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臨危受命

大唐皇城,蓬萊殿。

鬚髮皆白的李靖跪坐在皇帝的病榻之前,身邊是長孫無忌與房玄齡。

至那一日皇帝甦醒之後,又陷入了沉睡之中。三人日夜在病榻前等待,也不見皇帝再醒來一次。

此刻,李靖眉頭深皺神情嚴肅,臉上的皺紋絲絲如刀刻。

至從投效大唐追隨皇帝李世民開始,李靖還從未有感覺到今天這樣巨大的壓力。曾經,北方突厥梟雄頡利可汗的數十萬大軍,也曾兵臨長安城下。但那時候,李世民還是那個剛剛繼位的馬上皇帝,意氣風發雄心萬丈,大唐江山雖臨泰山之崩,卻是有驚無險。

只要李世民還在,大唐這顆參天大樹的主幹就在,再大的危機與風險,也能平安渡過。

連同李靖在內,凡大唐子民還沒有試過,有朝一日會失去皇帝李世民的滋味。

可是眼前,政局動盪國家不寧,巨大的危機正潛隱欲發。皇帝陛下卻在這時候病倒了!

李靖雖是賦閒在家,但也眼不瞎耳不聾。市井之間盛傳關西秦慕白欲反的消息,也曾讓他稍有忐忑。雖然這個消息是謠言的可能性十有八九,但若是落到別有用心的人的耳中,卻也能釀成巨大的禍患。

也就是在這時候,吳王回京半途遇刺了,皇帝陛下病倒了。所有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預示着大唐將要爆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動盪!

世人皆知,關西秦慕白是李靖的關門弟子。早在之前,被李靖逐出門牆的門生侯君集,就在吐蕃高原上攪了個天翻地覆,受盡口誅筆伐。如今,又是李靖的另一名門生,站在了天下輿論的風口浪尖。

李靖的壓力,可想而知。

可偏偏在這時候,間歇甦醒了片刻的皇帝陛下,要召見李靖——所爲何事?

房間裡靜悄悄的,幾名御醫在一旁研究藥膳,偶爾低聲說幾句話。

這時,門口一名百騎衛士入內通報,說褚遂良回來了。

三人同時精神一振,默契的一同起身來到了門外。見到褚遂良正衝三人招手,並走進了蓬萊殿的膳房之中。

三人馬上尾隨走進去,褚遂良反身就關上門,將三人叫到一起,說出的第一句話就將三人驚了一彈——

“吳王理應尚在人間,長安有內賊!”

長孫無忌急道:“何不細細說來?”

褚遂良便將前往涇州查案的經過,詳細說給三人聽了。

聽完後三人的同一反應是——“吳王遇刺,難道與御史大夫韋挺有關?”

“目前尚不得而知。”褚遂良說道,“現場只發現了兩匹有‘韋’字烙印的馬匹,我也只是推測,沒有別的任何證據說明與韋挺有關。此外,韋挺與魏王交從甚密,因此……”

“的確是不好妄自猜度,否則人心惶惶,恐生大亂。”房玄齡不急不徐的道,“也有一種可能,兇手是故意在現場留下了這種模糊的證據,指向韋挺與魏王。意在誤導我們,在長安製造更大的混亂。”

“言之有理。”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一同贊同,李靖則是沉默不語。

長孫無忌看了李靖一眼,說道:“衛公有何高見,何不說來聽聽?”

“老夫久疏朝堂,對朝中之事並不十分清楚,因此一時也想不出什麼頭緒。”李靖說道,“老夫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無論如何要保證陛下的安全,讓陛下安心養病早日康復。再大的危機,只要陛下甦醒過來,我大唐就有了主心骨,便可一切安然無恙!”

“所言甚是!”長孫無忌點了點頭,眉頭一擰,眼中冒出一股慍怒火氣來,咬牙道,“現在還沒有什麼證據,我們也不好打草驚蛇。敵暗我明,若是逼得敵人狗急跳牆,反而不妙。因此就如同衛公所言,我們先以穩定朝堂人心,保護好陛下爲要務。同時,不可放棄搜救吳王。也但願,此事與魏王無關。否則!……”

“司徒言之有理,但請按撩一時,不要動怒更不要去面責魏王。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吳王一案與魏王有關哪!”房玄齡說道,“褚遂良,就勞你繼續調查此案。但現在各方證據不足,因此你要儘量不要在長安鬧出太大的動靜,否則人心必亂。”

“也好。”長孫無忌重嘆了一聲,說道,“我是希望魏王不要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犯糊塗。其實此前,我已經去責問試探過魏王的。觀其情形,他與吳王一案多半是沒有關係的。當然,這也是我的推測,沒有證據。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全賴褚遂良去調查了。”

“嗯,褚某一定竭盡全力調查此案!”褚遂良正色拱手拜道。

“若有必要,可調用百騎衛隊!”說罷長孫無忌給了褚遂良一面銅魚符,並解釋道,“私自調用陛下的親勳衛隊,也是萬不得已。他日若有責難,就由長孫無忌一力承擔!”

