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窗戶紙

李滄啞然失笑,道:“不用船塢,直接在場地上造船的技術,咱們國家曾經研究過。??..我印象裡,勘探三號海上鑽井平臺,就是用的平地造船技術。不過,這都10年過去了,咱們國家建設的船塢越來越多,平地造船好像有點跟不上了。而且,這對提高速度有什麼用?”

“勘探三號用的不是真正的平地造船技術。”蘇城在讀石油儲運專業課的時候,接觸過一些lng船和油輪的建造技術,泛泛而談道:“我說的平地造船技術,應當是和分段造船法,最好是巨型總段造船法結合起來,採取船體部件大型模塊化的方式,在平地上完成造船工作,船隻在建造完成前,完全不下水,這樣就可以不受船塢和船臺的影響了,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他說的是不太清楚,李滄卻聽明白了。勘探三號因爲起重機等設備的限制,當年其實是在水面上安裝的。與其說是平地造船,不如說是水面造船。

他是未來能做院士的的船舶專家,對於這種即將到來的新技術,首先在感性上就有所預料,問道:“如果沒有船塢的話,大規模建造確實是有優勢的,但你說的這種方法,首先,船下水的問題怎麼解決?”

“平地上鋪鐵軌,讓造好的船靠在岸邊的無動力拖船上,然後將拖船拖離岸邊。等到把拖船沉入水中後,船體就浮出水面了。”蘇城說的,差不多就是他記憶中的全部信息了。

李滄陷入了沉思中。

就在蘇城以爲電話出了問題的時候,李滄才猛然驚醒似的問:“蘇董,您在本埠嗎?我過去談。”

“我讓人幫你買機票。”蘇城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名船舶專家,真正的專家。

世界上的專家其實是有兩類的,一類是嚴謹科學的專家,本質上通過數學來解決問題。一類是混吃等死的磚家,本質上通過想象來解決問題。後者就像是老鼠,不光壞了一鍋又一鍋的湯,而且繁殖力驚人。

90年代的中國之所以文憑熱,正是因爲缺乏真正的專家。最是年富力強的那批人,卻因爲70年代的經歷,根本沒有學到什麼東西,偶爾有兩個矇混過關的傢伙,也就只能在國內稱霸,放在船舶或石油這種需要全球競爭力的行業裡,完全不夠看。

因此,大華實業雖然已經高端到可以直接找院士的地步,蘇城還是選擇了李滄這樣的稀缺品種來合作。

晚上10點,李滄和他的兩名助手,順利抵達本埠。

蘇城親往迎接。

坐在車裡,李滄就迫不及待的問道:“蘇董有平地造船的全部設計嗎?”

“我哪裡有。不過,這項技術應該不難吧。”蘇城這樣說,是因爲他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說的。

當時,教石油儲運的那位副教授,還充滿遺憾的說:平地造船本質上是一種精巧的設計,捅破一層窗戶紙,就能取得巨大的利益。結果被外國人註冊了專利,咱們就算是看到了窗戶外面的情況,也不能用了。

大學男生,不是高富帥就是憤青。蘇城當時聽的很認真,直到現在,也記得那層窗戶紙,正是船隻下水的問題。

船在船塢裡的時候,下水是很方便的,但在平整的場地上下水,就沒那麼容易了。

國內的勘探3號,是通過水上作業完成的最後吊裝,困難度很大,容錯率很低,也不能用於生產更大的船隻了。

採用無動力拖船和枕木鐵軌的方式,卻能相對容易的解決下水問題。

李滄正是對這個方案充滿了興趣,纔會着急的趕來。見蘇城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不無遺憾的道:“船體的重量、體積,以及水的重力和浮力,都會影響到船舶下水的安全,大華實業如果沒有做過具體的實驗,恐怕不能直接用在建造上。”

“就用202號船做實驗怎麼樣?”蘇城說着就介紹了起來。

李滄聽着搖搖頭,道:“對同一艘船來說,平地造船和船塢製造,速度上恐怕沒什麼區別。採用平地造船的好處,是能夠節省船隻在船塢的時間,不用造好了分段等着上船塢,所以,同時建造多艘船,才能用得上平地造船法。”

“那就用201號船做實驗。”蘇城說的是大華運輸公司訂購的船隻。兩艘船是同一個船型的,爲了加快202號船,201號已經減緩了建設速度。

李滄自然不會拒絕,有一艘萬噸巨輪做實驗,這種事情是每個船舶專家夢寐以求的。他即使專注於基礎研究,也不會放棄這種機會。

不過,看着蘇城“憂鬱”的笑容,李滄多少有點不好意思,問道:“你說202號船的預計交工時間已經延遲了,再用201號船做實驗,會不會太耽擱你們了。”

“我們的工人總數是夠的,只是骨幹工人比較少。201號船能做多快就做多快吧。202號船雖然不能按期交工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吧。平地造船法,就當作是技術儲備,下次就能發揮作用了。”

聽蘇城這麼說,李滄坐不住了,冥思苦想半天,道:“其實,202號船也不是完全不能沒機會了,還有2個月的時間吧。”

“68天。”

“我可以幫你們找些高級技工。”

“現在的情況……如果再從中船等船廠挖人的話,我擔心大華船業自己員工的士氣。”

李滄知道中船陷阱的事,連忙道:“我和中船沒什麼直接關係,其實,也有些高級船舶工人,是不屬於中船的。”

“遠洋也不行。”

“也不屬於遠洋。”

“哦?哪裡還有高級船舶工?”蘇城這下來了興趣。他們現在缺少的就是高級技工,尤其是專業的船舶工人。有些地方,本來很快就能做好,但爲了等待數量稀少的高級技工,整體的速度都被延緩了。按照大華延續下來的八級工制度,7級和8級的船舶焊工,是最缺乏的,隨着分段製造的結束,船舶整體制造將會需要更多的空缺。

李滄笑着指指自己,道:“學校裡啊。我們學校就有一個給學生練習和實習用的小船廠,雖然做的都是小船,但工人的水平相當高,尤其是那些高工,做萬噸貨輪肯定沒問題。”

蘇城只用聽他說的頭一句,就連連點頭,敲腦袋道:“我怎麼沒想到。人力資源部的白癡們!”

