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

燕北不知道,他派去送信的斥候在半路死於公孫瓚的截殺,燕北也不知道,公孫瓚並未追擊丘力居。

他只看到張純緩緩地搖頭,問道:“你是從北方繞行,還是走渤海、樂陵二郡的水路抵達遼東的?”

“鮮卑,燕某雖並不支持您的大業,但一番知遇,燕某總要保全您的性命。”

夜晚的風沒有多少涼意,天已經陰沉一個多月,也不知何時纔會降下大雨。燕北看着眼前兩鬢白霜的老者,在內心中感到悲涼。他看過大賢良師張角立於高臺彷彿呼風喚雨般的模樣,也遠遠地在冀州見過他的棺槨;他見過張純一年前是如何翻雲覆雨,也見到他今日的頹唐。

這個時代太快了,快到一場兵敗便能讓呼風喚雨的男人功敗垂成。

他不知道曾經沮授所言‘他的明天’還有多遠,雖然他覺得或許有一日他也會想張純一樣,手無足措地迎接自己的終結。

但他知道,在北方持續年餘的這場叛亂之中,張舉張純的時代已經落幕了。

接下來,是屬於他的燕北時代。

“你不該回來,或許在冀州時,你若帶着兵馬投奔朝廷……或許不會死。”張純極力掩飾着自己的萬念俱灰,頗有些痛心疾首之意地說道:“遼東這個地方太窮,根本養不起多少兵,幽州牧手下有公孫瓚這樣的大將,誰都贏不了他。”

張純覺得自己活不了多長時間了,丘力居的萬餘烏桓騎無法給他帶來安全的感覺,燕北這座六千人的營地一樣無法教他安心。

自劉虞懸賞他與張舉的首級之後,他便覺得自己走來走去像是個穿上衣服的金罐子,有時候自己看着刀刃,都想給脖子上剌上一刀,再把提着腦袋去找劉虞,三千斤的金子便到手了。

最終自己這顆腦袋會被傳送到洛陽皇宮大殿之上,中平二年他曾前往洛陽述職,他進過那座氣勢恢宏的大殿,雖然大殿不太透光,靠着九支銅獸燈的光總是令人感到昏暗的壓抑。

他的腦袋就會像曾經無數個反賊首領一樣,被百官唾棄,最終懸掛在洛陽城門上示衆,用以震懾宵小。當這顆首級被石灰浸泡過後保持着腐壞的模樣,一雙圓蹬蹬的眼睛盯着那些平凡的人們……洛陽有十二座城門,會是哪一道呢?沒人知道這顆腦袋的主人曾經想過什麼,無人知曉他起兵的緣由,亦無人想起他曾經爲帝國立下的汗馬功勞。

他希望自己能被掛在青鎖門上,那裡面朝着洛陽城達官貴人最多的南宮之外,或許那些人沒空去像看傻子一樣看他。

就算是死了,他也不想被人那樣盯着,指指點點。

燕北不知道張純在想什麼身後事,他只是緩緩搖頭,開口的聲音不大卻無比堅定,“張公,若是打算送死,燕某便隻身前來了……我帶着兩萬個弟兄在這裡等着你,不是來送死的。”

“誰都不會死,我不會死,你也不會死。”燕北緩緩說道:“至少我們不會死在這裡,不會死在中平六年。”

張純一愣,喃喃道:“兩萬兵馬?老夫遍觀營地,至多七千人,那剩下的人呢?”

燕北笑笑,沒有理會張純這句,只是說道:“我打算讓烏桓王丘力居護送您一路進入遼東屬國,我會讓丘力居保證您像烏桓貴族一樣的生活,不要再回到漢地了,如何?”

張純楞了一下,他不知道燕北在這裡能不能擋住公孫瓚,可他如今只能相信燕北了。片刻之後他才反應過來,有些苦澀地問道:“那……張舉呢?”

“張天子比您的官職高,屬下得先送他……送他入土爲安。”燕北轉頭看了一眼蠟燭,擡起一根手指輕聲說道:“您聽……喊殺聲。”

……

天氣越來越悶,王政在營帳裡翻來覆去,按道理到了這裡他應當是安全的,也能松下心來了,可他就是睡不踏實。

想到白日裡張舉見到燕北時沒有一點救命恩人的感覺,反而仍舊以爲自己還是漁陽的天子,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就讓他心裡感到不安。

他們的營地就在燕北的中軍營當中,添置出一個夠八百人休息的地方。這還都是張舉的主意。在他看來外人沒有自己人用的順手,而且燕北的驍牙軍衣甲明亮,甚至比公孫瓚那三千精銳還好上不少,被這樣的軍隊保護着,單是想想便讓人覺得心安。

在張舉看來,燕北是自己人,烏桓人是外人。

“唉。”

王政嘆了口氣,燕北怎麼會是自己人呢。現在這時候,除了自己,哪兒還能有真正的自己人啊。

就連他自己見到張舉和張純時都總是想抽刀把倆人砍了……八千金啊!夠他王政三代不愁吃喝,實在是不知道殺了二人之後自己如何脫身,否則王政早就付諸行動了。

所以這些日子,他總在刻意與陳扉套關係,眼下漢人領軍的只有他和陳扉了,張舉在石門一戰手下精銳盡數潰敗,爲了活命連妻兒都被拋棄,哪裡還能有什麼親信。

就在這時,帳簾突然被掀起,王政連忙將手摸到榻旁的刀柄上,卻見帳簾下一張熟悉的臉,燕北部下的遠房兄弟露出半個身子,小聲問道:“兄長,校尉陳扉在哪?”

