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皇帝的用人之道

大明立國之初就苦於倭寇,巡海捕倭於是成了功臣武將的常見差事,而朱棣登基之後立刻派了鄭和率領水軍去了日本,總算是讓足利義滿俯首稱臣,因而這沿海也小小消停了一段日子。直到前幾年日本再次中斷入貢稱臣,倭寇方纔再度猖獗了起來,但是,那些剛剛成了氣候的據點和補給基地,卻在張攸這一次掃蕩中被連根拔起。

隨船的監軍乃是隨鄭和多次下西洋,同時經驗豐富的內官監太監王景弘,和那些動輒索賄指手畫腳的太監相比,他這一路上和將校都相處得不錯。此刻朱棣在西宮奉天殿見過一衆將官各有賞賚之後,便在仁壽宮單獨見了這個心腹,當頭拋下了一個直截了當的問題。

“你覺得張攸此人的才具如何?”

和幼年入燕王府的鄭和相比,入府時間較晚的王景弘儘管也跟着下西洋出使各國,名氣卻素來不顯。然而,當初立太子的時候他就曾經力挺朱高熾,凡事都會多拐幾個彎細細想,聞聽此言之後便小心翼翼地說:“張將軍用兵謹慎,從不妄自尊大,在將官中間頗有好評,此次雖然長子隨行,他也一向疾言厲色,並不因是自己的兒子而多方照應。”

“要聽你這些話朕還不如去看奏摺!朕要聽的是你的觀感,問的是你覺得此人如何?”

儘管低垂着頭看不見皇帝的臉色,但單憑這不耐煩的語氣,王景弘就知道朱棣是有些惱了。沉默片刻,他便索性老老實實地說:“張將軍豪爽歸豪爽,興許是因爲他總是表現得過於大公無私的關係,臣總覺得他心機深沉。臣聽說他先頭在交趾時,曾經應豐城侯之請前往黔國公那裡調運東西,半道上爲擺夷女子所救,後來娶回做了側室。那女子是土司的女兒,又是黔國公做的大媒,可那會兒他彷彿卻忘了家裡的原配苦守了空房多年。”

聽到上頭的天子沒有動靜,.他又繼續說道:“他從交趾調回北京,路遇漢王的座船橫衝直撞,他帶回的那個側室落水,結果還是他的嫡親侄兒張越派人救起的,雖說不知道是他的人沒法救還是沒去救,但他事後並未向皇上提起。之前他的兄長張信因故得罪下錦衣衛獄,原本正好獲准回鄉的他卻沒有貿貿然進京,而是由得兒子和侄兒出面去辦,自己不聲不響又回了交趾,一頭照顧兄長,一頭又不聲不響積功升遷。所以臣以爲,此人極能忍。”

王景弘倒並不是和張攸有什麼.深仇大恨,要把這些東西一條條拿出來說道,實在是他深悉朱棣多疑,他知道的這些皇帝必定都知道,索性把這些該說的都說了,省得天子提拔了之後再懷疑,那時候反而更糟糕。而且在他看來,皇帝對於張家人信賴太過,實在不是好事。果然,這番話說完,朱棣便沒有再多問什麼,而是擺了擺手吩咐他退下。

“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張家人這幾個有出息的幾乎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如此算起來,張攸能忍算不得什麼錯處,至少比沒出息的跋扈狂躁好。罷了,也該是時候把張輔從宣府調回來,讓他夫妻父子團聚好好榮養。”

朱棣自言自語嘟囔了一聲,隨即忽然想起了什麼,.又從案桌上翻找出了山東布政使送來,內閣進呈的奏摺。再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他微微思量了一會,又用硃筆在上頭漫不經心地提了一個簡簡單單的準字,隨即喚來了一個小太監。

“去文淵閣傳旨,讓楊榮金幼孜把封賞的明細擬出.來進呈給朕。還有,你去張家傳朕口諭:這都已經幾個月了,竟是沒有一篇札記送上來,實在不像話。《論語》讀完了還有《尚書》《春秋》,總之不拘四書五經,三日後立刻送上來!按照朕的原話傳,一個字也不許少!”

那小太監雖說不到二十,卻也是在御前呆了兩.年的人,自然不會傻呆呆地問去哪個張家傳旨。答應一聲正要疾步出去的時候,他卻聽到上頭又傳來了一個聲音,正想止步時卻發現皇帝是在吩咐別人。饒是如此,他仍免不了豎起耳朵聽了個仔細。

“去御用監吩咐.張謙,以王貴妃的名義賞賜英國公成國公黔國公夫人各雲緞十匹,再讓他去慶壽寺點上長明燈……太醫院養那麼多人難道是吃乾飯的,當初皇后和張貴妃的病他們沒辦法,朕的頑疾他們沒有辦法,如今王貴妃的病也沒有辦法……”

後頭的咆哮那小太監再也不敢聽,連忙快步出了正殿,等到了外頭就一陣風似的朝文淵閣奔去,心裡頭卻是有一種莫名擔憂。自打王貴妃這病一日比一日重,皇上的脾氣就日漸暴躁,若是貴妃哪一天真的沒了,這以後皇上一怒之下處置人還有誰敢規勸?

由於王夫人知道張攸父子回來,張家必定事多,於是留着張越和杜綰吃了午飯,少不得早早讓他們回去。出了英國公府上了馬車,張越正想說些什麼,結果車軲轆一轉,他就感到杜綰輕輕抓住了自己的手,連忙扭過了頭。

“孟大人是不是不該回來?”

