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夜暴富

錢友光看着眼前不大的村落,感嘆道:“世界這麼大,僅僅只有壽山總共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域纔出產獨一無二的黃金寶石,我帶現在帶你去優質田黃的主產地,中阪田。數百年來,幾乎絕大部分個頭較大,質量上乘的田黃都出自於那塊田中。”

魯善工有些興奮,跟着對方往山上走,路上經過兩個關卡,由村民把守,見到是熟人才放行,彷彿看守寶藏般嚴格。

“看見沒?要不是這幾年沒少給村裡上供,這個地方還真進不來!”

很快來到一片水田前,魯善工好奇的看着眼前貌不驚人的環境,錢友光指着遠處一片山林,介紹道:“這片中阪田附近廢墟是始建於唐光啓三年的廣應寺遺址,相傳寺中僧人收集田黃給附近的村民治病,這可能是最早採集田黃的一批人。”

“但在元末戰亂之時,廣應寺因爲收留過朱元璋而遭到元兵洗劫付之一炬,傳說中寺廟中所藏的那些田黃石也不知所蹤。”

“所謂田黃,便是某種壽山石的山料滾落下來,通過數百萬年的演變,形成獨一無二的籽料。隨水流的沖刷,逐漸磨蝕風化,又被埋藏於溪底或兩岸的泥土之中。”

“在水分溫度以及酸性土壤的微妙作用下,經歷千萬年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顏色質地發生迷人變化,甚至進一步生成獨具魅力的石皮、蘿蔔絲紋與紅筋等特徵,可謂山川之精、日月之華。”

說完指着遠處高山道:“後方右側的這座錐形山便是高山礦洞所在,也就是田黃石的母礦!但是一件難以解釋的事情隨之產生,高山既然是錐形,那麼通過風雨剝蝕脫落的田黃母礦應該可以從四周滾落。”

“但現在僅僅只有高山東南的坑頭溪兩邊的田坑裡才能發現田黃,即便是距離坑頭溪咫尺之遙的大段溪,卻從來沒有發現過一塊田黃,你說神奇不神奇?”

魯善工遙望遠處高山,也不由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法地,地法人,人發道,道法自然,這就是萬物運行之規律。

錢友光來到溪水邊,沿着往上游走,解釋道:“全世界只有從坑頭溪的源頭到壽山溪的下游結門潭,全長八公里的小溪兩邊纔出產田黃。上游到下游所出產的田黃分別被稱爲上阪田、中阪田、下阪田和碓下阪田,中阪田的質地最爲上乘。”

“很多專家研究,爲什麼只有獨獨這一條小溪纔出產田黃?而上游到下游的田黃質地如此不同呢?結果至今沒有一個定論,衆說紛紜而已。”

“按照我的合理解釋是因爲溪水獨特的礦物質,鄉間自古流傳不喝坑頭水,不出田黃石的說法。田黃是數百萬年大自然在無數偶然條件集合之下所產生的精靈!”

兩人繼續往上游走,很快來到目的地,不少村民在幹活,各自分工合作,熱火朝天。

“這裡就是上阪,相比較中阪所產田黃純正質地溫潤,上阪所產往往顏色較淺,質地有點接近凍石,這樣顯著的差別其實就僅僅相差從溪水的上游到中游的那麼1公里路。”

錢友光對眼前村民的瘋狂早已習慣,見怪不怪道:“最近十年田地幾乎每年都要被挖掘好幾次,上面根本不種農作物。這也難怪,只要挖到一塊田黃,一夜暴富,還種什麼地?”

“田黃開採可以用兩個詞概括:一個是掘地三尺,二個是沙裡撿金!”

“這裡早先多爲耕地,因爲田黃無根無璞,所以發掘全憑運氣。不過說來也奇怪,代代深翻,卻不見絕產。早年當地老人有個說法:一個牛蹄印一塊田,可見在百年前,數量還是不少的。”

“最早時候石農每次採到稍微上重量的田黃,都要到壽山村村口的五顯廟謝神。過去謝神儀式感很強,要擡全豬全羊,以表敬畏,可惜近十年連這種儀式都已經沒有嘍。”

錢友光帶着魯善工來到溪水邊一塊泥田邊,用方言給幾個村民打招呼,看來都是熟人。

“這些都是老油條,基本上每天都在這裡碰運氣。挖掘深度大約在1-2米,由於近溪水,所以要築壩導水,騰出一個工作面後再開採,再挖深點甚至要藉助抽水機幫助排水。”

“這種簡易的壩還比較承重,有利於在上方堆放挖出的土,在田黃溪被水泥石條封起來之前,遍地都是這種微型的小水壩。

魯善工點點頭,看着溪水邊大大小小的塔形構造,各有不同,應該是用來標示界限,劃清地盤,有點佔山爲王的意思。

“田黃開採是力氣活,更是精細活,全靠人力,一般兩三人或四五人爲一個工作團隊,以鋤頭刨土,用簸箕將土擡出,再過篩一道道分揀。”

錢友光看着村民幹勁十足的狀態,笑道:“近幾年已經藉助水槍沖洗,效率大大提高。至少在我打過交道的石農中,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將塊頭太小、重量太輕的小田黃,俗稱天仔回填,以期未來再採,求得一個永世不竭的好意頭。”