王政見是王義,也沒多想,便指着旁邊說道:“就在旁邊。”

王義點頭,叮囑道:“待會別亂走。”

說罷,王義便放下帳簾轉頭走了。王政只聽到外面浩浩蕩蕩的腳步聲與鎧甲碰撞之音,方纔鬆開攥着刀柄的手,猛然見想起方纔王義離去時帳簾落下那一刻一晃而逝的明亮長刀。

細細想來,王義大半夜一身頂盔摜甲也不正常……不行,王義要去做什麼!

王政趕忙連滾帶爬地起身,隨手披上一件衣服便想往外走,走到帳簾旁卻硬生生地頓住腳步。

王義……要去殺陳扉嗎?

他與陳扉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這是奉了誰的命令?燕北!

王政不敢動了,在牀榻上取過環刀抓在兩手之中,立在帳中角落不敢做聲。

燕北是不是要殺陳扉,他已經管不了了,現在他擔心的就是燕北是不是也要殺他!

不過百息時間,王政清楚地數着自己的呼吸,恨不得將兩隻耳朵豎起來聽清外面那些聲音。

“啊!”

一聲淒厲的叫喊聲在王政不遠處響起,激得王政背後的寒毛都炸了起來,緊接着就像吹響了號角,整個營地暴亂無比,到處是鎧甲碰撞聲、叫喊廝殺聲,將王政嚇得渾身顫抖。

紛亂不過持續了數十息的時間,他聽到一聲粗豪的喝聲,“奉將軍燕北之命,斬殺叛賊張舉,餘者不究,放下兵刃!”

其實在很久之前王政就有過納悶,當幽州牧劉虞的購賞令一出,張舉張純榜上有名就不說了,爲何像他們這樣的幫手,王政、陳扉也在上面。可衆所周知,這場叛亂雖然挑頭的是張舉張純,但在冀州幽州鬧得最兇的是烏桓人和燕北啊!

偏偏,烏桓的大王丘力居,峭王蘇僕延都沒在上面,或許他們是外族,不追究便不追究了。但爲何燕北也沒在上面?

現在王政明白了。

燕北、蘇僕延、丘力居,他們是一夥的!

張舉已經死了,是不是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

王政已經在心底裡默數自己的死亡時間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帳外再度傳來鐵鞋的腳步聲,王義再度撩開帳簾,看到兄長被嚇到的窘態也不見怪,輕笑一聲將帶血的環刀收回刀鞘,帶着善意說道:“兄長,陳扉死了,燕將軍要你統領剩下的漢兒兵馬,快穿上甲冑去穩定軍心吧。”

王政瞪大了眼睛,青紫色的追純一直不停哆嗦地問道:“燕,燕將軍,不殺我?”

王義摸了摸腦袋,咧嘴笑道:“殺什麼殺,快去統兵吧,咱們是一家子。”

說完,王義也不管王政怎麼想,轉身便出了王政的軍帳。他現在已經別無所求了,燕北到最後也沒打算殺王政,也沒打算殺張純……跟着這樣的人,就算亡命天下也值得了。

姜晉提着陳扉與張舉的首級遞給屬下,讓人封在木盒裡跟他一同給燕北送過去。

很多事情在今晚都塵埃落定了,智謀善斷的沮先生此時正在烏桓人的軍帳裡與烏桓二王把酒言歡,將軍與張純徹夜深談。

雜事都在這個夜裡收拾得七七八八,接下來可以卯足了精神應付與公孫瓚的大戰了。

姜晉哼着小曲兒帶着兩名隨從端着放好張舉、陳扉首級的木盒子向燕北的帳中走去,估計燕北今晚上沒空多留他……這正合他意,沾染了一身的血腥氣,他要回去好好泡個澡,然後踏踏實實地睡個好覺。

張純見到血染衣甲的姜晉時便已是面如死灰,他甚至不願讓燕北的屬下打開盒子,他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

燕北拿起在几案上放了半宿的酒壺,倒在面前的碗裡,端起對着張純遙遙一敬,隨後灑在木盒之上,“張公,敬張天子一碗吧,送他入土……燕某派人傳信幽州劉公,以他的性命,來換您的性命。”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
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