學校是事業單位編制,在中國的體制內,地位明顯高於工廠,屬於好聽又舒服的崗位。而高工在學校內的職稱是相當於教授或副教授的,職業成長也相當不錯。

大華要挖角他們不是那麼容易,不過,要借過來卻很容易。

因爲學校的實驗船廠,其實是沒什麼必然工作的。那屬於小而全時代的產品,學生的實習完全可以放到大華船業來,雖然那些免費勞工很煩人,但92年的大學生多少還算是聽指揮的……另一方面,92年的學校剛剛開始承受市場經濟的洗禮,大華實業要借人出來,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價。

只要借用較短的時間,大華自己的工人就會成長起來。

高級技工都是在工作中成長起來的。一名焊工只要不是傻的,焊接幾公里幾十公里的,總能焊出一個六七級的水平出來。任何學校都不可能提供那麼多的材料給他們練習的,但不斷接單的工廠,有的是工作機會。

蘇城真誠的感謝了李滄,立刻開始動作了起來。

以大華目前的資源,正常聯絡那些學校,甚至用不着蘇城出面。

三天後,第一批來自學校的高級技工就出現在了大華船廠。202號船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等把李滄安頓好,讓他有充分的權力和資源,以201號船爲實驗船研究平地造船法之後,蘇城終於騰出手來,回顧中船挖角事件。

在11月中旬的月度董事會上,蘇城毫不諱言的道:“大華船業進軍lng船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蠶食中船的傳統領域。中船設陷阱反挖角我們,與其說是他們對我們的反擊,不如說是必然發生的事。雖然事起突然,也給我們造成了一些麻煩,但早一點清醒,也有好處。現在,戰略部必須在近期作出方案,以應對中船可能發起的挑戰。”

霍昌也說道:“無論我們什麼時候掌握lng船的技術,在此之前在此之後,我們都要做大量的普通船舶練手,同時平衡成本。中船目前的利潤,主要就集中在2萬噸到15萬噸的貨輪上,咱們進軍船舶業,中船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是反對的。”

蘇城點頭,道:“必須給予堅決的回擊,他們要是以爲我們好欺負,全都撲上來,那就麻煩了。”

“回擊中船?”

“回擊詹志芳!”蘇城揮舞了一下胳膊,道:“誰出頭就打誰。”

“好!”大華的董事會仍然是年輕人居多,說起戰鬥的時候,全都興奮的不行。

只有鍾志根問:“怎麼回擊?”

“詹志芳的工作,就包括在國內爭取訂單。我們搶他的訂單。”

張超訝異的問:“我們搶來了訂單也做不出來啊。”

“以前不行,但李滄教授的研究已經有了進展,從201號船的情況來看,確實如此。不過,我們的首批目標,還是放在中小型船舶上,以積累經驗爲主。”蘇城還是以商業考量做的決策,中小型船舶對中船的衝擊不大,但對大華實業有着很好的促進作用,並且,也會讓詹志芳很難受。

……(未完待續。

第27章 友誼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19章 卡脖子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85章 供貨方第44章 蘇廠長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29章 可樂加冰第482章 支持第421章 分紅第161章 聯絡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19章 異夢第145章 調研員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458章 總統府第560章 公關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75章 大肥豬第85章 供貨方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27章 井涌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665章 大案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70章 大慶也要第654章 回京第468章 設局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233章 對着幹第532章 資助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273章 截止日第202章 新思路第398章 ……縫焊機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51章 酒宴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202章 新思路第276章 看大戲第531章 金錢雨第169章 老同學第502章 找人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303章 冤大頭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章 撒餌第166章 回家第235章 論戰第95章 顧問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625章 交易池第534章 協商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163章 廣告第368章 營建第448章 二選一第576章 中標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92章 啓動第579章 初探井第299章 爭取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445章 拒絕第159章 開標第560章 公關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61章 船業速度
第27章 友誼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19章 卡脖子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85章 供貨方第44章 蘇廠長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29章 可樂加冰第482章 支持第421章 分紅第161章 聯絡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19章 異夢第145章 調研員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458章 總統府第560章 公關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75章 大肥豬第85章 供貨方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27章 井涌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665章 大案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70章 大慶也要第654章 回京第468章 設局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233章 對着幹第532章 資助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273章 截止日第202章 新思路第398章 ……縫焊機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51章 酒宴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202章 新思路第276章 看大戲第531章 金錢雨第169章 老同學第502章 找人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303章 冤大頭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章 撒餌第166章 回家第235章 論戰第95章 顧問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625章 交易池第534章 協商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163章 廣告第368章 營建第448章 二選一第576章 中標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92章 啓動第579章 初探井第299章 爭取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445章 拒絕第159章 開標第560章 公關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61章 船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