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動力定位

?????關上辦公室的門,車間內的噪音頓時降低了不少。

蘇城扯了一塊布,將手上的機油擦了擦,一邊洗手一邊問道:?“西蒙先生,詹森先生。來參觀了,感覺如何?”

詹森不顧他手上的污漬,依舊握手後,笑道:“我們從廠區一路走過來的,貴廠比那些高科技公司還要漂亮。”

話鋒一轉,詹森又奇怪的問道:“蘇董怎麼親自做起了機加工?”

“我也在學。”蘇城笑笑道:“如今的工廠,發錢有會計和出納,技術有實驗室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到工廠,和大家一起做工了。”

他說着指指掛在車間頂上的橫幅:大幹100天,拿下大平臺!

翻譯用長長的英語,艱難的解釋給兩個老外聽。

西蒙搖頭擺手的道:“蘇城先生,就算你們已經到了單件預製階段,後面還有分片預製,立片組裝,結構總裝,附件組裝和結構塗裝,100天時間,恐怕是不夠用的。”

“所以我才親自上陣。”蘇城看着西蒙,輕輕的道:“我們的工人,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8個小時的正常工作,4個小時的檢查和學習時間。和你們不一樣。”

70年代的歐洲人還是非常奮鬥的,事實上,戰後一代的歐洲工人,比中國工人要辛苦的多。他們用了20多年的時間,重新恢復了滿目蒼夷的工業,重新健全了金融,並創立了嶄新的福利體系。到了80年代末,曾經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工人仍然在流水線上,只是因爲薪水和工會的關係,不再拼命了。

西蒙所在的費諾爾公司。就不太喜歡工人加班。對他們來說。工人加班的費用,不僅僅是昂貴的加班費,還有因此而提高的保險費用。工會若是因此給予關注的話,不可避免的還要增加律師費。

西蒙腦袋轉了一下,道:“中國工人要是能有漢堡工人的效率。再每天工作12個小時,100天也許能完成鑽井平臺吧。”

蘇城對此並不解釋,笑道:“有機會的話,帶你們去看我們的生產線。”

“現在可以嗎?”西蒙追問。

“我以爲你們有別的事?”蘇城看向詹森。

美國人對日耳曼人的不通世情也無奈的緊,只得幫忙解釋道:“我們也是對大華的海上石油平臺有所好奇。先前打電話,也是關於平臺技術的。”

“好吧。那就去生產線,邊看邊說。”蘇城重新穿戴好勞保服,喝了兩口水,問道:“你們對哪項技術感興趣。”

西蒙亦不掩飾。直道:“你們的防滲漏系統。”

“好眼光,那確實是我們在簡化版裡,做的少數幾項完全改進。”蘇城說話間打開了門。外面的噪音又擁了進來。

翻譯說明後。西蒙馬上問:“簡化版裡的完全改進?你們還有別的什麼改進嗎?”

他着急了以後,說的就是德語了。一番折騰後。人都跑到前面去了。

西蒙和詹森連忙跟上去,一路上望着工人和設備,也是暗暗驚歎。

四車間的生產線綿延兩公里,由三個連貫的廠房組成。海上鑽井平臺的裝備製造,並不像是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汽車生產線,使用全自動化的流水線。相反,由於許多部件都是唯一的,而零件則大量由配套廠採購,這裡的車間工作更像是發動機生產線,以較低程度的流水線程度,達到較高的精度。

生產線之間的運輸,基本上都是軌道和無動力車輛,還有大量的滑輪調來調去。這些都是做石化和化工的工廠所熟悉的方式,直徑數十米數百米的大罐子,專業伺服機和大型電機等等,都是一張訂單做一兩個的,與汽車等小型機械自然不同。

濟南動力機廠做的大型柴油機,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方式,車間內的基礎工,也全部使用了濟南動力機廠的原班人馬。

只見天上地下,全是物料在運動。自動卷板機等大型裝備,使勁的蹂躪數十噸的鐵板,經過模鍛機虐待的物料往往長達十數米,一根根的運進來,進行加工之後,又繼續向前面的車間運過去。

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工人,全像是上緊了弦的鐘表,精確有力且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熟悉工業的詹森和西蒙知道,精確的按照既定的順序進行工作是非常疲勞的,想要維持激情,幾乎很難做到。

只有一種情況,能產生現在的效果。

大工業的激情!

