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前無古人

晚飯罷後,秦慕白與家人小憇了一會兒,便一同去了秦慕白的新“駙馬府”參觀。此時婚事將近工程也將接近尾聲,大體全貌已能一覽無餘。

原本秦慕白的宅子並不十分闊大,但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中已算是罕有珍貴了。如今要用作高陽公主大婚的新駙馬府,便又擴建了一圈,增地十餘畝,將左右鄰舍的宅院都圈進來了一層,自然花費重金無數。擴建的地帶主要是後宅,原本這裡只有一個簡單的馬球場,秦慕白平日裡用來騎馬練武,現如今平白的格成了兩塊,一塊是“春秋園”,泛築涼亭圃園種植百花奇草,用作公主與駙馬平日消閒避暑之用,光是其中的一株來自天竺國的奇花“摩叱那提”的價值,就夠得上一般人家平常一年的花銷了,平日裡僅在李世民最愛的蓬萊殿御花園裡小有種植,敢情是得了李世民的鈞指直接移種過來的,因爲高陽公主很愛此花。

光是這一座花園,彷彿就由金山銀堆徹成。整座莊院的擴建下來,前宅的斗拱大瓦房換成了皇族慣用的十二層石階,大石平臺上蹲八腿狻猊香爐,主房也換換成了金碧輝煌龍鳳交映的三層飛雕樓,用十二根飛鳳大柱支撐,金光閃閃紅霞映採,屋內陳設更是華麗異常不輸宮亞……

真不知花費幾何!

不知柴米油鹽貴的高陽公主見了自然歡喜,卻把秦慕白一家人看得咋舌。秦家雖然富貴多年,但一向不慣奢侈。這要是讓一向低調節儉的秦叔寶看到了,定然不肯收下這宅子。貞觀大唐一向崇尚節儉,像魏徵這樣的廉潔臣子,宅院裡都能生出野草來,家中擺設還不如一個小小的溫飽商旅。

這一次皇帝卻對高陽公主的婚事大動土木大肆鋪張,指不定還要挨些指責與詬病。

只不過,這些問題不是秦慕白去考慮的。他從來沒有提過任何要求。皇帝要執意如此安排,秦慕白看到的只是皇帝對女兒的偏愛與對駙馬的器重。這是一份人情,就算自己無心炫耀與高調,也必須收下。否則,勢必讓皇帝裡面不是人的難堪。

參觀了一圈宅子,秦慕白便準備送高陽公主回宮,一來回京覆命,二來爲家宅之事道謝。高陽公主執拗的說今日累了歇息一晚明日再去何妨?秦慕白這回可沒由得她,說剛剛回到京城四下都是人盯着,還是顧及一下皇家體統,公主今晚回宮歇息比較好。

高陽公主只得聽從。二人收拾了車馬等物,又帶了一些襄陽採來的禮物,進宮而去。

時已入夜,夜生活豐富的長安城中正值熱鬧。車馬從西市而過走走停停,從大明宮玄武門而入直到後宮。找當值的宦官問,說皇帝陛下仍未回後宮,仍在武德殿議事。二人便譴走了宮婢與宦官等一干從人先去搬卸行禮並與陰德妃報讀,便一同往武德殿去見駕。

離武德殿遠遠的,便看到執掌火炬的林立鐵甲,皇帝果然還在此處,卻是停在弘文館處,看來還是在舉行重要的會議。一般來說,若是普通的議事,便在武德殿御書房了。若是重要的會議,便會正式的出議貼在弘文館舉行“御前會議”,參加的多是三省宰相與相干衙署的負責官員。

今日在此當值的百騎軍官,還真是秦慕白的長兄秦通。兄弟二人遠遠便望見,急切的對走欣喜見禮。因公職在身二人也未多作閒談,秦慕白只聽秦通說,今日這場御前會議開了有兩個多時辰了,只要是在京的宰相與重臣都來了,連重病臥牀的魏徵也叫人擡了來,也請來了李靖。要問會議內容,秦通卻是不得而知。只是從文的百騎長史秦斌在內負責皇帝近衛,到時問他可能知曉。

秦慕白與高陽公主只得耐心等候。又過了近半個時辰,夜已入深時,弘文館的大門纔打開,裡面次第走出一干兒大臣。火光的照耀之下,立於暗處的秦慕白清楚的看到了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一干兒宰輔,魏徵果然是坐着扛轎被擡出來的,身裁高大鬍鬚雪亮的李靖拄根柺杖也格外醒目。

秦慕白擰了擰眉頭,暗忖是何等大事,將半退休的魏徵與已退休的李靖都請了來,商議到如此深夜?

