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八寶泥

張靜忱是京紙行出身的人,能否經營好南紙鋪?琉璃廠人議論頗多。此人高傲,尚空談,幹事業不如榮寶齋的王仁1丨1,但他看不起王仁山。政府南遷後,王仁山在南京、上海設立榮寶齋分號,站住腳跟,發展起來;張靜忱在南京設立清秘閣分店,不久即收了攤兒!可是人們沒料到,張靜忱將乾隆年代以來清秘閣製作印泥的傳統工藝繼承發展下來。

八寶印泥本是清秘閣供給宮廷和六部衙門用璽蓋印和書畫家落款蓋章使用的印色。八寶印泥的氣味幽香,質地細膩,色澤鮮豔。這種特製印泥,民國初年沒人制作,清秘閣只賣存貨。張靜忱當了經理,千方百計恢復八寶印泥的製作。

開始時,他先找到“八寶”,即八種原料:珍珠、紅寶石、紅珊瑚、硃砂、朱膘、冰片、麝香、赤金葉。在配製中,卻找不到各佔多少比重的絕密配方。只有自己研製,經多次試驗取

得成功。後在清秘閣後屋,他發現一些裝有蓖麻油的瓶子,瓶外貼有標籤,註明裝入油的年月。

製作工藝方法是,先將硃砂、珍珠、紅寶石、紅珊瑚、朱膘、冰片、麝香、赤金葉等八種原料,分別放入瑪瑙乳鉢裡研磨,研成細粉狀;按配方比例,一種一種過戥子稱準,放在小瓷缸裡。往瓷缸裡注入蓖麻陳油,撒入艾絨(即艾草經加工,選製出顏色雪白、柔韌有彈性的毛質),經手工用力搋打千百次後,印泥便有了韌性和粘性,色澤鮮豔,再放入一個封閉的罈子裡,三個月倒一次罈子,使各種原料充分溶合,經過兩夏三冬,才能取出銷售。

八寶印泥製作的關鍵是蓖麻油的調製。經過淨化的蓖麻油,加入兒味中草藥進行熬製,熬好裝入瓶內,用紗布封瓶口,紗布上插入高粱秸皮兒(俗稱“芯抿兒”),作爲通氣口,還要用鉛鐵將瓶口蓋緊防止灑掉。

蓖麻油瓶經多年在日光下暴曬,瓶內油中的水分通過芯抿兒向外蒸發,油的濃度增加,油色變透明。經百年暴曬的陳油比珍珠、黃金還貴,“陳油百載身無價”。作者幼年曾與張靜忱住同院,看過他住的正房房廊下,擺曬的蓖麻油瓶。

八寶印泥的等級是以攙入陳油的年限和重量而分,年限久的蓖麻陳油攙入多則等級高。

清秘閣製作的八寶印泥,冬不凝、夏不稀,在宣紙上蓋上八寶印泥的印跡,永葆紅豔。

張靜忱曾以製作八寶印泥炫耀自己,不大注意保密。據他講,清秘閣製作八寶印泥是宮廷秘方傳出來的,一度失傳,由他恢復發展的。這種印泥有個絕妙特點,是將印跡印在宣紙上,點燃宣紙,印跡由紅變黑,再由黑變紅,紅色如初,觀後令人驚奇叫絕。

郭靜安爲人處世厚道隨和,人們願意跟他合夥做生意。民國十七年,上海古董商劉宜軒要從新疆一位俄羅斯人手中買塊特大碧玉,手裡的錢不夠,要借錢經營。劉宜軒找郭靜安合夥,請鄭瑞生出資,劉宜軒經營,賺錢三人按股分紅。郭靜安從中撮合,達成協議。

劉宜軒同郭靜安合作十年,雕琢碧玉,相處很好,從沒擡槓拌嘴,總是和和氣氣。花費十年時間,雕琢出仿乾隆作的碧玉工藝美術品上百件,劉宜軒不善理財,得而復失,郭靜安經營細心,積攢下了錢。

天和齋從此也經營些新舊玉器。大件由劉宜軒賣給外國人;小件的零七八碎的戒面、首飾、菸袋嘴等物,郭靜安拿去門市經營或送給同行的朋友。他送給作者祖母的碧玉菸袋嘴,今日仍在。

