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塵封往事

十三帶來的這個消息給張越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他;這御史進言的深意——保全功臣四個字是假,解張氏兵柄五個字方纔是真。只不過,彭十三既然說朱~那時候的臉陰得很,足可見此事並非天子授意——這也不可能是天子授意。倘若如此,當初朝中那麼多勳貴,何必選中張攸去當那個鎮守交總兵官?

功高震主歷來乃是人主大忌,但對於朱~這個半輩子戎馬的天子來說,心病固然是擺脫不了的毛病,但這四個字卻應該不屑一顧。開國功勳全都被他的老子洪武帝朱元璋大手一揮殺得乾乾淨淨,而眼下朱~信賴的這些功臣都是他南征北戰時的部屬,要說武勳,誰比得上這個動輒親征的皇帝?可即便有這一點,即便御史們已經被皇帝打擊得狠了,但這種事情只要有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焉知不會發展成前赴後繼的局面?

張越揣着這心事將彭十三送到門口,恰逢胡七護送了靈犀回來,他就將兩人帶到了西邊的自省齋。

由於之前受了那樣一場驚嚇,剛剛和胡七去辦事時又見識了張越很少見人的另一面,靈犀的臉色自是有些發白。看她這副模樣,張越心中瞭然,便溫言安慰了她幾句,這才轉頭對胡七說出了剛剛彭十三來相告的事。

“若這僅僅是一個人的意氣用事也就罷了,怕只怕有人不顧聖意一再進諫,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方姨娘的事情你讓人再多下一些功夫,務必把人找回來。剛剛我命人暫時不去報官,但三天之內要是再沒有下落,什麼面子裡子也就顧不得了。要知道,當初交叛亂一再平定之後皇上之所以不讓大堂伯仿沐氏舊例永鎮交,一是因爲殺雞焉用牛刀,二來則是因爲不放心。二伯父此次出鎮交滿腹雄心,我不想因爲此事拖了他的後腿不想……”微微頓了一頓,張越才吐出了後半截話,“也想皇上因此再起遷怒。”

對於胡七來說,頭的話他不過是聽過就算了,畢竟無論英國公張輔還是陽武伯張攸,那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他原本是袁方的人,如今是張越的人,但張越着重點明遷怒兩個字,他立時警醒了過來想只要沒分家,這一家人原本就是榮辱與共的。於是他沉聲應了一句,旋即就立刻退出了書房,預備鉚足了力氣先把這件事給解決了。

靈犀往日只在內院伺候,越這自省齋她還是第一次來。自打靜官出生之後,她就又回到了西院伺候只畢竟是顧氏使老的人,這兩天由於顧氏犯了病,她還常常過去照料。連帶着之前置辦壽木衣物以及一色用品,就連顧氏之後那些安排也都囑她一筆一劃記下來。也就是老太太這一病,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到,這位老祖宗日子怕是真的不長了。

此刻聽着越對胡七分派事情只覺得一貫印象中的他和此時此刻的他給人感覺大不相同。等到胡七一走,她正想找個由頭告退,卻只看到張越忽地站起身來,笑吟吟地看着他。面對這位重又露出和煦笑容的三少爺,她頓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靈犀些天你多多去陪:母,我那院裡的事情還有琥珀秋痕不濟還有水晶那幾個小丫頭,你不用惦記着。和她多多說些高興解乏的話些糟心事儘量不要拿去煩擾了她。你是祖母的心腹,一直替她經辦一些要緊的事;如今我也拿你也是當作心腹以今天的事情也不想避忌你。那個女人的事情祖母已經答應交給我處置,回頭我自有辦法知會大哥,你不用操心。今天沒來由讓你受了驚嚇,我向你賠禮了。”

靈犀見張越躬身作揖,慌忙閃身躲,原本因爲鳳盈而七上八下的心頓時安定了下來。還禮之後,她這纔開玩笑地說:“奴婢當初就相當於老太太箱子上的一把鎖,既然是鎖,自然是老太太想怎麼扭就怎麼扭。如今鎖雖換了個地方,但鎖還是鎖,自然會把要緊的東西鎖得嚴嚴實實,決不會向別人吐露一個字。”

“我還信不過?”張越微微一笑。隨即便說道。“去北院吧。再耽誤祖母要等急了。”

從東方氏剛剛嫁到張家到今。顧氏一直都是她越不過地一道坎。即使如今也還是一樣。張越一走。她原本還想趁此機會訴訴苦陳陳情。誰知道剛剛一聲不吭地老太太竟是忽然擺出了婆婆架勢。自己根本連說話地機會都沒有。更讓她難堪地是。那些自以爲做得天衣無縫地往事竟是被一樁樁一件件拎了出來。她簡

還有什麼是老太太不知道地。

“二房既然有兩個嫡子。你對駱姨娘和當初其他兩個通房用地手段。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可你千不該萬不該把這心眼用到方水心身上!我是不喜歡她。這家裡除了老二大約也沒人喜歡她。但她畢竟不是尋常賤妾。做什麼事情都有個底線!她好好地孩子沒了。那也就罷了。可如今你挑唆着把人給弄丟了。甚至讓人連路引都給她備辦了齊全。人跑了還磨磨蹭蹭隱匿不報。你把全家人和老二當成了什麼?我就撂一句話在這裡。倘若人沒事也就罷了。倘若再找不到人。老二回來地時候。你們夫妻情份也就差不多到頭了!”

