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

先登,謂之率先登城,以喻勇猛奮進。

陷陳,謂之威武陷陣,以喻衝鋒陷陣。

當燕北到達襄平大營他就將青衣小將和白馬義從拋在腦後了。奔馬在外便覺兵威甚盛,士卒呼號整齊劃一,隨着戰鼓聲陣陣,氣氛一派肅殺。

遠遠見到燕北到來,營寨轅門下的軍士便奔馬回營通報,在燕北一衆還尚未行至營寨時,麴義便已經帶着幾名隨騎奔馬而出,在馬背上拱着手說道:“麴義見過將軍,賀將軍南部大勝!”

“你我兄弟之間不要拘於這些俗禮客套,聽說你新練了我的驍牙軍,快帶我入營看看!”燕北在馬上看着麴義做出請隨我來的動作後大笑,一面引馬一面對麴義說道:“大勝什麼的就不必賀了,在南部差點被一支偏騎打死。”

“這是爲何?”麴義聞言轉頭來看,卻不見燕北身上有何損傷的模樣,見燕北撩起頭頂兜鍪,才發現側臉被磕碰了一塊,不由得問道:“雷公兵敗不奇怪,怎麼……將軍打孟益也未討到好?”

燕北笑笑,“前些日子從青石橋出去的那支人馬,你可記得?”

何止是記得,太記得了,整整三百多個白馬義從,麴義怎能不記得,要不是那些人中有人騎着燕北的馬拿着燕北的劍,而他們又未曾聽說燕北兵敗的消息,麴義是萬萬不會將那些人放走的。

“就是那些人?那將軍爲何還要贈劍,不讓麴某將他們攔下。”

燕北擺手,沒再多說,只是引馬揚鞭入營,指着營中分爲兩部訓練的兵馬問道:“他們哪個是先登、哪個是陷陳?你將驍牙軍打散了嗎?”

兩側營地兵威赫赫,左側負重甲大弩、短刀長矛,右側仗輕騎快馬,配長矛環刀。此時全都在營中站定,望過去只見一片肅殺。

到了高臺之下,麴義翻身下馬,這才引着燕北登上大營中搭建的高臺,指着兵馬說道:“不錯,在下將驍牙軍打散,兩部共五千餘,先登以驍牙軍的重步卒與弩手充任,陷陳則以輕騎老卒暫帶,老卒帶新卒,練起兵來事半功倍。”

見燕北點頭,麴義纔在高臺上指着左側先登步卒的軍陣說道:“先登者,自軍中摘選大勇氣者成軍,以重步結陣腳,強弩斥其間,要其臨危不亂,驟然強弩擊發,則可一矢定勝敗!”

“陷陳者,則以涼州帶來的湟中義從爲原本,以這兩支軍隊,假以時日便是野戰擊潰三倍之敵,也未嘗不可!不過眼下,他們不過是徒效奮勇之悍卒而已。”麴義說着,面容嚴肅地對燕北問道:“將軍,前些日子從青石橋走脫的兵馬,是白馬義從吧?”

燕北沉沉點頭,問道:“你見過他們了,你覺得白馬義從如何?”

“天下驍銳!”麴義讚歎道,“公孫瓚以此義從名雄幽冀,氣蓋烏桓不是浪得虛名。只要這支義從還在他的手上,就算招募一萬的民夫與我們作戰,他的軍隊都能擁有相當的戰力。”

“唉,出營陪我走走?”

燕北走下高臺,叫上高覽去沮授,一行四人跨馬走出營地。倒是沮授想法多些,看日頭已至正午,便叫騎卒去大營中取些飯食,又點了百餘騎手相護,這纔跟着出去。

燕北沒有帶着三人去別的地方,只領着他們一路策馬,行至城外不遠的小山亭,望着遠處於山霧中隱現的千山山脈,這才終於下定決心對三人問道:“我有個想法,只是不知可爲不可爲,想請三位與我一同謀事。”

沮授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皺眉,與高覽都是一副傾聽的模樣。倒是麴義笑道:“將軍有事便說,麴某單憑驅馳!”

“我想……我想進攻公孫瓚!”

“進攻公孫瓚?”

“進攻,公孫瓚?”

“不錯!”燕北點頭,與三人席地而坐道:“進攻公孫瓚!誠如麴兄所言,公孫瓚擁有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輕騎數愈三千,何況還擁有至少兩員武藝不遜阿秀的大將!現在我等便難以抵禦,若拖延至明年募夠兵員整訓之後,我等便更難以抵擋……倒不如趁現在越過屬國出兵遼西!”

燕北此言一出,三人皆驚訝不已。一個遼東尚且需數年經營,又如何入遼西……高覽急道:“將軍若遠征遼西,各個城池互不同屬,糧道如何保護?”

麴義也說道:“是啊,兵進無援之地,哪怕一縣之兵亦可於後方擊我糧道,到時首尾難顧,豈不平白喪了士卒性命?”

倒是沮授並未出言阻止,也沒有表達擔憂,而是問道:“將軍想領多少兵馬,遣誰出征,走哪條道路?”

