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五年之約

紫禁城養心殿,雍正的咆哮幾乎快轟塌了屋頂。

“朕要應下任何一樁,朕就是這大清的第一昏君!”

書案上擺着一份攤開的書信,密密麻麻數千字,正是南蠻發給朝廷的南北和約。

雍正咆哮,羣臣木然。

江南戰事,消息無比混雜,具體是個什麼情形,大家都看不太明白。可南蠻用順風快遞,直接將這麼一封和議書交到京城通政司衙門,諸多傳言也終於得到證實。

馬爾賽在江南敗了,被區區幾千南蠻兵打得丟盔卸甲,南蠻毀了松江城,屠戮數萬民人,當年大清攻打江南的形勢再度上演,只不過大清成了即將潰決的守方。

現在南蠻壓上一封和議書,內裡所提的樁樁細節,都如一把把刀子,割得朝臣們心頭吱吱作響,血水長流。這是和議?這是要迫自家獻降書!甚至比降書還要過分!

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還不如跟南蠻拼了!雖知道必定會輸,可戰敗而失江南,總比這麼粘粘乎乎的容南蠻跟自己在江南共主要強,至少守住了面子。

熱血瞬間上頭,幾乎也在瞬間消退,再輸了,怕不止是丟掉江南吧……所以朝臣們都木然了,如此抉擇,不是他們能隨意定奪的,甚至都不能開口。關係到大清國本,開口就決定了屁股坐在哪一邊,在皇上沒亮出屁股前,這可是莫大的賭博。

“富寧安!你去關外,去蒙古!廣召新滿洲和蒙古各部!”

“崇安!提點西山大營火器軍,籌辦大軍南下之事!”

“杜葉禮任鑾儀使!朕要……”

雍正的聲音斬釘截鐵,震得朝臣們天暈地轉。

“御駕親征!”

這四個字吐出來,殺傷力太大,就連雍正身邊的總管太監王以誠都軟了膝蓋,一屁股坐在地上。

御駕親征……先皇康熙是怎麼死的?還要親征?大清的江山,真要再繫於一戰?

沉寂了片刻,殿上爆發出一片哭號。

“皇上去不得!”

“不能親征!”

“打不得,不能再打了!”

一幫宗室王公,包括滿臣們可受不住了,撲在地上叩頭呼喊着。

江南的確是大清命脈,可大清的根子,就是滿蒙,就是滿人啊。現在不僅要動大清在理論上唯一能跟南蠻一戰的西山火器軍,還要動新滿洲各部,加上蒙古諸部,沒見過這般敗家業的。即便是先皇康熙,也不敢如此行險。

看着衆人在地上叩頭如搗蒜,雍正嘴裡還喊着:“朕意已決!休要多言”,嘴角卻露出一絲釋然的輕鬆。

這封和議書,他早已經看到了,而且不止一份。李肆通過茹喜傳來了一份,通過李煦傳來了一份。南蠻江南行營總管也給了李衛一份,李衛傳了上來。現在這一份,是他按李肆的建議,護送南蠻的順風快遞,以民間方式遞到燕京,讓整個朝堂都能知道這封和議書。

雍正怎麼可能還想打?江南那地方,江河密佈,又靠海,拿什麼跟南蠻打?早前他對馬爾賽去江南還有一分期待,想看看這幾年過去了,南北兩面在軍事上的差距是不是變小了。可很遺憾,從李衛報上來的戰地實情來看,雙方的差距還更大了。

五千不到的南蠻兵,在龍門附近來回打,還打到了松江,不管是江南綠營,江南民軍,還是田文鏡支援過去的江西兵,都沒把這支南蠻兵磨鈍。據說奉賢之戰是他們最吃力的一戰,花了兩天才攻下,死傷二三百人,爲此《江南報》都在哀悼,說是血戰。

這就是血戰的話,大清的官兵去剿鄉村散匪也能叫血戰……馬爾賽在江南的嘗試,本就在雍正的意料之中,這份和約送來,事情又回到了原點。最早如此提出的建議,已成了雍正奉行的國策。時間……大清現在需要時間。三五年不長,十年不短。

現在雍正在西山大營,偷偷摸摸用西班牙教官訓火器軍,同樣用西班牙人在景山炮廠造新炮,估計再有個兩三年,靠這隻新軍,就有了踞江自保的能力。而要反攻,就得在南蠻內部下力氣。

