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立場

於大明來說,最大的敵人自然是蒙元,因此,開平、)同、興和、萬全等鄰近蒙元的州府素來屯紮了大批邊軍,負責鎮守的無不是戰功赫赫的公侯伯。張輔永樂八年二徵交趾歸來時,曾經在宣府萬全練兵一年督運北征,如今重臨故地,自然也沒有什麼不習慣。

張輔自燕師起兵靖難時便從父親張玉征戰,之後在第一批論功行賞的功臣中便獲封信安伯。彼時封伯共十四人,那時候他年方二十八歲,在所有功臣中位列第十九,伯爵中位列第四。然而,永樂三年他進封新城侯,永樂六年,他又因徵交趾大獲全勝而冊封英國公,一舉登上人臣極致。相形之下,當初那些伯爵大多仍是伯爵,幾乎不曾晉升。

此時在宣府城牆上眺望遠方,他只覺耳邊迴響起了鐵蹄聲號角聲廝殺聲刀劍聲,竟是對撲面而來的陣陣大風恍若未覺。身後的興安伯徐亨乃是靖難功臣興安伯徐祥的孫子,承襲爵位之後北征備邊多年,對年長五歲的張輔素來敬仰,此時便上前笑道:“英國公,聽說夫人如今身懷六甲,等你此次練兵歸去,指不定就要添一個大胖小子了!”

先頭王夫人的家書已經送來過,張輔心中本就高興,只他素來嚴肅,不肯在下屬同僚面前忘形,當下便笑說:“我在子嗣上頭素來艱難,夫人也年紀大了,倒沒有想到這時候能夠再有喜訊。對了,如今瓦剌和阿魯臺雖說都已經臣服,但瓦剌恭順,阿魯臺卻包藏禍心,兼之此人打不過就逃,兩次大軍征討都讓他逃出生天,不可不防。”

聽張輔說着說着就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頭,徐亨立刻換上了正色,將宣府大同等地兵備情況一一道來。爲了防備蒙元,宣府附近駐紮有宣府三衛、萬全左衛、萬全右衛、懷安衛、懷來衛,屯田軍戶總計兩萬五千人,戰時都是驍勇善戰的精兵。大同更是駐紮有整整八衛軍戶,人數達到四萬人。可以說,這些邊兵就是大明屢次北征的基礎所在。

如今的明軍仍然是一支天下雄軍,再加上備邊的功臣往往是經歷過靖難之役和數次北征南討的名將,因此練兵和用兵都極用心。徐亨陪同張輔在宣府三衛的練兵場上視察了一圈,又升帳召見了衛所的上下將領,檢視了武庫中的兵器,直到日落時分方纔回到城中的府邸。

張輔乃是奉聖命前來督促練兵,徐亨便讓出了行轅主屋。因既是從軍,無論張輔和徐亨都不曾帶女眷,一應起居便是行轅中原有那些丫頭伺候。她們都是迎來送往多任鎮守總兵和欽使的老油子,個個都是乖覺謹慎。

傍晚張輔回到行轅正房之後,就有兩個丫頭送上飲食,旋即便一聲不吭地垂手低頭侍立一旁。他出身世家,素來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再加上如今乃是練兵,他更是下令飲食以簡樸爲主,每餐一肉一菜一湯,一頓飯不過盞茶功夫便結束了。

用完晚飯,他原打算找徐亨參詳一下明日的行止,此時卻有家將進來,雙手呈上一封書信,道是成國公朱勇從南京送來。他接過拆開一看,眉頭頓時緊鎖,攥着那封信沉默了一會,便徑直出門去了書房。到書房中,吩咐隨行的心腹小廝取來炭盆將這封信連同封套一起燒成了灰燼,他這纔來到牆上掛的那幅地圖前,望着上頭幾個用硃紅御筆圈出來的地方出神。

雖然出門在外,但英國公府每隔三日便有信送來,此外南京的成國公朱勇和其他各處交好的功臣也常常有書信捎來,因此張輔對於天下事即便談不上廖若指掌,卻也知之甚深。張越受召回京,杜下錦衣衛獄,乃至於皇帝猶豫不決難下決斷,如此種種他都在第一時間知曉,但並沒有十分在意。然而,成國公朱勇今天送來的這封信卻讓他頗爲憂心。

太子朱高熾的病有所好轉,但皇太孫朱瞻基竟是在一次外出時從馬上摔了下來!儘管朱勇說並無大礙,也已經處死了犯錯的太監和隨從,太醫更是精心診治,可這世上誰知道有多少萬一?而且從這次練兵來看,保不準皇帝不服老,在遷都之後又會生出北征的打算。

“老爺。夫人打發榮管家來了。”

聽到書房外頭傳來了這麼一個聲音。張輔頓時眉頭大皺。旋即沉聲吩咐道:“讓他進來。”

北京到宣府算不上太遠。但榮善這一路上換馬不換人。只用了兩天兩夜便趕到這兒。此時自然是風塵僕僕滿面黃沙。跨進書房之後。感到兩扇大門在身後關上。他方纔疾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下雙手撐地俯首行禮。

“你這一路上

苦了。起來吧。我早就說過。你腰腿不好。不要老。你也是地。如今也不見得有什麼急事。趕到之後先去換一身衣服用過飲食之後再來見我也來得及。看你連嘴都乾裂得不成樣子。究竟是什麼事。夫人偏得讓你這麼緊巴巴地趕過來?”