杜綰如此直截了當,張越不禁愣住了。沉默了一會,他便苦笑道:“孟伯父當初會做出那樣的事情,足可見不甘寂寞的心性。畢竟,保定侯官居超品執掌左軍都督府,他還是保定侯的兄長,怎麼會甘心做一介平民?他若是單單憑那功勞東山再起也就罷了,我就擔心他一頭扎進了奪嫡裡頭,那時候便不單單是他這一支受害,即便是保定侯……”

“既如此,我明日去保定侯府見見大姐。”杜綰乃是乾淨利落的性子,當即便打定了主意,“大姐是正兒八經的孟家長房長媳,有些事情保定侯總不該瞞她。大伯孃適才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頭的意思已經明白得很,大約孟大人還是常山中護衛指揮。保定侯府向來不偏不倚,以後怎麼辦總會有個章程。”

聽杜綰這麼說,又感到抓着自己的那隻手微微有些顫抖,張越不禁伸出另一隻手去輕輕握住了,心裡卻免不了思量了開來。皇帝素來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秉性,已經棄置不用的人萬萬沒有道理忽然又簡拔出來,哪怕是孟賢立了功也是一樣——只要朱棣願意,大功可以變成小功無功,甚至乾脆變成有過;那麼,明明是深深厭惡了孟賢的皇帝爲何會改主意?

是禁不住別人說情?還是乾脆另有深意……或者說要看看保定侯府的反應?那是以嗜殺聞名於世的永樂皇帝,可不是放任九龍奪嫡自己坐山觀虎鬥,滿心都想要仁君之名的康熙!若真的是因爲事情鬧大而勃然大怒,只怕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頭落地。

由於張攸張超父子得勝歸來,因此張家門口雖不至於張燈結綵,但少不得有下人將門前打掃得乾乾淨淨,又特意在門樓上掛起了紅燈籠。等到張攸張超父子帶了十餘名隨行的家丁進了巷子在門前下馬,門房們立刻上前忙着牽馬伺候問候道安,恰是一片熱鬧氣象。

因面聖時萬事順遂,這會兒張攸心情極好,一反在外頭對張超的疾言厲色,下馬之後竟是褒獎了長子之前舉止得體。張超習慣了父親在外頭三天兩頭的板面孔,先是訕訕的,旋即才高興了起來。正預備從西角門進去,他忽地瞥見大路那頭有車過來,細細一瞧就發現是自家的,連忙停了步子。果然,等到馬車停穩了上頭跳下來一人,他立刻興沖沖地上了前。

“三弟!”

“大哥!”

張攸此時正好轉頭,見兩兄弟笑呵呵地廝見了一番,便停住了腳步等他們上前。他原本就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學君子,在軍中要立威,如今看見晚輩侄兒,頓時又恢復了老模樣。笑着拍了拍張越的雙手臂膀,他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你不但通文,而且遇到大事的時候也是好樣的,軍中好些人都誇你上次機敏!這次我和超兒在東番島上清剿了一番,沒有別的東西捎回來,就只有一箱子亂七八糟的藥材。聽說是壯陽大補之物,回頭就送給你了!”

杜綰這時候也走了過來,恰好聽到這最後一句話,臉色頓時緋紅。就在此時,只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旋即就是一匹快馬馱着一人飛馳而來。尚不及停穩,馬背上的騎手忽地一骨碌跳了下地,恰是宦官打扮。來人四下裡一望,隨即衝着張越疾步走來。

“小張大人,皇上有口諭。”

原本正圍成一團的張家人聽到這簡簡單單一句話,頓時都愣住了。一羣人慌忙張羅了一陣,終於把這個傳旨的小太監讓進了院子。等到聽完那一句明顯沒有加過任何改動的天子原話,張越不禁看了杜綰一眼,恰逢她也正好看過來,四道目光死死糾纏了一陣方纔鬆開。

虧得杜楨曾經提醒過皇帝素來心血來潮,他偶有空閒的時候就寫了不少稿子存下。要知道,他今天是偷得浮生半日閒,接下來的幾天正要和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兩位大人物打擂臺,恰是半點空閒都沒有,倘若半點沒有準備,三日後拿什麼呈遞給天子?

召之即來,揮之則去,這還真是皇帝的用人之道!

ps:感謝大家上個月的支持,分類月票獎以挺大的優勢保住了,嘿嘿……所以一號第一章從中午十二點挪到了凌晨十二點,這個嘛……根據編輯提醒,當然是爲了拉票來着!!新的一個月,又有新的保底月票了,如果信得過就投給俺吧。不是我自誇,俺vip全本的信譽還是一度良好的,嘿嘿……

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479章 關門打狗,黑雲壓城第668章 大亂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9章 人心叵測第897章 煙花地,帝王裔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126章 家族利益,個人所得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687章 在路上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79章 不甘第846章 煞星到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7章 發榜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455章 塵封往事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816章 拜師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15章 茶聯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123章 奉旨管家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686章 崩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78章 邀約不絕第450章 親長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732章 鴻門宴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106章 婚事不外乎利益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
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479章 關門打狗,黑雲壓城第668章 大亂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9章 人心叵測第897章 煙花地,帝王裔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126章 家族利益,個人所得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687章 在路上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79章 不甘第846章 煞星到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7章 發榜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455章 塵封往事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816章 拜師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15章 茶聯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123章 奉旨管家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686章 崩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78章 邀約不絕第450章 親長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732章 鴻門宴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106章 婚事不外乎利益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