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

狗烏驛乃是宣府進京的必經之地。比起其他通衢大道上三,語,這裡更顯繁華。永樂十八年的大規模營建修繕過後。不但驛承署、驛倉、把總署、公館院、馬號一應俱全,而且還建了寺廟和戲樓。爲了供給來來往往的商旅住宿,又有精明的本地人買通了駐守此地的驛晝和把總。就着公館邊上開了一家客棧,短短一年工夫賺得盆滿鉢滿。有了這樣的榜樣。雖說這裡沒有城牆,年初卻又開了一家新的客棧。大堂甚至還賣起了各種各樣的酒。

既然是宣東第一驛,王驛承的日子自然比尋常迎來送往的驛承過得更辛苦。只是來來往往的商旅既多,油水還算豐厚。除了要分潤那個有貴人做後臺的毛把總,手指縫裡再流些油水給下頭的驛卒驛兵,其餘的都能裝自己腰包。因此。開在驛承署旁邊的那家新客棧乃是他常常光顧的地方,只要閒了,他就會在底樓大堂叫上一壺酒,舒舒服服就着下酒菜過過癮。

這會兒是中午,由於如今京師沒有往北邊運糧,正好也沒有軍報傳遞,因此他就坐在了底樓靠櫃檯的那個位置,愜意地喝着小酒。北方的七月底已經是涼意漸濃,正是適合商旅趕路辦貨的時節,眼下大堂中坐滿了人。見四周人說話都壓低着聲音,他自是認爲別人畏懼自己這斤,現管的驛承,心情自然是愉快極了。

就在他蹺足而坐自斟自飲的時候,一個驛卒忽然跌跌撞撞衝了進來。甚至沒來得及跑到王驛承那桌子前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嚷嚷道:“老爺,宣府那邊的官道方向來了幾個號人,一色都穿着紅軍袍,彷彿是軍中派來的人,不是尋常過境的官員”。

端着小酒杯的王卑承原本微微有些醺意,但聽到這話,那酒意立刻就化作冷汗出了。一把撂下酒杯。他便站起身問道:x“可曾派人去知會毛把總?”

“已經派人過去了,不過剛剛聽說毛把總小舅子今天過生日,就是去找大約也找不到人,”哎呀,那邊人已經過來了。老爺您趕緊!”

眼見那驛卒腳下飛快地跑了出去,王驛承慌忙整理了一下衣裳,甚至沒對掌櫃打一聲招呼結賬就急匆匆地出了大堂。靠近門口一桌的一對年輕夫婦望着這兩個一前一後兩個人離開。那個少*婦打扮的女子便低聲問道:“三姐,咱們什麼時候動手?”

“動什麼手?朱瞻坦死了,朱瞻折被囚。漢王只剩下了一羣不成器的兒子,那個方銳卻還總想着讓我履行當初的承諾,笑話,我又不是一言九鼎的君子!我當初只是敷衍那個世子,大概他做夢也想不道自己的病分明好了,結果卻死得這麼快吧?咱們難得悠閒地出來一趟。就當遊山玩水。順便看他們演大戲就成,何必忙活三年的時光並沒有在唐賽兒臉上留下什麼風霜的痕跡,只是她的眼睛裡如今卻少了些鋒芒,多了些圓潤。隨手將一杯子酒灌入口中,她便漫不經心地說:“以前我只知道武力,這些年行走於權貴中間,我總算徹底弄明白了什麼叫謀刮。行刺張越,又不能真的殺了人。嘖嘖,他們倒是好盤算,可惜我不想照他們的設想去演!”

自從嶽長天死後,唐青弈便換了婦人打扮,如今那光滑烏黑的髮髻上只插着一支荊釵,看上去猶如尋常民家婦人。聽到這話,她不禁瞪大了眼睛:“三姐莫非是想伺機殺了他?。

“他身邊雖然總是簇擁着不少人,但真要殺他。我何必等到今天?

看在他和我師傅一場淵源的份上,先頭的帳暫且寄着,來日一併算。

不過,我不動手,自然有別人動手“咦?”

唐青霜聞言大訝,待要再問的時候,卻只看見自己聰明別透的三姐自斟自飲一杯杯往嘴裡灌酒。心下不禁一黯。她瞎眼看錯了人,最後雖手刃了那廝,這一生再也不想沾惹任何男人;三姐大好的年華,卻在姐夫被官府逼死之後再也不曾動過心。雖說如今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還能有多餘的錢捎回去接濟那些孤苦的教衆,但這日子就是她們想要的?

