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

新興集團具有鐵路施工的資質,而且早就對海滄基地進行了繪圖測量,差不多是奠基儀式結束,就開始了鐵路專用線的建設。

最近的鐵路線距海滄大約50公里,鐵路專用線除了基地內的部分以外,主要功能就是聯通鐵路線和港口碼頭,從而讓基地內的商品無縫運輸。畢竟,除了管道里奔騰的乙烯、甲醇等化工原料以外,這些原料製造的成品還是需要運輸通道的。

比起鐵路來說,公路和港口的建設就快多了。兩年以前,蘇城來海滄的時候,就見到新興集團用整齊劃一的步伐做三通一平的工程。港口計劃也有大華實業的參與,屬於他們“提前建設”的一部分,無論這個策略在投票中是否產生了效果,發揮了作用,至少它現在發揮了作用,尤其是超重超大的機械設備,往往能輕鬆的送到海滄基地來安裝,把巴斯夫公司的技術員感動的熱淚盈眶。

高個兒的日耳曼漢子不好意思的說:“我們剛在加納安裝了一套橡膠硫化裝置,從港口到目的地有150公里,走了整整一個星期。只有一天是在旅店中度過的,其他時間都只能隨車隊露宿在公路邊……”

舒蘭聽了翻譯,替人心酸的同時,又好奇的道:“生意不好做就不要做了呀,露宿野外的話,對身體很不好的。”

先前有過介紹,日耳曼漢子知道舒蘭是蘇城的女朋友,不禁搖頭道:“生意不好做也要做下去。露宿街頭算什麼,有一年海地在暴動,我們還過去給他們安裝水淨化裝置,是一個慈善組織付款的,結果被困酒店13天,外面每天都有槍聲,到後面乾脆斷水斷電了。人又不敢出去,安裝淨化水的人喝不到乾淨水……”

舒蘭心驚膽戰道:“既然這樣,怎麼不換一份工作呢?”

日耳曼漢子眨了半天的眼睛。無奈道:“我就擅長這份工作。”

ωwш .Tтkǎ n .C○

“哎呀,你一定讀書的時候偷懶了吧。或者像我哥哥一樣,不能好好上學。每天到學校都要貼標語,喊口號?”舒蘭的語氣中異常同情,又偏過頭來,小聲道:“蘇城,你說發達國家的人也有窮有富,他是不是小時候家裡太窮,讀不起書?現在只能在工地上幹活?”

他們的正前方,就是正在施工中的乙烯管道,直徑比人還粗的管子要用吊車小型的吊裝組合,工序並不簡單。負責此時的全是技工和工程師。但是,就形象上來說,他們確實是在工地上幹活,除了安全帽和衣服新一些,和此時電視電影中的民工形象別無二致。

但是。要說人家是因爲沒有讀書纔來做這個工作,蘇城真的說不出口。

日耳曼人不得不爲自己辯解道:“我讀的就是工程學,我是亞琛工業大學的畢業生,成績排在全班的10%以內。”

楊明擔心舒蘭不明白,忙在旁解釋:“他們一個班等於我們的年紀,也許有兩三百人。”

舒蘭哦了一聲。道:“那就是全年級前30名?怪不得到工地來了。其實你不如來中國工作,至少不用經常出差,也不用去危險的國家。”

日耳曼人哀嘆:來中國就是出差,中國就是危險的國家啊!

但他不敢說吶,只能默默的聽着,眼睛不停的在設備上巡視,試圖找到一個安裝不合適的地方,逃離這裡。

然而,大華的技工和巴斯夫的工程師配合的很好,根本就沒有出問題的地方。在半年以前,大華就開始花大價錢請巴斯夫派人來培訓大華的員工,再加上大華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乙烯仿真設備等裝置,大華的技工水平和那些經常安裝設備的技術人員也不相上下。

另外一點,德國的設備有個好處,是公差極小,以至於安裝方便,零配件幾乎都能使用,有時候工人看着安裝說明,一個人就能完成安裝工作。不像是有些中國產的設備,公差大到螺絲釘都不能通用,一個3平米的部件面上,能有四五種螺絲。某些緊固件的安裝還有潛規則,不是本廠的人,累死你也找不到左三圈右三圈,反過來使勁擰的秘笈。

很多運動年代過來的老工人,雖然本身的技能不怎麼樣,但只要記的潛規則夠多,也能混的很不錯,全靠了不同地方國企的不同秘笈幫忙。

舒蘭於是繼續拉着日耳曼人聊天,同時勸說他到國內來上班。

說着說着,日耳曼漢子只能隨着她的話頭問道:“我如果來中國的話,能有多少薪水?我在德國的薪水超過3000美元。”

用美元計價,是因爲德國馬克的匯率上漲了。和日元一樣,德國同樣被強迫升值,只是沒有淪落到日本的地步而已。所以,德國工人薪水的購買力實際上是低於3000美元的購買力的。

舒蘭默默一算,道:“這樣的話,你一個月的薪水有15000元人民幣了。”

“而且是每週工作五天,法定節假日。”德國漢子自豪的道。

蘇城聽到這裡,輕聲道:“費恩。你要是把你的團隊都拉來,我給你們雙倍的薪水。”

“6000美元?”

