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劇本都不知道咋過審呢,女主演先出問題了!
星河影視信心十足的向李邵紅公司發出女主演試戲邀請——名爲試戲,本質上就是走一個過場。
但李邵紅回覆:“想請周迅演女主?可以啊,投資份額給我們公司一部分,另外,方星河得在我的新戲裡出演一個角色。”
你方哥當時都懵了。
不是,你怎麼敢的?!
方星河冷着臉問:“她的新戲是什麼?”
王查理捧着資料,一板一眼的回道:“叫做《戀愛中的寶貝》,劇本已備案,主題是‘面對中國城市化浪潮中的精神迷失,探討現代人面對物質膨脹時的精神空洞。’
唔,一部不知所謂的野心之作。”
提到野心,方星河懂了。
《大明宮詞》與《橘子紅了》大爆之後,李邵紅的野心急劇膨脹,試圖突破電視劇框架,幹碎電影圈。
《寶貝》正是她籌備已久的“重點作品”。
她本人曾在媒體面前表示:“我要打造一部具有先鋒實驗性的電影!用最好的演員,拍出最好的視覺風格!”
女主周迅,飾演寶貝,男主黃覺,飾演劉志。
想請方星河演的角色,好像是劉志的好朋友還是什麼,人物簡介上寫着“暗藏同性情感,象徵壓抑的慾望,極具表演張力”。
我張你馬!
方星河氣笑了,把資料摔到一旁。
“她拿我當什麼?”
王查理幽了一默:“唐僧肉?”
差不多,美國道士的中國文化水平可以出師了。
本質上這也是一種狂妄或者叫輕視——我覺得你在娛樂圈幹不出什麼模樣,但我認可你的商業價值,你讓我舔一口,我才配合,否則你就繼續自己玩蛋去。
王查理又拿出了另一種解釋。
“BOSS,國內的娛樂圈舊人非常牴觸您,只要有機會,他們肯定會不遺餘力的給您製造麻煩,李邵紅不是個例,他們恐懼。”
很中聽,也是事實的一部分。
“那就掀了他們的桌子。”
方星河冷笑着吩咐道:“你親自去接觸周迅,砸錢把她挖過來,對了,李邵紅公司的骨幹人才也別放過。違約金+簽約費,我給你5000萬額度!”
你們是不是以爲我會規規矩矩的跟你們玩?
想什麼美事呢!
直接碾死,沒得商量。
……
李邵紅的公司確實被搞得雞飛狗跳,好幾個核心骨幹被王查理挖到了星河影業。
但在周迅那裡,老王折了戟。
人家挺客氣,親自到公司拜訪了方星河,不過,女主演不了。
“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感激您給我這個機會,我也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陳念這個角色,但現實情況實在不允許。
第一個是射鵰的合同,我得跟着劇組開始跑宣傳。
第二個是寶貝的籌備,這個角色太複雜了,11月份進組,我需要時間消化。
第三個是陳念本身的特殊要求,剃頭的戲必須實拍,我有好幾部簽好合同的戲,實在沒辦法……”
周迅不想得罪方星河,但決定對李邵紅講義氣。
這會兒正是她們的蜜月期,方星河的錢,沒能砸動她。
其實方總還有別的很多牌可以打,比如去好萊塢發展的機會,比如更多大投資的大片……但沒必要。
尊重他人選擇的本質是尊重他人命運,未來的坑都是今日的果,我費那麼多口舌那麼大力氣拉你出火海,卻不見得被感激,我賤啊?
“麻煩你過來親自解釋,太客氣了。”
方星河禮貌客套幾句,送客。
轉過頭來,冷冰冰吩咐王查理:“公開海選女一女二,華裔榮鑫達以及有京圈背景的一概不要!”
王查理一愣:“能行嗎?咱們這片子的女主難度那麼大,用個新人?”
“張毅謀爲什麼一直用新人,而且總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方星河知道師兄不懂,耐心解釋道:
“成名女演員的好處是省心,但並不意味着新人就實現不了導演的需求。
演技這東西,和最終呈現效果並不高度相關。
演技最大的價值在於節省拍攝成本和節省導演精力,但咱們時間充沛,我也不在乎成本超支,所以選一個最大程度貼合女主的新人,一樣能拍好片子——慢慢磨唄。”
王查理終於理解了,但還是提出全面考慮。
“那咱們的衝獎概率……”
“少一個最佳女主的機會,並不是壞事。”
方星河聳聳肩,劇本瞬間在心中流淌一遍,決定到時候根據拍攝情況來調整戲眼側重。
“歐洲三大從來沒有橫掃的可能,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劇本,最好的結果是5中3,正常只有5中1。
女主弱一點,恰恰能夠使得表演獎項更有機會落在男主身上,因此,都強固然好,一強一弱也不壞。
另外,選用新人女主演,還有一個戲外的好處——這部電影,將會完完全全的成爲我的個人作品。
贏了,所有榮耀盡歸於我。
輸了,我扛得起來。”
王查理再沒有任何問題,馬上去辦事。
消息傳出後,全國的藝術類院校集體沸騰。
跟方星河拍對手戲!
