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

進了臘月,年關將近,不但民間百姓爲了過年日益繁忙卜幾口朝中大臣也都愈發不得閒。一年到頭難得幾天休沫全都是在歲末年初,但爲了這幾天休假,如今就得抓緊時間把該處置的事情都儘早處置了,絕不能再拖過年去,而辛丑年又恰逢布政使等外官三年一朝覲的日子,就連鴻肺寺也忙得倒仰,更不用說六部和都察院這些原本就繁忙的衙門,外臣忙,皇家也忙,朱樓雖把國事都丟給了皇太子朱高熾,除非軍國大事和高官除授都不過問,但也並不是事事撂開手,隔三岔五就會派人去東宮索取奏本節略,於是,生性謹慎的朱高熾乾脆讓人三日一次把節略送到乾清宮,這才止住了父親的疑心病,只不過,他那身體原本就不好,當初在南京監國畢竟少些掣肘,如今既要勞力又要勞心,大事小事除了讓朱瞻基多多經手,亦是更綺賴內閣的三個學士。

由於朱插暫時罷了平日朝會。只在朔望日臨朝,因此這天朱高熾照例寅時三刻起身,卯時內閣楊士奇入見,他便開始處置各式奏章,直到午時方纔能喘口氣。見楊士奇退了,他匆忙用過午膳之後,便揉了揉眉心,讓人去宣召張謙,等人進來行禮之後,他就問道:“這次正月大朝,父皇可宣召了漢王入覲?”

張謙這些天常常在乾清宮侍奉,連御用監的事務都無暇顧及,這會兒聽到皇太子開口就問漢王,他自然得存了十分小心:“回稟太子殿下,皇上還沒提起過此事”,“父皇不提,我卻不能不管,回頭你想個辦法試着問一問,漢王好些年未曾入朝,父皇就算惱了他,也得讓他才面見的機會”,朱高熾淡淡地說了一句,見張謙點頭稱是,他就端起茶盞呻了一口,繼而又說道,“趙王禁錮府中也已經有一年了,就是反省也應該反省夠了,此事你也一併記在心裡。畢竟都是我的嫡親弟弟,我總不能看着他們管。

說,一母同胞的三兄弟,但朱高熾早年封世子,深得洪武帝朱元樟喜愛,而生性桀驁不羈的朱高煦朱高縫卻不受待見,因此那芥蒂乃,早年就結了子,宮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話雖這麼說,皇太子要顯示仁愛,這總是沒錯的,張謙只能答應,眼看朱高熾別無他話,他正想告退,結果上前又撂下了一個問題。

“聽說父皇昨日下午接到宣府奏報時,暴怒難當?”

“太子殿下,王冠在宣府多年,皇上先前一向以爲他忠心耿耿,誰知道此次東廠查證之下,從貪墨軍糧、私自互市到私通輕虜,每一條罪名都,罪證確鑿,再加上試御史于謙上書奏稱開平糧儲半數發黴,皇上更是大發雷霆,今天一早就派出中使下旨腰斬。”

這宦官當中亦是山頭林立,張謙雖說並不喜這一套,卻深知王冠如今投靠了御馬監太監劉永誠,而御馬監那大小兩位都是偏向東宮的,儘管如此,說完這些,他仍是又加了一句:“皇上還說,此等辜負信賴的閹宦不殺不足以平軍憤,別說他之前只是小小的司禮監監承,就是太監也照殺不誤。爲了這事,劉公公還遭了申飭。”

朱高熾並不在乎區區一個王冠,可對這事情的緣由卻深爲警惕,只不過,張謙雖是陸豐的師傅,但一向不偏不綺處事公正,這些話倒還可信,忖度了片刻,他也沒再多說些什麼,點點頭就打發了人離開。然而,張謙前腳剛走,後腳鍾懷便急匆匆進了門來,“太子殿下,剛剛傳來的消息。聽說漢王派了信使到京師,把壽光王劈頭蓋臉痛罵了一頓,壽光王一怒之下把人狠狠打了一頓,這會兒正押着人在東華門前請見呢!”

朱高熾聞言大皺眉頭,手中一用力,頓時被那茶盞給燙了一下。

這一失手,這個白瓷盞頓時跌在的上摔了個粉碎。片刻,他也不看急急忙忙上前收拾的幾個宮女和宦官,擡起頭就吩咐道:“去瞻基那兒報個信,讓他出去看看,這東華門豈是他胡鬧的地方!”

一個不知收斂的兒子,一個桀驁不馴的父親,都是連一個忍字都學不會的蠢貨!

東華門位於宮城東側,遠遠望去,只見白玉石須彌座上坐落着高高的紅色城臺,城樓黃琉璃瓦重檐龐殿頂,下頭闢有三個門洞,很,威嚴肅穆。由於毗鄰太子宮,東宮衆人素來是由此進出,若有太監奉旨宣召近臣,也往往是走這條近路,除此之外,往這兒走的還有京師的皇親國戚以及親貴,因此,這裡平日並不像午門那條正道那般繁忙,一向安靜。

然而眼下匕,工中天的時候,這裡卻剛剛鬧了一陣,當值的禁衛雖說氣…幾個次免不了吃掛落,可面對一個正兒八經的皇孫,上司吃了鞭子,他們又沒吃了熊心豹子膽,誰也不敢再上前去勸阻,只打發了人進宮報信,其餘人猶如木樁似的一動不端 至於原本打算從這裡進宮的東宮人等,忖度一番之後也都悄悄得繞了路,空出大塊地盤留給了那個皇孫。

