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

人類對增產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齊政急匆匆地回國,是因爲,他有一點沒有和瓦西里透露,嘉穀的大豆增產,還有另一個大殺器。

奔馳車一路風馳電掣,直接通過中俄邊境進入黑省境內,直駛到海侖市。

嘉穀實驗室的負責人陳建章笑容滿面地等在那裡。

“老陳,大豆開始收割了嗎?”齊政一下車就問道。

“正在收割,就等你了。”陳建章笑眯眯道。

兩人步行至豆田邊上,只見廣闊的平原上,目之所及,幾乎所有的地方都種上了大豆。眺望遠方,遼闊茂盛的“大豆海洋”與湛藍的天空被地平線分割,半人多高的大豆翻動着黃浪,預示着今年很可能會有一個極好的收成。

在農場內,除了齊政和陳建章,還有一大票“外人”——海侖市領導班子、黑省高官,還有中科院院士……齊政一一和他們寒暄後,就將視線轉移到正在收割的大豆田內,其他人亦如是。

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轟鳴着向前推進,一壠壠大豆轉眼間就被收割完畢,並且一次完成切割、輸送、脫粒、清選等作業;另一邊,工作人員則在忙着將大豆上稱,實打實收現場測產。

隨着收割進入尾聲,現場的氣氛愈加熱烈。

半晌,陳建章難抑激動之情地揮動着手中的記錄,大聲宣佈:“我們研製的高產、高油脂大豆新品系‘嘉豆13號’,大面積平均畝產成功達到了425公斤!”

“譁”的一聲,在場所有人都是滿面狂喜的表情。

齊政也是握緊了拳頭!

這一結果,刷新了我國大豆單產紀錄!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這個高產記錄是建立在三萬畝的種植基礎上。

國內大豆品種儲備豐富,多年來,農業科研人員研究出很多大豆高產品種,單產紀錄記錄屢屢被突破。

但如果細看,就能發現,那都是小面積創造的高產紀錄;大面積示範畝產能達到200~250公斤的產量,都能讓研究人員高呼萬歲了。

可以說,嘉穀的大面積示範畝產,即使是拿來與國內最好的小面積成績相比,都是強得過分。

這種兩極分化,就像是貧富差距一樣,是窮人想象不到富人的富裕程度的差距。

一時間,在場的農業專家都是忍不住將陳建章圍起來,要求親自看記錄,亂七八糟的討論聲,也是夠混亂的了。

其中,一位頭髮半花白的八旬老院士,沒有上前湊熱鬧,她雙眼泛紅地看着收割好的大豆,說話甚至帶上了顫音:“‘嘉豆13號’的出現,意義真是太大了!”

齊政反應過來,小心翼翼地虛扶着老院士,畢恭畢敬道:“陳院士,也感謝您!沒有您的貢獻,就不可能有‘嘉豆13號’的誕生。”

陳老院士雖然八旬有餘,但依然思維敏捷,她含笑道:“小齊,我們不搞虛的,這是你們做得好吶!”

齊政搖搖頭,卻沒有多言。

對於眼前的這位老院士,他不吝致以最高的敬意。她老人家可以謙虛,齊政卻不能因此當真。

“嘉豆13號”,是由嘉穀實驗室和東北農科院大豆研究所,還有陳老院士的科研團隊通力合作,利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結合雜交與輻射育種方法選育而成,再輔以大豆根瘤菌技術增產,才達到425公斤的畝產記錄。

可以說,單單是“嘉豆13號”品種,頂天了可能也就畝產300公斤出頭,雖然能達到這一水平的高產品種,已經是屈指可數了。但配套上大豆根瘤菌技術後,直接將畝產拔高了100多公斤,纔是神一樣的存在。

利用根瘤菌技術技術實現大豆增產的項目,嘉穀實驗室很早就啓動研究了,但真正實現突破,還是在陳老院士加入之後。

陳老院士可謂我國大豆根瘤菌研究的鼻祖,早在1988年,她就發現了第一個新屬——當時世界已知的第四個根瘤菌屬“中華根瘤菌”,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學者發現並命名的根瘤菌屬。

幾十年來,陳老院士帶領科研團隊對32個省,700個縣市,不同生態條件下的各種豆科植物結瘤情況進行挖掘調查,採集植物根瘤標本一萬多份,其中300多種植物結瘤情況未見記載;分離、純化並回接原寄主結瘤確認後,入庫保藏根瘤菌12000株;通過對7000株菌的100多項表型性狀分析,發現了一批耐酸、耐鹼、耐鹽、耐高溫或低溫下生長的抗逆性強的珍貴根瘤菌種質資源……

嘉穀實驗室篩選出的最佳大豆根瘤菌菌株,就是出自其中。

都知道,根瘤菌的作用在於它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爲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但不是任何根瘤菌都適用於大豆增產的。

