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

燕北埋首案几半晌,扯過一片白絹以筆墨寫出一個大大的善字,隨後添上一行任命沮宗爲遼東郡丞、擇沮授之子沮鵠爲燕趙武士什長直屬典韋部下的字跡,命親信尋騎手送往遼東沮щww{][lā}.沮授的人事任命在燕北看來非常可靠,基本上各郡皆由新舊兩人所領,新人看才能舊人用忠心,可保幽東萬無一失。

至於屯田修路更是有利百年的大事,可以想象兩年之後從前相對貧窮的幽東依靠寬廣的道路連成一片,騎兵來去如風日行百里,到時車馬輜重一月可至,大軍步卒兩旬齊至,騎兵先鋒一旬便至,至於傳信騎手,區區五日便可從東道城跑到代郡。

除了郡中事務,鐵鄔也有了相應的變動,從前的鐵鄔逐步廢棄,轉而將匠人遷至安平鄉,極大地節省道路運輸的損耗人力物力。在如今的安平鄉正在大修新式鐵爐,甚至遠遠超出礦山所能開鑿出的產出……他們計劃在東道城築虎口關結束之後,數千高句麗奴隸放在礦山,到時遼東郡的兵甲產能將進一步提升。

幽東一片大好!

不過當燕北的目光轉向荀悅的變法之策,不過片刻神色便變得玩味無比,甚至郭嘉在他臉上見到極少出現的詫異與遲疑。

“那個,長文,你去代燕某將仲豫先生請來,這變法策,燕某,燕某。”燕北說着面上便複雜無比地說道:“燕某看不懂。”

燕北的文化程度雖低,卻不至於連荀悅寫的策論都看不明白,但正是因爲其看的清清楚楚,才更要將荀悅請來一問究竟。變法策在大體上還是依照先前五政四害的陳條加以引申,全篇既有以儒家思想作爲根本的諫言規勸燕北完善自身來教化百姓,更有法家思想以律法約束百姓、軍卒、豪強、士人,包括燕北自己。

這恰恰是令燕北感到毛骨悚然的一部分。

如果說荀悅在思想上試圖將燕北打磨成聖人,這種比喻屢見不鮮還不會讓燕北感到害怕疑惑,孔子是聖人周公也是聖人,他們都不是皇帝,燕北如今與他們差的比較遠但畢竟一介馬奴都成爲了度遼將軍,顯然沒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法律?

天下法令何止成百上千,但所有的律法都只有同一個名字,漢律。沒有任何一個諸侯擁有隨意施行律法的權力,即便燕北有勇氣兵橫天下,但顯然荀悅在策論中多次表露出重新制定律法的意向……燕仲卿膽大包天,可難道荀仲豫有同樣的豪膽嗎?

除此之外,一篇策論還有更可怕的地方,只是燕北在弄清楚荀悅究竟是如何做想之前,不打算過問那些。

不多時,帳外典韋傳報,幽州別駕荀悅來了。

“快請進來!”燕北說罷便自案几之後起身,快步朝外走出幾步,迎上荀悅入帳拱手一揖到地,道:“仲豫先生變法良篇,得之爲燕某之幸,然其中是否有些不合時宜,還請先生示下。”

燕北尊敬士人,但很少有如此尊敬,此舉令帳中諸人皆目瞪口呆,倒是荀悅拱手還禮,長者以同樣的姿態作揖使得燕北連忙避讓,便聽荀悅道:“將軍有何疑惑但請說來,老夫盡數開解,只求將軍興兵討賊,解救皇帝!”

“荀君且座,燕某一事不明,朝中權力皆出與四府九卿,先生卻建言燕某以軍府行王道之時,摘選能吏幹臣以充州府,諸如先生所言更從事之責,如私設幕府行尚書檯之事,以州郡從事行九卿之責……先生不必懷疑,若能救陛下脫離苦海重塑朝廷,燕某自是當仁不讓,可若私行此僭越之舉,只怕燕某便成了董仲穎第二,還能安身立命?”

這事讓燕北最感到詫異的地方,荀悅居然在策論中建議燕北私設小朝廷,儘管言語上沒有這麼直接地說出,卻教燕北以州郡從事行九卿之事,將軍幕府設尚書檯,這是什麼道理?

據燕北所知,荀悅是非常忠於漢室朝廷的,又怎麼會建議他明目張膽地行如此與造反無異的事情?

郭嘉、陳羣、徐庶諸人皆未曾看過荀悅的策論,此時聽到燕北這麼問,個個目瞪口呆……說實話,要是生性跳脫的狂生郭嘉有這番建言,陳羣等人是絲毫不會意外,甚至陳羣還會當下便起身抨擊其不尊漢室。可荀悅這樣穩重而有治世之能的大賢者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足矣令人驚愕地合不攏嘴。

偏偏荀悅老神在在地坐在燕北身側,偏過頭似乎面上還帶着些許疑惑與責怪,問道:“將軍幽地之傑,亦曾將兵討董,莫非擔當與精進,僅此而已?”

“老夫曾聽人說,忠直之臣但求無愧於心,只有阿諛奉承的小人奸妄纔會在乎自身的安危。”荀悅說這話時頭頂高冠端正,微微揚着下巴與直挺地脊背形成一條驕傲的直線,對着燕北拱手道:“值此天下大亂之際,朝野豺狼當道走狐遍地,百姓不知國朝只識各地諸侯,然諸侯紛紛攻略四方不聞朝廷疾苦,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若連朝廷都難以保護,尸位素餐的三公九卿,又有何意義?”

燕北面有訕訕之意,心中卻瞭然地長出口氣……荀悅老兒並非是試探燕某!

荀悅的才能,燕北是知曉的,單單去歲於他所言之五政四害便令燕北驚爲以前朝廷有丞相這個職位,他雖然不知曉丞相是何等風采,但心中卻篤定地認爲荀悅之才足矣作爲丞相!

可另一方面心中始終隱隱有些擔心,他的出身、他的經歷、他的作爲,似乎與荀悅這般風華蓋世的長者格格不入,便彷彿懷揣至寶夜眠榻上,儘管心中有數不盡的喜悅,然肋下卻亦會被方方正正的寶貝壓出烏青。

“荀君,燕某非是正人君子,趨利避害亦爲人之常情,但若君以誠待某,燕某亦願窮吾所有助君成全胸中志向。”

“將軍固然並非君子,然君雖以草莽之身卻處處行英雄之事,中原諸侯攻伐四方,爾虞我詐,唯閣下守土有方以一郡戰一國成開疆闢土之大業……值此亂世,只怕君子是難以興復漢室的,將軍可忠劉公,何不能忠劉氏?”

燕北的拳頭重重地砸在案几上,幹了!

遼東燕二郎,興兵造反都做過兩次,再在自己心裡私設下尚書檯與九卿又他娘有何不可!

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
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