高陽公主坐在車上卻是等得不耐煩了,等大臣們走得差不多,便嚷道:“慕白,可以進去了吧?這會議都開完了!”

“嗯,去吧!”秦慕白便揭開馬車的車簾去請高陽公主下車。

這時恰從弘文館裡走出一名不着官袍卻穿一身鶴氅白袍的男子,夜風之中飄飄悠然隱約有神仙之姿。

白袍男子儼然是目明耳聰,遠遠的聽到高陽公主一聲“慕白”的喚便頓足側目瞧向這一方暗角,並徑直走了過來。

秦慕白與高陽公主也注意到了此人,一併好奇。待走得近了高陽公主方纔認出,忙道:“呀,是李半仙呀!”

“李半仙?”秦慕白心中微然一凜:難不成是“李淳風”?!

正猶疑時那白袍男子走到二人面前,拱手一揖朗聲道:“卑職李淳風,見過公主殿下,見過秦將軍。”

果然是李淳風!

關於李淳風,在來大唐之前秦慕白也和許多國人一樣,聽多了關於他的傳說。他與袁天罡一樣,都是這一時代出名的“神棍”。

這一神棍卻不帶貶意,因爲說他是神仙顯然有些言過其實,因此只好屈尊“神棍”了。

且不論二人留在歷史上的許多神乎其神的傳說,光是一部《推背圖》就足以奠定二人鼎鼎神棍的名號。《推圖背》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誕生於這個時代,卻推演出了後世的大宋立國、清軍入關、太平天國、日本侵華等重要大事,堪稱神書。

此外,二人精研於數學、天文、地理、相術,如今大唐的歷法便是由太史令李淳風來制定。而袁天罡則是更精於相術,給人看相排命無不精準應驗,從一張臉就能看出人的生死富貴與結局終齡。

因而,秦慕白一直就對袁天罡、李淳風挺好奇。據聞,袁天罡在武媚娘極年幼的時候就給她看過相算過命,說她若生爲男兒當是天子之命。此語堂而皇之的載於史冊,卻不是後來登基的武則天杜撰,因爲秦慕白曾親口求證過武媚娘,得到的答案相當肯定。

這些東西的確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但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多了,就如同多少年前人們不相信地球是圓的,駁斥科學是魔鬼的歪理學說一樣。說不定某天,中華前人們研究過的古老傳統的許多東西,就會登堂入室呢?

如今,李淳風這個半仙就站在自己眼前,而且是主動湊上前來,秦慕白越好奇。

“李太史免禮。”高陽公主先出聲了,笑嘻嘻的道,“半仙太史,今日是有何等好事要照顧本公主與駙馬呀?我等就要成婚了,你是不是來送祥瑞的?”

“呵呵!”李淳風手捻三尺長髯輕鬆的長笑,說道,“公主殿下與秦將軍情投意合,天造地設,這本就是最大的祥瑞了,將來定能福壽無邊子孫滿堂,又何必算?卑職冒昧攔駕,是有支言片語要同秦將軍講。”

“哦,沒我的事呀?”高陽公主撇了撇嘴,“那便罷啦,你們說事吧,我進去找父皇了。”

說罷高陽公主便走了。秦慕白笑了一笑,對李淳風拱手道:“李太史勿怪,公主殿下便是這樣直爽的性子。”

“無妨。卑職與高陽公主也算是熟識了。秦將軍,請借步說話。”李淳風拱手道。

二人便走到了靜處,秦慕白問太史公有何指教?