剛剛吃張越那番話嚇得不輕。這會兒顧氏如此不留情面。東方氏那驚懼頓時變成了羞惱。竟是想都不想就脫口而出道:“老太太既口口聲聲把這些事情都賴在我身上。我也沒什麼好辯解地!雖則都說要不妒賢惠。可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老太太把這事情全都怨到了我身上。我倒是想問問。老太太若那麼能容人。爲何當初那兩位生養了老爺和三老爺地老姨奶奶都早早沒了?”

此時此刻。張越和靈犀正好在門外。聞聽此言頓時都怔住了。靈犀究竟警醒些。扭頭瞧見外頭屋子裡兩個小丫頭面面相覷。她便上前把人趕到了門外頭。又厲聲吩咐不許議論此事。而留在門前地張越猶豫了又猶豫。最後還是邁出了那一步去。

那位姨奶奶早就過世了,倘若真是有什麼糟心事在當中,以他父親的脾氣怎麼會隻字不提?況且,爲着一個未曾謀面的人和顧氏鬧生分,那又是何必?

即便顧氏大半子修身養性,就是發脾氣也往往揪着一個理字,面對東方氏忽然砸出來的這麼個問題,她仍是勃然色變,這心頭的火氣就別提了。就在這當口,那門簾微微一動,卻是張越進門,她方纔把這口氣強忍了下去,徑直衝着他問道:“英國公差人過來爲了何事?”

張越斜睨了一眼東方氏,她面色頗有些不自在,彷彿在後悔先前那番話,他頓時在心裡冷笑了一聲,這纔開口說道:“是御史向皇上進言,說咱們張家一公一伯,乃是我朝前所未有,懇請皇上保全功臣,解張氏兵柄。”

饒是顧氏;過各種可能性,甚至還想到是不是張攸的事情發了,但一聽此言,她仍是倒吸一口涼氣。勳貴皆在五軍都督府,要說掌兵,卻無事不通過兵部,所謂的兵柄原本就是空的,若是沒有上命,誰也指揮不動一兵一卒。細究起來,所謂的解張氏兵柄,無便是徹底投閒散置,連五軍都督府的職司都不能保留。

若是那些御史更較真一,焉知不會牽連到尚在兵部任職的張越?

東方氏卻面露喜色,但看見顧氏面_陰沉得可怕,張越亦是憂心忡忡,想起張攸素來是最不甘寂寞的性子,她方纔沒有開口說什麼不帶兵反而更好的話,索性找個由頭便告退了。而張越留在上房很是勸慰了祖母一番,又逗留了小半個時辰,這才起身離去。他前腳剛走,顧氏就把靈犀叫了進來。

“剛剛老二媳的話你和越哥兒都聽到了?”

見靈犀輕輕點了點頭,顧氏時擰緊了眉頭。這世上不嫉妒的女人原本就不存在,即便是從古到今那些張羅着給丈夫納妾的賢妻,心裡往往有這樣那樣的算盤,她又怎麼會例外?她的丈夫當初通房也有幾個,但正兒八經的妾卻只有兩個。張攸的生母是她做主從外頭擡進來的二房,爲着就是壓下那幾個通房丫頭,結果那一位卻福壽不永;另一個妾是張的生母,是丈夫硬要娶進門的,只一向悶葫蘆的脾氣,生下張沒兩月就撒手人寰。如今再想想,張的母親進門之後就是多病,並不怎麼見人,現如今她竟是連她什麼樣子都想不起來。

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她可不像她那二媳婦那麼虧心!

而回到屋子裡的張越陪着杜綰連屁股都還沒坐熱,剛剛抱起孩子,外頭就再次傳來了一陣叫嚷。他放下靜官打起門簾出去一看,院子裡那個媳婦就嚷嚷了起來。

“三少爺,兵部緊急差了人過來,說是什麼……什麼緊急軍情,讓您趕緊去衙門!”

面對這樣一個硬生生泡湯的假期,張越只能在心裡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這多災多難的一年,還真是沒完沒了。

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80章 赴約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884章 燈市第71章 鬥氣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252章 人心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542章 忠義雙全的犟驢子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119章 佳人贈箴言第89章 順路蹭飯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123章 出乎意料的告密第112章 走着瞧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816章 拜師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679章 數管齊下難支撐,顧國忘家非佳話第730章 喜臨門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264章 立場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569章 夜深人靜處,榮辱未定時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78章 邀約不絕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15章 茶聯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88章 弘文閣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871章 棄子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228章 娶媳婦是手快有手慢無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506章 接踵而來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74章 知善知惡是良知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87章 面聖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188章 十年陌路尾聲盛世朱門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409章 銳意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486章 信得過!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696章 來得好,來得真是好!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692章 血濺宮廷,君子之道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80章 赴約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884章 燈市第71章 鬥氣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252章 人心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542章 忠義雙全的犟驢子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119章 佳人贈箴言第89章 順路蹭飯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123章 出乎意料的告密第112章 走着瞧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816章 拜師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679章 數管齊下難支撐,顧國忘家非佳話第730章 喜臨門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264章 立場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569章 夜深人靜處,榮辱未定時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78章 邀約不絕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15章 茶聯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88章 弘文閣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871章 棄子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228章 娶媳婦是手快有手慢無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506章 接踵而來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74章 知善知惡是良知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87章 面聖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188章 十年陌路尾聲盛世朱門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409章 銳意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486章 信得過!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696章 來得好,來得真是好!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692章 血濺宮廷,君子之道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