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銳意

家滿門和交趾彷彿都有不解之緣——張輔率軍三徵,趾足足呆了十年,張信被貶如今仍然在那裡窩着,張越任職兵部武庫司,恰恰是又要常常和交趾打交道。因此,這時候他石破天驚說出這麼一句話,方賓大驚失色,而朱棣卻只是挑了挑眉,但說出來的話卻絲毫不容情。

“張越,此等軍國大事,你居然妄言?”

自打收到父親張的那封信,讓他設法看看有什麼法子能把大伯父張信弄出交趾那個鬼地方,張越就一直在心中仔細籌劃。他並不認爲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弄鬼是什麼好法子,但他卻知道,交趾並非雞肋,而是一塊極爲要緊的地方。與其讓張信回來,還不如在皇帝心中加重一下砝碼。此時無疑是極好的機會,因此他從容上前了一步

“臣並非妄言。英國公三至交趾,每次都是順利平叛,最後一次更完全平定了陳季擴之亂,何以最後還有那麼多人追隨一個跳樑小醜黎利?交趾初定,又孤懸西南,朝廷派了衆多得力大臣前去治理,原本就是以安撫爲主,據我所知,皇上不曾下令交趾供扇一萬把孔雀尾一萬隻,不曾可曾下令每年在交趾徵象牙百支,更不曾下令在交南採買玳瑁琥珀。”

朱棣被這一連三個不曾說得一怔,待明白其中深意之後,他原本就緊繃的一張臉更是顯得陰沉難看——張越雖然沒有明說是誰枉顧自己的意思在交趾橫徵暴斂,但不外乎就是自己倚爲胘骨的心腹。想到黔國公沐之前曾經有所暗示,他自是抿着嘴脣一言不發。然而,尋常大臣看了他這樣的臉色便會惶恐請罪,張越卻瞧過很多次了,這時候並不發怵。

“黎利原本乃是陳季擴的部將,歸順我大明之後只當了一個小小巡檢,因此早就心懷不滿,但他起兵反叛的藉口卻是朝廷強徵他的女兒,民間生恐也遇上這種事,於是便有附逆之舉。而潘僚襲安知府,表面恭順心懷異志,見交南一亂便趁機舉起反棋,至於其他先後叛的土官也是一樣。但此等人固然別有用心,若是沒有機會沒有藉口,如何能生事?交南百姓和中原無異,但使能安然餬口度日,誰又會寧願抱着殺身之禍附逆?”

方賓今天捎帶上張越不過是爲了趨吉避凶,誰知道這會兒平白無故捲進了這麼一樁麻煩事裡頭。瞧見皇帝正用冷冷地目光瞪他,他頓時心中叫苦,知道這位至尊一定以爲自己在後頭說了些什麼。想到這裡,他只能硬着頭皮喝了一句。

“張越,今次議的是交趾軍器人員,誰讓你說這個!”

“交趾東距海,西接老,南渡海即占城,北連廣西之思明、南寧,雲南之臨安、元江,都是膏腴之地。交趾定則西南夷定,況我大軍進兵則賊寇望風而降,一乃是畏天威,二則是民心向我大明。當初英國公三定交趾之後,其要處就在一個守字。

若馭之有道,則此地可以漸安。若守之無法,則不免再變。如今大軍在交趾剿一地則另一地叛,至另一地則原地又叛,將士皆疲於奔命,這軍器人員耗損自然無法避免。”

眼見皇帝臉色越來越難看。張越卻說得越來越起勁。即便是以機敏著稱地方賓。這會兒也覺得滿頭大汗。深深後悔起今天把張越帶來地決定。正當他心亂如麻地時候。朱~卻忽然丟下了一句冷冷地話。

“方賓。你出去。”

“皇上……”方賓原本還想咬咬牙保一保自己地屬官。但看到皇帝那臉色彷彿隨時就能降下雷霆。他還是把到了嘴邊地話吞了下去。一跪之後便退出了大殿。等到外間冷風一吹。清醒過來地他沉吟良久。終於自以爲明白了張越地用心。明白了皇帝大怒地緣由。

“年輕氣盛。以爲仗着皇上寵信就能爲所欲爲?張信豈是那麼容易回來地……只要惹怒了皇上一次。那便是萬劫不復。就是英國公也保不住你……可惜了……”

乾清宮正殿內。沒了方賓地君臣二人這會兒正陷入了僵持中。朱~怒瞪着張越。見他耿着脖子地鎮定模樣。他愈發覺得氣不打一處來。當下便厲聲問道:“這些是你那大伯父寫信告訴你地?”

“啓稟皇上。臣地大伯父每半年只有一封信送到。最近一封還是年前送來地。除了問安之外並無提過其他內容。這些除卻臣去英國公府上探望時大堂伯英國公提起過地心得。以及二伯父陽武伯在交趾征戰多年地體會。便是臣在兵部這些時日翻看文書資

果。”

“你是兵部武庫司司官,如果朕沒記錯的話,這些應該是職方司的事!”