即使自怨自艾,但是,當看見不遠處三張桌子上的人起身結賬出了大堂的時候,她仍是立刻留上了心。她記得清清楚楚,打從自己和唐賽兒坐進大堂的時候,這幾桌人人就已經在裡頭喝酒了。出於武者的習慣,她幾乎是下意識地掃了一眼他們的下盤。見他們雖說一個個面色赤紅,彷彿醉醺醺的模樣,腳下步子只是表面看上去歪斜,其實極爲穩當,她立刻醒悟了過來,不禁扭頭看了唐賽兒一眼。

“漢王朱高煦只派了親信枚青到京師。那個傢伙腦子還比不上自以爲是的方銳,自然更不可能有多餘的人派到這裡來。趙壬就更不用說了,他如今的禁足令也就解了一半而已。這些上男人的偏執比不上女人,對於他們來說,有人願意出頭就好了,哪管其它。”

這邊唐青霜剛網領悟了那言外之意。那邊在馬號前停下馬的張越面對迎上來的王驛晝,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調換坐騎的要求。他這一路趕過來雖說已經走得慢了,但畢竟不比遊山玩水,因此馬力消耗巨大。

原本以爲總應該能堅持到京師。可離開宣府二十多裡地,原本喂足了草料的坐騎就懨懨的沒了精神。儘管心下存疑,但除非他準備報廢掉這四十多匹馬,否則只能換腳力。

儘管張越沒有驛路郵差的火印木牌,但他有更管得着用場的東西,那就是兵部的印信。所以,王驛承爲難歸爲難。可卻還是得盡力安排。然而。這雞鳴驛儘管是大驛。可馬號裡頭也就是養着五十多匹馬,都是爲了應付緊急軍報的。如今能夠使用的也就是四十匹上下,要是給張越全徵調了去,再要有緊急軍報。他拿什麼應付?

他陪着笑臉道出了難處,張越不禁也犯了難。隨行的都是御馬監太監劉永誠特意撥給他的騎兵比從前的京營精銳還要悍勇,指不定是奉了其它的命令,他不可能丟下他們。而驛承所說要給那些送郵傳的驛卒信使留下足夠的馬匹以供替換,這也是完全合理的。問題是。莫非是他還得在這距離宣府不到五十里的雞鳴驛再歇息一個晚上,然後養養馬力?

這裡距離京師太近了,他可是對誰都說自己是回來心二狐響,到時候那此緊盯着他的御史絕不會以爲他是墮七:二路觀風!

“那你這兒能勻出多少驛馬?”

“目光如炬。的王驛承剛網趁機查看過了那些坐騎,很順利地找到了馬股上的烙印。那些御馬監的烙印讓他很是生出了敬畏之心,因此面對張越更是多了幾分恭敬和客氣:“大人,沿途官員借馬到還可以應付,但卑職總得留下一半以供傳達緊急軍報時使用,頂多只能給大人換二十匹。不過,這兒都是往北京送貨的商人,倒是可以徵用一些。

從北平到北京再到京師。短短二十年經歷了這樣的三級跳,如今大明的京師自然仍有些先天不足。比起南直隸的富庶。京師從糧食到商品都要靠大運河。除此之外。宣東也是一條重要的商路,來往的山西商人尤多,因此王驛承一說,張越就覺着這也是一條辦法。

既然張越答應了,王驛承當即便滿口答應了下來,轉身一溜煙跑去安排。在半路上遇見了那幾個半醉的商人,他便隨口提了提。誰知道對方聽說是官員要徵用自己的馬,立刻爽快地應承了,旋即你三匹我兩匹認了數目,不一會兒就湊足了二十餘匹馬。辦成了事情的王驛承自是大喜過望,因這幾個商人說還要拜見那位大人,他想都不想就領了他們去見人。

自打先頭引蛇出洞的那一趟險些演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遇刺後。彭十三在安全問題上就極其留心再加上向龍劉豹那兩斤。已經趕回京師了,他這一路上自是從不離張越身側,一有工夫就向牛敢和張布言傳身教。

這會兒他陪着張越挑出了二十匹驛馬,一出馬號就看到王驛承領着六七個人走了過來。他本能地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幾個人。當注意到那幾個人腳下穿着靴子,步伐也有些不對,他立刻朝牛敢和張布挑了挑眉,又用別人難以察覺的手勢衝另兩個護衛勾了勾手。

“大人,這幾個商人說是願意把馬送給您!”王驛承看見一大幫親兵散在兩邊虎視眈眈,越發感到面前這個不知名諱的年輕人必定是哪家勳貴之後,倘若他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商人,也願意用區區幾匹馬換人家的幾分善意。偷覷了一眼張越的臉色,他又笑道,“這都是潞州府的商人,正好是往京師送今年最新款的綢緞山西潞州府的潞綢聞名天下,張家家用幾乎一多半都是潞綢。因此張越聞聽此言最初也沒有起疑。正要說自己只是借馬,他就感到有人在自己的背上輕輕劃了幾下,不禁怔了一怔。而他這一愣神的工夫,王驛承身後的那些商人又往前了幾步。此時此刻,他猛地驚醒了過來。心裡一個激靈便要出口大喝,就在這一剎那。彭十三一下子搶到了他的身前。

