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英薩變亂

日本爲中國藩屬這種說法,最早起自東漢時倭奴國朝貢,光武帝授“漢倭奴國王”金印。但當時日本尚無統一國家,倭奴國只是當時日本上百部落之一,這說法也就只有象徵意義,毫無政治法統。

可這說法確實也不是毫無憑據,室町幕府的足利義滿,可是貨真價實地受了明朝“日本國王”的冊封,還不止他一人,而後的足利義持、足利義教,也受此冊封。這跟大明萬曆皇帝受文臣矇騙,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的事情可不一樣,這幾位將軍都是主動請封的。【1】

而這個“日本國王”的名義,更早出自明初中日之間的衝突。當時日本是南北朝時代,後醍醐天皇委任懷良親王爲徵西大將軍,征討室町幕府,懷良親王以九州爲據點,也就跟大明有了來往。

此時明朝初建,但倭寇已顯,跟明朝中期那些實質是中國海盜的“倭寇”不同,明初倭寇是真的倭寇。朱元璋遣使來到九州,向“日本國王良懷”遞書問責。懷良親王不知道是太傲慢,還是將明使當作元使,竟扣押主使,殺了五名從使。

而後大明派出了階級更高的使節,此時懷良親王服軟了,賠罪外加遣還倭寇劫掠的人口,遣明使以下國自稱,也用大明年號,看起來就像是大明的藩屬國。

懷良親王雖放低了姿態,但倭寇依舊猖獗,朱元璋威脅要攻日本,懷良親王也強硬相對。鑑於蒙古徵日本的失敗,朱元璋吞下了這口氣,將日本列爲不徵之國。【2】

由這段恩怨來看,中日之間不僅相互不瞭解(比如把懷良親王稱爲“日本國王良懷”,懷良親王死後,遣明使依舊頂着這個名義),朝貢關係也跟琉球、安南和朝鮮等國不同,日本人絕無自居大明藩屬的認知。

但室町幕府主政後,足利義滿爲行“替天計劃”,取代天皇,嚮明成祖朱棣稱臣,獲得大明“日本國王”的封授。在這段時期,就政治現實而論,日本還真當過大明的藩屬。

可這現實終究沒能上升到法統,原因也很簡單,畢竟在日本,天皇是法理上的最高統治者,而且具有神格,不可能向他國稱臣。幕府將軍受大明冊封,不影響日本的“國格”。

法理歸法理,現實難以抹滅,畢竟幕府將軍是實際的掌權者,因此足利義滿以及後兩位將軍受大明冊封的事,讓日本上層頗爲糾結,索性也就閉口不談,時輪飛轉,一兩百年過去了,日本人也大多忘了這事。

德川幕府再開,不管是將軍還是重臣,對足利幕府的歷史可不陌生,陳興華開口就揭瘡疤,德川吉宗和一干重臣頓覺痛徹心扉。

“日本人是怎麼對答的?老實說,我在殿外可真是捏着把汗,萬一日本人惱羞成怒,砍了知事該怎麼辦?”

回到禮賓館,羅五桂好奇地問陳興華。

“砍了我也好,兩國就此再增血債,讓國中那些高呼中日和平的人閉嘴。至於日本人的反應……無非是敷衍推搪。”

陳興華淡淡地說着,之前在御所大殿裡,德川吉宗臉色瞬間蒼白,那些幕府重臣也如被塞了滿口糞便,老半天沒清醒過來,這讓他能從容不迫地將後面的話說出來。

大英要求德川幕府繳回歷史上的“倭奴金印”,以及足利幕府的“日本國王印”,由大英重新向德川幕府授“日本國王印”。此後德川幕府要傳位,也需要得到大英的認可和封授,完全將日本跟安南等藩屬國等而視之。

不僅如此,陳興華還傳達了大英聖道皇帝的上諭,南洋有事,各藩屬均要出力,日本也要出人出錢,盡到藩屬的義務。末了陳興華終於提到琉球,說琉球爲大英藩屬,藩屬之間的攻戰絕不許可,日本必須儘快繳回之前的琉球密約,並遣使向天朝賠罪。