30年代滾動着戰爭慾望的復興德國,40年代燃燒着仇恨火焰的危險蘇聯,50年代渴望着制霸全球的勝利美國,60年代期盼着重回正軌的復甦英國……

只有充滿了希望的人,才能在冰冷的機械上,迸發出灼燙的熱情。

西蒙不由的回憶起他所接觸過的漢堡工人。驕傲的德國工人,同樣以鐘錶般的準時聞名。他們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按時休息,按時喝咖啡,按時領取加班費,按時參加工會活動,按時罷工,按時領取罷工補償金……

兩人快步追上了蘇城,就聽他喊:“你們覺得怎麼樣?“

西蒙實話實說,用英語道:“比起這些中國工人,漢堡工人更像機械,好像機器的補充。我承認中國工人的效率不弱於漢堡工人。但是,這樣的工作方式,是不能持久的。”

“這就是國家企業厲害的地方。”蘇城指了一下辦公樓的方向,笑道:“只要一個正確的理由,我們的管理層就能做到持續的激發熱情。,在歷史上,這種充滿熱情的工作方式,中國人持續了二十年,只是因爲間斷而停止了。”

蘇城豎起一根指頭,道:“正確的方法。明確持續的經營思路。中國的國家企業,能做的比ibm和通用汽車那樣的官僚企業好的多。”

西蒙和詹森都泛起了笑容。

詹森笑着道:“像是ibm那樣的官僚企業,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

西蒙笑了兩聲。眼望着前面的鉗工,臉都斜了。

蘇城回頭看了一眼,暗自一笑。德國佬看的。正是濟南動力機廠唯二的8級鉗工。像是這種國寶級的工人,雖然聽的很多,但實際上,80年代末的中國也不過有數的數千人,在各種部級、副部級和正廳級的工廠裡一分,全都是珍稀品種。

西蒙微微點頭,問道:“這樣的工人,你們有幾個?”

“7個。”

“7個!”西蒙滿臉的驚詫。

“沒錯。”蘇城表現的非常隨意。其實,即使勝利油田力挺。蘇城總共也就借來了5個八級工,其中有兩個還是和中石油一樣龐大的中船重工,本着學習的態度。以及美元付款的份上。才送過來的。

由於機加工水平的原因,7個白金珍稀的八級工。加上上百名白銀稀少的五級六級工,差不多是能做出大型淺海石油平臺的最低要求了。

西蒙哪裡知道里面的秘辛,吃驚又嫉妒的道:“你們竟然把7個這樣的工人,用來加工座底式海上鑽井平臺?”

“那應該做什麼?”

“至少是自升式海上鑽井平臺吧。你知道這樣一個工人,年薪能拿到多少嗎?20萬馬克,20萬!”

1989年的德國馬克已經升值了,蘇城不記得具體的匯率,但是,到了2000年以後,能達到六七級標準的工人,拿到年薪20萬人民幣的委實不少,8級鉗工拿到50萬也不稀罕。不過,那個時候的中國企業,已經失去了如此有效的工人激勵體制,統一用“農民工”或“工人”謂之……

蘇城攤開手,道:“現在的中國,這些工人的地位,要比你們的總經理、董事長都要高,光給錢沒用。”

“真的?”詹森不信,躍躍欲試的有些想嘗試的意思。

西蒙自己向前移動,觀察着這條新建成不久的生產線。

對費諾爾船業來說,中國人的生產線用簡陋來稱呼也不爲過,但是,稍稍觀察一下他們的成品,西蒙無論如何也說不出簡陋這個詞。

一條管道,經過4名工人的安裝,快速離開了機器。

西蒙暗道:這樣的速度再加24小時輪班,也許用不了100天就能完成。

一會兒,詹森也過來了,問道:“怎麼樣?”

