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

瓜越在南京住了一年有餘,此後又曾經因爲巡杳糧倉權屎型?回。對於這座六朝古都熟悉得很。隨行衆人中,除了出生北地的李國修茵一祥兩個少年看什麼都新鮮,頭一回南下的牛敢張布四個人也是沿途東張西餘人多半都在這座繁華的都城住過一眸子,進城之後的反應自然是尋常。如今南京的居民比當年銳減了三分之一,街上瞧着竟有些空空蕩蕩。

行人從江東門入城,張越便讓杜綰帶着其他人等先去宅子安頓,自己和孫翰分頭前往衙門。他帶了牛敢和張布順着江東門大街一路直行。穿過好幾條縱向巷子,遠遠就看到了一座上書忠廉二字的木質牌樓。立玄快馬加鞭奔了過去,疾馳了一箭之地便躍下了馬來。

應天府衙坐落在西樓牌坊中段。緊挨着府東街,兩邊都有牌樓,張越網網經過的就是西牌樓。進了府衙正門便是三丈長的大照壁,上刻江牙海水及蓮花圖案。如今已至年關,大堂空閒了下來,因此引路的衙役直接把張越帶到了二堂。這一路上,張布牛敢東張西望,見這府衙氣象森嚴屋舍無數,都忍不住暗地順舌,心想就連京師的兵部衙門和禮部衙門也比不上這般景象,及至聽說這裡裡外外共有兩百餘間房舍,兩人就更訝異了。

“永樂十八年先帝遷都,從南京調了將近三萬民匠充實北京,如今這南京卻是冷清多了,咱們府衙也不像從前那麼繁忙

如今的應天府尹章旭昔日曾經是張掉的上司,因此張越拜見之後,他便笑着召集了其他屬官各來相見,又親自領人在府衙之中轉了一圈。由於張綽曾經當過一眸子江寧知縣,之後又升任應天府治中,如今張越來此地上任,恰是給人一種父去子繼的感覺。

張悼當初任職時不攬權不爭權,爲人恬淡,上司同僚都相處得好,而應天府向來人事變動不大,如今上下官員和當初幾乎沒什麼變化,因此對於這個昔日同僚之子,衆人自是客客氣氣。而即便是年紀最大的幾個老官員,也不會在這時候倚老賣老。“?府承僅次於府尹,高於治中和通判,即便張越年輕,那也是上司!

等到了二堂後頭的官舍,章旭就轉頭笑道:“元節老弟,這後頭便是府衙官舍,除了我之外,何治中羅通判等等也都住在裡頭。我已經讓人去騰挪幾間屋子

聽得官舍二字,張越就快掃了一眼旁邊的幾個同僚,見人人都是面露異色,曾經當過正印官的他自然明白是怎麼回事?府衙雖說屋子多。但屬官也多,尤其是如今的應天府。府尹這個正印官佔的是最多最好的屋子,剩下的幾個佐2官這存一分,剩下的屋子自然是緊緊巴巴。如今儘管是府承出缺才由他遞補,但指不定人走了屋子就給人佔了。

因此,不等章旭說完,他便笑道:“這大過年的,哪有讓人騰屋子的道理?當初家父在外頭也有一處屋子,距離府衙近得很,我還是住在那兒便利。只不過。朝廷有制度。還請各位幫忙通融一二。不要讓我爲了這事遭人彈劾。

聽說張越不佔用府中官舍,從章旭以下的衆人都鬆了一口氣。畢竟,不是每個,當官的都是家境殷實,要是做官之外還得在外頭賃房子住。他們就真得去喝西北風了。於是。樸素的接風宴之後,張旭親自把張越送到了二門,等到人一走就衝一衆屬官點了點頭。

“由其父必有其子,張悼昔日便是謙遜寬和,他的兒子如今看來也有些這做派,沒有年輕得志的傲氣。只不過,今天衙門封印,日後開印辦公的時候,你們卻得謹慎些。他可不比張綽,名聲在外必有憑恃,別給年輕人取笑了去!再者,大家也別議論什麼失勢之類的話,朝廷用人如何,還輪不到咱們評論!”

