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疑慮

1262年,7月25日,立秋13日,臨安,皇城,大慶殿。

“這幫子人還真能胡吹。”趙昀放下最新一期的《江南新聞》,露出了掩蓋不住的笑意,“青陽梓卿都被他們吹成名將了。”

朝廷得到勝利的消息自然比民間還要早不少。當初甫一勝利,各方就開始用金牌急遞往臨安傳信,一千五百里驛路,一路換馬,有個三五天怎麼也就到了。

但是一開始,臨安朝廷如同東海管委會一樣,對於如此重大的勝利是又驚又喜還有點不太敢相信。一直等到再過幾日,消息彙總得多了,青陽夢炎、李庭芝、夏貴、東海等各方面的戰報相互印照,尤其是東海軍送來了一系列圖冊和信物,其中用數十張地圖標明瞭前後的軍事調動和戰況,隨信還附贈了不少蒙軍高級將領的信物,並聲稱更多的信物、首級和戰俘正在裝船南下的路上,朝廷才終於確信了這個喜訊。

確認之後,朝堂上下無不欣喜異常,這幾天連撥款和轉官都鬆動了起來,真是大喜事啊!

趙昀更是命人將那份精細的地圖冊臨摹了好幾份,正本存檔,摹本有的送去兩院參考,有的供奉於太廟告慰祖宗,自己也隨身帶着一本日夜翻看,看到激動處甚至不禁潸然淚下,彷彿夢迴三十年前。

御榻之下坐着的賈似道立刻陪笑道:“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梓卿緊守奉符,有功無過,若再打上幾場,也就真當得起‘名將’之稱了。”

他這一頓吹捧,實際上是明褒暗貶。青陽夢炎好端端一個文官士大夫,怎麼就淪落成武將了?誰讓他在前線出了風頭還沒給賈似道送禮呢。

趙昀聽出其中的譏諷之意,倒沒在乎,而是繼續調笑道:“這次夏家的小子可真是有赫赫之功了,他難道不善戰嗎?”

賈似道本來和夏家並不怎麼對付,這老頭仗着自己功勳卓著,給他的回扣一向不多,對比李庭芝和東海國,高下立判。但是前幾天,夏貴卻不知道怎麼回事,遣人來送了一份大禮,顯然是有修好之意,雖然沒明說是爲了什麼,但是賈似道還是決定得先幫襯着點。

於是他正色道:“夏富之功,已經超越善戰了,如此年紀輕輕就立下這樣的大功,將來封狼居胥也未可知啊。”

趙昀笑了笑,沒說什麼,把報紙放下,又問道:“說吧,今天什麼事?”

今天賈似道過來,陪趙昀說話只是其次,更主要的還是把兩院形成的一批議案請趙昀審批。

他當即就站起來,把身邊小卓上的一疊奏章搬到趙昀的御案上,一份份地給他講解起來:“關於周、漢國公主的諡號,禮部擬了幾個,請官家過目。”

趙昀一愣,沒想到一上來就是這個。

他膝下無子,只有一女,自小恩寵備至,在去年嫁給了楊太后的侄孫,一連加封了周國公主、漢國公主兩個封號,可見榮寵。不過這位公主沒什麼福氣,出家剛一年就身染惡疾,在這個月去世,給趙昀帶去了深深的悲傷,也沖淡了北方勝利所帶來的喜悅。不過,到底該說是悲傷沖淡了喜悅,還是喜悅洗刷了悲傷呢?

賈似道此時也是一副悲傷的表情,因爲公主是由他姐姐賈貴妃所出,也就是他的侄女。白髮人送黑髮人,如何不會悲傷呢?更別說,他賈家受皇室恩寵,跟他這個侄女也有很大關係,這之後……

趙昀看了看他,閉目思索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在奏章上點了一下:“就用這個‘端孝’吧。”

賈似道迅速做好記錄,翻過了這一頁,省得官家過於沉寂在悲傷的氣氛中。

他又拿起另一本,讀道:“之前朝廷調江州都統聶世興入蜀,他至今託疾憚行……”

蒙宋雙方在京東地區大戰的同時,在四川地區也展開了你爭我奪。今年初,宋軍收復了被劉整獻出去的瀘州,但是在其他地區並無太大進展。雙方反覆拉鋸,四川州縣戰事頻繁,顯然不是個做官的好地方,因此就有些人領了四川的差遣也不敢去的,這聶世興就被抓了個典型。

聽到這個,趙昀“哼”了一聲:“哼,魯地官兵奮勇作戰,蜀地卻有人連去都不敢去,實在是懦夫!就依你們批的,奪其二秩,押往京湖制司自效!”

