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介紹自己,我叫蘇月,我勵志成爲一名好的心理諮詢師,雖然.......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個實習生。很多人都問我,像我這麼可愛,這麼聰明的女孩子,爲什麼要當一個心理諮詢師,整天和心理有問題的人打交道。這時我都會回答,我很喜歡,而且我想“治病救人”啊,但其實,我選擇做心理諮詢師,是有另外的原因......
如果媽媽是一名諮詢師的話,可能我出生後,就不會是單親了。
我從小就沒有父親,每當我問起母親,父親在哪的時候,她就告訴我,父親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不久後就會回來的,我一直抱着希望,一直盼着父親回來,結果很清楚,父親還是沒有回來。
當我長大以後,母親告訴了我實情。父親因爲工作壓力太大,嗜酒成性,又沒辦法排解,總是打母親,母親也只是選擇隱忍。母親告訴我,那時候,她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父親對母親下手並不重,母親也不知道父親爲什麼會這樣。她只把原因歸結於,父親是科研工作者,工作壓力比較大。
後來,父親不再打母親了,而是習慣把自己關進小黑屋,整天不出門,工作也辭退了,一日三餐由母親遞進屋裡。到後來,他就拒絕進食了,開始自殘。
那天,母親工作回來,給父親做好飯,想敲開門,把飯遞進去,卻遲遲沒人開門。
母親意識到事情不對,把門把手扭了扭,父親並沒有反鎖。
當母親打開門,父親正倒在血泊中。
至於父親爲什麼性情大變,在對父親死亡事件的調查中,也有了結果。父親的合夥人盜取病獨享了他的研究成果。父親也死於抑鬱。
我想,如果媽媽懂得爲父親排解心理壓力,父親現在可能就能陪我們了。
我是外人眼中的乖乖女,我的學習一直不錯。生活也順風順水,母親一直很疼愛我,畢竟她只有我一個女兒,我自視是她的掌上明珠。
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我覺得我真的喜歡醫生這個職業,特別是心理醫生,如果我成了心理醫生,就可以拯救很多像父親一樣的人。
在母親的推薦下,我選擇去輝月做實習生。如果我成了心理諮詢師,就能救別人,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救自己。
當然,現在我應該做的,當然是好好的寫實習報告,爭取要留下來啦,只有這樣才能繼續學心理學,探尋糾纏我多年的夢魘。以及做我覺得偉大的事:“治病救人”。治心病,救心理有問題的人。
聽我講到這,你可能會好奇“輝月”。
輝月成立於1980年,在改革開放後,便涌出了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也有了心理諮詢中心。
在所有的心理諮詢中心裡,輝月資歷最深,也要求最嚴格,每年都會對中心的心理諮詢師進行考試。
我從小學習就比較努力,在別人叛逆時,別人花天酒地,談戀愛,看小說。而我在認真學習,不爲別的,就爲了看那些關於心理方面的書,想累積以後需要用到的知識。進入輝月以後,我自視仍是他們當中最努力的那一個,每天看書寫報告,廢寢忘食。
我只想留在這,通過那個實習生考試,師哥對我說,那個考試並不是很難,憑着我的專業水平,應該可以通過,他一直在叫我不要擔心。
但是我依舊不自信,害怕會出亂子,如果這次考試沒通過,我可能還要做實習生。
做完報告,我依舊再看着專業書籍,進行復習,想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