“我等四人,一同承擔!”

正在這時,一名御醫倉皇跑來,在門外敲門急道:“諸位相公,陛下醒了!”

四人大喜過望,急忙跑回皇帝寢宮。

只見李世民睡眼半睜,眼神朦朧的看着他們。一眼瞧到了李靖,眼睛卻頓時睜大了!

李靖急忙上前跪倒,“陛下,老臣李靖前來候命!”

只看到李世民眼皮跳動喉節滑動,卻動彈不了也說不出話。長孫無忌上前來輕聲道:“衛公,陛下一時無法言語與動彈,只能根據陛下的眼神猜測聖意若何。”

李靖這才擡頭,看向李世民。只見皇帝的眼神之中,盡是期許、焦急與求助。李靖頓時心酸無比,兩行老淚就流了下來!

曾經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是何等的英雄蓋世,如今……卻落到這般境地!

“陛下有何旨意?”李靖哽咽的問。

只見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左右的挪,然後盯向了自己睡榻的內側。

李靖試探的問道:“陛下是有物件在牀榻內側,待人去取?”

李世民認可的眨眼。

“我來。”長孫無忌先道了罪,便小心的趴到李世民的睡榻一側,伸出手去翻那牀褥。在靠近牀沿的褥毯之下找到了一個四方的盒子,小心的捧了出來。

“陛下所要找的,可是此物?”長孫無忌問。

李世民認可的眨眼睛,然後盯着李靖。

“陛下可是要將此物,交給衛公?”長孫無忌又問。

李世民認可。

於是,長孫無忌捧着盒子,恭恭敬敬的交給了李靖。李靖跪倒在地雙手舉過頭頂接過了盒子,打開一看,是一枚紫金虎符!

四人的臉色都微微的變了一變!

這正是大唐天子,號令天下兵馬的虎符令牌!

“陛下!……”李靖頓時感激涕零誠惶誠恐,跪倒在地雙手高高舉着虎符,說道:“老臣知道該怎麼做了!老臣陛下請放心,只管安心養病,凡份內之事有李靖一力承擔!”

李世民釋然的長吁了一口氣,又陷入了昏沉之中。

此刻,李靖心中,正如翻江倒海,莫可名狀。

在這危急的時候,李靖滿以爲自己會因爲與秦慕白的親疏之故,而受人猜忌或是提防。可是李世民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大唐江山社稷的一切安危,全都交給了他!

“皇帝陛下,這是何等的膽魄與胸襟!”李靖緊閉雙眼長聲嘆息,沉聲道:“陛下放心,老臣甘願爲陛下、爲大唐,肝腦塗地死而後己!只要李靖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容許我大唐的江山,蒙受任何的傷害!”

長孫無忌、褚遂良與房玄齡,不約而同的在心中長吁了一口氣!

這些話,也只有出自李靖的口中,才能讓人信服;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李靖,說得起這樣的話!

朝堂上的這羣臣子,乃至李家的皇親國戚再要如何鬧騰,長孫無忌等人都有信用鎮得住;但對那些帶兵在外的驕兵悍將們,卻是鮮有辦法。如今可好,皇帝陛下將大唐帝國的軍事,全權委託給了李靖!

有大唐軍神在,萬事無憂!

同時,長孫無忌等三人也捕捉到了一個微妙的信號,皇帝特意啓用賦閒已久的李靖,一來當然是因爲他是軍界泰斗德高望重,而且用兵如神戰無不勝,可力保長安不失江山無虞;二來……也多少有一點針對秦慕白的意思!

如今,關西秦慕白已是如日中天無人可及,他的威風名望,甚至蓋過了漠北長城李勣。更兼他手握大唐過半兵馬,關西軍所向無敵戰無不勝。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在吳王生死未卜,要是關西秦慕白被逼反,誰能抗衡?