哪怕齊政有靈陣,能促進根瘤菌的轉化效率,但經過試驗後,氮素過多容易導致大豆葉子的生長量顯著增加,反而影響了大豆產量。可以說,要是沒有陳老院士的根瘤菌庫,嘉穀要篩選到最合適的大豆根瘤菌菌株,都不知道要等到牛年馬月。

但在陳老院士心中,她不是這麼認爲的。

建國初期,在回國的幾位農業微生物學前輩的組織帶領下,我國較廣泛地進行了大豆、花生、紫雲英根瘤菌接種實驗,效果很好,根瘤菌接種事業有一段興盛時期。但是隨着化肥的大量施用,生物固氮技術逐漸淡出不再受重視。

投身根瘤菌研究後,幾十年來,她踏遍青山採集根瘤菌,研究根瘤菌,就是想讓這種看不見的微生物在祖國大地爲人類做貢獻。她曾不止一次地向中央提出加強這方面研究和推廣的建議。

但她的提議,讓不少業內人士覺得費解。他們覺得,重提幾十年前“老掉牙”的技術,是不是太落伍了?

嘉穀是國內第一家真正在根瘤菌接種技術上投入重金研究,並應用於生產實踐的民營企業,而且,嘉穀實驗室在微生物培育技術上強得令人髮指!

在篩選出最佳大豆根瘤菌菌株後,陳老院士是親眼看着嘉穀實驗室的微生物研究團隊,是如何一步步確定菌株穩定、高產的發酵工藝,包括最佳發酵培養基配方、最佳發酵參數等;一步步篩選適宜的載體和穩效助劑,使產品中功能菌株穩定存活,延長產品的保質期、降低成本……

她覺得,就算沒有自己的幫助,嘉穀遲早也能取得成功。

當然,能爲國產大豆的崛起做出一點貢獻,陳老院士真的覺得值了。因爲,說“嘉豆13號”能助中國大豆起死回生都不爲過。

能看到這一點的,自然不只是陳老院士。

當確認了畝產後,齊政還沒有什麼表示,黑省高官就欣喜若狂了。

中國在農業的發展戰略上,對於農產品,尤其是食物,原則是基本自給,輔之以國際調劑。但是受耕地面積限制,大豆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太高了,太容易被卡脖子。

在種植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沒有什麼比提高單產更能振興中國大豆產業了。

當他以爲,嘉穀通過現代化的生產組織,將黑省大部分的大豆畝產提升至200公斤,已經是一個奇蹟的時候,畝產翻一番的“嘉豆13號”橫空出世!

“推廣,推廣,一定要推廣……”內心狂喜的黑省高官喃喃道,像是一個復讀機似的。

幾秒鐘後,他馬上竄到齊政身邊,問道:“齊董,大面積推廣後,畝產還能穩定在差不多的水平嗎?”

不等齊政回答,陳老院士肯定地給出了答案:“問題不大。眼前的示範地就證明了,‘嘉豆13號’在大面積生產中,能充分發揮品種潛力,即使有出入,也不會低於400公斤……”

陳老院士是跟着“嘉豆13號”的研究一路走來,自然最清楚這個品種的潛力了。

得到了陳老院士的確認,黑省高官更是眉飛色舞地詢問道:“齊董,你覺得,將‘嘉豆13號’在黑省全面推廣,還需要多長時間的準備工作?”

如果是其他時候,他是一定不會問得如此直白的。但“嘉豆13號”的經濟效益,太牽動人心了。

毫不誇張地說,“嘉豆13號”給中國大豆產業集羣帶來的經濟效益將以數千億元來計算,而社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從這個意義上講,齊政的回答,將是一道里程碑。

黑省高官的詢問,也一下子吸引到了在場其他人。

如果黑省5500萬畝大豆全部換成“嘉豆13號”,哪怕畝產達不到400公斤的目標,也可直接增產900萬噸以上;如果將全國的大豆都換成“嘉豆13號”的話,不需要增加現有種植面積,中國的大豆自給率都將上升到50%,驚不驚人?

齊政比其他人更早考慮過這個問題,在一衆人的熱切目光中並不露怯,豎起一根手指,道:“一年時間,能在黑省全面推廣;全國的話,至少要兩年時間吧。”

黑省高官呆住了。

陳老院士呆住了。

所有人都呆住了。

一年、兩年,全省、全國,他怎麼敢想!!?

但是,聽起來是莫名的帶感啊。

……

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9章 頂級香米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58章 情懷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77章 策略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581章 功成(1/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新章節被屏蔽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
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9章 頂級香米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58章 情懷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77章 策略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581章 功成(1/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新章節被屏蔽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