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非此即彼

下了飛機,王克嶺興致勃勃的邀請蘇城等入住釣魚臺國賓館。那樣子就好像一箇中國人邀請美國人去國會山一樣,全是炫耀。

蘇城樂呵呵的任他炫耀。若非臺塑,他要住進釣魚臺國賓館並不容易。改革開放以前是完全不行的,十幾座小樓只針對外國元首和重要客人,例如赫魯曉夫、尼克松、金正日一類的權勢人物,纔是釣魚國臺賓館的正經客人。如基辛格、鮑威爾一流就只能住進5、6、7號小樓,即使18號樓空着也不會放他們進去。

改革開放以後,釣魚國臺賓館開始做市場化轉型,但對客人仍然又一定的要求……在蘇城看來,所謂的要求主要就是級別了,國內非得部級以上單位才能開介紹信進來開會,國外的外賓少說得有一個世界五百強的身份……

臺塑自然在釣魚國臺賓館的客人範疇內。所以,王克嶺才能用5萬美元一天的價格訂到一棟小樓,給大華實業集團一行人。

人家拿出了5萬美元,蘇城也就安心的承受炫耀了!

大華實業集團的隨員有近20人,既有陳祖年、李琳、鍾志根等管理層,也有劉秋、詹春榮等研究員,他們打小就從新聞裡聽“釣魚國臺賓館”這個名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釣魚國臺賓館”是一個政治符號,如今,大家走進了這個政治符號,不禁心潮起伏,情感外溢。

鍾志根站到客廳正中,打量着四周的陳設,與自己在國外見過的豪宅和宮殿暗暗比較。

李琳也迫不及待的去會議廳參觀,想象中國和外國領導人在這裡開會的情形。

陳祖年抓着自己用了十多年,寫着“上海”二字的公文包,首先坐在沙發上,然後緩緩的烤到沙發背上,好像在嘗試某種炙熱的溫度似的。等了幾秒鐘,他又慢慢的做出二郎腿的架勢,輕輕的點了一根菸,嘆道:“沒想到年過半百了,能住到釣魚臺國賓館裡。”

“濟柴要能做到中國100強,你們也可以來這裡開會。”

“真的?”

“真的。”蘇城隨口做出承諾。

陳祖年開始盤算世界100強是什麼程度。

蘇城將一排鑰匙放在茶几上,笑道:“每人都有一間房,拿到哪個鑰匙就去哪個房間。貴賓大臥室裡面有大客廳和迷你吧。()以及對應的小會客室。普通的貴賓隨員套間也有小客廳和浴室。抽到大臥室的算是運氣。大家選好房間。收拾一下,一刻鐘以後在一樓的會議廳開會。”

釣魚國臺賓館裡全是數十間房的別墅,專用來招待外交代表團。大華實業集團的這點人手,根本住不滿房間。

年輕的研究員詹春榮歡呼一聲,率先搶走一把鑰匙。看了一眼就往樓上衝。他是大華實驗室新收納的大牛一名,雖然是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但蘇城知道,用不了十年,他就能寫出“名著”:《石油工程岩石力學》——又一本能殺死99%的大學畢業生的專著。

在蘇城的記憶裡,這本書證明了詹春榮的價值。讓他從一名申請副教授都有點困難的小講師,一躍成爲世界級的岩石工程學家,最終被美國公司高薪聘任,常年工作在採油一線。他後來的主要成果集中在複雜地應力條件下的井壁圍巖、套管、水泥環等等鑽井工作。雖然聽起來有點懸乎。實際上卻很簡單,詹春榮的研究成果,能夠打出更深更長的大位移井、水平井等等高難度油井,這也是大華迫切需要的研究者。

在著作大爆發之前,連詹春榮自己也不確定自己的價值,大華實驗室則與他簽訂了超長時間的合同,把他加入到了紅利分成計劃當中。並且提供了大量岩石力學的機會給他,其中就有難得的驗證性鑽井——在別的公司或學校,都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條件,大華實業的做法,使得詹春榮快速走上大牛平臺。處於快速上升通道中。

這樣的研究員在大華實驗室有30人之多。聽起來不多,其實足以讓任何一個研究機構汗顏。因爲他們每一個都能主導單獨的實驗室。可以說是蘇城最大的依仗,配合現代企業的管理,在國內相對充沛的資金,大華才能在釣魚國臺賓館裡開會。

與之相比,臺塑的優勢在於規模,他們也一直很善於利用自己的規模。

就在去年,臺塑在臺灣投資了200多億元臺幣,憑一己之力將島內gdp拉起了好幾個百分點。如果70億美元的投資落戶中國,同樣能拉起中國大陸好幾個點的gdp,在上下游產生巨大的需求,並且每年製造出更大龐大的邊際效益。

利用這種龐大到能夠影響政治的經濟影響力,王永慶揮起臺灣砸大陸,揮起大陸砸臺灣,自己住在美國左右逢源,玩的不亦樂乎。

大家心知肚明,但越是如此,他在大陸得到的接待規格就越高。

蘇城等人作爲客人,也被告知要等待兩天才能約見王永慶,在此之前,則有國家能源部、中石油等好幾個單位的面談,說的全是海滄計劃的重要性。

言下之意,是讓大華不要弄巧成拙,搞壞了與臺塑的關係。

蘇城接待了兩家,乾脆稱病不見了。他也懶得向這些官僚解釋臺塑的意圖,或者說,官僚們瞭解臺塑的意圖,只是不願意承認或面對罷了。

即使是對高層來說,這也是一個難解的題目。他們捨不得放棄海滄計劃,可他們又無法落實海滄計劃。

對於瞭解歷史的蘇城來說,事情則簡單了許多。

原有的老辦法註定不能讓海滄計劃施行,既然如此,那就用一些新的辦法好了。

落實海滄計劃當然好,落實海滄計劃不能施行也不錯。免得浪費許多的人力物力。

這種念頭,讓蘇城見到王永慶的時候,態度相當之從容,與其他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乾瘦的老頭兒罷了,有什麼可擔心的,蘇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見面。握手,寒暄都像是面對陳祖年一樣,雖然陳祖年比王永慶小20歲,但在蘇城看來,有什麼區別?