“皇上所言不差,但之前皇上既然讓張公公送了那張紙來,臣在盡職盡責管好武庫司諸事之外,自然還應該做些其他力所能及之事,否則怎當得起皇上心意?皇上剛剛也說了,臣的大伯父眼下在交趾,但相比他來,無論是大堂伯還是二伯父在交趾地時日都遠遠長過他。張家這麼多人都曾經在交趾征戰立功,所以臣雖然沒去過交南,但並非對交南一無所知。至少臣知道,皇上當初銳意定交南,乃是爲求西南長治久安,而並非單純爲了開疆拓土的武功!”

“你這個狂妄的小子!”

朱棣氣極反笑,但罵過這一句之後心中倒是頗爲得意。直到現在爲止,朝中仍然對在交趾彈丸之地耗費錢糧軍力頗爲不滿,非議他好大喜功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張越這最後一句話沖淡了他的大半怒火。情知張越這矛頭乃是衝着交趾監軍馬,他少不了在心中沉吟了起來。雖說他也從交趾徵派了一些東西,但數量遠遠沒有張越提到地這麼多,更何況,他還沒有糊塗到不顧交趾民情非要徵派採買的地步。

見皇帝面露躊躇,張越就知道這一回自己並沒有選錯時機。自從黃儼捲入逆案之後,他敏銳地感覺到,朱棣對於中官已經不如從前那般完全信賴——陸豐曾經對他抱怨過朱棣見過他之後往往會招來袁方驗證,張謙也曾經提過天子如今對宦官常常疾言厲色,海壽唯一一次去兵部找他辦事,也露過口風說皇帝如今性子難以琢磨——而已經遠離京師數年地鎮守交趾太監馬確實劣跡斑斑,要打動皇帝相信這一點並不難。

在反反覆覆考慮了一番之後,朱棣最終還是決定派穩妥人前去查一查。自然,他面上卻不肯表露出來,接下來更是疾言厲色地申飭了一番,但張越當然能聽出來這分明是雷聲大雨點小。等聽到皇帝吩咐說把交趾方略寫成摺子呈上去看,他更是心中篤定,答應一聲方纔退出。然而,當他出了宮回到兵部衙門之後,卻發現四周人看他的目光極其古怪。

瞧見張越進了司房,趁着沒別人在,萬世節頓時一個箭步衝了上來,上上下下打量好一會方纔吁了一口氣:“剛剛方大人面色鐵青地回來,幾個進去奏事地都吃了老大的苦頭,結果還是一位侍郎大人進去,這纔打聽到怎麼回事。你也太大膽了,方大人原本是拉着你當擋箭牌,到頭來你卻利用了他一回!既然你囫圇回來了,想必最後還是成了?”

張越笑着點了點頭:“皇上已經有所心動,但一定還會設法派人查證。”

“只要查,還怕查不出那閹貨地罪名,交趾那些官員恐怕早就惱怒那個太上皇了!沒來由壞了大好局面,他這個監軍罪過最大。話說回來,除了你也沒人告得下他,你手上可是已經倒下了司禮監三個頭頭,真是名副其實的權閹剋星……”

“咳!”

正說得起勁的萬世節聽到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咳嗽,連忙停住了話頭。轉頭一看,瞧見是尚書方賓站在門口,他頓時嚇了一跳,旋即便露出了一本正經的表情,上前兩步舉手行禮:“方大人莫非是有事交待我等?”

方賓在門口雖說只聽到了最後半截話,但據此推斷出來的信息卻讓他在詫異之餘有些嫉妒。他萬萬沒有想到皇帝不但不責張越妄言,而且還真的相信了這麼一番話——張越那些話他也說過,他對於馬那個太監也是深惡痛絕,可他只能旁敲側擊提那麼一提,可張越如此直截了當竟然毫髮無損!不得不說,皇帝對於張家人偏愛的過分了,也不看看張家都出了多少高官,難道真要造就一個大明第一名門?

心中雖不以爲然,但方賓面上卻仍然是那副淡淡的神色。對張越微微頷首之後,他便遞過了一份公文:“剛剛從交趾送來的通報,雖說此事讓別人去也行,但我思來想去,還是你去的好。你走一趟左軍都督府,知會一聲保定侯。”

聽到是交趾送來,又聽到是送交保定侯孟瑛,張越頓時覺得心中咯噔一下。果然,下一刻,方賓就直截了當地說:“交趾黎利陷政平州,孟賢戰死。”

PS:多災多難的一年,就從已經不再重要的老孟開始……

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51章 決意和決斷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159章 隨從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0章 親長第159章 隨從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4章 拆穿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408章 趁機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32章 世英名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20章 小孩子的悲哀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791章 負荊請罪第2章 世家子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21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349章 家人第92章 朋友之約第202章 莫名其妙的升官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20章 小孩子的悲哀第388章 聞訊第624章 冷麪紅顏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146章 心意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515章 流言不止,幫兇須防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
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51章 決意和決斷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159章 隨從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0章 親長第159章 隨從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0章 做好人難第84章 拆穿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408章 趁機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32章 世英名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20章 小孩子的悲哀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791章 負荊請罪第2章 世家子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21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349章 家人第92章 朋友之約第202章 莫名其妙的升官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20章 小孩子的悲哀第388章 聞訊第624章 冷麪紅顏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146章 心意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515章 流言不止,幫兇須防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