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

伍貴妃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動靜之大竟把樾王也給引來了,“臣妾參見大王。”

“沁兒參見父王。”

衆人跪了滿地,心思卻各異。樾王打先王后過世後無要事幾乎從不踏進御花園,只因這御花園中種植了先王后最愛的蓮花,未免觸景傷情。所幸後宮嬪妃爭鬥歸爭鬥,無人敢進言樾王陪她們來御花園閒庭散步。今兒個樾王來御花園是爲何故?

“都起來吧。”樾王目光定在伍貴妃身上,“愛妃似乎還未回答孤的問題。”

伍貴妃心裡咯噔一下,不知方纔的對話大王見了多少聽了多少。要是隻是剛巧路過聽到不多,倒是好辦。若是聽了個十全,恐怕她今天難逃一劫。

好在伍貴妃世家出身,反應過來的速度也是極快,“回大王,臣妾,臣妾正與姐妹們賞花鬧着玩呢,一時失言,說了句玩笑話。請大王恕罪。”

“哦?”樾王揚了揚聲,“梨嬪,愛妃可是在與你們鬧着玩?”

黎沁挑眉,有些理解什麼叫宮門萬丈深似海了。這後宮勾心鬥角的水是夠深的。各個都是聰明人,伍貴妃先說在玩鬧,再加上她主動請罪,這事要是擱到了現代,有人偷盜再主動去公安局自首,司法見了酌情減刑不是一個理。樾王心思敏銳,這伍貴妃背後伍國相在朝中的勢力不輕,這當口罰輕罰重了都不好,與其自己難辦,倒不如順勢一推,推到了無依無靠的梨嬪身上。

“大王聖明,貴妃娘娘的確在與嬪妾們玩鬧。”

伍貴妃聞言,大鬆了口氣,算梨嬪這個賤人識相,還算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可惜伍貴妃高興的太早,梨嬪和她早已勢同水火,怎會好心替伍貴妃圓場,接着道,“至於貴妃娘娘的玩笑話,許是昨夜沒休息好,今日賞花娘孃的頭疼之症又犯了。還請大王看在娘娘身體不適的份上,憐惜姐姐。”

黎沁心中暗暗給梨嬪翹起大拇指,要不是樾王在場,恐怕黎沁就當場這麼做了。

高!實在是高!什麼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隻黃雀就是梨嬪,言語懇切間帶着若有似無的強勢,讓樾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誰不知前些天伍貴妃美約賞花卻藉着頭疼之名讓梨嬪在翊坤宮通宵達旦的唱上了整整七日,今日再言頭疼,傻子都能看出來伍貴妃是針對誰而來。這次要不是大王及時出現,莫非伍貴妃要讓侍衛打上梨嬪七日?想到這,衆人心裡不禁打了個寒顫。

生生的看着梨嬪佔盡上風,伍貴妃這會兒恐怕臉都氣歪了吧?

伍貴妃在後宮的飛揚跋扈,心狠手辣樾王多少有些耳聞。

何況剛纔他整個過程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沁兒的治國之論深得君心,實爲精闢,大有可取之處。後宮婦人,見識短淺不說,還拉幫結派有意挑起事端,針對梨淑殿而來,着實應該給伍貴妃些警告,讓她安分守己些。

樾王神色不悅的斥責道,“孤後宮無後,伍貴妃身爲貴妃,應爲後宮表率。然行事不點在先,失言在後,搞得後宮一片烏煙瘴氣,成何體統?故罰伍貴妃面壁思過七日,暫停伍貴妃中宮箋表三月,以儆效尤。”

伍貴妃咬了咬脣,“臣妾知錯,謝大王責罰。”

黎沁看了眼扮豬吃老虎的梨嬪,仍是那副見到貴妃唯唯諾諾惹人疼惜的模樣,這會兒心裡怕是別提有多高興了。手段之高,連伍貴妃這樣的狠角色都能被她三言兩語的一撩撥,被樾王罰了。

暫停中宮箋表三月,聽起來好像罰的不重。可這實權沒了,日後的事,誰好說呢?三個月啊,夠改變很多事了。三個月後若是物是人非,大權旁若,伍貴妃也只能回她的翊坤宮抱着她的曦兒哭。

樾王的視線移向靜靜站在梨嬪邊上的黎沁,眼神溢不住的讚賞,聲音也柔和了些,“沁兒,和孤說說。何爲治國之道?”

黎沁爲難,不經意的看了眼伍貴妃,忙收回眼神,“這...”,黎沁看向伍貴妃,原因有二。其一是想讓樾王怒氣更盛,若是絆倒了伍貴妃,那日子可好過多了。其二是想着若樾王不開口,日後難免落人口舌。

樾王見黎沁的眼睛一直往伍貴妃那處瞟,心下明瞭。伍貴妃進宮三年,氣勢可真不小。堂堂嫡公主因爲怕得罪貴妃而不敢回答君上的問題,成何體統?!