李淳風年不過三十出頭,一雙眼睛卻是老辣異常如星透亮,竟毫不退避的凝視着秦慕白上下打量了足足三回,煞時眉頭重擰一臉迷惑,捻鬚連道三聲:“怪哉!怪哉!怪哉!”

這下換作秦慕白好奇了,便笑問道:“李太史何故連道三聲怪哉?莫非秦某人故天大難臨頭?”

“不,並非如此。”李淳風略有尷尬的自嘲一笑,拱手賠了罪再道,“卑職雖與將軍曾一同在宮中當職,但卑職深在太史局內臨觀天相編排曆法,鮮與將軍謀面。但卑職曾記得數年前,袁師兄(尊稱,指袁天罡)曾給令尊與將軍您摸過骨看過相,並說令尊年不過五十必夭,遂後秦氏一門留嫡不留庶,守一世富貴但遠不及父輩勳榮。秦將軍當是可解此意?”

“自然。”秦慕白擰起眉頭,正視李淳風說道,“是說,我父親必然活不過五十歲,他的三個兒子當中,只有我是庶出,也就是說我也會在父親死後不久夭折。而且,我秦氏一門自父親去後便一蹶不振,頂多守住一些富貴不納入貧窮。”

“正是。”李淳風的神色越凝重,死盯着秦慕白的雙眸與眉宇之間反覆的看,臉色越新奇,竟忍不住一笑,說道,“當真是奇哉怪也!袁師兄自出道之後,從不輕易出手,但每逢給人摸骨相面,無不靈驗,百試不爽。奈何唯獨秦家的命數,他看不好?”

秦慕白心中一動:莫非是因爲我穿越而來,改變了這一切命數?!

冥冥之中,真有天數作俑?!

“哦,卑職也是一時好奇,若有冒犯語失之處,還望秦將軍海涵!”李淳風見秦慕白也陷入了沉默與猶疑,急忙施禮賠罪。

“無妨。”秦慕白大度的一笑,擺了擺手道,“不過,此事我當今是頭次聽說。袁先生曾給家父與在下相面的事情,真有其事?”

“當真。”李淳風微然一笑,仙風道骨渾然天成,說道,“此事皇帝陛下知之甚詳。早年一次宴會之時,袁師兄與在下受陛下之命曾給許多開國老臣摸骨相面,但批駁之辭都未說與那些老臣們聽,只陛下知曉。秦將軍若不信,可去陛下那處取證。”

“哦,那大可不必,在下相信李太史便是。”秦慕白笑道,“那李太史可是推算出來,我秦家爲何命數有變嗎?”

“沒有。”李淳風微微一笑,倒也坦然沒有故弄玄虛,說道,“袁師兄雲遊九州已離朝多日,這摸骨相面之術並非在下所擅長。不過,秦將軍如若也有興趣,不妨將生辰八字報予李某知曉,李某回去之後可細細推算一回。”

“好啊!”秦慕白大方的一笑,便將自己的生辰八字報予了他。

李淳風聽罷,掐指粗略的一算,臉上再算驚疑之色。

“這就推算清楚了?如何?”秦慕白好奇的問。

李淳風的眼神之中,居然露出一絲驚駭,甚至還有憤怒。

秦慕白眉頭一擰:“太史公何必如此?莫非在下有何地方做得不對,觸怒了太史公?”

李淳風眉頭重擰,沉聲道:“秦將軍,請恕在下失禮。只是我等相術之士多有忌諱,這死人的命是絕不能算的,否則必傷及功壽。方纔卑職聽了秦將軍報來的生辰八字,便心中升起一團疑雲,掐指略微一算,便輕鬆便可得知,這是一死人的生辰八字!”

秦慕白不由得脖頸一涼,自己也出了一層冷汗!

我的個乖乖,厲害!

如此說來,大唐這一世的“秦慕白”當真是早該死了?若非是我穿越駙魂,此時他已化作塵土?