有那麼一刻,陳興華覺得,德川吉宗會跳起來,親自拔刀來砍自己。

但德川吉宗卻平靜了,只說這些事……需要研究。

當陳興華轉身而去時,聽到大殿之上爆發出巨大的聲浪,那肯定是在痛罵他,可他不在乎,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爲此他連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這項任務是他從馮靜堯手裡搶過來的,這幾年掌管勃泥公司的經歷平淡如水,他就希望能置身於波瀾壯闊的歷史之中,而日本……他跟日本可是有仇的,他的祖父在會安,就死於日本浪人之手。

皇帝對日本的態度有些搖擺不定,敵視之外,似乎還有其他的東西,這也影響到了朝堂對日決策。陳興華覺得,能以自己的一條命,讓皇帝,乃至一國,能將日本也列入國敵清單,值了。

羅五桂雖知此行是要激怒幕府,也希望目標達成,可聽到陳興華這話,也覺得脖子發涼,文官就是文官,一張嘴比一個艦隊的殺傷力還大。

兩人正在討論,幕府會多快作出反應,一個人急急而來,是薩摩藩的玉里良,他一臉悽絕,咬牙切齒地道:“你們中國人,良心大大的壞了!”

玉里良來此可不止是罵人,聽他說到正事,陳興華和羅五桂就抽了口涼氣,幕府沒反應,薩摩藩先有了反應?

禮賓館門口,一個人正跪坐着,頭髮披散,衣衫拉開,手裡還舉着一柄肋差,嘴裡正念念有詞,背後站着一位武士,斜舉武士刀,看這架勢,就知道是要切腹,背後那武士是當介錯的。

“薩摩藩絕沒有與中國人共謀,絕沒有叛國!我島津盛常在此切腹,證明薩摩藩的清白,爲中國使節冒犯了將軍謝罪!”

要切腹的竟是薩摩藩家老島津盛常,這般決絕,讓本以爲自己已經很能豁得出去的陳興華也心頭大跳,自己是不怕死,這人是怕活着……

“幕府的人跟他談了幾句,他就決定在這裡切腹了,真是俐落。看來不止是尋常武士,從上到下,日本人都不把命當回事。”

範四海已在門口看着,對趕來的陳興華和羅五桂這麼感慨道。

英華使團就這麼靜靜地看着,陳興華都沒出聲阻攔,對日本人來說,切腹是很嚴肅的事,就如華夏士子赴死殉節,誰阻攔誰就是罪人。

當島津盛常的頭顱被介錯的武士刀砍下,帶着血水在地上翻滾時,範四海盯住了滿臉漲紅,似乎已經無法呼吸的玉里良,對羅五桂低聲道:“注意警備,提防薩摩藩的人爲推脫責任,把咱們全砍了腦袋。”

日本歷史上的享保十一年六月六日,發生了一系列事件,被總稱爲“英薩變亂“,薩摩藩勾結大英,壓迫幕府,損及日本國體,島津盛常的頭顱,只是薩摩藩在幕府前自證清白的第一顆。而且不管有多少顆頭顱,多少鮮血,都無法洗清這樣的嫌疑。

“家老的血不能白流!”

“我們薩摩藩不能成日本的罪人!”

“光靠家老的血不夠!只有殺光中國使團,才能讓幕府相信,我們薩摩藩絕沒有出賣尊嚴,絕沒有引狼入室!”

“去找玉里殿,要他下令動手!”

島津盛常切腹,極大地刺激了薩摩藩的基層武士,他們覺得必須要行動起來。

玉里良很矛盾:“我也想這麼幹,可是薩摩藩的未來,你們就沒想過?不,你們不能這麼幹!你們……”

他軟弱無力地表示着反對,武士們涌上來將他綁住時,他沒有絲毫掙扎。

六日入夜,如範四海所料,原本護衛使團的薩摩藩武士忽然襲擊禮賓館。羅五桂原本很緊張,他手下只有十來名侍衛,儘管是伏波軍中最精銳的戰士,可對上二三十名日本武士,在狹窄的建築裡對戰,明顯處於劣勢。

