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

宣府鎮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有擁雲中之固,乃是大明的邊陲重鎮之一,甚至有九邊要衝屬宣府之稱,在大明九大邊城之中最爲重要。朱棣即位以來,在這裡任過鎮守總兵的有武安侯鄭亨、忻城伯趙彝、興安伯徐亨,而英國公張輔、武成侯王聰、安平侯李遠都先後在這裡練過兵。

整個宣府境內總共駐紮有邊兵十二萬人,單單宣府城內就有宣府三衛數萬人。雖說這裡乃是戰地險地,城內卻是人才薈萃富饒興盛。街頭巷尾人頭攢動,坊間但凡有空地就會建起房舍,就連那些極其偏僻的街巷亦是如此。工匠商賈民衆官紳雜居城內,沒來過的人很難想象這是抗擊蒙元的第一線。

這富庶除了靠那些商賈以及往來軍官挾帶的私貨,更多的卻是靠軍屯自給自足。對此情形,奉命任宣府辦事官已經有大半年的孟俊體會最深。他來之前還認爲這裡乃是荒涼貧瘠的地方,但來了之後卻發現這裡比起京師竟是不遜多讓。只是如今大仗一起,宣府這兩年好容易積累起來的糧食全都得抖落得精光不說,還得靠各地轉運一大批。

這會兒站在宣府教場的高臺上,他不由得想到了北地流傳的一句俗話。宣府的教場,蔚州的城牆,朔州的營房,大同的婆娘,謂之口外四絕。他臨行前,張晴還耳提面命地讓他在外頭不要招惹大同的混賬老婆,竟是把宣府大同混爲一談。其實,宣府最有名的就是這號稱長四十里寬十里的大教場,如今宣府左衛那些人站在上頭竟是好似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在上首閱兵的正是興安伯徐亨。雖說孟俊乃是保定侯嫡子,但由於如今只是沒有品級的辦事官,他也不過是平日多加照拂,並不擔心這麼一個人會奪了自己的兵權。此時此刻,他斜睨了旁邊坐着的王冠,面色雖說不變,心裡卻是不那麼好受。這打仗的地方硬是塞進來一個太監,那種膩味是個人就受不了,更何況宣府三鎮的神銃手幾乎都歸對方轄制。

要是英國公張輔在,他何必受一個閹人的鳥氣!

大軍明年春出征乃是必定的事,此次閱兵自然不比往日小打小鬧。但有軍容不肅的、出錯偷懶的、不聽號令的……總之左一條規矩右一條規矩,只要稍有差錯便是拖下去行軍棍,一時之間但只聽教場上軍容齊整殺聲嘹亮,一旁的行刑臺上卻是竹筍燒肉悶哼不斷。好容易到了這教閱結束,王冠就站起身來,撣了撣袍角對徐亨輕輕拱了拱手。

“咱家還有些事情要辦,既然這邊結束就先走一步了。”

徐亨才一點頭,就看見王冠轉過身帶着幾個隨從揚長而去,一時之間又想起了前幾日的勾當,心裡頓時無名火亂竄。吩咐那些下屬參將遊擊各自回去,他又親切地招呼孟俊一同回去,結果一上馬就問道:“這口外和京師不同,孟老哥倒是捨得把你放到這地方歷練。雖說你是學習兵事,但也不能一直沒個正統職司,想當初我也是像你這樣過來的。這樣,我此次北征肯定要跟隨皇上上陣,你跟着我一起就是了,帶上兩千人先試試手。”

孟俊雖說並不是野心勃勃的人,但既然是勳貴世家出身,這建功立業四個字的分量卻還是明白的,因此兒時也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然而,徐亨一張口就是兩千人,他還是忍不住愣了一愣:“大人,我初出茅廬,若是貿貿然帶兵,指不定出什麼紕漏,跟着您自然是沒錯的,可兩千人還是……”

“沒人的時候別叫什麼大人,還您來您去的!我爺爺和你爺爺是一輩的,我就比你大十歲,論輩分卻是同輩,你難道忘記當初小時候怎麼叫我的?”徐亨沒好氣地打斷了孟俊的話,蒲扇一般的大手一下子抓住了孟俊的繮繩,“一個閹人都能帶兵,你出身將門世家,區區兩千人算什麼!再說了,到時候皇上說打哪兒就打哪兒,只要不貪功冒進,決計壞不了事!”

徐亨既然這麼說,孟俊也不好再把人家的好意往外推,當下只得含含糊糊應了一聲。因這大教場位於宣府城外,兩人各帶着隨從親兵緩緩而行,他少不得又在路上向徐亨請教了一些兵事,眼看快要到城門的時候,他就看見遠遠地揚起了沙塵,卻是有幾騎人飛奔而來。

“啓稟大人,京師運送的軍器已經送到了!”

“離着預定的日子還有兩天,倒是正好如期而至!”徐亨滿意地點點頭,又詢問了一番就擺擺手示意他們先回去,隨即對孟俊說,“雖說口外向來少雨,但去年的這個時候偏是遇上大雪封路,所幸這次你那小舅子運氣好。要是下雪,別說路上積雪厚重不好走,就是那些有油布包裹的火器和火藥也指不定會受潮。”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這纔對孟俊說:“按照一向的慣例,爲防不合格或是路上損耗,軍器素來是十正一副,這次的軍器大約多了一成。你如今正好閒着,就跟着管一管下發和入庫。記住,親自督管,別讓人家沾手,這裡頭貓膩多着呢!”

