朱棣,殘暴嗜殺的也是朱棣。自永樂朝以來,功臣武將偶有見罪貶謫,少則幾天幾個月,多則三五年必定起復,但若是文官得罪,輕則是下錦衣衛詔獄禁錮,重則直接處死。而朱棣常常今日對某大臣讚賞有加,明日卻翻臉不認人,久而久之,面聖往往被人視之爲畏途。

這已經不僅僅是榮辱一念間,而是貨真價實的生死一念間。

儘管張越並不是頭一次來西宮,但涼殿卻還是頭一回來。此殿位於奉天殿之北,四處皆是鬱鬱蔥蔥的竹林樹木,殿後更有一座水池,周遭都是釘子一般紮在那兒一動不動的錦衣衛大漢將軍,威風凜凜肅殺威嚴。據說,殿內還有以水力驅動的風扇,夏日最是涼爽。

宣召的中官將張越引到涼殿前的漢白玉臺階下,吩咐他跪候,旋即便一溜小跑進殿覆命。此時正是烈日炎炎的仲夏日午後,雖說涼殿比西宮其他的宮殿要涼爽許多,這地上仍是被火辣辣的陽光曬得滾燙,張越只一小會就出了通身大汗。正當他被烈日曬得發昏的時候,身前忽然有了動靜,卻是一個太監拾級而下,用那高亢尖銳的公鴨嗓道:

“皇上有旨,傳張越覲見!”來,旋即感到豆大的汗珠從額上滾落,在地上摔成了幾瓣。此時四周都是人,他也不好拿袖子去擦,只得跟着那太監匆匆沿臺階而上。待到了涼殿門口時,他便感到內中一股涼意撲面而來,身上那股燥熱頓時消解了許多。

“小張大人,看您這滿頭大汗的模樣,先擦擦汗再進去,省得見了皇上的時候不好看。”

看到那太監遞了一塊松花色的汗巾過來。張越頓時一愣,旋即連忙接過在臉上一抹。擦完汗之後,他順手就將那汗巾遞了回去,卻是不好在衆目睽睽之下在裡頭包裹什麼東西,只是謝了一聲。那年輕太監這才率先跨過門檻,等張越跟着進來,他又低聲說道:“大沈學士如今正在殿中,皇上氣性有些不好,您千萬小心些。”

“多謝公公提醒。”

那太監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小的是張公公的徒弟,小張大人到時候謝張公公就成了。”

進了正殿。張越跨進門去,一眼就看到身着明黃色袍子的朱棣正站在一旁的几案後頭,而他身側卻站着一個人,恰是時人稱做大沈學士的沈度。沈度此時頭也不擡,正在懸腕揮毫疾書。儘管沒有聽見朱棣開口說話,但只看這架勢,他也能明白沈度想必正在爲朱棣擬旨。深吸了一口氣,趕上前兩步拜伏於地:“罪臣張越叩見皇

朱棣瞅了一眼沈度那張已經寫了一多半地聖旨,漫不經心地掃了張越一眼。卻是哂然一笑:“朕說過你有罪麼?你武勳世家出身,不要學那些道學夫子動不動就罪臣萬死那一套!你跑到都司衙門調兵,又親自去剿滅了那個寨子,之後甄別內應和教匪,該關的關,該放的放,那時候你怎麼不知道誠惶誠恐?私自調兵,私自縱囚,你好大的膽子!”

張越除了隨大流面聖之外。私底下也見過朱棣好幾次。深知這位永樂皇帝翻臉極快。因此這最後一句聲色俱厲地質問倒沒有嚇着他。俯身拜了一拜。他便直起身來。朗聲答道:“鄉間百姓不知道什麼是王道教化。對於白蓮教地那一套卻深信不疑。無非是因爲他們地術法和小恩小惠。若是剿。自然應當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連根拔起。但剿了之後。若一概論之。則無以昭示朝廷仁義。更無以讓庶民感恩。臣都是循理循法而行。並不感到誠惶誠

朱棣盯着張越瞧了好一會兒。頓時又想起了朱瞻基曾經對張越地評價——老實地妙人?在他看來。這小子分明是老實地愣頭青纔對!

當下他不禁惱火地冷笑一聲:“昭示朝廷仁義?朕看你施恩民間。爲了自己換一個好名聲吧!你到山東上任不過大半年。如今你這小張大人地名聲倒是不小。上書鹽事。那些竈戶對你感恩戴德;屯田墾荒互助。那些民戶又是好評如潮;聽說人家還盛傳你是雷公?朕且問你。你借兵剿滅卸石棚寨地時候。難道就不是想着有你地老師杜宜山在青州給你撐腰?”

看到過朱棣言辭霽和笑容滿面。看到過朱棣雷霆大怒毫不容情。看到過朱棣蠻不講理強人所難。但如今這種譏誚諷刺地模樣。張越卻還是第一次看見。而聽到這最後一個問題。他不禁在心裡暗自苦笑——杜楨那種公是公私是私地態度。哪裡像是給學生撐腰地老師?