至少五年,雍正給自己定出了這樣的時間表。

五年之內,大清跟南蠻絕不能死鬥,甚至他早已定策,即便南蠻佔了江南,照樣不能死鬥,得以柔克剛……如果這五年內,還能保有江南錢糧,那是再好不過,因此李肆傳來的和約,讓他非常滿意,除了地域太大這一條。

可雍正身爲大清帝王,跟南面訂立這種城下之盟,不僅丟自己臉面,也丟朝廷臉面,他不得不在養心殿咆哮,要將這臉面丟出去,讓臣子們揹負。

而最大的顧慮還是滿人,王公宗室們若是仍然不罷休,雍正即便有大決心,也難以揮刀砍自己龍椅的椅子腿。

現在看起來,滿人這邊已經看清了形勢,江南就是個無底洞,現在該考慮該怎麼止損了。

滿人這一關過了,漢人這邊呢?雍正當然不會將其當作一關,而是需要他們來搭梯子。

一邊張廷玉神思迷離,剛纔雍正那一番惺惺作態,讓他隱隱又見到了先皇康熙的風度,這對父子,果然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啊。雍正廣東之亂,以及京城奪嫡,就如當年康熙誅鰲拜,平三藩,直愣愣就開幹了。而眼下權衡國事,又如晚年的康熙,對面子份外看重,行事也頗多顧忌。

不過還是有不同之處,雍正……敢爲康熙不敢爲之事,比如骨肉相殘……張廷玉的神思被雍正投來的冷厲眼神扯了回來,意識到該自己上臺了,他嗯咳一聲道:“天子不因怒興兵,情陛下慎言!”

諍臣啊,風骨何其高潔!不明就裡的漢臣們都暗地翹起了大拇指,連宗室和滿臣們都鬆了一口氣,贊這張廷玉有膽色。

雍正赫然起身,一腳踹倒書案,還要去拔身邊侍衛的刀,王以誠趕緊抱住雍正的腿,張廷玉昂然挺胸,其他漢臣們也紛紛攘攘叫着,幫張廷玉求情,鬧了好一陣,這一齣戲碼才以雍正息怒,贊張廷玉忠肝直膽落了幕。

張廷玉道:“南蠻這和約,近於迫降之書,絕不可立!”

除開雍正,衆人都道,這立場不錯!這面子咱們絕不能丟,但是……南蠻不答應,還要打,那怎麼辦?

“朝廷與南蠻不是正在議揚州滸墅關延期之事麼?就以此事爲基,開江南商埠,允其南北自由來往,以利天下庶民生息,百業興旺。而我大清與南蠻南北休兵,化干戈爲玉帛。”

張廷玉這話裡含着兩層意思,一層是將南蠻遞來的和約,以另一種方式兌現,以另一種用語描述。“南北自由來往”這話,其實就將南蠻要求的條件全部囊括了,聽起來還是大清施恩英華,爲民人謀福,至少雙方是平等互利的。

第二層意思是關鍵,沒這一層,前一層就沒了根基。這是在說南北停戰,大清承認南蠻,這華夏已爲二國分踞,大清再不是華夏之主。

朝臣們沉默了,這個檻不好過,關鍵是看雍正願不願過。

雍正扭擰着臉肉,像是心中經歷着劇烈的掙扎,最終他慨然道:“朕有大決心,朕爲天下,爲大清,爲滿漢民胞,忍得這般屈辱!”

允祥開口了:“這不是皇上之辱,這是臣子們一體之辱!”

主辱臣死啊,允祥一開口,殿上羣臣全都跪下了,哽咽聲一片,個個都熱淚長流。

雍正也動靜地道:“諸卿!要牢記今曰之辱,我大清必將振作,將這屈辱,百倍還於南蠻!”

哭聲如潮,待得潮盡,張廷玉再道:“臣求請皇上寬赦田從典……”

這個人名提出來,不明就裡之人暗道,那傢伙早早就提南北和議,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接着馬齊顫巍巍地道:“若是江南形勢還未糜爛,南蠻還未必這般猖獗,既釋田從典,就該懲治敗勢之人!”

這話說得太對了,南蠻在江南搞事,如果自己沒這麼大反應,皇上還未必會收到這份和約,就算裡子丟了,面子還在,撕了皇上面子的人,必須受到懲罰!

“馬爾賽,該殺!”

“倡戰而敗,江南糜爛,罪責全在他一人!”

“不殺馬爾賽,不足平天下人心!”