郭靜安給人留下印象較深的另一件事,是他經營法華罐。

老古玩行人稱陶胎或瓷胎琉璃釉的製品,叫法華器,或簡稱法華。可是法華器和琉璃器同是琉璃釉,而其釉的配方和助熔劑有差異:法華器是用牙硝作助熔劑,琉璃器是用鉛作助熔劑。琉璃器隋唐時代就流行,法華器元代纔有,明代的器皿成爲有價值的古玩。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郭靜安在北平古玩商會竄貨場買了件明代法華器,是個藍地白花、約五十公分高的大罐,顏色很漂亮,代蓋的罐完整無損。

這個罐很有講究,這種顏色叫孔雀藍綴以白色花紋,叫它法翠或法藍。有人鑑定是明末山西燒製出來的,郭靜安認爲是明嘉靖年代由景德鎮燒製出來的。

賣法華罐起家的大古董商嶽彬在竄貨場見了這個罐,正在猶豫,還沒伸手給價時,郭靜安搶在前面花五千元買下了。嶽彬沒買到手,故意噁心郭靜安說:“郭大爺!您買的這法華罐真不錯,也肯出高價,一個山西醋罈子,花了五千?”

郭靜安笑笑,叫了聲:“文軒(嶽彬的字)!咱們可不開玩笑。你是行家,山西的法華是陶胎,這個罐是瓷胎,怎能是醋罈子?”引起周圍的同行人都笑了。

在北平開山中商會,長期收購中國古玩、珠寶,經理高田跟中國古玩和珠寶商混得很熟,消息靈通。他聽說天和齋郭靜安在竄貨場買了件明代瓷胎孔雀藍白花法華罐,趨車到了東四牌樓,進了天和齋。

高田進來就要看法華罐,郭靜安拿出罐給他看。高田邊看邊捉摸,這罐是明嘉靖時代的,給他價小了,他不會賣,乾脆直來直去,高田開口說:“我知道這罐你是五千元買的,我讓你賺三千元,把它勻給我可以吧?!”郭靜安二話沒說,點點頭說:“你拿去!”

高田也是古董商,他買貨也是爲了賣,倒手賣給一位法國人是一萬現大洋。

第241章 鐵百萬的傳奇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54章 六大絕技第79章 秘色之謎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8章 死不了的可憐人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171章 偶像!第270章 代筆第65章 半刀泥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262章 清貨底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160章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無敵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61章 蓮花墩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37章 願者上鉤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54章 青分五色第85章 累哭了?第181章 泥美人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222章 尊古齋第293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191章 國寶中的國寶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147章 內幕第133章 史上最強造假團隊第182章 寶藏筆記第121章 百一硯第17章 渾然天成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269章 印證第61章 蓮花墩第97章 技驚四座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62章 清貨底第275章 下筆猶如人第14章 刷經驗第181章 泥美人第54章 青分五色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19章 男女搭配 幹活不累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21章 博古齋第197章 女生外嚮啊!第61章 蓮花墩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292章 詩詞的真相第97章 技驚四座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38章 做舊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章 做舊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206章 洛陽紙貴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76章 女神第22章 梅子青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159章 防小三的最高境界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47章 內幕第100章 一碗漿糊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69章 印證第121章 百一硯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249章 桃李滿天下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7章 不傳之密第1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49章 拉拉隊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118章 市井有高人第54章 青分五色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76章 女神第312章 銅器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第241章 鐵百萬的傳奇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54章 六大絕技第79章 秘色之謎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8章 死不了的可憐人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171章 偶像!第270章 代筆第65章 半刀泥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262章 清貨底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160章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無敵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61章 蓮花墩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37章 願者上鉤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54章 青分五色第85章 累哭了?第181章 泥美人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222章 尊古齋第293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191章 國寶中的國寶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147章 內幕第133章 史上最強造假團隊第182章 寶藏筆記第121章 百一硯第17章 渾然天成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269章 印證第61章 蓮花墩第97章 技驚四座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62章 清貨底第275章 下筆猶如人第14章 刷經驗第181章 泥美人第54章 青分五色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19章 男女搭配 幹活不累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21章 博古齋第197章 女生外嚮啊!第61章 蓮花墩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292章 詩詞的真相第97章 技驚四座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38章 做舊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章 做舊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206章 洛陽紙貴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76章 女神第22章 梅子青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159章 防小三的最高境界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47章 內幕第100章 一碗漿糊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269章 印證第121章 百一硯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249章 桃李滿天下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7章 不傳之密第1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16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49章 拉拉隊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118章 市井有高人第54章 青分五色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76章 女神第312章 銅器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