張越自然不知道自己這一來竟是讓應天府衙上下人等賠足了小心,到了家之後,他便看到同樣趕了回來的孫翰。因孫家昔日的房子早就賣了,兩邊又是至親,離京的時候,兩人就商議好了此次住在一塊。儘管偌大的英國公府還空着,但張越不想那麼招搖,因此還是搬進了當初他們父子在南京時曾經住過,後來張綽又呆過好一眸子的那座宅院。

這宅子原本是一座小跨院,但既是前幾年張悼在南京當官時住過,所以曾經數次擴建,又因爲張輔話,特意把英國公府的兩處院子一同納了進來,兩家人住着自然是綽綽有餘。這裡固然空了一年多,但前一眸子得到消息就開始整理,如今早已收拾得乾淨整潔。

南京有五軍都督府,有六部都察院,就連綿衣衛和衆多衛所也是一應俱全,儼然一個小朝廷,但皇帝太子都不在此處,這裡更沒什麼要緊政務需要處置的,因而整個南京管的主要就是江南財賦,猶如一個佔地極大的養老院,唯有應天府還忙碌一些。即使如此,眼下已經是臘月二十八,張越辦好一應上任事宜。衙門就封印了,他一下子又得了數日的假。

從前是欲求幾日假而不可得小如今卻是一來就放假,對於這種閒散的日子,無所事事的張越自然覺得不習慣。原本還想出去轉轉,奈何杜綰說他是半個病人,又道等了過年再名正言順出去拜客,硬是把人留在了家裡。

看着衆人忙忙碌碌收拾東西準備過年,他索性把人支使出去打探消息。自個到書房裡頭琢磨着寫對聯。這是洪武年間就在民間流傳開的老規矩了,再加上如今喪禮因襲洪武舊制,二十七日一過,禁忌並不多,因此街頭很早就賣起了紅紙。不但各戶人家大門口需貼上春聯,就連影壁傢俱窗戶門板等等地方,也要貼上大小不一的福字,只爲了過年討一個好口彩。

“少爺,李公子和茵公子來了。”

正在低頭寫福字的張越頭也不擡地吩咐人進來。瞥見兩人進屋行禮。他隨口道了免,等到寫下了福字的最後一豎,這才擱下了筆,又拿起這張斗方輕輕吹了吹,對兩人點了點頭:“這應該是你們頭一回出遠門。也是頭一次在外頭過春節,飲食作息可還習慣?”

李國修連忙搶着答道:“回稟大人,利穆慨是打南汐詩到北京的,沒什麼不習?芮一祥人雖聰明。卻老實些:“京城有暖炮,南京這邊卻往往是用炭爐和湯婆子取暖,晚上睡到半宿常常覺得陰冷,我早上對張大叔提了提,他二話不說就讓人給我加了新被子。飲食上頭也是頓頓都有魚肉,我實在是覺的過意不去,大人太厚待咱們了。”

張越見李國修在旁邊猶如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不禁啞然失笑,當即問道:“你們也該知道,族學中甲班的人由陳夫子帶領,早咱們一步下江南遊歷了。我只問你們,可知道我這次讓他們下江南,又挑了你們兩個年紀小的跟看來,是爲了什麼?”x插播s廣告時間哦

這個問題兩個少年一路上就探討了無數回小昨兒個晚上住定下來又琢磨了好一陣。心裡總覺得族學中夫子們的說法很不可信。

此時此亥,兩人時視一眼,又是李國修先說話。

“族學裡頭多半是北方學子,很少有南方人。院試鄉試暫且不說,從前會試,向來是南方學子高中者遠遠多於北方,大人應該是想借着下江南的機會,讓咱們見識一下江南的才俊,也好讓大家收起自滿之心,不要因爲在族學中成績優異而自滿。”

苗一祥看見張越不置可否,便咬咬牙說道:“這一路上大人常常在歇息的時候考較咱們兩個”又指點頗多,您”您可是想把咱們收在門下?”

看到李國修臉色大變,衝着同伴連連打眼色,張越終於忍不住笑了起來,心裡覺得這兩個少年着實有趣。由於朱元璋朱橡兩朝都很忌諱科場上座師門生那一套,民間頗有才華的士子往往在拜師上頭動足了腦筋,但那些文壇領袖卻很少輕易收學生。如楊士奇這等人,推薦的人雖不少,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弟子,但屢次主持會試卻多了不少門生。他這輩子不曾入翰林,也不可能去主持會試,要門生滿天下自然無望,但也想栽培一些可用之才。

“你們倆說中了一大半。我確實想告誡族學中那些學子不要自滿,學無止境,若是坐井觀天,就算金榜題名小日後前程有限。至於後一條”我的文章學問都算不得最頂尖,教書商人不過是誤人子弟。爲官並不是只看學問,讓一位飽學鴻儒毒主持水利。未必比得上讓一個。小吏出身卻精通水利的官員。人有專精,官有專才,你們可明白這個。意思?”

