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燕北此次離朝,一封戰報都沒向朝廷發送,唯一的傳信便是前些日子請皇帝下詔冊封劉去卑爲匈奴單于,其子劉猛爲右賢王。這封書信在朝廷引發軒然大波,人人都看得出來燕北應當是在匈奴打了勝仗,但只有在這道冊封中才能看出究竟是多大的勝仗。

匈奴單于從來都不姓劉,是姓欒提的。

兩國皇室同時是兩國貴族,但現在匈奴單于姓劉了……這話是怎麼說的?

欒提氏沒了?

欒提氏確實沒了,一個沒剩下。欒提呼廚泉留在王庭的子孫在燕北攻入單于庭當日便被殺個乾淨,至於他的閼氏也被押着送往鄴都。說實話這年頭不論朝廷還是鄉野百姓,對殺戮都已漸顯麻木,不論是早年的董卓還是黃巾,乃至後面的張舉與李郭,人們已見識過太多的殺戮之事,就算是當年燕北在塞外屠高句麗紇升骨城都並未顯得有多殘忍暴戾。

但這一次,燕北沒殺多少人,卻給朝廷留下無比恐怖與霸道的印象。緣由,就在從太行山發往關中鞏縣與渤海郡的奴隸中。三個能組建起上萬騎兵的部落,其中還有一個是匈奴王庭,該有多少婦孺孩童?

最早穿過太行八徑抵達冀州的是牛羊駿馬,這些牲畜儘管數目頗巨,卻也盡在朝野預料之內,征討匈奴哪兒能不繳獲牛羊,段熲當年大破西羌向朝廷輸送八百萬頭牛羊駿馬,此次攻打匈奴繳獲遠比不上當年段熲,不足爲奇。

段熲打了西羌上萬個部落,燕北討三部至多上百部落,畢竟匈奴部落的規模要比西羌稍大,但也比不上段熲的功勳,有些牲畜繳獲不算什麼。真正讓朝野震動的,是從太行山到黃河南的哭聲……近十萬匈奴婦孺子女,被繩索縛着軍卒看着推推搡搡押送千里。

登上鄴都城頭向西眺望,從白天到黑夜,哭聲綿延不絕震驚天地。鄴都西面的九侯城爲他們記錄在冊,麻布數以千匹地送過去,隨後在黃河北岸等候船隻,運送去往南面河南尹的鞏縣。

這樣的場面,遠比聽到燕氏兵馬在哪個不知名的地方殺死幾千上萬人要震撼的多!

最先坐不住的便是留在朝中的匈奴左右賢王劉豹與劉去卑,他們只當燕北是去匈奴王庭征討對他不敬的欒提呼廚泉,可看到這樣的情景哪裡是征討呼廚泉,完全是在滅匈奴,他們牽掛着自己部落哪裡還坐得住?可偏偏鄴都城門被執金吾太史慈把持,匈奴俘虜過境期間城門戒嚴,別說是兩個匈奴賢王,就是朝廷九卿也出不得去!

直將兩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劉豹旬月之間便接連三次進宮請求面見皇帝。去卑沒那麼多的底氣說燕北的壞話,畢竟燕北早就許諾了要他接任匈奴單于,前些時日還專門請皇帝下詔冊封。可劉豹不一樣,他到底是有當年護駕除賊的功勳在身,何況手裡在鄴都城外南大營還有三千餘精選匈奴騎兵,到底是底氣要足上許多,一再請皇帝下詔免了那些匈奴婦孺的苦役——戰事於婦孺何辜?

同族之情惻隱之心,本就人皆有之,就算是皇帝劉協在登上宮內高觀眺望西面時看見那條看不清晰內心卻十分清楚是由俘虜奴隸組成的黑線時也不禁遍體生寒。

可偏偏燕北出征前他祭告宗廟,以儀制議定不會由宮內干涉出征之事,又如何能降詔?

“陛下眉宇甚多憂慮,高觀風大,陛下還需保重身體。”

劉協似乎已養成每日登上高觀西眺的習慣,他盼望哪一日猛然發覺西面的人不見了,也好能些許減輕他心中的憐憫。可每一日,都只是失望,整整十五日,西面不見有絲毫減少……回過頭去,登觀臺的是伏皇后,在他肩頭披上一層薄衣,“是皇后來了。唉,天知道大司馬究竟將多少匈奴婦孺充爲奴隸!”

伏皇后心裡是惦記着燕北好的,若非燕北帶兵救駕,還不知他們這天下最尊貴的夫妻要過何樣的日子。食可能裹腹?衣可能蔽體?

更不必說,那跋扈不已的董承首級被傳回鄴都,懸首十日!

“陛下,臣妾以爲大司馬做的對!”

劉協這些日子在朝堂上聽了不少說燕北殘暴的,也聽了不少爲燕北辯解的,但似伏皇后這般亮明車馬支持燕北作爲的,何況還是伏皇后一介女流,不禁問道:“皇后亦爲婦人,難道就無感同身受?”

“國破,家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常理,李郭在時天下倒懸,又哪裡有百姓安樂。就是匈奴國,與我大漢亦無不同吧。”其實說到底,伏皇后心中也是有些不忍,但她是無力改變什麼的,只得寬慰皇帝道:“臣妾聽說數百年來因爲南北匈奴,大漢有數不清的婦人成爲寡婦、孩童成爲孤兒,自此當不再有這樣的禍患,想來也是好的。陛下,小慈乃大慈之敵人。”

小慈乃大慈之敵!

“皇后這話……”劉協搖了搖頭,他覺得伏壽的話太過偏頗,總歸會有更好的方法比如此烈性地避免戰爭要來得好,不過他也不打算對伏壽說什麼,到底她的心意是想寬慰自己,嘆了口氣再度望向西面,返身下高觀,卻是什麼都沒有再說了。

不過幾日,到底是耐不住劉豹一次次叩拜哭訴,也抵不住心底的憐憫,劉協終究還是傳信一封送往幷州,不過並非是阻止燕北而是問他爲什麼要發三部匈奴婦孺去鞏縣、渤海行力役奴隸。

信剛送出去,城外的左賢王部匈奴兵卻興起叛亂,也不管城內的左賢王劉豹,在三個千長的率領下衝擊城郭,使朝中震怖。緊跟着短短三日,便爲魏郡守軍高覽調撥兵將與城內執金吾太史慈裡應外合下攻伐殆盡……叛亂並未有什麼好結果,反倒讓送往鞏縣的奴隸多了千餘。

愁雲慘淡間,燕北殘暴而逼反左賢王部匈奴的名號已傳出鄉野。

就在這時,北方有戰報傳回,幽州牧燕東平定高句麗,奉大司馬之命設驪州,以王義爲驪州牧,開疆闢土!

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
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