估計,也就只有衛公李藥師了……

李靖何嘗不知道皇帝的用心,但李世民對他如此信任讓他臨危受命,他也就顧不上什麼私人恩怨了。此刻他就在思忖,秦慕白要反,定是謠言無差;但病榻上的皇帝陛下卻是不知道這些的。也就是說,皇帝陛下在聽聞吳王遇刺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關西秦慕白可能因此而被逼反!

換句話說,皇帝陛下,已經對秦慕白頗爲忌憚!

李靖感覺,自己的身上被壓上一副千斤重擔。這比當年平安江南、北伐突厥的壓力,還要巨大!

因爲這一次的敵人,有可能是他自己的學生!

“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有一天在戰場上,與我的徒兒生死相搏!……慕白啊慕白,你可千萬不可讓爲師失望啊!!”李靖心中的擔憂與愁苦,只有自己知道!

……

皇帝又陷入了沉睡,四人只得退出,去各忙各事。出門後李靖對另外三人說,我這就去徵調關內兵馬,集中駐防長安。但是,此時只宜內緊而外鬆,不可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式,以免惑亂人心,令天下子民人心浮動時局動盪。同時,市井謠言關西秦慕白有反意,我等大臣更應該鎮住心神不被謠言所惑。雖是防範於未燃,也不可自亂陣角或是就此認定秦慕白必反。否則,這對秦慕白未免太過不公,也會刺傷功臣之心。

褚遂良與房玄齡都表示認可,長孫無忌沉默了片刻,說道:“衛公深銘大義,所言極是!長孫無忌也認爲,此時此刻我等要拋開一切私人恩怨,但以國事爲重!至於市井中的謠言,我等一定要理智對待。否則,若是表現得太過激進或是就此認定秦慕白已反,反而有可能中了賊敵的離間之計,導致君臣離心真把秦慕白逼反!——衛公,大唐的軍國大事,就全靠你了;朝堂之上,自有我與房玄齡、褚遂良一力主張!值此大唐危急時刻,我們四個老臣都要挺身而出爲帝分憂,讓大唐渡過此次危機!”

“自當竭盡全力!”李靖等人一同正色拱手拜道。

四人剛走下龍尾道不到一半,只見李君羨一路快奔而來,氣喘如牛焦急不堪。

長孫無忌看到他心裡就驚了一彈,慌忙迎上去道:“何事驚慌?”

“大事不妙!”李君羨滿面驚惶聲音都發抖了,“末將受命親率百騎,快馬日行三百里前往北都太原迎接晉王車駕,且料末將到了太原時,聽聞晉王車駕早在數日前已經啓程!末將急忙回追,一路追到長安仍未見蹤影!沿途打深,所有驛站也沒有任何晉王的消息!”

“什麼?”長孫無忌等人大驚!

李君羨瞪圓了眼睛,惶恐不安的道:“因此末將猜測……晉王殿下,很有可能也失蹤了!”

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08章 驚魂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7章 妖精闖宮第561章 絃斷有誰聽第172章 長安假日第104章 臉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144章 回報第35章 軍令如山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33章 風雲動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528章 剜肉補瘡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104章 臉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384章 梧桐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533章 風雲動第266章 情與法第324章 疑竇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370章 贏家,輸家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77章 不速之客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0章 兄弟聚首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122章 勝南侯第73章 臭丫頭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27章 擇木而棲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53章 曲水流觴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80章 四人相聚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54章 將進酒第99章 天堂之音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318章 蘭州鴻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265章 冥頑不靈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79章 不虛此行第82章 神奇的妖兒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522章 驚豔第516章 神蹟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43章 長孫無忌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25章 小小詭計第289章 鐵血浪漫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32章 使命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85章 皇宮急召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39章 離別第465章 自掘墳墓
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08章 驚魂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7章 妖精闖宮第561章 絃斷有誰聽第172章 長安假日第104章 臉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144章 回報第35章 軍令如山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33章 風雲動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528章 剜肉補瘡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104章 臉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384章 梧桐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533章 風雲動第266章 情與法第324章 疑竇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370章 贏家,輸家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77章 不速之客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50章 兄弟聚首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122章 勝南侯第73章 臭丫頭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27章 擇木而棲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53章 曲水流觴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80章 四人相聚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54章 將進酒第99章 天堂之音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318章 蘭州鴻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265章 冥頑不靈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79章 不虛此行第82章 神奇的妖兒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522章 驚豔第516章 神蹟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43章 長孫無忌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25章 小小詭計第289章 鐵血浪漫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32章 使命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85章 皇宮急召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39章 離別第465章 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