衝鴨!
報名人數迅速破千,繼而破萬,但微妙的是,其中幾乎沒有已經混出點樣子的女明星。
她們不太想沾上方星河——這又不是打籃球,跟港臺京滬基本都處於翻臉狀態的方總,在她們眼裡沒那麼香。
處於娛樂圈中層以上的人,最看重的真不是錢。
這個結論非常反常識反邏輯,但它是真的。
因爲一個圈裡的好機會由如下要素構成——
知名製作公司、頂級導演、超級明星、好班底好本子、有明確的衝獎路線或者有明確的院線保障。
在整個鏈條裡面,資金反而是最可有可無的,因爲大公司+大導演=好項目,已經可以默認其它所有條件全部具備。
單純的錢有什麼用?想跟着喝湯都得看你舔得好不好。
所以在煤老闆時代,沒有任何好項目是他們主投的,永遠都是花着最貴的價錢吃那些邊角料,導致最終全部黯然退場。
房地產資金也是同樣的足跡,只有個別企業靠着院線熬到了後面。
直到互聯網資金用另一套打法穿透了原本的娛樂圈,華娛才終於來到3.0時代,流量盛世。
眼下的娛樂圈正處於2.0時代初期,星河影業還沒有開始簽約演員,剛剛開啓征程,算不上大公司,方星河本人更算不上一棵茁壯大樹。
名氣與名氣,並不通用。
喬丹去好萊塢征服不了任何人,振臂一呼,也不會有義士紛紛來投。
方星河的處境可比丹子糟糕多了。
港臺兩地就佔據華娛的半壁江山還要多,再加上有怨的京圈,反方聯盟的力量幾乎遮天蔽日。
在沒有拿出實績的前提下,那些已經在圈裡的女人,憑什麼相信你一個一天學都沒上過的半路導演?
而且《少年的你》需要實拍剃頭,正常女星賭不起。
因此,少你項目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冰冷的一面是,圈裡幾乎都在冷眼旁觀,滿懷一種看笑話的惡意。
甚至,私下的聚會裡,處處都是調侃嘲笑。
“就憑他也想拍電影?”
“榮鑫達這種拍電視劇的公司都敢撅丫面子,可真是夠搞笑的。”
“要是沒有張毅謀,丫算根叼毛?團都攢不齊!”
“那也不至於,北電肯定不會看着……”
“北電算個屁!咱爺們一句話放出去,北電那些女星誰敢去試鏡?”
其實這話不對,北電的表演在校生還是去了不少的,02級還沒有入學,但00、01級報名很多。
已經在圈裡的和沒在圈裡的是兩種狀態,有簽約公司的和沒有簽約公司的,同樣是兩種狀態。
方導暫時就只能和那幫新人小女孩玩兒了。
但火熱的一面同樣誕生於此。
全國媒體大肆報道,少你的劇本尚未過審,就有消息靈通的記者拿到了相關材料。
普通百姓們興致勃勃的關注着,熱度遠遠超過正常電影。
小女孩們呼啦啦報名,甚至形成一種誇張的大潮,淹沒了大部分普通院校。
正常情況下,娛樂圈的所謂海選只針對於藝術類院校,或者擴大到正規學校的藝術類專業。
完全的圈外人不是不能用,而是篩選效率太低,影響也不好。
這一次,星河影業也是遵循慣例,只向藝術院校發了通知。
但全國的適齡女生都在瘋狂發照片。
自王查理以下,從製片人再到公司全體員工,都陷入了照片堆成的地獄。
真搞不懂這些花癡發一堆帶妝藝術照並附上表白和通訊方式是在搞什麼!
饞瘋了?
快給我們員工累瘋了!