秦慕白急忙換了個臉色,大力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忙道:“太史勿怪、勿怪!在下一時糊塗,竟報錯了出生的日子!只是那月份與年頭及時辰是對的,日子卻不是五日,而是十五日!”

這是他前世在21世紀的生日。的確是巧在,只是出生的年頭與日子不同,月與時辰皆是一樣。

李淳風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再度掐了掐指,臉色這才輕鬆了一些,微微一笑道:“這才便對了。待卑職回去後推算看看,將軍命裡如何。不過,這畢竟並非卑職本職,將軍權當玩笑即可,不必完全當真。”

“這是當然。”秦慕白微笑道,“李太史也不必顧及,到時有話不妨直言。”

“好。那卑職先行告退,日後再當拜訪。”

二人便道了別,秦慕白徑入弘文館而去,正看到高陽公主挽着李世民的胳膊結伴走出,父女倆相談甚歡。

秦慕白上前見禮,李世民呵呵的笑,說道:“慕白,回來了?聽說你們襄陽一行玩得挺開心嘛,這便好。回來了歇息一段時間,再過半月就陸續開始一些祭禮與儀式了,有得忙。在此之前,養精蓄銳攢些精神。”

“是,陛下。”秦慕白笑而拱手,然後道了一陣謝,君臣一邊閒聊,一邊在百騎的護衛之下往後宮而去。

大明宮宮門之前,秦慕白停住腳,拱手道:“陛下,微臣就此停步了。夜已入深,陛下操勞國事可早些歇息。”

李世民點點頭,看似有話對秦慕白講,高陽公主與百騎等人也都識趣,乖乖駐足不前。君臣二人便上前數步,獨處一隅。

李世民背剪着手,眉頭也擰了幾分,說道:“慕白,你方纔回京,朕原本不該與你說這些大事。只是今日的弘文館御前會議既然被你撞到了,也不妨跟你透個口風。今日會上所議,關乎蘭州。”

“哦?”秦慕白精神一凜,“蘭州有戰事?”

李世民眉頭擰了一擰,點點頭:“倒也是可以這麼說,倒一時之間,戰事未起。簡單來說,事情是樣的。還記得你方纔從蘭州回來時,朕跟你說的吐蕃人請婚之事嗎?”

“當然記得。”秦慕白說道,“吐蕃人好生無禮,明知陛下已經賜婚於我,還要請降高陽公主殿下賜婚!”

“你小聲點,莫要說得玲兒聽到。”李世民瞥了一眼不遠處的高陽公主,說道,“此事,朕自然不得答應。當時便對吐蕃使者說,高陽公主絕無改賜吐蕃贊普的可能。賜婚一事,當再議。吐蕃使者心中自然不悅,但也未敢造次。於是一直留在長安,三不五時不厭其煩的來問此事。朕被他們問得煩了,便說另嫁一公主賜婚吐蕃。吐蕃人這才大喜。年底之時,朕召集皇族,準備從皇族族女之中選一年輕未婚之女子賜爲公主,再嫁與吐蕃的贊普。正要議出個結果之時,吐蕃使者不知從哪裡聽來消息,竟怪朕不賜親女、示以對吐蕃贊普之不敬,無誠意通婚講和,居然撫袖不辭而別!”

“如此無理!”秦慕白頓時忿然,“吐蕃人憑什麼挑肥揀瘦?原本他們就戰敗了,六萬大軍在大非川被我兩百人打得丟盔棄甲望風逃遁,還有何臉面在我長安飛揚跋扈?真正是豈有此理!”

“你且息怒,怎生比朕的火氣還要大?”李世民不禁笑了,搖搖頭拍了拍秦慕白的肩膀,說道,“朕自然也是十分生氣,吐蕃蠻子,就是不通理法不識尊卑,這些道理跟他們那般愚頑講不通。原本朕是以德報怨,想息了干戈少些流血,撫民恤軍爲要。沒成想,他們也未必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以爲朕當真怕了他們那羣蠻子。走便走吧,朕還真不稀罕。他們若要再度來犯,朕不是還有秦慕白麼?哈哈!”

三言兩語,秦慕白熱血沸騰!