西蒙大致的看了一圈,心中有數道:“雖然平臺變大了,但也就是二代平臺的標準。”

詹森點頭,這纔是正常的。

西蒙見蘇城沒有跟上來,又道:“不過有一點比較奇怪……”

“嗯?”

“我看到一個渦輪的裝置,像是動力設備,但是用在鑽井平臺上?有點古怪。”西蒙說着一指,道:“我想靠近一點看,被人家擋住了。”

詹森不做具體的技術,但很瞭解行情,疑惑的問道:“什麼樣的渦輪?”

“很大,而且安裝了大量的電子裝置,看樣子靈敏性很強。”西蒙皺着眉道。

詹森一邊聽他解釋,一邊踮着腳想看前面生產線的情況,同時在腦中描繪着渦輪的形狀,聽着聽着,突然有了感覺,問:“應該有好幾個渦輪吧。”

“沒錯。”

“那是不是有些像推進器?”

只要提點一句話,西蒙就醒悟過來,道:“他們在做動力定位?”

“估計是了。”

“動力定位,是用動力懸停船隻。要在鑽井平臺下面產生一個巨大的洋流渦輪,和海水的流動產生反作用力,讓平臺固定住。”西蒙搖頭道:“動力定位比錨泊定位貴多了,有必要用在淺水平臺嗎?他們又那麼注意價格。”

“也許是爲以後做的技術儲備。動力定位配合錨泊定位,能極大的提高鑽井平臺的安全性和鑽井效率,這樣的話,就彌補了他們平臺的不足……”詹森看了眼西蒙,道:“要是真能做出來,估計能在抵禦5米高的海浪吧。”

費諾爾公司提供的海洋鑽井平臺要價600萬美元,標準也不過是3米浪下正常採油,4米浪下風動待機,錨泊定位的先天劣勢,是平臺小技術所無法彌補的。

西蒙表情怪誕的道:“那也要他們真的能做出來。”

第153章 大借款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434章 打腫臉第548章 捐款第205章 期待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22章 敗途第446章 主業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60章 緊缺第75章 大肥豬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211章 山寨化第150章 包銷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620章 封閉第646章 將軍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499章 宴會場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67章 變動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35章 評估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514章 挖空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74章 炮灰第223章 三角債第280章 平倉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259章 外銷第358章 新油田第626章 有消息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章 父親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304章 深交所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28章 擊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56章 抗偏磨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01章 射孔第22章 標的第610章 金融城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92章 啓動第582章 展團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620章 封閉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445章 拒絕第222章 敗途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61章 聯絡第378章 泉涌第154章 覲見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61章 聯絡第637章 陰謀第233章 對着幹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6章 化緣第231章 拜會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46章 主業第564章 弊案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376章 替噴法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73章 完井第15章 靠山吃山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89章 那些權貴
第153章 大借款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434章 打腫臉第548章 捐款第205章 期待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22章 敗途第446章 主業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60章 緊缺第75章 大肥豬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211章 山寨化第150章 包銷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620章 封閉第646章 將軍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499章 宴會場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67章 變動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35章 評估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514章 挖空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74章 炮灰第223章 三角債第280章 平倉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259章 外銷第358章 新油田第626章 有消息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章 父親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304章 深交所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28章 擊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56章 抗偏磨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01章 射孔第22章 標的第610章 金融城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92章 啓動第582章 展團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620章 封閉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445章 拒絕第222章 敗途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61章 聯絡第378章 泉涌第154章 覲見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61章 聯絡第637章 陰謀第233章 對着幹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6章 化緣第231章 拜會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46章 主業第564章 弊案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376章 替噴法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73章 完井第15章 靠山吃山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89章 那些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