看着蘇城落座,王克嶺上上下下的打量蘇城,在石化業界,他們見到的多是畢恭畢敬的商人。與蘇城的態度行爲截然不同。

中方陪同主要官員有兩人。一個是曾經見過的發改委毛主任,一個是年輕些的外交部官員糜力輝。

糜力輝精力充沛,精神抖擻。精英姿態,輕輕咳嗽定下基調道:“蘇董,王老前輩是我們尊敬的愛國人士。這次見面,主要是王老想要聽聽你對海滄計劃的建議和設想,統一思想,共同發展。”

蘇城聽着他的語氣,就看向毛主任。

毛主任像是個人類版的倒黴熊似的,卷着嘴當泥菩薩不說話。蘇城於是有了計較,按照既定策略單刀直入道:“說到對海滄計劃的建議和設想,我希望儘快實施。不是一個兩個小工廠,而是大乙烯工廠和煉油項目快速實施。如果可能的話,在24個月裡完成。只有這樣,我們的甲醇項目纔不會受到影響,產生損失”

大乙烯比大甲醇複雜多了,24個月是一個不寬鬆的數字,如果是國內的會戰方式也許能完成,但若是由朝九晚五的建築工人來做這個事。那就得從現在開始進行了。換言之,蘇城要求臺塑立刻開始建設大乙烯。

王永慶眼瞼微動,像是睜着眼睛睡覺的人。

王克嶺代爲回答道:“蘇董,海滄計劃是臺塑的計劃。所以,海滄計劃需要由臺塑主導。我們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具體的時間點也是其中之一,所以。24個月完成海滄計劃是我們無法確定的。相反,大華若是能夠和臺塑保持一致,對計劃的早日實施有很大的好處。”

“你們在等什麼?”蘇城儘量將對話拉回到自己的渠道中來。這次見面非常難得,王永慶長居美國,每年回臺的時間都不多,就連臺灣政客如立法委員陳水扁都要在美國見他。以蘇城目前的身份,也許到海滄計劃結束都不能再見王永慶一面。

這次談話的出現,可以看作是大陸上層的一次破冰試探,是蘇城通過一次次的增產刺激贏回來的,但是,也就是這麼一次機會了。假如平淡的結束,或者按照臺塑的思路來進行,蘇城就浪費了這次機會.

王克嶺果然一滯,說:“我們在等待談判結果,大陸方面的迴應。”

“如果大陸方面給予迴應,例如說,你們提出的所有條件都先被通過,你們是否承諾不更改條件。”在這樣的場合,蘇城幾乎每句話都是準備好的。臺塑第一次提出的條件,經過近兩年的時間的討論,大陸方面確實是全數同意了,但王永慶出於佔領市場或者其他說不清楚的目的,又修改了條件,要求將以前100%外銷的乙烯製品,改爲100%內銷。使得一個出口外向型的海滄計劃,變成了又一個版本的市場換技術。於是,計劃再次拖延了一年時間。

如果不是第二次拖延的話,海滄計劃說不定是能實現的。蘇城猜想,從承諾的100%外銷轉向100%內銷,儘管只是一字之差,卻不應該是一個衝動的決定。因爲這代表着兩種不同的戰略。

他將注意力轉向王永慶。

王克嶺一無所覺的笑了兩聲,輕鬆的說道:“如果雙方的要求互相契合……”

這時候,王永慶伸出一隻軟綿綿的手,阻止王克嶺繼續說下去。

裝菩薩的毛主任不禁坐了起來。

王永慶竟然阻止王克嶺回到這麼簡單的一個是非問題,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

驚訝之餘,毛主任自然要想到非此即彼的另一個答案。

……

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47章 配件廠第2章 另類招聘第140章 b計劃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16章 不能做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48章 專利要嗎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160章 中標第159章 開標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63章 肉丸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553章 作弊日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72章 滿足誰?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140章 b計劃第225章 調研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73章 從容第89章 挖坑第448章 二選一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607章 備份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115章 戶口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54章 裂痕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530章 干涉第392章 ……媒體戰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60章 中標第225章 調研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454章 裂痕第51章 酒宴第50章 專利費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92章 掀桌子第180章 合併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9章 賭油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11章 開刃劍第478章 被卡第657章 投名狀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89章 挖坑第116章 參觀團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188章 壓價第40章 擋路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579章 初探井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72章 滿足誰?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59章 中哈線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13章 橄欖枝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30章 干涉
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47章 配件廠第2章 另類招聘第140章 b計劃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16章 不能做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48章 專利要嗎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160章 中標第159章 開標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63章 肉丸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553章 作弊日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72章 滿足誰?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140章 b計劃第225章 調研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73章 從容第89章 挖坑第448章 二選一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607章 備份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115章 戶口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54章 裂痕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530章 干涉第392章 ……媒體戰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60章 中標第225章 調研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454章 裂痕第51章 酒宴第50章 專利費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92章 掀桌子第180章 合併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9章 賭油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11章 開刃劍第478章 被卡第657章 投名狀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89章 挖坑第116章 參觀團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188章 壓價第40章 擋路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579章 初探井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72章 滿足誰?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59章 中哈線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13章 橄欖枝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30章 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