重重一抱拳,他道:“陛下,只須你一聲令下,秦慕白躍馬橫槍,挑了他吐蕃的雪域高原!!!”

“哈哈,好!朕就是喜歡你這股子野性與狂勁,像極了朕年輕的時候!”李世民爽朗的大笑,“朕就知道,你是堅定的主戰派。這兩日若有你在長安,這御前會議也不必開得如此囉皁。”

秦慕白輕輕擰了擰眉頭,低聲道:“朝中還是有許多人反對與吐蕃開戰?”

李世民面露一絲難色,輕嘆一聲點點了頭,說道:“也不難怪他們。其實,不打仗,的確是比打仗好。打仗,怎麼都意味着損耗與流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自古皆然。此次,的確是與吐蕃議和的大好時機,就因我等在賜誰爲婚的事情上耽擱而貽誤了,的確有點可惜。須不知,這幾年來我大唐在對吐蕃戰爭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足以將三五年的國庫財賦掏之一空了,這還不算損失的丁壯與人口,以及還要繼續消耗下去的人物財等。”

“陛下,帳其實不能這麼算。”秦慕白少有的不給李世民面子,沒有順着他的意思說話。

李世民果然挑了一下眉梢,這話題竟然被挑起,他彷彿也極有了聊下去的興趣,居然回頭對高陽公主說,讓她且先回後宮陪伴母妃,自己要與秦慕白重返武德殿御書房,挑燈夜談。

正中秦慕白下懷!

於是君臣二人回到武德殿御書房,煮茶秉燭而坐。

李世民道:“方纔你說,帳不能這麼算。你且說說,那該如何算?”

“陛下,微臣並非是有點駁反陛下的話語與威嚴。微臣心中,是這麼想的。”秦慕白也不迴避了,直接說道,“站在當前的立場,的確是不可戰爭。其實,放在任何時代任何立場,戰爭都不是好事。”

“這不就對了麼?”李世民笑了一笑,問道,“那你又因何反駁朕?”

“微臣之所以反駁,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理由啊,陛下!”秦慕白一抱拳,正色道,“陛下明鑑,任何時代任何立場上,都會有戰爭。站在歷史與時代的高度,我們就應該爲子孫後代,減少一些戰爭!如果我大唐國泰國安兵強馬壯,威風佈於宇內,四海無不震服!——此時不用武,更待何時?此時,微臣要說句該殺頭的大實話了——每個君王、每個王朝都希望自己能夠萬壽無疆、傳承百世,可是真正有這樣的帝王與王朝麼?”

李世民的表情凝重了幾分,點點頭:“這的確是一句大大的實話,的確沒有。”

“興亡有天理,勝敗皆有憑!大唐正當強盛之時不強徵四夷平定蠻虜,更待何時?”秦慕白沉聲道,“站在如今貞觀十四年的立場,我們的確不好開戰,因爲一打仗,今年的財賦可能就要在刀光劍影之中打沒了。但是,放在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的時間上考慮,我們這時候,就該打仗!現在我們打一仗,就能給子孫後代減去十場仗的代價與付出,甚至是永絕後患!——陛下!!!這難道不合算嗎?!究竟是貞觀十四年重要,還是大唐的十年百年重要,中華的千年傳承重要?”

李世民眼睛微然一眯,表情卻是不變,輕描淡寫道:“都重要。但是,如果戰爭真有必要,朕絕不迴避。任何時候,朕都是如此態度。”

“大唐與吐蕃之間,絕對少不了戰爭。就算陛下將高陽公主嫁與吐蕃,或許能換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虛假和平,但矛盾與衝突會一直積壓,到了真正爆時可能更加恐怖。要想從根本上杜絕消滅戰爭,除非有一方真正倒下。在陛下您的時代,吐蕃大概是沒有戰勝大唐的可能性了。但陛下,您能保證在一百年、兩百年之後,吐蕃能否打得過大唐?而且,在這一兩百年之間,吐蕃與大唐之間的衝突與磨擦,會帶走多少倍貞觀十四年的財賦收入?”秦慕白再度語出驚人。