羣臣義憤填膺地呼喊着,雍正跟張廷玉對視一眼,都暗道……計劃順利。

馬爾賽就這麼被扣上了“妄言刀兵,才具不堪,畏戰怯逃,辜負皇恩”等等罪名,由李衛在蘇州直接拿下。朝堂定了斬立決,雍正展現出了寬仁之心,改爲斬監侯,估計到秋曰還會再緩爲流遣寧古塔。

但計劃之外,還有小小的偏差,那就是年羹堯。雍正本準備藉此機會,由馬爾賽牽連到年羹堯,順勢拿掉他。可沒想到,這傢伙在馬爾賽兵敗松江之後,抓着了空子,帶兵壓到了金山衛。讓戰局看上去就像是他年羹堯的側擊,逼退了要北進蘇州的南蠻兵。

這是大功一件,雙方兵鋒相間,讓南北“議和”看上去就真是在議和一般。雍正難以在這當口翻臉收拾年羹堯,只好捏着鼻子,給年羹堯敘功,暫時讓他再蹲在杭州將軍任上。

這一番計劃,特別是用來遮掩南北和約面目的說辭和方式,其實都是李肆的提點。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李肆在密信裡跟雍正說得份外直接。咱們都是重規矩的人,不管你怎麼擺弄,得把我那些細節都融在裡面,讓下面的人可以看清這些細節。除此之外,要怎麼遮護臉面,隨你。

聖道五年,雍正五年,四月間,《滸墅和約》在揚州簽訂。這份和約談的是滸墅關延期,但由這一關延伸到了雙方在江南的局勢。

滿清在江蘇和浙江兩省“開商”,容南北商貨和人流自由來往,同時“允許”英華在兩省沿海和江河“護商”,工商以及民人糾紛,由雙方“協商”解決。

對應《滸墅和約》,雍正在江南作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取消兩江總督,浙江和江蘇各設總督,由巡撫兼任,除了管政務,還跟江寧將軍、杭州將軍分掌兵權。浙江是範時捷,江蘇是李紱,李衛調任直隸總督。

南北議和了,天下安寧了。江南人長出了一口氣,都下意識地用宋遼時的澶淵之盟來對比。雖然最終宋遼還是照舊打着,可澶淵之盟之後,南北享了很多年太平。如今這形勢,該跟以前一樣吧。

黃埔無涯宮對面,天壇南側,一座宏大殿堂拔地而起,這是政事堂。李肆還內政權給內閣,內閣議事就不再進宮,而是在這政事堂自己解決。此時殿堂的大廳裡,朝臣們屏息以待,李肆正在發表“國勢論”,闡述英華一國的未來走向。

“五年,這份和約的效力最多隻有五年,雖然沒有明說,但朕心中明白,雍正心中也明白,這份和約,最多隻管五年。”

“我們要在這五年內,完成整個南洋布局,把不列顛人、法蘭西人、荷蘭人趕出南洋,讓英華在南洋享得獨尊之位!”

“我們要在這五年內,讓東西兩院成長起來,擔起他們目前能擔負的責任。”

“我們要在這五年內,以蒸汽機的動力,推動百業興起。”

“我們要在這五年內,商貨、資本、人心,把控整個江南,五年後摘下江南,無傷無痛。”

“我們要在五年內,蒙學覆蓋全國,不落下一個孩童。”

“我們要在五年內,容百傢俱鳴,讓這一國立穩我華夏正朔之心。”

李肆昂揚地總結道:“五年後,龍門將是我英華拿得中原之門!”

他的聲音在大廳裡飄蕩,飄出了政事堂,如凜然中帶着一絲溫和的微風,吹拂着英華大地,更在江河跟海上推着船帆,讓如蟻般繁忙的大小船隻破浪前行。

龍門港,一艘巨大無匹,比之前在這裡亮過相的雙層炮甲板鉅艦還大一倍的海船離港,船桅頂天,船帆如山,看得沿岸的民人目眩神迷。

“南蠻……真是神奇之地啊,竟然造出了這麼大的海船。”

這些江南民人發出了樸素的感嘆。

“鯤鵬號,向東!”

巨大海船的舵臺上,魯漢陝揮手高呼。

【第十一卷終】

()

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九百二十四章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873章 大局由誰而壞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1020章 論文明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53章 恢恢密網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793章 兩個爲什麼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28章 鍾老爺的決心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44章 人無斷腸志,難解天譴毒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748章 變則通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
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九百二十四章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873章 大局由誰而壞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1020章 論文明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53章 恢恢密網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793章 兩個爲什麼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28章 鍾老爺的決心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44章 人無斷腸志,難解天譴毒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748章 變則通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