兩人繼續往下游走,看到沿溪一些大石頭下面有很多木棍支撐,錢友光解釋:“通過水流帶動,一些田黃隨溪水滾落到中下游,遇大石頭阻滯而停止運動。”

“村民發現這一規律後就會到石頭下面來摳田黃,由於越摳越深,怕石頭根基不穩,所以用木棍支撐。”

“這種開採方式較爲危險,也曾發生過石農被壓斷手臂的事件。尤其到田黃溪末段,原先矮敦的大石塊都變成高聳巨巖,工作面非常窄小,危險係數也相當之高。”

不到兩小時就走完全程,一路上見到十幾組村民尋找田黃,兩人回到原點,錢友光看着清澈溪水,有感而發道:“直接從礦脈開採的山坑石多少會有些火氣,而深埋水下的水坑石光澤又有些過分冰冷,只有田黃由於數百年來經過泥土浸潤,自然產生一種溫潤之感。”

“田黃不冰不滑,以大拇指輕撫石表,如摸嬰兒之肌膚,稍稍有些粘手,恰到好處,有溶入手中的感覺,手感極佳,愈摸愈溫潤,愈摸愈有情韻,令人愛不釋手。”

“在視覺和觸感上呈現是一種莊重沉穩,高山礦脈上風化剝離的礦石落入溪流中,經過無數次滌盪與滾動,能夠留下來形成田黃石,自然是質地緊密的部分,也是衆多壽山石種中密度最大。”

“我記得單塊田黃的最高成交紀錄誕生於2006年,蘇蘇福比上拍一塊重達200克的明晚期田黃石雕瑞獅紙鎮,當時賭王何鴻燊和寶島清玩雅集會長曹興誠加入爭奪,最終4089萬被曹興誠如願競得。十幾年前田黃就已經出現過每克20萬元的高價。”

“2013年東京中央秋拍,一塊僅僅只有41克的田黃由吳昌碩爲民國才子陳瀏所刻,最終以4945萬日元成交,約合人民幣300萬出頭,每克近8萬。”

“2014年西泠秋拍,一枚重34.5克的林清卿作田黃石雲紋薄意扁方章以517.5萬元成交,每克15萬元刷新當代雕刻田黃單克成交紀錄。”

“2015年,一代薄意雕刻大師郭懋介以89歲高齡去世,其雕刻的一塊重達 390的山居景薄意擺件拍出3680萬元,別說是外地人,就連我這個玩了半輩子的本地人都只能望而興嘆嘍!”

第261章 朱墨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71章 偶像!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244章 吃盡苦中苦第13章 鑲口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207章 空白的藝術第49章 拉拉隊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11章 紀氏後人第277章 皮匠刀第31章 極限挑戰第239章 青山居第32章 頓悟第108章 奇葩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36章 核心機密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89章 巔峰之作第222章 尊古齋第265章 掃貨第298章 一木值千金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34章 奇人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310章 埋地雷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329章 巔峰對決第76章 女神第83章 揭皇榜第264章 八寶泥第57章 一氣呵成第240章 水上漂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210章 成王敗寇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71章 偶像!第111章 步步維艱(加一更)第323章 百裡挑一的絲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269章 印證第146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291章 歷史的演變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325章 鯊船第1章 梅花鋦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70章 吊油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258章 打眼第288章 瓷土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123章 刀鋒戰士第84章 任重道遠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第65章 半刀泥第225章 故宮秘寶室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119章 鈴朱而墨韻增輝第313章 憤世嫉俗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88章 瓷土第18章 一木四變第300章 講究第103章 驚天大漏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34章 奇人第216章 豬隊友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3章 燥起來第240章 水上漂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160章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兩酒第165章 賺錢新門路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90章 魚鱗雲襯夕陽天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319章 牛刀小試
第261章 朱墨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71章 偶像!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244章 吃盡苦中苦第13章 鑲口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207章 空白的藝術第49章 拉拉隊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11章 紀氏後人第277章 皮匠刀第31章 極限挑戰第239章 青山居第32章 頓悟第108章 奇葩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36章 核心機密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89章 巔峰之作第222章 尊古齋第265章 掃貨第298章 一木值千金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34章 奇人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310章 埋地雷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329章 巔峰對決第76章 女神第83章 揭皇榜第264章 八寶泥第57章 一氣呵成第240章 水上漂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210章 成王敗寇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71章 偶像!第111章 步步維艱(加一更)第323章 百裡挑一的絲第203章 寶藏聚集地第269章 印證第146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291章 歷史的演變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325章 鯊船第1章 梅花鋦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70章 吊油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258章 打眼第288章 瓷土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123章 刀鋒戰士第84章 任重道遠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第65章 半刀泥第225章 故宮秘寶室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119章 鈴朱而墨韻增輝第313章 憤世嫉俗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88章 瓷土第18章 一木四變第300章 講究第103章 驚天大漏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34章 奇人第216章 豬隊友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3章 燥起來第240章 水上漂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160章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兩酒第165章 賺錢新門路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53章 內閣秘寶第90章 魚鱗雲襯夕陽天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319章 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