李世民聽完,並未言語,而是起身負手而立,踱着步子走到了窗邊,仰頭望月。

“你說的這些,朕都有曾想到。這些,只是一些個大道理。朝中但凡有一點見識的人,興許都能明白。”

“的確如此。”秦慕白走過來,說道,“微臣自認,並無特別高明之處。所爲不同的是,微臣除了爲陛下分憂、爲大唐解難,更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能過得再好一點。”

李世民的表情略微一滯,扭頭過來看着秦慕白,說道:“這句話,說到朕的心坎裡去了——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能過得再好一點。朕不是神,無法預知幾十年一百年以後的事情。朕自從登基以來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朕的子孫後代與大唐的所有子民們,都能過得更好一點。正因爲這個想法與念頭,朕才力排衆議,支持你在蘭州推行的一切新政。從近處來講,你那些措施絕對的勞民傷財,但從歷史的高度與百年長遠的利益考慮,這是上上之善舉。朝中有許多大臣,他們更在乎的是獻出了何等良策與勸諫,如何能在朕這裡贏得清善之名或是留名於史,若有一時之功,便得知心歡。他們能想到此等百年大計的妙處,卻因它與他們眼下的目標與利益違備,因而毫不猶豫的反對。說實話,朕有時候對某些人,的確有些失望。但是從他們的本份上講,他們又沒有錯,都是在覆行他們的職責。唯一的解釋,那就是……他們沒有你這樣的歷史責任感,慕白。”

“能得陛下這樣的誇獎,微臣心中當真快慰!”秦慕白由衷的一笑,說道,“其實說起來,微臣雖然年不過三年,但也能滿足了。位極人臣名揚天下,娶了陛下最喜愛的公主,風光耀眼。但是微臣一點也不滿足。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還可以更好,還可以站到更高的歷史高度,可以爲子孫後代幹更多的事情!陛下更當壯年,微臣也很年輕。一想到未來,微臣還能陪伴陛下幹許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微臣就興奮,十分興奮!!”

李世民今天頭一次展顏一笑,雖然笑容之中帶有幾分疲憊,卻是十足的欣慰。他雙手拍住秦慕白左右肩膀,說道:“慕白,拋開你我君臣與嶽婿的身份不說,你我可算是忘年知已。雄圖,大志,這四個字,古往今年也不知被人說了幾千幾萬遍。但歷來真正能夠理解並去落實履行的,在朕眼中,只有秦始皇一人。漢武本也不錯,可是大漢武功有餘文治不足,所以有了三國亂世。朕希望,朕與先祖及你們這些名臣勳將一起締造的大唐,能夠成就一段暫新的輝煌。”

秦慕白輕輕點頭,說道:

“微臣相信,大唐……不說後無來者,至少,會前無古人!”

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69章 後宮探病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5章 將門虎子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119章 亂認親戚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372章 登門化仇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432章 天驚變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19章 異變鬥生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6章 武無第二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238章 挖牆角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23章 程老妖精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523章 長相思,再相見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95章 絕地反擊第288章 踏征程第108章 抽絲剝繭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78章 怒不可遏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468章 西疆亂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28章 萬里挑一第522章 驚豔第419章 血戰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31章 授印封官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358章 煉蠱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182章 玉帳經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39章 西市偶遇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292章 逼宮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522章 驚豔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354章 大洗牌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84章 稀客臨門第430章 暗戰
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69章 後宮探病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5章 將門虎子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119章 亂認親戚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372章 登門化仇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432章 天驚變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19章 異變鬥生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6章 武無第二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238章 挖牆角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23章 程老妖精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523章 長相思,再相見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95章 絕地反擊第288章 踏征程第108章 抽絲剝繭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78章 怒不可遏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468章 西疆亂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28章 萬里挑一第522章 驚豔第419章 血戰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31章 授印封官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358章 煉蠱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182章 玉帳經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39章 西市偶遇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292章 逼宮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522章 驚豔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354章 大洗牌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84章 稀客臨門第430章 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