“6000美元,你的團隊的薪水你來開。”蘇城的意思,自然是少於雙倍薪水的。

德國人毫不懷疑蘇城的實力,能買的起數十億美元設備的老闆,開7萬多美元的年薪,自然是再簡單不過了。但他猶豫了一下,問道:“我聽說中國的薪水很低,你給我開這麼高的薪水,有必要嗎?”

蘇城看出他的心思,道:“你要是想的話,可以籤長期合同,不用擔心我事後解僱你。至於有沒有必要,我每年付給巴斯夫公司的培訓費要5000多萬美元,你如果能幫我省下這筆錢,那就沒問題了。”

“我只是一個工程師,不懂那麼多的技術。熟悉的也許只有作圖和電焊了……”

“你能找來那些熟悉技術的人嗎?”

“這個,也不是那麼容易……”

“你找來一個有用的,一旦我們僱傭,就給你10%的抽成。不是巴斯夫公司的也沒關係,只要他符合我們的要求。”要說技術增漲最快的方式,無疑是併購和挖角。培養一個人要用好幾年時間,也許要好幾十年時間,挖走他卻只要幾個月時間,而且省下了培訓費用,可以用來做人工工資。

中國的民營企業,向來是挖角的先鋒隊。早在80年代,他們就風風火火的挖角國營大廠,只是因爲國企的鐵飯碗身份,纔沒有把國企挖的七零八落。但從90年代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民企用數倍薪水挖角國企得逞了。蘇城挖角國外公司,其實只是早了10年而已。

費恩本來是隨便說說的,算是配合僱主,但被蘇城這樣一說,怦然心動。他遲疑的問了一句:“你是說真的?”

“當然,你找到一個合適的技術員,我的意思是,技術水平要能趕得上培訓我們員工的技術員,我就給你10%的薪水,6000美元。”

“年薪的10%啊。”費恩這下抑制不住貪慾了。德國工人的薪水很高,花銷也很大,而且薪金增漲的幅度很小。在這一點上,他們很像是國企工人,生活優渥但活錢很少,有賺外快的機會,倒是頗爲振奮。

而且,像是費恩這樣的年齡,本身是很好找工作的。到中國淘金幾年,然後回國再找一份工作,順便解決了買車買房的問題,是很多德國人追求財務自由的一條路。戰前的僱傭軍和戰後的輸出勞工,全是一樣的。

費恩在中國也呆了一些天了,知道這裡的消費水平很低。即使是住在酒店裡,一年下來也能剩很多錢,繳稅過後,估計都比自己原本的薪水高。

想了一下,他輕聲道:“我得和家裡人商量商量。”

蘇城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他在外國人面前,多半是以老闆的姿態出現,說話是很少的。

舒蘭則做出一個加油的姿態,笑道:“你可以繼續讀書的,德國有繼續教育吧。以後就不用常年在工地呆了。”

費恩一臉的苦笑,心想:我這個專業,學到博士,還不是要到工地上來。

蘇城則把目光放的更遠。

大華的工人陸續安裝了5座10萬噸的甲醇設備,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這次的乙烯設備,除了自己的培訓之外,又有中石化被迫派來的揚子乙烯團隊幫忙,進度非常之快。

不過,要想達到證明自己,並招商引資的程度,現在的基地還不夠明顯。

蘇城想了想,叫來楊明,道:“你們討論一下,我們設置一個完成獎,以現在的時間爲基礎,每提前一天完成進度,就給一筆獎金,具體數額多少,你們算好了拿給我看。”

此時完成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很有一些工程項目開始採用這種方法,儘快完成工程將顯著的提高甲方的收益,對於乙方來說,多賺錢總是沒壞處的。可以算作是金錢上的雙贏。

不過,對於包含了新興集團這樣的軍隊企業,中石化這樣的央企,巴斯夫集團這樣的外企,以及無數大中小型的普通中國工程隊來說,要設定一個恰當的完成獎金,確實要費一番思量。

……(未完待續。。)

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620章 封閉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183章 我師父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28章 針鋒相對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43章 結論第564章 弊案第60章 自噴井第455章 密談第251章 考覈第34章 實測數據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8章 廢油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2章 實物獎勵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44章 破局第96章 拉風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45章 調研員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6章 抗偏磨第30章 採油機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69章 你不懂第79章 吃丸子第499章 宴會場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319章 畫外音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72章 滿足誰?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96章 只看看第532章 資助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47章 外出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23章 貢獻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70章 大慶也要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12章 心血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04章 船廠第522章 堆錢第499章 宴會場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2章 分包第350章 遊行第96章 拉風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88章 踢出局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0章 話國企第537章 選戰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601章 射孔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1章 闖勁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75章 井深第637章 陰謀第301章 銀行股第66章 肥油星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32章 登報道歉
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620章 封閉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183章 我師父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28章 針鋒相對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43章 結論第564章 弊案第60章 自噴井第455章 密談第251章 考覈第34章 實測數據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8章 廢油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2章 實物獎勵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44章 破局第96章 拉風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45章 調研員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6章 抗偏磨第30章 採油機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69章 你不懂第79章 吃丸子第499章 宴會場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319章 畫外音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72章 滿足誰?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96章 只看看第532章 資助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47章 外出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23章 貢獻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70章 大慶也要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12章 心血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04章 船廠第522章 堆錢第499章 宴會場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2章 分包第350章 遊行第96章 拉風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88章 踢出局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0章 話國企第537章 選戰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601章 射孔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1章 闖勁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75章 井深第637章 陰謀第301章 銀行股第66章 肥油星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32章 登報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