兩個少年已經是被張越這一番言語給說得懵了,聽到這最後一句話,李國修方纔一下子警醒了過來,忙拜倒了下去,茵一祥的動作也只是比他慢了小半拍。看到這情形,張越不禁啞然失笑,遂搖搖頭道:“都起來吧,我才二十出頭,收什麼學生,說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我只想借着此行教授你們一些東西,並不爲了什麼師生名分。我這個府承管的是應天府學。來日你們到那裡呆上一個月,等以後再隨我進衙門學一個月1有什麼話到時再說。”

把兩個一頭霧水的小傢伙打了下去,張越看了看桌子上那些春聯福字,忍不住想到了尚在京師等着應會試的那三個人。顧彬比他還年長一歲,這些年厚積薄,會試至少有九分把握;張赳多次挫敗,性子日漸沉穩,也是很有希望的;只有方敬,,小傢伙憑着胸中憋着的那股氣考中了舉人,如今成日在家奮苦讀,先頭也沒時間送他,要說會試卻是堪憂。

科舉這條道。可不是憋着一口氣奮就能達成的。機緣比什麼都重要。

第一次在南京迎除夕時,張輔和王夫人都在,那一頓團圓飯還是和張朝張覲一塊吃的。那種氣氛冷得和寒冰差不了多少;第二次在南京過年三十時,他摟着新婚妻子看一夜煙花燦爛,和父母過了一個溫馨愉快的春節;如今這第三次,張越卻是喝了不少酒,竟是在圍爐守歲的時候攬着兒子靜官睡着了,等天明醒來的時候完全不記的昨晚上自己幹了些什麼。

只是,他並沒有什麼遺憾的時間。這正月的頭三天,恰是一年到頭親朋好友走動最多的時候,也是他須得藉此拜訪人的大好機會。因此,一大清早,他和杜綰裝扮一新,雙雙出了門一但卻是趕往不同的地方。府衙那邊的誥命女眷自然是杜綰去見,而張輔提點過的那些人,則是他非得自己去見不可。“?永樂皇帝朱林大喪之後,鄭和便奉旨下了南京,這些日子一直住在馬府街一座御賜的宅邸內。若是在北京,尚有正旦大朝賜宴等等,但如今他在南京,正月初一卻是閒之又閒。對於帶下番官軍鎮守南京,他並沒有什麼怨言,可聽到外頭那些議論,他卻是覺得心灰意冷。

帶兵在海上漂泊多年,他對這麼一支官軍自然是頗有感情。這都是些開得船下得的廝殺的勇猛漢子,如今竟有人說這些人閒着難免出事,要派他們去修南京宮殿!

“父親,父親!”

看到養子鄭恩銘撞開門簾入內,鄭和便沒好氣地斥道:“什麼事這麼冒失慌忙?”

“門外有人送來了不少禮物,道是宮中張公公捎帶來的。”鄭恩銘笑呵呵地把禮單子雙手遞了過去,隨即就搓了搓雙手道,“您到了南京之後,就幾乎沒人來看過您,想不到張公公到還惦念着。今兒個一整天,除了那些商人,這還是頭一份節禮,”

“張公公?張謙?”

鄭和滿肚子納悶地打開了那禮單,一目十行看了下來,心裡立刻一突。東西中間既有尋常土產,也有名貴藥材,但若不是和他極熟的人,斷然送不出這樣的禮來,足可見確實是張謙所爲。然而,那下頭的落款處,卻分明是龍飛鳳舞寫着張越。這位被明升暗降的小張大人,竟然答應張謙給自己捎帶東西?

防:昨天去參加了一位親友的婚宴,三十五桌,據說每桌五千扒,,老天爺,現在這結婚咋結得起?雖然可憐巴巴地說更新慢不敢要月票的,但看着所有人都爭的如火如荼,想着五一雙倍,俺也有些心癢癢,有保底的可以投給俺一張譁”

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293章 洞房花燭夜第178章 想溜之大吉?做夢!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74章 朋友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602章 得良才美玉,得佳婿成雙,得知己不易第264章 立場第846章 煞星到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858章 再進宮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95章 不知情!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725章 教子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798章 卯上了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78章 邀約不絕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399章 死,活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628章 危牆之下亦見君子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511章 圓滿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686章 崩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67章 生辰宴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247章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123章 奉旨管家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1章 貴賤之間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560章 家主母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529章 騷亂第414章 出息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761章 驟然驚變第376章 紛亂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8章 小小族學龍蛇多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99章 攔駕和擋駕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39章 江南好
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293章 洞房花燭夜第178章 想溜之大吉?做夢!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74章 朋友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602章 得良才美玉,得佳婿成雙,得知己不易第264章 立場第846章 煞星到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858章 再進宮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95章 不知情!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725章 教子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798章 卯上了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78章 邀約不絕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399章 死,活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628章 危牆之下亦見君子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511章 圓滿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686章 崩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67章 生辰宴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247章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123章 奉旨管家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1章 貴賤之間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85章 愈挫愈強方是好漢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560章 家主母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529章 騷亂第414章 出息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761章 驟然驚變第376章 紛亂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8章 小小族學龍蛇多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99章 攔駕和擋駕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39章 江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