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魯善工聽着嘖嘖稱奇,沒想到高仿居然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這算什麼?”王老邪擺擺手,笑道:“民國35年裡,仿製明清官窯瓷器有多少?其中珍品也不下萬件!誰能鑑別其真贗,當時只有兩個人,孫會元和師弟耿寶昌。這段仿製的歷史,他們是親身經歷,是真是假,用手一掂,一敲,就知道!”

耿寶昌!

魯善工大吃一驚,孫會元沒有聽過,可耿寶昌老爺子是誰?故宮最權威的瓷器鑑定大師,可謂一言九鼎!

書畫當年有幾個鑑定權威,徐邦達、啓功、謝稚柳,號稱三大鑒定流派。

首席鑑定專家謝稚柳創造性地提出性格說,認爲鑑定的標準,是書畫本身的各種性格,即它的本質。

一個畫家可以產生水準高的作品,也會產生低劣的作品,問題不在於標準高低、寬嚴,而在於對書畫本身的各種性格的認識,性格自始至終貫穿在優與劣的作品中。

老爺子本身也是知名畫家,用他的話來說,鑑定就是望氣!看書畫的精氣神!

徐邦達特別注重考證,諸如題款、題跋、印章、紙絹綾、裝潢形制、著錄等等,用極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對書畫作品進行客觀的研究。

如果說謝稚柳的望氣具有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色,那徐邦達的鑑定手法則具有系統性、可傳授性,後世稱爲技術鑑定。

啓功的書畫鑑定又另闢蹊徑,以學問支撐鑑定。作爲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對古典文學、文獻學、目錄學、版本學、考據學、歷史學、音韻、訓詁、書法等有很深的造詣,他在歷代書法碑帖的鑑定和文獻考據方面,具有過人之處。

當時有三位老爺子在,加上一羣高手,故宮書畫鑑定可謂人才濟濟。可對於瓷器領域來說,高手不多,除了耿寶昌,還有過世的孫瀛洲,堪稱大家。

“說起耿寶昌老爺子,那也是咱們琉璃廠出來的人才!”

王老邪得意道:“當年只有14歲的耿寶昌來到京城,機緣巧合進入孫瀛洲的敦華齋做學徒。孫瀛洲也來自農村,白手起家創立敦華齋,珠寶翠玉、金石、書畫、文玩都做,逐漸發展到全國。”

“學徒試工期最少三年,中間不能回家,任何事情都要做。孫瀛洲對學徒要求嚴格,要求一定要把兩隻眼睛搞準,別把兩隻眼睛搞窮。”

“他時常給大家發紙條,考鑑定,考試不及格,該走的就走;強調立論準確,認定的就是認定的,必須三問不更色。”

“當時人們往往把明代器物誤認爲清代,比如明代有名的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卻被標爲雍正。遍地都是一摞摞的雍正款,天天有人給孫瀛洲推銷,十一二塊錢,比其他盤子貴兩塊錢。”

魯善工聽完長嘆口氣,可惜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那時候官窯遍地是!

“學成後耿寶昌和幾個師兄弟離開敦華齋,堂兄開振華齋,耿寶昌擔任經理。後來因公私合營,敦華齋、振華齋都被迫關門。一時間文物市場蕭條,孫瀛洲受聘於故宮,專門從事古陶瓷的研究和鑑定,耿寶昌則轉行去摺紙盒子。

“後來經孫瀛洲、徐邦達等前輩推薦,耿寶昌纔有機會進故宮工作。孫瀛洲花十年工夫,陸續把自己多年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捐給故宮,就連院長都說:故宮有兩大恩人,一是捐贈瓷器的孫瀛洲,二是捐贈字畫的張伯駒。”

“耿寶昌初進故宮,百廢待興,大批文物等待清點。先進入修整組,即現在的科技部工作。大量從各地蒐集來的文物需要修復,粘的粘、補的補。”

“每個工作組都有指標,陶瓷藏品三十五六萬件,每人每天得整理250件左右。”

“那時候就算在故宮,官窯還是哥窯,往往也會看錯。官窯、哥窯都產於兩宋,前者一般是產自國都附近窯場的御用瓷器,後者則指龍泉窯場的產品。受歷史條件所限,先輩們定級時可能並不嚴格,有時只是憑個人愛好。”