對了,製片人不是鞏俐幫忙找的,而是長影廠前製片骨幹,曾經制片主任下面的一個小雜兵,但製片經驗豐富到讓人汗顏。
所有人加班了整整一個星期,最終有27個人選擺在方星河面前。
行吧,那就開始面試。
面試這天,星河大樓被圍得水泄不通——這是北三外邊一棟6層小樓,星網總部、星河娛樂總部、星河文化都在這裡辦公。
星網很快會搬,星河文化是個持有各類無形資產的空殼子,星河娛樂是星河影業的母公司。
方總的商業版圖沒有鋪得很大,但已經是十幾家公司的法人。
可惜,法人也會爲女主的問題而頭疼。
面試開始,一個又一個的適齡女孩走進房間,開始展示。
試鏡這東西沒有固定套路,有可能帶劇本片段,也有可能壓根不需要表演。
今天的面試,就是一場不需要表演的上鏡測試。
少女們在鏡頭前舒展身體,做自我介紹,拍正面全景和特寫,回答一些簡單問題,最後再和方星河面對面的站在一起……
就是如此簡單的測試,讓方導的眉頭從未舒展過。
女主陳念,既然選擇了用新人,那麼就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外形極度貼合。
2.具備某種內在特質,不需要完全是陳唸的,但一定要有堅韌特性,纔可以激發出足夠的張力。
3.跟方星河有CP感。
講人話:外形必須是柔弱小白花,讓觀衆一看就有保護欲,但骨子裡要有一股勁兒。
類似章子儀的、宋佳的、倪妮的、張子楓的……像誰都行,只要有反差,剩下的就看導演的調教功底,能激發出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然後和方星河站在一起很搭,不用非得是金童玉女的那種合拍,但必須有氛圍。
是不是感覺描述得太模糊了?
是就對了,這玩意本來就他媽是玄學。
熒幕中的CP感完全不能解釋,黃小明很帥,劉藝菲很漂亮,身高也搭,但楊過和小龍女在大部分鏡頭裡都沒有CP感。
那一版神鵰的口碑不算經典,收視率也不夠高,差就差在黃總身上,其實大鬍子的外景拍得相當不賴,動作更不賴。
然後迪麗熱巴不管拍什麼古裝戲、跟任何男演員,全都沒有CP感,本來都以爲她是天生的獨大體質,結果拍一部旅行綜藝,跟幾個女的蹭出了天作之合般的CP感……
方星河現在面對的就是這種玄學。
柔弱小白花,外面的全是。
各種不同種類的柔弱,各種不同種類的可憐,各種不同種類的脆弱。
結果一站到方星河面前,個個都繃得像殭屍一樣。
其實緊張可以想辦法緩解,但是從鏡頭裡看到的畫面,不管怎麼調整都不協調。
男太強,女太弱。
最後,還是過來幫忙的俐姐一語道破:“新人的內核強度太弱,跟你拍對手戲平衡不了,想別的辦法吧。”
啥辦法?
都這會兒了,哪有辦法?
製片董有德出了個餿主意:“試試這倆姑娘?”
一個是麋小鹿,一個是蘇暢。
前者是真的叛逆,不顧經紀公司的警告,主動殺到面試現場。
後者沒公司,好像還是個滿天星,成爲所有報名者里名氣最大的一個。
但她的實際身高只有162不到,現代學生扮相在專業攝影機下,五官量感太小,跟方星河特別不搭。
“她不行。”俐姐一眼就pass了,“前面那個還可以。”
在專業人士眼中,蘇暢在大熒幕中的“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陷。
她後來的路走得那麼窄,和她不具備獨特的不可替代性,也有極大關係。
“通知一下,明天進行終試,給過關的人發一點劇本片段,再看看吧。”
方星河揉了揉額角,把麋小鹿的資料扔進了垃圾桶。
其實能過今天初面的人選並不算少。
王洛丹、黃百合這對撞臉姐妹,郝蕾這位天然具備“不妥協”氣質的潛力少女,以及湯惟、小宋佳、張靜初等等一衆專業院校出身的專業素人,都有一些可取之處。
要麼外形貼合人設,比如張靜初那種帶着書卷氣的清瘦和清晰,很陳念。
要麼眼睛裡有東西,比如郝蕾那種帶着爆發李的不妥協的倔強,有可能跟得上方星河的表演。
但這些人的問題也是極其明顯的,各帶缺陷,方星河也不確定實際拍攝時,到底能不能解決。
拍電影是這樣的,掛逼也得面對種種未知。
因爲開掛的是自己,藝術的變量卻存在於方方面面。
“走吧,回去開個會。”
方導需要整個團隊的意見,包括製片,包括主攝小丁,包括顧問影后俐,來幫他提出解決各種缺陷的可行方案。
結果小會纔開到一半,走後門的紛至沓來。
他們帶來了兩個讓方星河很惱火的人,也帶來了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