“回稟皇上。杜大人當初抵達青州之事臣並不知情。但不論臣是否知情。那時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沒有劫囚一事。臣也不可能放任教匪佔據山林做大。須知鄉民無知。那白蓮教教首佔據山寨不過十日。麾下人數就比最初陡增一倍。若是遲一日剿滅。那禍患便會根深蒂固一日。臣還記得當日在濟南府面見杜大人地時候。杜大人就說過。師生是師生。上下是上下。以杜大人地脾性。豈是爲了私誼而廢公事地?至於名聲。若是能保一方安寧。酷吏也好。能吏也罷。臣都甘之如飴。”

眼前這君臣一問一答。正書地沈度情不自禁地停住了筆。悄悄擡頭瞥了一眼。心中很是爲張越捏了一把汗。草詔地朝士雖多。但他最受朱棣重新。甚至有金版玉書之名。即便如此。他仍是不敢妄自爲杜楨求情。唯恐弄巧成拙反害了友人性命。這會兒張越耿着脖子和朱棣硬頂。就不怕皇帝一怒之下反而牽累了兩個人?

然而,出乎沈度意料的是,他竟是聽到旁邊的皇帝忽然笑了起來。儘管不敢側頭去看那究竟是什麼笑容,但那笑聲聽着彷彿頗有些欣悅。聯想到自己此時草擬的這份詔書,他漸漸鬆了一口氣,忙繼續伏案疾書不敢分心。

“逆民可恨,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若是朕派你重回山東監斬一干逆黨,你可敢去?”

張越此時心裡發苦,暗想朱棣還真是殺人如麻皇帝。然而他也知道,自己雖說救下了一些人,但白蓮教原本就屬於嚴厲查禁的邪教,更何況卸石棚寨那些人是公然劫囚又佔據山寨圖謀不軌,幾乎難能逃脫死罪,不等到秋後處斬也是正常事。儘管對於這種要人命的差事沒有任何興趣,但他豈能說一個不字?

要是他敢說不,朱棣定然又是一句**的誅心之語砸上來——連這種事都不敢做,你還敢說自己不是收買民心?

他只得咬咬牙說:“臣當身爲皇帝,朱棣對於真話假話並沒有什麼偏好,只想聽到自己想聽得,對於張越這回答還算滿意。低頭看了看沈度,見他已經草擬好了聖旨,他便隨手拿了起來,讚賞地端詳着那猶如鐵鉤銀劃一般的字跡。緊跟着,他方纔目視張越,沉聲道:“初見朕時還自稱罪臣,你這個樣子哪像自知有罪,分明是自忖有理!起來吧,要不是看在你是英國公的子侄,朕必得罰你在午門外跪上三日自省疏失!”

這話裡就帶上了幾分戲謔之意,張越站起身地同時,心中不由得苦笑了一聲。此時,他看到沈度已經退到了朱棣身後,卻是面露笑容對他微微點了點頭。見得人家如此神情,他便知道這次草擬的詔書即便並非有利,至少也不是降罪處分,頓時更篤定了一些。

“漢王驕恣固然是有地,但身爲地方官,藩王有過就該上奏朝廷,怎可肆意而爲?朕以前看杜宜山是謹慎人,卻不想他做事竟是如此莽撞!事急從權,他這一次幾乎將山東境內的白蓮邪教連根拔起,也算是薄有微功。不過,錦衣衛把消息送給了他,他居然就敢直接動手,這膽子固然是有,擔當也還算不錯。話說回來,漢王的幾個田莊上搜出了制式兵器,更有白蓮逆黨躲在其中,難道他就認準漢王府的成?”

這問題誰都不敢回答。沈度眼觀鼻鼻觀心,任由額頭上地油汗滾滾落下,閉着嘴一聲不吭。張越也想裝一回啞巴,誰知道朱棣擰着眉頭,忽然拿目光掃了過來,他不禁心頭咯噔一下,難免有些忐忑。

“這份詔旨是朕下旨廷議,夏原吉蹇義楊榮他們商議過的,主旨就是你先前和凌華一塊送上來地鹽務條陳。你小小年紀能夠用心實務很好,至少比那些煞費苦心揣摩聖意的人強!杜宜山地事情你不用管了,公是公私是私,朕自有決斷。朕聽說你祖母有疾,你且侍奉幾天,然後就帶着旨意回青州去,預備大刑殺人!殺完了人再回來,朕另有事情吩咐你。”

眼看張越退出,朱棣便轉頭看了一眼沈度,見其臉上赫然仍帶着掩不住的驚訝,心裡不禁哂然一笑——既然是張家地子孫,就該把殺人當作家常便飯,只有見一見血,方纔能真正磨一磨這小子的心性!

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78章 邀約不絕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891章 軍戶第194章 鳴鏑示警第467章 惜壯士第730章 喜臨門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6章 學堂首日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264章 立場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463章 維護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67章 生辰宴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151章 警訊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76章 釋放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604章 兄弟第125章 天意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32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373章 痛斥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33章 後會無期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520章 籌碼,公平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4章 拆穿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592章 等,兵第290章 下定第876章 天子歸來,小年溜號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486章 信得過!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298章 師生長談,親戚鬧心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41章 出人意料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298章 師生長談,親戚鬧心第808章 深夜
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78章 邀約不絕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891章 軍戶第194章 鳴鏑示警第467章 惜壯士第730章 喜臨門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6章 學堂首日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264章 立場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463章 維護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67章 生辰宴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151章 警訊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76章 釋放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604章 兄弟第125章 天意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32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373章 痛斥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33章 後會無期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520章 籌碼,公平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4章 拆穿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592章 等,兵第290章 下定第876章 天子歸來,小年溜號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486章 信得過!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298章 師生長談,親戚鬧心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41章 出人意料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298章 師生長談,親戚鬧心第808章 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