氣氛轉化過來,事情就好辦多了,賈似道很快又讀了幾份,內容大多與軍務和財務有關。

“戶部來報,近期前方軍需吃緊,各州縣供應不及,多有官吏催收過度,取了民家育苗之米的,奏乞重申苗米之禁。”

“可。”

“御史範純父劾前四川制置使俞興……‘乞更褫奪,以紓衆怒’。”

“可。”

“吏部議重修《吏部七司條法》,已有初稿,請官家過目。”

“先放着吧,稍後待朕一觀。”

“夏用和請撥宿、蘄等處築城工費及軍餉軍需,李祥甫請撥整修運河工費等等,東海軍請撥本月的銅材、緡錢、硝石桐油等物,又請撥軍中所用猛火油五百桶,所費皆不少。”

聽到錢的東西,趙昀把奏章接了過來看了一下數字,苦笑道:“所以說強軍耗費亦大,這次朕是真知道了。罷了,你們酌情都準了吧……也不一定照準,你們看看,若是有什麼新復土地、市舶司稅權,若能衝抵軍需的,去與他們談談,能省一點是一點。也不要太省,給他們供應足了,讓他們早日打完,方纔是真省啊……對了,濟南那邊怎樣了,北邊可有撤軍求和的意思?”

賈似道一聽,就知道官家有停戰的想法了。這不奇怪,畢竟這軟骨頭是老趙家的傳統嘛。

是啊,都打贏一場了,不趁勢休戰,難道還真能打到燕京去不成?這一天天打的,可都是大筆的錢糧啊!

聽宮裡人說,官家這幾天老是對着京東路的地圖看,還着人翻出之前泰山封禪的典籍來看,顯然是有點想法的。不過前線不安靖,他怎麼好去泰山呢?所以,既然有了勝機,就該趕緊停戰入袋爲安纔是。

當然,停戰歸停戰,但肯定是要對方提出來的,至少在名義上該由對方提出來,不然朝廷面子該往哪掛?

想到這裡,賈似道縷清了前因後果利害關係,雖然實際上沒什麼消息,卻也編了個由頭,說道:“北邊消息不暢,聽說似乎也是有北使來和議的,不如朝廷遣一老成持重之人去魯地接洽一下?”

趙昀滿意地點點頭,緊接着嫺熟地甩鍋道:“可,你們樞密院着人去辦吧。”意思自然是辦好了是官家的功勞,辦砸了則是下面的人自行其是。

賈似道對此已經習慣,應承了之後,又拿出接下來一份奏章,頓了一下,說道:“嗯……是東海國的表,是問詢該如何處置東平嚴忠範的。”

趙昀一愣,嚴忠範投降,這確實是大喜事,但是該怎麼處置呢,也是件麻煩事。“你們準備怎麼辦?”

賈似道停了一下,說道:“兩府集議,辦法無出兩處。一是將東平地遣官納於朝廷治下,將嚴家遷來行在授爵榮養。二是仿李鬆壽例,將嚴氏封爵授官,鎮於東平,只是他是窮途而降,非是主動歸正,所以爵位官階需低一些。”

趙昀思考了一下:“這兩處都有何優劣?”

“長遠來看,前者自然是上策,東平由朝廷直轄,不會留後患。但若只看眼前的話,朝廷治理東平需費甚多精力錢糧,而且東平不易守,不知要派多少兵將過去。反而選了後者,事情自然可讓嚴家去處理,嚴家將士頗敢戰能戰,東平應當無慮。而且,以嚴家爲馬骨,往後去招降蒙軍其他漢將也會更容易些,若是朝廷有北伐中原一日,會少不少阻礙。”

說到“北伐中原”,趙昀眼前一亮,問道:“這麼說來,兩府是傾向於後一種囉?”

這其實是個陳述句,意思是“這是你們說的,快來背鍋”,但賈似道也只能接下,說道:“是的。”

趙昀點點頭:“那既然如此,你們就擬了爵位官職報與我看吧。下面還有什麼?”