“計劃經濟時代,一級品被用來創匯。那時候沒別的東西,只能靠工藝品出去換錢,所以又成立鑑定組。沒有固定標準,全靠老前輩決定。”

“當時有外國公司訂貨,就組織鑑定組,鑑定完把東西收藏送庫,好的不許賣,全憑個人業務水平來取捨文物。”

“後來國家的文物商店制定出口標準:1795年,也就是乾嘉年間及其以後的文物,纔可以出售。不過這個標準也有彈性,以瓷器爲例,一般民窯能出口,官窯只准在國內流通。個別有紀念意義、特殊意義的文物,即便符合標準,也不準出口。”

魯善工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給老爺子斟茶遞水,這種見聞可不容易知道,最能瞭解整個時代變遷。

王老邪擺擺手,笑道:“說跑題嘍,回到後掛彩,當年內務府管理着北城瓷器廠,那裡積存着歷代剩下沒上釉沒上彩的素瓷器胎。後來被古董商發現,開始在素胎上做文章。從景德鎮請來繪畫填彩焙燒技師,架起小窯,大量燒造舊胎後掛彩官窯瓷器。”

“所謂後掛彩,其實就是在官窯瓷器的素胎上繪畫出各種圖案,填上各種彩色。燒成青花瓷或是青花釉裡紅,青花瓷器上掛黃彩等等。”

“後掛彩的技師要求手藝好,技術高,一專多能,會畫會填彩還會燒窯,可謂最尖端的人才!”

第171章 偶像!第79章 秘色之謎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32章 頓悟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38章 做舊第135章 啪啪出來的激情第263章 土財主第304章 天目變第251章 大觀齋第27章 弟子仿?第251章 大觀齋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124章 第二道難關(舵主想不起來了怎麼辦加更)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324章 椴木織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266章 瞞天過海第97章 技驚四座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54章 青分五色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262章 清貨底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172章 鎖定目標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323章 百裡挑一的絲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231章 黃金萬兩腳下踩第181章 泥美人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93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24章 第二道難關(舵主想不起來了怎麼辦加更)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1章 梅花鋦第47章 一鳴驚人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288章 瓷土第101章 四大功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24章 三省吾身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290章 天朝之美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27章 弟子仿?第53章 臉面之爭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無敵第66章 一生一事第58章 烏煙瘴氣第32章 頓悟第74章 繭山龍泉堂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43章 廢物回收?第130章 壽山行第150章 港姐壓路機第314章 石中玉第152章 投名狀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65章 掃貨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114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22章 梅子青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47章 一鳴驚人第183章 震撼第31章 極限挑戰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02章 洗揭補全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22章 梅子青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33章 史上最強造假團隊第314章 石中玉第245章 刺繡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121章 百一硯第236章 一花一世界
第171章 偶像!第79章 秘色之謎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32章 頓悟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38章 做舊第135章 啪啪出來的激情第263章 土財主第304章 天目變第251章 大觀齋第27章 弟子仿?第251章 大觀齋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124章 第二道難關(舵主想不起來了怎麼辦加更)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324章 椴木織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266章 瞞天過海第97章 技驚四座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54章 青分五色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262章 清貨底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172章 鎖定目標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323章 百裡挑一的絲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231章 黃金萬兩腳下踩第181章 泥美人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93章 處處留心皆學問第124章 第二道難關(舵主想不起來了怎麼辦加更)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1章 梅花鋦第47章 一鳴驚人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288章 瓷土第101章 四大功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24章 三省吾身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290章 天朝之美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27章 弟子仿?第53章 臉面之爭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無敵第66章 一生一事第58章 烏煙瘴氣第32章 頓悟第74章 繭山龍泉堂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43章 廢物回收?第130章 壽山行第150章 港姐壓路機第314章 石中玉第152章 投名狀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65章 掃貨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114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22章 梅子青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47章 一鳴驚人第183章 震撼第31章 極限挑戰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02章 洗揭補全第255章 三大財主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22章 梅子青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33章 史上最強造假團隊第314章 石中玉第245章 刺繡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第16章 幹活也能泡妞?第121章 百一硯第236章 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