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汶土山,滔天的喊聲讓人聽不見金鼓。

漢、高句麗、三韓、倭人,四大語系十幾種不同的字音膠着於一處,就是最高明的將帥也很難在這種情況下對部下士卒指揮至得心應手。

因倭人對漢軍的畏懼,致使伊尹漠擺出連成一片的四個軍陣像螃蟹的兩隻大鰲般向東西出擊。倭人頗有欺軟怕硬之感,面對赤玄衣甲明亮的樂浪漢軍這些海邊的漁民甚至沒有舉起石斧的勇氣,但當他們衝向三韓各部聚集起的軍隊時,卻又好似虎入羊羣,戰法簡單果斷,卻着實有效。

缺乏進攻兵器的倭人沒打算與漢軍纏鬥,在這支漢軍到來之前他們多次與三韓的兵丁交戰,儘管那些人有很多漢地傳出來的鐵刀,甚至還有些鐵甲,但這都不是什麼問題。吸收漢弓反曲的丸木弓儘管並非如漢地弓弩擁有複雜的製作工藝,卻也有些許反曲的形狀,在勁力上本就不弱於漢弓,更因爲丸木弓的製作簡易,此次狗奴國渡海大軍中三個人手中便有一張丸木弓。

齊射的威力,非同一般。

三韓各部軍卒在收到牽招下達衝鋒命令後還未奔出百步,便已被狗奴倭兵兜頭射了三輪箭雨,頃刻間兩翼軍士便分別遭受近四千支箭矢的打擊……左右翼加在一起才只有三千人!

若非出戰前牽招從樂浪郡帶來上千面蒙皮大盾,單單是這箭雨便能教三韓部衆潰敗!

就算有大盾護着,箭雨仍舊給兩翼帶來數百人的死傷,而此時此刻他們距離倭兵陣線最近也還有二百步……不過這個距離已經夠了,三韓部衆像漢樂浪郡、高句麗一樣,都有着製作射程良好耐用的檀弓之傳統,他們的部衆也擁有不少檀弓,這種形制與漢弓大同小異卻更加耐用、穩定的弓箭在戰場上有着不亞於倭弓的威力。

儘管在射程上有所不如,但發箭的速度亦不是體長笨重之倭弓所能媲美。

在大盾的掩護下,數百名檀弓手在進入射程後紛紛引弓,儘管開始的箭雨只是稀稀落落,卻讓領教過檀弓厲害的倭兵加快進攻的步伐。操持着石斧、石矛的倭兵前陣快速向陣前奔襲,而後持着丸木弓的射手亦在奔走中立定放箭,隨後趕忙捏箭疾走。

策馬自陣後疾馳的田豫看得清楚,距離二百步外,倭弓佔絕對優勢,檀弓根本射不到他們;可若兩軍距離進入二百步,距離越近,檀弓越佔上風。

尤其當陣勢進入百步,五百張檀弓便能將兩千倭弓手射到擡不起頭!

十息之內,受過良好訓練的檀弓手能引弓連放三箭,而持着龐大倭弓的狗奴國射手卻只能開出一箭……伊尹漠的戰法不對。這個高句麗世子或許都不知曉倭弓對陣檀弓的優勢在哪。

牽招這麼想着,目光便越過人數不足敵軍一半的右翼,放在己方近千結陣的步弓手陣形中。統領步弓手的是牽招部下遂城令張遵,他是前樂浪太守張岐之侄。張岐在被燕北奪權後被下襄平獄半年有餘,待塵埃落定其人也無爭權之想,沮授在請示過燕北後便將其釋放出來,但禁止其宗族返回清河故鄉,上了年歲的張岐便只能寓居遼東。

他的侄子張遵自幼曉習經義,好騎快馬,因才學出衆與遼東對其叔父的心存慚愧,便在初平二年舉爲茂才,歷任郡府、玄菟郡候成令,後被牽招借調至樂浪,任遂城令。

不過興許是叔父被下獄的緣故,讓張遵近幾年研習兵法韜略,被牽招看上,讓其此次出樂浪領兵……說起來,這還是張遵第一次上戰場。

樂浪軍的大盾與長戈在戰場中央圍的像只刺蝟,偏偏左右兩翼雙方兵馬皆戰至一團,唯獨沒人去碰他從樂浪郡帶出來的步弓手,這倒是給了張遵可乘之機,隨着一陣發號施令,四百張強弩與二百張檀弓便不間斷地將三團箭雨拋射向敵軍左翼。

因爲牽招所領八百騎是自己方左翼繞行,欲攻敵軍右翼。

在這一點戰術上,牽招與伊尹漠算是不謀而同,他們都不願在戰鬥開始便與對方主力接戰。牽招挑選的目標是狗奴國倭兵右翼軍陣,而伊尹漠挑選的對手是三韓部衆的右翼。就在牽招輕騎繞過己方左翼的同時,伊尹漠也率領千餘高句麗武士自倭兵左翼快步繞行。

伊尹漠這次重新踏足三韓領土,名義上是打出高句麗復國的旗號,實際上只是想搶奪些三韓土種的山地矮腳馬回狗奴國。

他是乘船南逃到狗奴國四個月後才弄清楚,原來整個倭國諸島上的野民九成九都不曾見過駿馬,因爲那裡根本就沒有馬,更不必說騎兵了!

有了駿馬,他就可以在狗奴國組建起一支騎兵;而有了騎兵,便能擊敗西邊遙制諸國的女王卑彌呼。倭國紛亂,但就算他們不亂,民戶太少、土地狹小也無法真正完成北攻三韓的希望。只有達成這些目標,一統倭國,他才能聚集到足夠的兵馬發起爲復國而戰的浩大遠征。

並不是牽招所想的,他用錯了戰術,他也知道倭弓在射程上比檀弓佔優。他從小把玩的就是高句麗的檀弓,又如何會不知曉其優劣?只是他裝載軍卒渡海的戰船如今近半已經趕進了搶掠而來的四百多匹三韓馬與財物……哪裡還有地方裝這些狗奴漁民呢?

他之所以在這裡的汶土山上紮寨,就是爲了牽制三韓與幽州的援軍,讓他的船隊有時間先將馬匹送走,留下能運送三千人的船隻也就足夠了。

伊尹漠尚未與三韓部衆接戰,遠遠望見左翼倭兵已與數量稀少的三韓兵戰至一處,但樂浪郡的中軍弩手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傷亡,讓他們沒有徹底擊敗三韓人的可能,不禁令他感到惱怒。就在此時,赤着腳底的右翼倭兵傳令快步跑來,跪倒在地高聲嘰裡咕嚕地說出一堆他聽不懂的話,更令他氣急。

經過從人的幾番言語,才終於讓他瞪着驚恐的目光望向右翼……在那裡,一支數百人的漢軍騎兵自側方襲擊了他們的右翼,片刻便使右翼潰不成軍!

只是指揮這場汶土山之戰的兩個人,無論伊尹漠還是牽招都不會想到,在中原諸侯混戰的亂世,這場發生在漢王朝東北半島上微不足道的一場戰鬥,在後世因爲掀開奠定東亞千年秩序而被人大書特書。

而這一戰,僅僅只是個開始。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哪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
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哪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