說時遲那時快。牛敢和張布毫不遲疑地雙雙撲了上去,另兩個護衛也動作迅速地緊隨其後。王驛承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一下子木了,直到看見那幾個網剛還滿嘴恭敬話的商人大聲嚷嚷了兩句,隨即一個個不知從哪裡變出了利刃。和這些護衛廝打成了一團,他這才嚇得渾身哆嗦。不知不覺一屁股坐倒在了地上,等反應過來就連滾帶爬地往旁邊躲去。

張越被彰十三死死地擋在身前,只能聽到那燦丁。丁當當的聲音,看到兩旁的不少親兵都已經撲上前助陣,卻是沒法知道那一團混亂的廝殺成了什麼模樣。當是時,他只覺心裡大生警懼。要知道,他這一路雖說走得慢,但要事先準備好在這裡截殺他,總該是知道他走這一趟的人。他自己這條命絕不值得人家在這時候大動干戈,恐怕是別有算計。

以衆凌寡,又是用腰刀對付匕首,若不是護衛和親兵們都惦記着抓活口,一羣扮成商人的刺客早就被亂刀朵成了爛泥。眼見沒有危險。

彰十三便退到了張越身旁。這時候,發現那幾個刺客已經左衝右突卻捉襟見肘,張越眼皮子一跳,忽然開口喝道:“不要留手。這些刺客留下來也是禍害。格殺勿論”。

面對這命令,牛敢張布四人自是二話不說便聽命行事,而御馬監親兵們的動作卻慢了半拍。這刺客若是不留活口,事後如何知道是誰派來的?但既然是張越都發了話。他們很快便反應了過來,當即便有兩名刺客斃命。此時此刻,其餘幾個奮力苦戰的終於吃不消了,一個身穿藍色潞稠衫子的漢子扯開嗓子便嚷嚷道:“大人只要放過咱們,咱們願意投仁降字還沒出口,張越就想都不想地怒喝了一聲:“全部殺了,一個不留!”

此話一出,那些求饒的聲音須臾之間便嘎然而止,等到護衛親兵散開的時候,地上只餘下了大灘大灘的血跡和七八具屍體。看到這一幕,張越身旁的彭十三便抽出腰刀上前,面無表情地在每個人身上補了一刀,旋即才轉回來報說道:“全部都死了“來人,去他們的身上搜一撥!”

眼見兩個御馬監親兵上前在死人身上翻檢了一番,除了匕首和少量財物再無收穫,張越又差遣了十幾個親兵去他們投宿的客棧搜查。等人去了之後,他瞥了一眼那個坐在地上瑟瑟發抖的王驛承,索性吩咐人把他架過來。

盤問了兩句,發現此人已經被嚇呆了,而且彷彿什麼都不知道。他乾脆劈頭蓋臉將其狠狠罵了一頓,隨即疼言厲色地說:“今天的事情念在你只是失察,我就不追究你的干係了。若日後朝廷派人調查,你總該知道怎麼稟報。”

“得知自己免去一劫,那王驛承簡直是感恩戴德,點頭哈腰地答應了之後,他忽地想起一件事,連忙小心翼翼地問道,“可卑職只知道大人是兵部的上官。還不知道大人名諱,”

“兵部武庫司郎中張越”。

張越撂下這個名字之後就帶着衆人往客棧那邊行去,而王驛承卻站在原地發呆。怪不得殺人和殺雞似的,感情那就是張越!

比:想說啥來着”哦,置頂貼裡頭有滕的暴笑同人,我上次看得笑翻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移步觀賞。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有才了!

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8章 信物第339章 江南好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828章 震怒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179章 自尋死路莫怪人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687章 在路上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548章 從長計議,深夜密謀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159章 隨從第858章 再進宮第56章 抵達南京第86章 梅林第440章 雙姝會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733章 亂紛紛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388章 聞訊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後記下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540章 搬救兵,討主意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829章 雪上加霜,枝繁葉茂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09章 銳意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727章 育人第767章 尊長苦心職官一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33章 後會無期第808章 深夜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74章 朋友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49章 家族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261章 君臣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371章 親族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847章 親提點,心叵測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736章 公堂之上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714章 拿個正着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
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8章 信物第339章 江南好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828章 震怒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179章 自尋死路莫怪人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687章 在路上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548章 從長計議,深夜密謀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159章 隨從第858章 再進宮第56章 抵達南京第86章 梅林第440章 雙姝會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733章 亂紛紛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830章 山長妹夫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388章 聞訊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後記下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540章 搬救兵,討主意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829章 雪上加霜,枝繁葉茂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09章 銳意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727章 育人第767章 尊長苦心職官一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33章 後會無期第808章 深夜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74章 朋友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49章 家族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261章 君臣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371章 親族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847章 親提點,心叵測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736章 公堂之上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714章 拿個正着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