榮善這才屈一腿慢慢站起身來。因笑道:“小地好幾個月不曾看到老爺。這禮數自然不可偏廢。此次地事情派別人過來不好說。信上也說不明白。因此夫人才讓小地捎帶口信過來。小地多謝老爺體恤。其實小地在馬背上已經用過了乾糧和飲水。不打緊。”

他說着卻舔了舔乾裂得發痛的嘴脣,這才挺直了腰說:“攸二老爺如今回來了,已經就任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雖說不如在外頭那樣軍權在握,但若是再熬兩年,若再有軍功極有可能得封爵位。只這次攸二老爺回來還帶了一個侍妾,據說是國公沐大人做的媒,是擺夷土司之女,又有了身孕,鬧得武安侯衚衕那邊的張府頗有些不安寧。”

沐晟?張輔對此頗有些訝異,徵交趾時他和沐晟搭檔過好幾次,深知這位國公並不是多事的性子,更不用說當這種牽紅線的月老了。想到擺夷乃是雲貴一帶的地頭蛇,勢力頗爲龐大,他不禁更奇怪張攸怎會和一個擺夷土司之女有瓜葛。思來想去,他忖度這事情是人家的家事,並不打緊,索性就暫時擱下了。

“這事情夫人只是囑咐小的對老爺提一提,要緊的是另外一樁。越少爺如今已經回來了,皇上召見過一回,竟是要越少爺回青州去處斬那些個白蓮教教匪。據朝堂上的消息,這一回至少得殺數百人。夫人一向對越少爺頗爲喜愛,知道老爺也一向看重他,所以讓小的向老爺問一聲,這事情避無可避,是否要給越少爺什麼提點?”

“另外,二老爺如今也從南京搬到北京來了,常常赴趙王府的飲宴,聽說還有些銀錢上的往來。三老爺之前那趟差事辦砸了,已經有好些天閉門不出,前幾天三夫人來探望夫人的時候,還請夫人代爲向老爺懇求懇求,說是要給瑾哥兒謀一個出身。”

面對這些雜七雜八的情形,張輔不由得頭昏腦脹。兩個嫡親弟弟的事情他如今是懶得管也不耐煩管,當下便吩咐榮善帶話回去,讓王夫人任憑那兩家如何,儘管撂開手去,以防千辛萬苦仍然落不得好。而對於張越的事情,他卻沉吟了許久。

“帶話給越哥兒,就說是我的意思,儘管放手按照聖旨去做。別看那些文官常常叫囂什麼仁義治天下,對於這種事情卻素來忌憚得緊,他哪怕是殺得再多,也無損他的名聲。他不管怎麼說都是張家人,這種事情該殺伐決斷,不要怕殺人,需得記着自己的立場。至於民間說什麼無關緊要,畢竟爲官一任重要的是治理壓服百姓,讓百姓敬愛固然是好的,但讓百姓畏懼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你告訴夫人,讓她見見幾個世家通好的女眷,設法讓京營派出些人跟着他去青州,如果那些白蓮教逆黨有報復之舉,恰好可以一網打盡!”

張輔每說一句,榮善便點點頭,到最後臉上露出了極其心悅誠服的表情。他卻是謹慎仔細的人,又將張輔的所有吩咐一一複述了一遍,確定並無差池方纔告退。臨到門口時,他卻聽到背後又傳來張輔的聲音,忙轉過身去。

“你這一路奔波辛苦,歇息一晚上再趕回去。你年紀不小了,別把自己當作當初隨我徵交趾那時候,我和夫人以後還有的是用你的去處。另外,讓夫人好好休養,家務事儘管交給惜玉去管,那丫頭是她看着長大的,總比別人靠得住。嬸孃的病也讓人隨時去探望探望,不要失了禮數。還有……”

想起南京成國公朱勇送來的那封信,張輔最後便添了一句:“若夫人身子好能進宮,請她對王貴妃提一提。如今遷都在即,應早日將皇太子和皇太孫接到北京來。”

榮善聽着前頭那番話,心裡還暖烘烘的,臨到最後卻是心頭咯噔一下。他跟隨張輔多年,這大風大浪也見得多了,略一琢磨就能聽懂張輔這話是什麼意思。自家英國公府原本和漢王交好,如今是真的要漸漸偏向東宮麼?

Ps:呃,喜歡看肆無忌憚的同學,不如去看看我的武唐攻略吧,那本我寫的時候就肆無忌憚,除了開頭有點雷,其他的俺自己還是很喜歡的,尤其是武后和小李這對母子,哇咔咔……

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414章 出息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241章 煽動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59章 隨從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76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河南陝西第578章 府軍前衛第414章 出息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118章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730章 喜臨門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407章 大事小事第75章 謫交趾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593章 射柳之戲,兵事之旨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362章 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皇帝的用人之道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125章 天意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33章 後會無期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292章 迎娶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71章 鬥氣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
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414章 出息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241章 煽動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59章 隨從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76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河南陝西第578章 府軍前衛第414章 出息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118章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730章 喜臨門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407章 大事小事第75章 謫交趾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593章 射柳之戲,兵事之旨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362章 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皇帝的用人之道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125章 天意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33章 後會無期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292章 迎娶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71章 鬥氣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