賈似道拿起下一份奏章,內容近似,是關於安南國王請傳位於子的事:“安南國王日煚上表乞世襲……議按舊例,授檢校太師,加食邑,允其子威晃襲位,授靜海軍節度、安南國王等職。”

聽到這個,趙昀不禁皺起了眉頭。安南國之前迫於蒙古兵鋒,開國讓蒙軍借道,導致兀良哈大軍從西南長驅直入,桂、湘諸地生靈塗炭,這筆帳他還沒跟安南國算呢。但是現在朝廷無力討伐安南,而且若是不管,他們去向蒙古稱臣(其實已經稱了,只是臨安還不知道),那事情可就不妙了。所以就是再不願意,他也得捏着鼻子認了。

“哼,也罷,準了吧……同樣是藩國,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這自然對比的是東海國了,一個給他淨添麻煩,一個卻幫他開疆拓土,簡直是一個地一個天啊。

賈似道看了看趙昀,察覺到他今天對東海國的觀感不錯,突然想起今天的一份重磅炸彈,覺得這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機會,於是從底下抽出一份奏章來,小心翼翼地放低聲音讀道:“咳,這是青陽梓卿的密奏,劾東海國不臣……”

“什麼?!”趙昀驚地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他說什麼!東海國怎麼會……?”

賈似道連忙說道:“官家息怒。東海國並無不臣之心,梓卿也無確證,他只是說東海軍自成一國,又有精兵利器,提醒朝廷多加提防……”

趙昀臉色不愉,一下子將那份奏章搶過來,速速讀了一遍,才略微鬆了一口氣。信中並不是說東海國真的有什麼造反的意思,而是說他們自命官吏、自收稅負、自練兵將、自產軍械,正是中央王朝最反感的藩鎮之禍,必須多加註意才行。

“哈哈,沒甚大事嘛,這青陽梓卿也太小心了些。”趙昀放下奏章,自我安慰地說道。

東海軍現在可是他手下一大助力,要是真造反了,那事情可就糟糕了,還好不是真的,還好,還好。

雖然如此,但是回想起信中青陽夢炎把東海國與當初的女真、蒙古做對比的內容,趙昀還是忍不住感到一陣不舒服。尤其是想到他所說的,前兩者畢竟是蠻夷,蠻夷再強悍也是取代不了中原正統的,而東海國如今已經完全復原了歷史上東海國的地盤,這是真的有可能入主中原的啊……

趙昀暗暗打了個寒顫,不管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但這不可不防啊……然而怎麼防?

削藩?那不是逼反了他們?派監軍?咦,不是有個文宋瑞在那邊的嗎,算算也好幾年了吧,是不是該召回來問問東海軍那邊的情況?

本來想着北邊有東海國頂着,淮東的軍費就可以削減一些,現在看來不能省啊。可是這也太花錢了。要是有強力大將能看住他們就好了,但是該是誰呢……

他搖搖頭,還是決定暫且不去想這些東西。現在戰時正急,就算要學高宗,也得等打完了啊。他把念頭壓下,把奏章扔還賈似道,說道:“無稽之談,把這密奏封存起來,莫要傳出去,省得寒了東海國之心。對了,把他們請的軍需一併準了吧,再派人慰問一下。”

賈似道見他這樣,以爲過關了,鬆了一口氣。他畢竟收了東海人不少東西,兩者在政治上也算半個盟友,自然要收錢辦事才行。

這青陽夢炎彈劾東海國的事情,當時可是把他嚇了一跳,這下總算是壓下來了。等等得派人去京東商城好好一說,跟他們要點好處才成。

順便還得去打聽一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和談的渠道,不然這麼一直打下去,他的《打算法》和《公田法》還怎麼推行?

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78章 第三產業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639章 關門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698章 陷阱第365章 利刃第325章 交易第622章 南印度第488章 後方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505章 大燈塔第322章 開幕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215章 鍛造第602章 進擊的滕國 四第838章 江南第85章 私訪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323章 敵至第185章 一手槍,一手藥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540章 上海第782章 出山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78章 以一破十!第696章 親善第257章 捕鯨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16章 募工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182章 新村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472章 妖僧第888章 輿情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572章 大哉乾元 上(今日四更 1/4)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843章 星星峽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906章 戡亂第3章 海盜窩第902章 出路第285章 步步緊逼第289章 城市化第641章 雷神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781章 維新第536章 銀行學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53章 事變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第347章 郭守敬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345章 千里路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91章 就緒
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78章 第三產業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639章 關門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698章 陷阱第365章 利刃第325章 交易第622章 南印度第488章 後方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505章 大燈塔第322章 開幕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215章 鍛造第602章 進擊的滕國 四第838章 江南第85章 私訪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323章 敵至第185章 一手槍,一手藥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540章 上海第782章 出山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78章 以一破十!第696章 親善第257章 捕鯨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16章 募工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182章 新村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472章 妖僧第888章 輿情第73章 巴格達(第十更)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572章 大哉乾元 上(今日四更 1/4)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843章 星星峽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906章 戡亂第3章 海盜窩第902章 出路第285章 步步緊逼第289章 城市化第641章 雷神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781章 維新第536章 銀行學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53章 事變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第347章 郭守敬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345章 千里路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91章 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