孟俊當初曾經在五軍都督府呆過一段時間,對於軍中那些貓膩早就在一羣長輩的耳濡目染之下了解得清清楚楚,此時聽了這話也不覺得意外。孟張兩家姻親雖說因爲年前的事情而稍稍有些疏遠,但那只是給常人看的,他和張越卻一向親厚,再說他一來想去問問張越這次怎麼忽地接了這個燙手的山芋,二來還有要緊的話提醒,當下就二話不說地答應了。

宣府城週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城牆乃是用夯土外加青磚包砌而成,其規制遠勝周邊其他府城。總兵府位於城東南的兵府街,原本是谷王的別府,谷王朱橞廢爲庶人之後,因原先的總兵府太過狹窄,皇帝在命人毀谷王府外牆之後,就將這別府闢爲總兵府。徐亨和孟俊一行在總兵府門前下馬之後,就有親兵上前報稱張越等人正在裡頭,徐亨便問了一句。

“王公公呢?”

“王公公說身體不舒服,就不過來多事了,凡事都有興安伯做主就是。”

聽了這話,徐亨不禁眉頭一挑,很是詫異王冠的膽量。雖說這個太監當初在宮中的時候也是頗有些地位的,但既然是派出來鎮守宣府,怎麼也不該對京師來人擺出這樣的態度。再說了,皇帝那多疑的性子他是再明白不過,如今錦衣衛上頭還多了一個東廠,這回來的那個太監陸豐恰是東廠督公,王冠竟然敢如此怠慢?

孟俊自打到宣府之後都是不貪權的,也沒和那些管營坐營太監打過交道,和王冠說話的次數更是不超過一個巴掌,這時候雖說詫異,卻也沒往心裡去。跟着徐亨到了正堂,他一眼就看到了張越,不禁輕輕點頭笑了笑。

儘管是欽差,但張越這個欽差只是督運軍器,並不轄制興安伯徐亨這個宣府總兵,因此兩邊也無需那些繁文縟節。如今已經是九月末,口外隨時隨地都可能下雪,因此雖說把軍器運到了宣府,事情卻仍然沒完,一則是分發一則是入庫。於是,面對于謙自動請纓去萬全左右衛理糧儲備軍器,徐亨當即爽快地答應了。而張越臨行前還得了朱棣的聖命,此後還要親自往開平興和巡視,因此少不得向徐亨請教了一番。

陸豐卻不是有耐性的人,眼見兜來轉去都是說正事,他不由得輕咳了一聲:“興安伯,有一件怪事咱們正好在路上遇着了,大夥兒都納悶得緊。朝廷素來有律例,這從北邊跑回來的青壯歷來都是覈查之後就地編戶,怎麼宣府問都不問就一口咬定人是韃子斬首示衆?這大戰在即小心些是正常的,可這韃子奸細豈是胡亂編排的?”

莫名其妙聽到這麼一番話,徐亨頓時變了臉色,待要站起身的時候卻又想起這不幹自己的事。扶着太師椅的欄杆,他又坐了回去,靠着那椅背苦笑道:“這事情是王公公說的,他說之前皇上有過御筆批示,宣府重地一定要嚴格篩查,不能讓韃靼探子有機會進來刺探軍情,所以有可疑人等立刻捕拿,若審問無果立刻處決。”

原本問這話就是爲了找碴,當下陸豐就故作奇怪地左右看了看:“咱家倒是忘了王公公乃是宣府鎮守太監,怪了,今天怎麼沒瞧見他,就連那些坐營管營太監也一個不見!”

“這個,王公公說是身體不適,所以特意命人來告說了一聲。”

“病了?真真好藉口,早知道如此咱家當初只要說病了,莫非皇上就會另派他人?要是咱家沒聽錯,人說他今天還在教場看操練,這會兒竟然好意思說病了!”

眼看陸豐雙眉倒豎火冒三丈,張越不得不站出來和稀泥,先把不耐煩攪和到這種事的于謙打發了走。覺得徐亨似乎有借題發揮的意思,他自己也懶得留下來聽這些煩心事,於是又藉口要監督火藥入庫先行告退,才一出屋就看見孟俊跟了出來。

“興安伯早就看那位不順眼了,你們這回可是給他主動送了一個好機會。不說這個,趕緊去辦公事,晚上我請你吃宣府一絕。”

張越和孟俊這個大姐夫向來交好,聞聽此言自然是笑着答應,心裡卻有些異樣。那個胡成眼下已經被陸豐讓保安州的錦衣衛拿了,只怕消息過不了多久就會傳到宣府。一個宣府鎮守太監自然是拗不過東廠廠公,但王冠的背後與其說是御馬監太監劉永誠,還不如說是另一位貴人——想當初御馬監少監海壽可是在他面前撂下了明明白白的話。

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687章 在路上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725章 教子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604章 兄弟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270章 夫妻本是一世緣第847章 親提點,心叵測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35章 家事國事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238章 官與賊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828章 震怒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281章 天子的手段第112章 走着瞧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第548章 從長計議,深夜密謀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270章 夫妻本是一世緣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59章 隨從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726章 人命關天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888章 弘文閣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791章 負荊請罪第614章 箭!打!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798章 卯上了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858章 再進宮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66章 教訓之後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284章 取捨得失
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687章 在路上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725章 教子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604章 兄弟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270章 夫妻本是一世緣第847章 親提點,心叵測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35章 家事國事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238章 官與賊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828章 震怒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281章 天子的手段第112章 走着瞧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第548章 從長計議,深夜密謀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270章 夫妻本是一世緣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59章 隨從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726章 人命關天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888章 弘文閣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791章 負荊請罪第614章 箭!打!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798章 卯上了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858章 再進宮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66章 教訓之後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284章 取捨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