站在那兒來回踱着步子,壽光王朱瞻折的臉上滿是戾色,目光時不時看一眼那個被自己的侍衛死按在地上的傢伙,離了山東,他便覺的自己好似是離了籠子的老虎,再也不必受人拘管,因此就連往漢王府寫信也都是方銳代勞,他頂多就是隨手蓋上自己的大印,他可以打疊心思在皇帝祖父面前裝成乖巧的孫子,可以成天耐着性子抄寫經書裝成一個孝順孫子,甚至可以變着法子送各色小玩意討朱樓的歡心…”,鼻子裡喘着粗氣,他狠狠攥緊了拳頭,瞧見東華門內還沒有動靜,恨不得就帶着人這麼闖進去,朱高煦擔着一個父親的名義卻殺了他的親生母親,那一幕他親眼看見了;之後朱高煦又從來沒把他放在眼裡,看他都只有輕視和蔑視;再後來竟然在人後稱他是養不熟的狼崽子,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沒有再把那個傢伙當成父親,那只是他的仇人!

派一個信使來只爲了羞辱他。朱高煦以爲他是什麼人?那人手中只有王府銀牌沒有其他任何信物,身爲王府侍衛私自離開親王封地,只要這兩條就都是死罪!要成爲世子。最需要的不是他那個父親的點頭,而,他那位天子祖父的稱許,只要朱豬再也容忍不了朱高煦,那麼他甚至可以直接當上親王,再也不需要做什麼仰人鼻息的世子!

得到父親吩咐的朱瞻基匆匆趕出來,瞥了一眼頭戴烏紗折角向上巾。身穿大紅織金盤龍袍的朱瞻析,隨即就看見了被兩個人架着跪在地上的中年人。鼻說夫略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但他還是覺得這一幕實在是大失體面,於是快步上前問道:“折弟;這是怎麼回事!這裡是東華門,你帶着人堵在這裡很好看麼?”

“皇太別殿下,我是實在忍不下去了,所以只能出此下策!這個刁奴憑着一枚王府腰牌就敢說是父王信使,悍然闖進漢王公館,而且當衆辱罵於我,言語極其不堪入耳!不信你可以問他們,問問他們這個該死的東西都罵了什麼!”

對於這今生下來便得朱株寵愛的皇太別,朱瞻折向來又羨又妒,但他好歹有些長進,知道自己縱使有火氣有怨氣也不能衝着朱瞻基發,因此定了定神就叫起了撞天屈,朱瞻基聽着這種辯解,哪裡不知道這還是變相的父子置氣,原本就擰起的眉頭更是皺成了一個結。不痛不癢說了朱瞻析幾句,他恰好瞥見有人匆匆出來,於是便住了口, “壽光王,皇上召見!”趕得氣喘吁吁的都知監太監楊慶對着朱瞻折說了一句,看見朱瞻基也在,便笑意盈盈地說道,“皇上今天見了英國公,於是一時興起寫了幾幅字說是要賞人,剛剛還賞了英國公一幅。皇太孫殿下既然在,那就再好不過了,正好一道去一趟乾清宮,既能當面謝恩,也省了老奴一趟路”,這與其說是綺老賣老,還不如說是善意的提醒,因此朱瞻基自然爽快地答應了,當即陪着朱瞻折提人入宮。看到那個被架着的中年人兩頰又紅又腫,身上全都是腳印鞋印。他知道這傢伙肯定是吃足了苦頭,但心裡卻只覺得厭煩,祖父究競在想什麼,索性封朱瞻折一個世子把人遣回山東,也省得在京師常常惹麻煩!

自從剛剛英國公張輔告退之後,乾清宮中也是一片靜寂。如果說之前朱豬當着張輔的面忽然發火怒罵衆人已經司空見慣,那麼此時此刻皇帝陰沉沉一言不發的面孔則是更讓人覺得心悸。至少,四周的宮女太監伺候了朱樓不少時日,甚至這位天子發火的時候還不算最可怕,這種引而不發的時候方纔最最難測,“皇上,皇太孫殿下和壽光王來了”,聽着這個小心翼翼的聲音,朱樓忍不住看了一眼手中捏着的張越那份奏章,心中怒火越來越熾烈,吾兒不如他婿,張越那小子爲了杜禎這個岳父可以不顧一切,可他的兒子和孫子乃是一對嫡親父子,卻恨不的讓彼此去死!而且,恐怕他的所有兒子們都在盼着他早死!

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632章 世英名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6章 學堂首日第228章 娶媳婦是手快有手慢無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529章 騷亂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849章 夜驚心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800章 何謂近朱者赤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125章 天意第901章 議大事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679章 數管齊下難支撐,顧國忘家非佳話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106章 婚事不外乎利益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397章 凍得嚴嚴實實的嘆息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326章 驚變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376章 紛亂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463章 維護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911章 鐵心第687章 在路上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294章 情義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117章 下馬威第566章 以不變應萬變,唯願長命百歲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81章 天子的手段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76章 釋放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45章 憂喜參半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95章 隱憂須除
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632章 世英名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6章 學堂首日第228章 娶媳婦是手快有手慢無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529章 騷亂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849章 夜驚心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800章 何謂近朱者赤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125章 天意第901章 議大事第874章 不能遺禍子孫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679章 數管齊下難支撐,顧國忘家非佳話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106章 婚事不外乎利益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397章 凍得嚴嚴實實的嘆息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326章 驚變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376章 紛亂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463章 維護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911章 鐵心第687章 在路上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294章 情義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117章 下馬威第566章 以不變應萬變,唯願長命百歲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81章 天子的手段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76章 釋放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645章 憂喜參半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95章 隱憂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