“我等及張儁義五人,再調王當、吳雙、潘棱隨軍,遣先登陷陳各千五百、冀州老卒三千,押三月糧草經由屬國走東海一線入遼西陽樂圍困公孫瓚。”

大手筆!

若真依燕北所言,此一戰便要盡抽遼東驍將悍卒,整個遼東只留孫輕、李大目等人,兵馬也只能留下八千之衆。

高覽麴義二將不知燕北所想,只覺燕北是受了什麼刺激失了心瘋才做下如此決斷,正要出言勸阻,便聽沮授長笑道:“將軍若是如此打算,倒不如再調三千步卒押後行軍,駐守遼東屬國驅使烏桓共守,也可防備公孫瓚出輕騎一部突破圍城輕取遼東!”

燕北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兵行險着,但若真像沮授所說,留下三千兵馬守住遼東屬國作爲襄平以西的屏障,倒有成事的可能!

“沮君,爲何不勸阻將軍反倒要增添兵馬?”

面對高覽的發問,沮授笑着看了燕北一眼沒有說話,令高覽不禁大急。

最後還是燕北開口道:“我就知道這點心思瞞不過沮君……開春派往薊縣歸附劉公的騎卒到現在也沒回來,多半爲公孫瓚所截或遭遇不測,因此我打算領兵突破公孫瓚的封鎖,一面圍困公孫瓚一面派出騎手前往薊縣,只要得了劉公書信,便前往薊縣面見劉公!”

也正因如此,燕北纔敢盡抽遼東驍將精卒,就算那些騎牆的豪強再亂一次也不怕。到時將兵馬盡收襄平大營,大幾千精卒鎮守一座襄平應當沒有問題。襄平在手,就算遼東再出什麼亂子,一旦燕北引軍而還便可定下大勢!

麴義、高覽都不是什麼想不清楚的人,聽到燕北這麼一說便了解,高覽點頭說道:“如此甚好,還是早日歸附劉幽州……就怕劉幽州,不接納我等啊!”

“幽州眼下正是用兵之時,冀州匪患甚巨,幽州最能打的公孫瓚卻被咱們拖在遼西不得前往代、涿二郡守備,此爲虛耗。若接納將軍,不但公孫瓚可前往西面,將軍亦能令幽州兵力大增。”麴義昂着下巴,手點着地下鋪設的草蓆倨傲道:“合則兩利,戰則兩傷,劉幽州德高望重久負仁德之名,不會看不清楚這點道理。”

“若是實在不行,便先擊敗了公孫瓚將他擒下……除了公孫瓚,幽州誰能敵得過我等?將軍大可橫行州郡,一路帶兵趟到薊縣城下,呵,到時候讓天下都知曉,不是燕將軍不願歸附,而是劉幽州不接納我等!”

燕北擺手,事情若真發展到麴義所說的那一步,那他們這些人只怕困於遼東,縱然漢軍打不進去,他們也很難再擴張下去……一個劉伯安守在幽州,那纔是個真正殺不得的人物。

劉伯安死在燕北之手,那可要遠比起兵背叛來的糟糕。

“先別說那些了,眼下大事未定,說那些事情爲時過早。再說了,就算劉公仁德之名在外,卻難說就沒一點脾氣。若真率軍逼薊縣,劉公更加堅決,那豈不是騎虎之態?麴兄我問你,若真走到那一步,你是攻薊縣還是不攻?”

燕北這麼問,麴義便矮了聲勢。若是燕北領兵,他自然不怕什麼,可若要讓他領兵爲了燕北去攻打劉虞所在的薊縣?他卻是不願的。

部下這點小算盤,燕北看的清楚。沮授高覽是真正爲他思慮着想,至於麴義則更多想的是燕北勢力龐大之後能給他什麼……這傢伙,還需要時常敲打,磨平了他的囂張氣焰纔好。

“麴兄,若以你領驍牙軍先登、陷陳,對決公孫伯圭三千義從,可有勝算?”

聽到燕北這麼問,麴義設想片刻,打仗對決他是行家裡手,喃喃道:“白馬義從盡數輕騎,着皮甲無大鎧,持騎弓長矛配環刀……若以步卒當前,弩手在後,三千卒擺開,待輕騎殺來近百步士卒舉矛應之,強弩齊發,則可盡數破之!”

起初燕北面露喜色,但緊接着麴義又嘆氣道:“但這要野戰才行,就怕我等兵臨遼西,公孫瓚閉城不出決意死守,到時候仗就不好打了……他有三千義從,若再加上城中守軍,只怕我等圍城都難。”

“未必!”這時沮授拍手說道:“公孫瓚此人性驍勇,以三千騎追殺丘力居數萬之衆足有千里,而後管子圍城戰中又數次以少量兵馬突襲張舉大營,他用兵過險,斥候風聞將軍西征,他多半會在半路排下陣仗,就算沒有,圍城時也會以輕騎突出……認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

燕北點頭,管子城一戰他也略有耳聞,公孫瓚的確是個驍勇之人。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
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