槍聲不斷,混雜着刀劍的撞擊聲,薩摩藩的武士付出了十多條人命,將使團壓進了一間屋子裡,正在張羅柴火準備燒屋時,玉里良帶着幕府軍隊來了。

幕府軍平息了薩摩藩基層武士的反亂,卻沒有找玉里良問罪,這其中的貓膩,連羅五桂都能明白。

幕府不想揹負殺害中國使節的罪名,所以要出手阻止薩摩藩,但同時又要威嚇中國使團,逼迫使團放棄之前的要求,跟幕府就事論事地只談琉球之事,或者……什麼都不談,就此打道回府最好。基於跟大明打交道的歷史經驗,不談明白,中國是不會動兵的,所以還會派使者前來,態度也會比現在軟化得多。

範四海冷笑道:“說不定還是幕府壓迫薩摩藩,讓薩摩藩自己動手的。”

陳興華拍案道:“薩摩藩還以爲自己能跳出這個大坑?做夢!”

面對使團的問責,玉里良無言以對。

第二天清晨,禮賓館門口,島津盛常的血跡未乾,玉里良又跪坐在門口,他也要切腹,只是這一次,是向使團謝罪。

玉里良的腦袋在地上咕嚕咕嚕滾着,羅五桂忽然感慨道:“我忽然有些怕了日本人……”

範四海也點頭:“除了幕府那些掌管着實務的頭面人物,下面的日本人,一旦有了想法,什麼臉面什麼廉恥也不要了,豁出性命來幹,一旦失敗,就乾脆利落地認輸謝罪,這是……真小人啊!”

陳興華卻看着那名介錯,鋼刀斷頸,似乎損了刀鋒,那武士正撫着刀,一臉痛惜。陳興華悠悠道:“這日本人的心志,就如刀鋒,俗話說,過剛易折……”

振甫信平痛哭流涕地道:“這怎麼辦啊,這怎麼辦啊?幕府絕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陳上使,你不僅讓我們振甫家左右爲難,也讓在日本的數十萬中國人彷徨無依啊。”

陳興華面無表情地道:“等你想清楚了自己到底是誰,到時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陳興華是拂袖而去了,範四海有些不忍,拉起振甫信平道:“就算要兩國和睦,親如一家,也必須跨過太多的檻。就像我們英華,別看現在是一國,以前大家也揣着無數仇怨。我範家曾經是英華之敵,我的兒子被流遣勃泥,還有兩年刑期呢。”

羅五桂也在一邊道:“沒錯,就說我的上司白延鼎,他之前跟伏波軍都統制鄭永還是生死仇家,彼此都欠了不少人命,可最終大家不還是走在一起了?”

振甫信平淚眼婆娑地道:“那到底要付出多大代價,苦難要持續多久?”

範四海攤手:“那就看幕府能不能看清現實,願意跟我們英華一同去謀福貴了。”

振甫信平稍稍解了心結,開始盤算着通過自己一家,以及旅居在日的中國人,向幕府傳導兩國友好睦鄰的呼聲。

看着他的背影,羅五桂嘀咕道:“他還當真了?”

德川吉宗是清醒的,又拖了幾天,見使團態度毫無變化,他終於傳遞出了強硬以對的信號,宣佈驅逐中國使團。日本的國格不容侵犯,幕府的尊嚴不容侵犯,不然他沒辦法繼續在二百七十多家藩主面前維持幕府的權威。

“我們會回來的,兩個月之後,我們會回到江戶灣,到那時,相信將軍閣下會改變心意。”

陳興華丟下了這麼一句狠話,帶着使團上了船,這絕不是場面話。

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540章 暴風雨前的窮折騰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930章 過河!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66章 政變:西院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319章 五箭之訓第1020章 論文明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308章 我就是私心作祟第1013章 自由、解放與聯盟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九百二十四章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0章 用火過猛第693章 長江大決戰:好大一個坑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815章 東洲記:與狼共舞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
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540章 暴風雨前的窮折騰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930章 過河!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66章 政變:西院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319章 五箭之訓第1020章 論文明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308章 我就是私心作祟第1013章 自由、解放與聯盟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九百二十四章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0章 用火過猛第693章 長江大決戰:好大一個坑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815章 東洲記:與狼共舞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