“沁兒就當在和父王聊家常,儘管直言便是。孤許你議政,赦你無罪。”

“是。”有了樾王的這句話,黎沁就像吃了顆定心丸,“在回答父王問題前,沁兒有一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但問無妨。”

“敢問父王,水有何用?”

衆人皆是一愣,本以爲公主要問什麼深奧的問題,結果這麼簡單。更有人輕蔑的笑了出來,這也算問題?衆人目光統統看向樾王,說不定公主的問題秒藏玄機呢?

樾王不答反問,“既然是閒聊家常,諸位愛妃,不如也回答回答沁兒之問?若回好了,孤大大有賞。”

後宮婦人,出嫁前大都在閨閣背女訓,學女紅,學如何做賢良淑德之妻,哪懂什麼治國之論。她們無意,卻被樾王一句大大有賞吊足了精神。

“臣妾先答,自然是能用來喝水。”這種沒頭腦的答案,黎沁都不需要花費力氣去分辨出自何人之口,除了馨妃還能有誰。

她說的可是治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國。胸大無腦說她的確不爲過。三歲小孩都知道水可以用來喝,要是換作她是馨妃,知道是喝水她也肯定不答。不答,頂多是說明了無知,沒有治國之才而已。女子無才便是德,無可厚非。答了,確實只能證明蠢了。不出其然,黎沁看到樾王在聽到這個答案時快要昏厥的眼神。

“依臣妾看,是否可以用來農種?”

誰說伍貴妃蠢了?她雖不懂什麼治國,倒也知道投其所好。近日來朝堂議論最多的就是這梯田之法,所以伍貴妃估摸着大概和農種有關。萬一答到點子上了,樾王大喜之下收回成命也是有的。

還是梨嬪最有心機,她知道公主所問必不會那麼簡單,既然猜不透,索性答不知。表面上看上去無知,其實最爲聰明。這又不是在現代,不好好讀書,天天向上,考進好的大學,別人都會指指點點的說你沒文化。

黎沁皆笑着搖頭,衆人在瞅瞅樾王沒什麼反應,看來答案都不得君心。

熟悉的男聲響起,“可是載舟?”

黎沁眼前一亮,接着一愣,方纔她怎麼沒見到御君也在場?再看看衆人對御君的回答,沒有太大的反應,想來一直是伴駕君側,她沒注意到罷了。

“御君不愧爲樾國奇才,才思敏捷。沁兒佩服。”黎沁讚賞,“可惜只答對了一半。”

“哦?”御君炯炯有神的看着黎沁,“請公主賜教。”

“父王,依沁兒拙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爲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此之謂治國之道也。”

黎沁點到爲止,這就是歷史上管子最著名的治國之道。十分精闢,值得拿來和君王共享。

樾王表面無異,眼睛的烈火已萬分熾熱,極度讚賞黎沁那番治國言論。實乃想象,這番治國之道出自年芳及笄的女子之口。樾王甚至覺得,他以前做的決定真是大錯特錯!

御君的眼中有着說不清的波濤洶涌,黎沁不解,御君是在爲能聽到此言,能治理好樾國而高興嗎?

“好。”樾王毫不吝嗇的讚美之意,“沁兒不虧爲孤之嫡女,樾國長女,治國之見非比尋常。今日都散了吧,孤要回去好好思量一番沁兒的治國之論。”

“臣妾告退。”

“沁兒告退。”

御花園論治國之道之事,很快便在朝內外傳開,昭陽公主大名再次鶴起,名冠各國。

梨嬪本以爲經此一事,樾王來梨淑殿的次數會更多,沒想到依舊和平時一樣,好幾天來一回。連心性城府一向高明的她,也看不懂樾王這步棋是何意?

黎沁不是嬪妃,當然不會在意父王來的次數,她不是儲君,更不需要費盡心思去討好樾王。來與不來,旦憑君意。

黎沁的視線重新回到她手中拿着的七國地圖上,自己被重視起來了,也該爲未來某算一番了。樾國好商,寧國擅武,淵國和橫國各憑棋術和陰陽術名聞天下,衛國農業發展極好,能夠自給自足,虞國擅於製造兵器,強弩,又在樾國鄰國,故有恃無恐的屢犯我樾國邊境。笍國常出美女,故笍王常送他國美女,不少美女都是精心培養過的細作,可以說是美人計。各國地域不同,人文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各有優勢各有劣勢。

黎沁正研究着,雀兒小跑了進來,“公主,太子殿下來了,此刻正在主殿。”

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二十一章 梨嬪第十章 毒方第三章 出宮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六章 約定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二章 回宮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四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四十一章 老霍和丫頭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二章 太子疑心親臨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五章 雨歇鎮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四章 刺客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四章 刺客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三十二章 太子疑心親臨第六章 約定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
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二十一章 梨嬪第十章 毒方第三章 出宮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六章 約定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二章 回宮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四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四十一章 老霍和丫頭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二章 太子疑心親臨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五章 雨歇鎮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四章 刺客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四章 刺客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三十二章 太子疑心親臨第六章 約定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十章 毒方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七章 伍貴妃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十一章 再也沒來過的人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